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1节共价键模型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1节共价键模型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三教学案:第2章第1节共价键模型含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化学键与分手画作用力m.D I E R ZHANG/第1节共价键模型 课标要求1.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2.能用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晨 背重 点 语 句.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2.共价键分为:。键和7 T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单键、双键和叁键。共价键的特征:方向性和饱和性。4.共价键的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键能越大,键长越短,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共价键基础1.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本质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函形成元素通常是电负性相同或差值小的非金属元素
2、原子表示方法用一条短线表示由一对共用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如HH、H-C1;“一”表示原子间共用两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三”表示原子间共用三对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2.共价键的分类(l)o键 和n键分类标准:按电子云的重叠方式。键和n键:共价键。键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7T键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分类标准: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共价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元素不同种元素同种元素共用电子的偏移共用电子偏向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成键原子电负性相同,共用电子丕偏移原
3、子电性电负性较大的原子显负电性,另一原子显正电性两原子均不显电性3.共价键的特征(1)饱和性:每个原子所能形成共价键的总数或以单键连接的原壬数目是一定的。(2)方向性:在形成共价键时,原子轨道重叠愈及,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愈大,所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因此,共价键将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是共价键的方向性。探究1.。键 和 n键的区别是什么?提示:c 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成键,n 键是原子轨道“肩并肩”重叠成键。2.6 键是否一定比兀键强度大?提示:否。3.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是什么?提示:前者成键的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后者成键的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生成1.共价键的分
4、类归纳分类标准类 型共用电子对数单键、双键、叁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极性键、非极性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O键、立键2.6 键 与 n 键的比较键类型。键n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沿键轴方向“头碰头”重叠沿键轴方向“肩并肩”重叠原子轨道重叠部位两原子核之间,在键轴处键轴上方和下方,键轴处为零原子轨道重叠程度大小键的强度较大较小分类s-s,sp,p-pP-P化学活泼性不活泼较活泼稳定性一般来说。键比k键稳定,但不是绝对的3.单键 双键、叁键和6键、汗键的关系单键是0键,双键含1 个。键 1 个 n 键,叁键含1 个。键 2 个 7 T键。演练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义”)。(1)共价键的本质
5、是一种静电吸引作用。()(2)刈分子内存在。键和兀键,分子内只存在“键。()(3)0 2 分子内存在非极性键,H C 1 分子内存在极性键。()(4)两 个 H 原子和1 个 O 原子结合生成H2O,表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答案:X (2)X(3)V(4)X2 .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键,又 含 有 兀 键 的 是()CH4 N%N2 H2O2 C2H4 C2H2A.B.C.D.解析:选D各种分子结构式如下:HCHHH、HNHH、N三N、HOOH、HCHCHH、HC=CH o 单键均为C键,一个双键由一个6 键和一个71键组成,一个叁键由一个6键和两个兀键组成。3.下列物质中,只 有 极
6、性 键 的 是,只 有 非 极 性 键 的 是,既含有极性键,又 含 有 非 极 性 键 的 是。H2 HC1 NH3 H2O2 CO2 CC14 C2H6解析: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极性键,H2O2的 2个氧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C2H6分子中碳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答案:方法技巧(1)判断6 键和兀键的方法:看两个成键原子间形成的是单键、双键或叁键。(2)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方法:看两个成键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键参数基础自主落实1.三个重要的键参数键参数概 念作 用键能在 101.3 kPa、298 K 条件下,断开1 mol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别
7、生成气 态 A 原子和 气 态 B 原子所吸收的能量。用EA-B表不键能的大小可定量地表示化学键的强弱程度。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键长两个成键原子的原子核间的距离两原子间的键长越短,化学键越强,键越牢固。键长是影响分子空间构型的因素之一键角在多原子分子中,两个化学键的夹角键角是影响分子空间构型的重要因素2.常见分子的键角及空间构型分子键角空间构型co2180直线形H2O104.5工形NH3107.3三角锥形 特别提醒(1)对键能的概念把握不准,容易忽略键能概念中的前提条件气态原子。(2)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相比较,则有E(叁键)E(双键)E(单键)。探究思考发现
8、1.如何判断键能大小?提示:一般地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即成键原子间的核间距越短,亦即成键原子的原子半径越小,键能越大。2.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哪些键参数有关?提示:键长和键角。生成系统认知1.键参数键能:键能单位为kJ-moF,;形成化学键时通常放出能量,键能通常取正值;键能越大,即形成化学键时放出的能量越多,意味着这个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断开。(2)键长: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3)键角:键角常用于描述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如 三 原子分子CO2的结构式为O=C=O,键角为180。,为直线形分子;又如,三原子分子H2。中的键角为104.5,是一种V 形(角形)分子;四原子分
