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
《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 语文试 题及答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现代文阅 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在 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 成人(论语 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 载,孔子说他自己 述而 不 作 (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个方面,他 还有另一方面。这就 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
2、出来的。例如在解释 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 生 三 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 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 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 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 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论语 为政)这样 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 了,因为他 在 述 里 作 出 了 一 些 新 的 东西。这种 以 述 为 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 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 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3、。(摘编自冯友兰 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 述 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 述 解 释 为 循 ;在 现代汉语中,述 可 以 理 解 为“叙 述 陈述 讲述 论述 或 阐述 等。在 中庸中,儒家德行 孝 的定义和 述 是 相 关 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 孝 的 这种解释和孔子在 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那么 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 了,也 就 是,述 表 达 了 孝 的德行。孔子践履 孝 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僧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 道,兴天道。在 论语阳货中,孔子说
4、他不想再说 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 说:子 如 不 言,则小子何速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 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迷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行的活动表达了对天 的 孝 ,而 子 贡践履德行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 子 的 孝 。因 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几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的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 的含义涉及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5、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 孝 联结起来的人。孔子对 孝 的理解与柏拉图的早期对 话 游叙弗伦中对 孝 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 孝 是公正的一部分,孝 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对上帝侍奉的论 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 孝。对于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 在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 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 为 孝 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 行 孝 这德行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
6、、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 孝 联结起 来,但是每个人对 孝 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 理;孔子则认为从事 孝 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摘编自余纪元 著,金小燕韩燕丽译 述而不作 何以成就孔子?)材料三 述而不作 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须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 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 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
7、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 以 说,孔 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 仑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摘编自李杨 述而不作 与传统教育)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3分)A.孔子虽然说自己 述而不作,但他在传述古代文化遗产时,也 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后世儒家的
8、人都长期传承并发展了这种精神。B.述 而 不 作 中 的 述 内 涵 非 常 丰 富,在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 循 ,但在现代汉语中这含义被 叙述 陈述 讲述 论述或 阐述 等含义所取代。C.儒家经典著作 中庸记 载:夫 孝 者 善述人之事者也,也就 是 说,孝 与 述 而 不 作 中 的 述 是 统 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D.述 而 不 作 的 信 条,后来成为儒家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3分)A.作为一名教育家,孔子认为自己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 产,在解释时必须严格遵循
