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南平市2023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一、积 累 与 运 用(2 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独坐幽篁里,。深林人不知,。(王 维 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o马上相逢无纸笔,o (岑 参 逢入京使)(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 愈 晚春)(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7 E:,。(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句子是:,。2 .下列句子线有增病的一项是()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 6 0 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D.
2、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正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关于家风的典籍比比皆是,如北齐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明朝吴麟 征 的 家诫要言、清朝曾国藩的 曾国藩家书等。中国古人留下的这些里 的至理名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诚然,如今的家庭模式与历史传统己乙,但今天我们所推崇和J i a n ()守的家风,也正是那些不因时间流逝而失去现实价值的家风。近年来,家风建设被不同程度忽视,一些手握公权之人缺失“勤政为民”情操现象屡见不 婚(),因_ _ _ _ _ _ _,让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良家风代
3、代相传。(1)根据拼音,在处写出汉字,在处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A.坚 B.艰)(A.x i a n B.x i d n)(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甲(A.家喻户晓 B.门庭若市)乙(A.南 辕 北 辙B.相去甚远)(3)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因此,在社会快速转型时期做好社会宣传和思想引领一些普通民众对缺失“为人处世”基本操守的做法不以为然我们更要努力抓好家风建设A.B.C.D.二、阅 读 理 解(7 0分)阅 读 春夜洛城闻笛一诗,完成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
4、园情。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无聊的一项是()A.本诗题目中的“春夜”点出时间,“洛城”点出地点。B.“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C.诗 中“折柳”是指折柳枝送别友人,一种风俗行为。D.“满”字运用夸张的手法,反衬诗人内心的孤寂心情。5.诗中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独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
5、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卖油翁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日:“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日:“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馀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遭之。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但当涉猎,处 往 事 耳 肃 遂 拜 蒙 母 倏 以 杓 酌 油 沥 之 康 肃 笑 而 遭 之7 .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8 .翻译下列句子。孤岂欲卿治经为
6、博士邪!以我酌油知之。9 .回答下列问题。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而别”,是因为;康肃对卖油翁“笑而遣之,是因为 o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
7、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 懒 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 结 而 成 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 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8、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 部 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 没 有“说 二 他 又 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一一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
9、,跟 着 的 是“做工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 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 0,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
10、”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 0.选出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硬的一项()A.本文的主标题点明本文核心内容,副标题补充说明了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B.第段第一句赞扬了学者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C.在表达方式上,本文以记叙为主,而以议论来结构文章,夹叙夹议,结构严谨。D.文章略写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详写闻一多先生写作 楚辞校补,详略得当。1 1 .第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1 2 .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1 3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 4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哪些事来表现这一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
12、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
13、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一一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
14、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
15、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 5.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至哪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B.第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C.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D.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1 6 .第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 的“
16、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1 7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从全国范围看,盛产快递小哥的大省有广东、山东、河南、浙江、江苏。在2 0 1 8年全国快递员数量排名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排前五名。快递员对国民经济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 0 1 8年每季度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接近1.5万亿元人民币,快递业务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6.2%。,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直接贡献率为1机 同 时,我国快递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准入门槛低、法律法规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技术水平落后、物流管理落后、服务单一化、区域发展
17、不平衡、行业缺乏自律等。材料二:快递员数量、快递业务量以及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变化情况2016 2018 2016 2OIR 2016 201R快 递 员 裁 量(万)怏 通 支 方 量(亿 件)网 络 市 埼材料三:快递员的年龄:主要以2 0 4 0岁的8 0后 和90后为主。性别:以男性为主,女性快递员的比例在逐步增加。学历:以职高、技校毕业生为主。工作时间:8 0%的快递员每天工作超8小时。月薪:平均月工资在4 5 0 0元左右。行驶路程:快递员每月送快递的平均路程约2 0 0 0千米,相当于从北京到广州。1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顾的一项是()A.2 0 1 8年,北京、上
18、海、广州、深圳、南京的快递员数量位列全国前五。B.数据显示,2 0 1 8年每季度快递支撑网络零售额为1.5万亿元人民币。C.快递员以男性为主,但女性快递员的比例也在逐渐增加。D.大多数快递员工作时间较长,每月送快递的平均路程约2 0 0 0千米。1 9 .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你得出的结论。2 0 .请你针对快递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2 1 .填空题。(1)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又被 给“洗劫”了。(2)骆驼祥子写了各色人物,如 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等等。2 2 .请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回到家,她一头扎在炕上,门门的哭起来,一点虚伪狡诈也没有
19、的哭了一大阵,把眼泡都哭肿。哭完,她抹着泪对祥子说:“好,你豪横!都得随着你了!我这一宝押错了地方。嫁鸡随鸡,什么也甭说了。给你一百块钱,你买车拉吧!”文 段 中的“她”是谁?“她”为什么要哭?三、写 作(60分)2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有一位哲人说过,一个人学会了感谢,他就成熟了。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有很多人,很多事,都给了我们帮助、教育和启迪。请 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 0 0字。答案1 .(1)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2)双袖龙
20、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 .D3 .(1)A;A(2)A;B(3)B4 .C5 .主旨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情感:表达了诗人听到 折柳曲后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6 .了解;于是,就;慢慢地;打发7 .C8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凭 我 油(的经验)知 道 这 个(道理)。9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卖油翁酌油的高超技艺让他无话可说。1 0 .D1 1 .过 渡 段(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方面的叙述。1 2 .运用比喻,把闻一多先生研究古籍比作向地壳寻求宝藏,形象生
21、动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执着钻研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之情。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为争取民主而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1 3.“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先生笃行务实,勇于牺牲。(或:“口的巨人”指闻一多先生敢于高声说出真理,“行的高标”指闻一多先生勇于以身殉国。意思对即可。)1 4.他“说”了 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大骂特务)、参加游行示威。1 5 .B1 6 .生长环境极其恶劣;姿态矮小、细弱、佝偻、伤痕累累;有安分朴实、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有忍受苦痛、顽强生长的精神。1 7 .内容上写出了“我”被老人和榆树的精神所感动,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1 8 .B19.2016年至2018年,快递员数量、快递业务量、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都有大幅度提高。20.示例:加大快递业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寄件的安全;坚持寄件实名登记;提高快递服务水平;引导快递业向农村市场发展。21.(1)孙侦探(2)小福子22.“她”是虎妞。因为她的父亲刘四爷卖掉车场之后离开了,没有给她留下一分一毫,她觉得自己的计划落空,十分慌乱。23.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