9、子N%中的键角是107.3,分子呈三角锥形;五原子分子 CH4中的键角是109.5,分子呈正四面体。2.键参数与分子性质的关系1.用“”或“V”填空。(1)比较键能大小:CH NH_HO;HF_ HCL(2)比较键长大小:CH_ NH_ HO;HF_ HCL(3)比较键角大小:CO2 NH3;H2O NH3。答案:V V V ,V2.N三N 的键能为945kJ-mo,NN 单键的键能为160 计算说明N2中的键比 键 稳 定(填 或 兀”)。解析:N三N 中有一个。键和两个兀键,其中。键的键能是160 则TT键键能945160-2kJ-moF=392.5 kJ,m ol1,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
10、定,故 键 比。键稳定。答案:n 0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生成系统认知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本质上来源于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时键能的变化。因此,键能是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有关的物理量。2.当旧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能量大于新化学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则为放热反应。3.A”=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AHVO为放热反应,A/70为吸热反应。演练题组冲关1.已知HH 键的键能为436 kJ moF1,HN 键的键能为391 kJ-moF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 N2(g)+3H2(g)=2N H 3(g)A/=-9 2 k
11、 J m orl,则 N三N 键的键能是()A.431 kJ-moF1 B.946 kJ-moF1C.649 kJ-moF*D.869 kJ-moF1解析:选B 据 A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一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知:E(N三N)+3E(HH)-6 E(HN)=A H,则 E(N三N)+3X436 kJ mo-6X391 kJ-moF1=-9 2 kJ-moF1,解得:E(N=N)=946kJ-mor,o2.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单位:kJ-moF1):共价键HHClC1BrBrHClHIIIN=NHOHN键能436243193432298151946463393 把 1 mol CL分解为气
12、态原子时,需要(填“吸收”或“放出)kJ能量。(2)由表中所列化学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最稳定的是,最不稳定的是;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最稳定的是 o(3)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2(g)+C12(g)=2HCl(g)。解析:(1)键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 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则旧键断裂必然吸收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断开1 mol C1C1键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 1 mol ClC l键释放的能量。(2)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断裂,化学性质越稳定,因此最稳定的单质为N2,最不稳定的单质是h,最稳定的化合物是H 2O,最不稳定的化合物是HI。(3)A
13、H=E(反应物键能之和)一E(生成物键能之和)=(436+243-2 X 432)kJ-mo=一185 kJ-mol c答案:吸 收 243(2)N2 I2 H2O(3)-185 kJ-mol-1 三级训练节节过关巩固练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CO2 B.H2OC.N2H4 D.H2解析:选C判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标准是成键原子是否为同种元素的原子。CO2(O=C=O),H2CKHOH)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氏 分子中只有非极性键;而N2H4H H分子的结构式为,I I有非极性键。HNNH2.下列分子中,含有0键而不含有n 键的是()CH3cH3 N2 C2H2
14、 CLA.B.C.()D.解析:选D 若分子中不含兀键,则分子中不含有双键或叁键,各分子结构式:为HCCH,为N三N,C项 为HC三CH,为ClC1。符合题意的为和3.原子间形成分子时,决定各原子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的是()A.共价键的方向性 B.共价键的饱和性C.共价键原子的大小 D.共价键的稳定性解析:选B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形成共价键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各原子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4.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键长:COSiO B.键长:CC C=CC.键能:CO C=C解析:选B A项,由于原子半径:S i C,故键长:SiOCO;B项,由于键长:单键双键叁键,故键长:CC
15、 C=C;C、D两项,一般说键长越短,键能越大,故键能:COSiOs C=C C Co5.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物质ChBr2I2H2HFHC1HBrHI能量(kJ)243193151436565431363297根据上述数据回答(1)(5)题。(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oA.H2 B.Cl2C.Br2 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oA.HF B.HC1C.HBr I).HI X2+H 2=2H X(X 代 表 F、Cl、Br、I)的 反 应 是 吸 热 反 应 还 是 放 热 反 应?(4)相同条件下,X2(X 代 表 F、Ck Br、I)分
16、别与氢气反应,当消耗等物质的量的氢气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最多的是。(5)若无上表中的数据,你能正确回答出问题(4)吗?答:o你的根据是.解析:物质能量越低越稳定,破坏其中的化学键需要的能量越多,形成该键时放出的能量也越多。答案:(1)A(2)A(3)放 热 反 应(4 2(5)能 生 成 物 越 稳 定,放出的热量越多,在 HF、HCk HBr,H I中,HF最稳定全面练1.下 列 说 法 中 不 正 确 的 是()A.一般。键比7T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键,可能有n 键D.N2分子中有一个6 键,2 个 7T键解析: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鲁科版 选修 三教 共价键 模型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