9、其原意。B孔子认 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 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 的礼制。C.孝 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限于父母,还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上。D.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 孝联结起 来,因研究哲学的方法不同,所以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3分)A,上帝为每个人提供选择的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B.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 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
10、献上的份崇高的敬意。C.优秀传统文化是个国家、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其精神命脉。D.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5.对于孔子 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二)现代文阅读口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出关(节 选)鲁迅 站住!几个人大叫着。老子连忙勒住青牛,自己是动也不动,好像一段呆木头。阿呀!关官一冲上前,看见了老子的脸,就惊叫了一声,打着拱,说道:“我道是谁,原来是老聃馆长。老子
11、也赶紧爬下牛背来,细着眼睛,看了那人看,含含胡胡的说:“我记性坏”自然,先生是忘记了的。我是关尹喜,先前因 税收精义曾拜访过先生 先生在城圈边溜 溜?关尹喜问。不,我想出去,换换新鲜空气 那很好!现在卫生是顶要紧的。不过机会难得,我 们要请先生到关上去住几天,听听先生的教训老子还没有回答,四个巡警就一拥上前,把他扛在牛背上。到了关上,让老子休息一会之后,关尹喜就提议要他讲学了。老子早知道这是免不掉 的,就满口答应。屋里逐渐坐满了听讲的人们。老子像一段呆木头似的坐在中央,沉默了一会,这咳嗽几声。大家即刻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只听得他慢慢的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大家彼此面面相觑,没有
12、抄。故常无欲以观其 妙,老子接着说,常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 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大家显出苦脸来 了,有些人还似乎手足失措。书记先生竟打起瞌睡来,哗啷一声,刀,笔,木札,都从手里落在席子上面了。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 事,待到讲到 圣 人 之 道,为而 不 争 ,住了口了。老子等了一会,就加上一句道:完了!大家如大梦初醒。时站不起身,但心里又惊又喜,恰如遇到大赦的一样。于是老子也被送到厢房 里,请他去休息。他喝过几口白开水,就毫无动静的坐着,好像一段呆木头。人们却还在外面纷纷议论。过不多久,就有四个代表进来见老 子,大意是说他的话
13、讲的大快了,谁也不能笔记。没有记 录,所以要请他补发些讲义。第二天早晨,天气有些阴沉沉,老子觉得心里不舒适,不过仍须编讲义,因为他急于要出关,而出关,却须把讲义交卷。他看一眼面前的一大堆木札,似乎觉得更加不舒适了。然而他还是不动声 色,静静的坐下去,写起来。回忆着昨天的话,想想,写一句。那时眼镜还没有发明,他的老花眼睛细得好像一条线,很费。写了整整一天半,也不过五千个大字。为了出关,我看这也敷衍得过去了。他 想。于是扶着拄杖,到关尹喜的公事房里去交稿,并且声明他立刻要走的意思。关尹喜非常高兴,又非常惋惜,坚留他多住一些时,但看见留不住,便换了一副悲哀的脸相,答应了,命令巡警给青牛加鞍。一面自己
14、亲手从架子上挑出包盐,包胡麻,十五个悖悖来,送给老子做路上的粮食。老子再三称谢,收了口袋,和大家走下城楼,到得关口,还要牵着青牛走 路;关尹喜竭劝他上牛,逊让番之后,终于也骑上去了。大家回到关上,好像却下了一副担子。这就是稿子。账房先生提起串木札来,翻 着,说,字倒写得还干净。我看到市上去卖起 来,一定会有人要的。老实 说,我是猜他要讲自己的恋爱故 事,这去听的。要是早知道他不过这么胡说入 道,我就压根儿不去坐这么大半天受罪 这可只能怪您自己看错了 人,关尹喜笑道,他那里会有恋爱故事呢?他 压根儿就没有过恋爱。您怎么知道?书记诧异的问。这也只能怪您自己打了瞌睡,没有听到他说 无为而无不为。这家
15、伙 真 是 心高于天,命薄如纸,想 无不为,就 只 好 无为。有所爱,就不能无不爱,那里还能恋爱,敢恋爱?您看看您自己就是:现在只要看见个大姑娘,不论好 丑,就眼睛甜腻腻的都像是你自己的老婆。倘使他的话是对的,我们的头儿就得放下关官不做,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人”书记说。窗外起了一阵 风,括上黄尘来,遮得半天暗。关尹喜用袍袖子把案上的灰尘拂了一拂,提起两串木札来,放在堆着充公的盐和悖悖等类的架子(有删改)【注】这篇小说改编自 老子出函谷关 的典故。节选部分之前的情节是孔子两次问学于老子,第二次后老子便决定出关。鲁迅在(出关)的 关 中说道:“老子的西出函谷,为了孔子的几句话,并非我的发见或创造,是
16、三十年前,在东京从太炎先生口头听来的,后来他写在 诸子学略说中,但我也并不信为一定的事实。至于孔老相争,孔胜老败,却是我的意见:老,是 尚 柔 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进取,而老却以柔退走。这关键,即在孔子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无大小,均不放松的实行者,老子则是 无为而无不为的事不做,徒作大言的空谈家。要无所不为,就只好一无所为,因为一有所为,就有了界限,不 能 算 是 无不为了。1934年,国民党当局发 动 新生活运动,强调规矩和卫生。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社会灾患四起、民不聊生。文本:鲁迅在将 故事 新编 时,有意颠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把英雄拉下神坛,让圣人回到生活,回归
17、人的真实状态,这对普通人思考自身处境,寻找出路或许更其启发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的确是不折不扣的人道主义作家。捷克学者普实克也曾评价 道:鲁迅的作品是一种极为杰出的典范,说明现代美学准则如何丰富了本国文学的传统原则,并产生了一种新的结合体。这种手法在鲁迅以其新的、现代手法处理历史题材 的 故事新编中反映出来。他以冷嘲热讽的幽默笔调剥去了历史人物的传统荣 誉,扯掉了浪漫主义历史观加在他们头上的光圈,使他们脚踏实地,回到今天的世界上来。他把事实放在与之不相称的时代背景中去,使之脱离原来的历史环境,以便从新的角度来观察他们。这种古今杂糅的创作带有一种先锋的味道,它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历史小说类似于编
