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一《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发展中的化学电源.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修一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一电池(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安徽省涡阳第一中学 教 师 姓 名:田春雨 指 导 教 师:宁 世 余 龚 长 乐一、课标呈现1.内容标准知道生活中常用的电池类型,以干电池、铅酸蓄电池为例认识化学电源中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应用。2.学业要求能描述电池的工作原理、优缺点,能书写相关的电极反应式,能利用化学物质设计电池。3.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基于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知识应用课。本节课的核心即从化学电源的类型出发,再进阶到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探究学习,最后通过化学电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2)素养呈现由
2、于化学电源的优缺点体现物质宏观性质,通过学生实验设计进行化学电源工作原理的探究和优缺点本质原因的探析,再通过实验事实和数据来引导学生进行解释和分析,最后整体上理解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工作原理,从而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二、策略分析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策略使用,不仅能使学生利用多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在探究、沟通、创新和协作当中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体现了化学学科中科学探究、证据推理、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四重表征:符号电极方程式;宏 观 实验现象;微观微观探析;数值电流数
3、据大小的分析。四重表征的利用,将化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融为一体,体现化学学科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既突出化学学科的思维方式,又体现化学学科之美,促进学生对电化学的深度学习。三、学情分析1.知识层面:已经初步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但仍处于理论的初步学习,尚未建立与真实化学也源的联系。2.能力层面:能够初步提出问题,处理简单问题,但是思维的严谨性存在不足。3.心理层面:探究欲望强烈,充满学习自信,但整合信息,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存在不足。第 1 页四、教学目标1 .单元教学目标:能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设计实验将化学能高效的转化为电能。能运用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电化学问题。能基于证据
4、说明各种化学电源的优缺点,了解化学电源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化学学科在生活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体现的价值。2 .本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常见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2)正确书写有关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3)了解化学电源的广泛应用及废旧电池的危害。五、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六、实验用品二氧化镒、锌片、氯化镂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石墨电极等。七、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酸性和碱性锌镒干电池和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极方程式书写。难点: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八、教学流程环 节情 境问J/任务活 动素源科 学 史 话 _/播 放2 0 0年 的电 池 发 展k _,、
5、化 学 电 源 的 发展?、一,了 解 化 学 电 源叁 屏 中Z、培 养 科 学 有 度.社 会 史 任 序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科 学 探 究 一拓 蓄 电 池X_Jf,、的 蓄 电 池 的发 明 、铅 番 电 池 的工 作 原 理_ 1_ J,、学 生 自 制 酸 性岭 龊 干 电 泊.Af、证 婚 推 理.模 型 认 知、科 学 探 究 二谶 性、酸 性 锌镀 干 电 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J*酸 性、碱 性 等零 干 电 池 的 问世_ _,f、拓 展 视 野.从生 活 中 学 习致 学 评
6、 价_ _ _ _ _ _,、锂 电 池K_ _A,、工 作 炽 理?X._ _,、模 契 认 知.分 组 讨 论.X _Z、知 行。一、第2页九、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科学史话【情境】科学史话:播放电池发展史视频。【过渡】从1800到现在化学电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所有的化学电源都是原电池的实际应用。【复习回答】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失e,沿 导 线 传 递,有电流产生软化反 应还 原 反 应-电解质溶液 阴离子 阳离子原 电 池 定 义:利 用 气 化 还 原 反 应 把 化 学 能 转 变 为 电 能 的 装 置。设计意图:通过化学电源发展史体会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以及我们国家科技的发展
7、,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环节二:微观探析【情境】我们今天就跟随科学家的脚步继续化学电源的探索之旅。首先我们来到了 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普兰特发明了铅蓄电池并沿用到现在。Pb电 极pb02电极【活动】观看铅蓄电池结构flash动画。【任务】微观探析:请同学们书写以下内容。电极材料反应物电极方程式负极正极电解质第3页【情 境】铅蓄电池广泛应用在汽车电瓶和电动车上,它充电时有发生了怎样的反应呢?总方程式PbO2+4H+S0j+2e PbSO4+2H2O【任 务】学生提炼模型放 电P b O2+P i)+2 H z s O 产 一-2 P t)S O4+2 H Q充 电原电池放 电/化学能电能
8、/充电电解 池/设计意图:宏 微 结 合,教 学 环 节 三:科学探究【情 境】转眼来到了 1887年,酸性锌铺干电池问世,但直至1949年碱性锌镒干电池才被发明出来。【任 务】同 学 们 用 实 验 用 品:铝 片、石 墨 片、Mn02、NH4cl溶 液、KOH溶 液、导 线、鳄 鱼 夹、洗 脸 巾、音 乐 芯 片、数字万用表等。设计以下两种锌铳干电池:(酸性)电池 1:Zn+2NH4+=Zn2+2NH3+H2电极反应物发生反应:H2+2MnO2=Mn2O3+H2O(碱 性)电池2:Zn+2MnO2+H2O=ZnO+2MnOOH按步骤完成以下内容:1、工 作 原 理(书写电极方程式)酸性 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池 高中化学 鲁科版 选修 化学能 转化 电能 电池 第二 课时 教学 设计 发展 中的 化学 电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