18、年体史书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大可视作是新历史小说的前身。(摘编自陆 赛 于斜日将堕之时)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写老子出函谷关前恰巧被关尹喜碰到,因此被拦截下来住在关上,无奈给人们讲学并编写讲 义,方以得出关。B.小说将老子讲学的场面描绘得生动有趣。“面面相觑 七 倒 八 歪斜 恰如遇到大赦的样”等词句说明老子的空谈不被人们接受。C.鲁迅多次用 像一段呆木头”来形容老子,可见他对老子的态度是批判的。小说最 后,关尹喜与书记的对话也可以佐证。D.与无为的老子相比,讥讽老子的关尹喜和书记等 人,反而是有着笃诚向上、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的正面人物。7.下列对小
19、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项是()(3分)A.出关 属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说借着老子出函谷关的历史故事,而还现实世界之魂,来暗讽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世界。B .老子不愿讲学,不愿编讲义,但他知道 这是免不掉的”,这实际上是鲁迅自己的写照,也体现了他对老子的爱惜和同情。C.小说以颠覆人物原型的方式,把传统观念里自在逍遥的老子描绘成呆头呆脑的形象,被迫狼狈岀关,呈现出种喜剧性的效果。D.鲁迅 在 出关中,通过把老子还原为生活人物的方法,揭示了老子无为哲学与现实的人的本性的矛盾,对我们全面理解老子具有启发意义。8.小说中关尹喜和书记等 众“小人物”,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
20、.请结合文本二,谈谈你对 出关中古今杂糅创作手法的认识和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 读(35分)(一)文言文阅 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10-14小题。文本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蓄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诚,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浄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 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 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
21、;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日直。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 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 子 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息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陛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 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 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 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节选自 荀子修身)文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22、,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嬲口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选自 礼记大学之道)【注】蓄然:灾害在身的样子。蓄 通 灾 。折(zhe)阅:低价销售,亏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A.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Z腔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B.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陛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23、彼人之/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C.夫骥一日而千里/鹫马十驾/则亦及之/故腔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D.夫骥一日而千里/弩马十驾/则亦及之故Z腔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有时用于表自谦。B.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j旨 书 传,文字记 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C.格 物,是儒家思想的个重要概念,意思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格 ,推究。D.
24、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成书于春秋时期,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3分)A,荀子对 见善 与 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 论语中的名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B.个人喜欢善的事物,从不厌 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 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 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一般人就不同,他们可能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D.礼记阐述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之间的关系时,用了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 复,富有音乐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25、汉语。(8分)(1)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2)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14.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3分)(二)古代诗歌阅 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成15-16题。春远杜甫肃肃花絮晩,菲菲红素轻。日长唯鸟雀,春远独柴荆。数有关中乱,何曾剑外清。故乡归不得,地入亚夫营。【注】此诗是永泰元年(75)春杜甫在浣花溪作。肃 肃:花落的声音。菲菲:花落的样子。亚夫营:戒备森严的军营。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A.这首诗描写了暮春之景,体现出诗人忧国思乡、感时伤己的情怀。B.首联运用叠字 肃肃 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2023 学年 上学 第一次 阶段 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