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习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氮及其化合物习题.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氮及其化合物作业题作业题目难度分为3档:三星 (基础题目)四星 (中等题目)五星 (较难题目)本套作业题目1-6,1 7-25,28-29题 为 三 星,7 T 6,26-27,30-31为四星,32-35为五星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上将N%与C O?在高温高压下制成 C O (N H2)B.空气中的。和凡在闪电时化合成N OC.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把氮气变为N H 3D.工业上用风和历来合成N I L【解答】氮的固定指的是游离态的氮变成氮的化合物故选:A.2.凡的下列用途:合成氨的原料;焊接金属的保护气;填充灯泡;保存水果、粮食,这些性质是利用它的化学稳定性的是()A.B.
2、C.D.【解答】氮气对金属、灯丝、粮食水果等起了保护作用,及没有参加反应,体现了它的化学稳定性,风是作为合成氨的原料,发生了化学反应,没有体现它的化学稳定性。故选:D.第1页(共19页)3.雷雨天川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电闪雷鸣的雨天,一般不可能生成的是()A.N H:!B.H N O:,C.N 02 D.N O【解答】在电闪雷鸣的雨天,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阳。2放 电 2N 0,2N 0+0?一2N 02,32+乩 0 21 0 邢 0,故一般不可能生成的是:N H3故选A.4.下列关于氮的说法正确的是()A.岫分子的结构较稳定,因而氮气不能支持任何物质燃烧B.23 g N O,和 混 合
3、 气 含 有 0.5 N,、个氮原子(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C.N O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水法收集D.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瓶内是因为硝酸易挥发【解答】A、虽然氮气分子的结构较稳定,镁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所以氮气能支持燃烧,故 A 错误.B、N O 2和 NQ的最简式都是N O?,所以可以把混合气体当作二氧化氮分析不影响氮原子的个数,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23g=o.5 m o l,每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4 6 g/m o l有 1 个 N,所以23g N O?和N。混合气含有0.5 N.个氮原子(此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故B正确.C、N O 和氧气反应,和水不反应,所以N O 不能用排空
4、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 C 错误.D、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D 错误.故选B.5.下列关于N O 和 N O 2的叙述正确的是()A.N O 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N 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N O?是硝酸的酸酎第2页(共19页)C.N O 和 N O,是引发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源D.N O?可用排水法收集【解答】A.N O 为无色气体,而 N O 2 为红棕色气体,故A 错误;B.N 0?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硝酸的酸酎为NQ,酸酢中N元素的化合价与硝酸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故 B 错误;C.N O 和N 0 J 匀为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是引发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
5、源,故 C 正确;D.N 0,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 D 错误;故选C.6.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路线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B.路线I、I I、H I 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C.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用-AN H 3-N 0,H N O 3D.氮气可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生成N O?I【解答】A.工业生产硝酸:氨气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A正确;B.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雷电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氧化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故B正确;C.
6、上述所有反应都有化合价的变化,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D.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与氧气的量无关,故D 错误;故选:D.7.已知X、Y、Z、W (含同一元素)有如下转化关系,且 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 X可能是()第3页(共19页)A.N2 B.N O,02 02=H2O 5,X-Y-Z-X Vc.N H3 D.N O【解答】X、Y、Z、W (含同一元素),其 中X能经过两步氧得Z,Z再与水反应可以生成对应的酸或碱,则X可以含有C、N、S、N a等元素,X能 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符合此条件的X只能为N H”N H:s能与氧气生成N O,N O再与氧气反应
7、生成N O?,N O?与水反应生成H N O 3,H N O 3与N H 3反应生成N H N)3,N H 1 N O 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应 选C。故 选C.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一种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甲 二*乙 一 丙11甲CN2sF e丙C O 2N O2so:iF e(N 0:i)3TA.B.C.D.【解答】假设甲是C,丙是二氧化碳,则丁是氧气,乙为一氧化碳,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假设甲是氮气,丙是二氧化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8、,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故错误;假设甲是S,丙是三氧化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但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故错误;假设甲是铁,丙是硝酸铁,则丁是硝酸,乙为硝酸亚铁,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实现硝酸铁,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第4页(共19页)故选c.9.如图所示,试管中盛装的是红棕色气体(可能是混合物),当倒扣在盛有水的水槽中时,试管内水面上升,但不能充满试管,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以观察到试管中水柱继续上升,经过多次重复后,试管内完全被水充满,原来试管中盛装的不可能
9、是()A.A与 N O 2 的混和气体C.N O 与叫的混和气体【解答】B.0?与N 0?的混和气体D.N O?一种气体A、N,和水不反应且不溶于水,试管内不能完全被水充满,故A 选;B、与 N O?的混和气体可在溶液中发生反应4 N(V 0 2+2 H 2 0=4 H N 0 3,试管内能完全被水充满,故 B 不选;C、N O 与 N 0?的混和气体,当向试管内鼓入氧气后,可在溶液中发生反应4 N 0+3 02+2 H20=4 H N 0:i,4N 02+02+2H20=4H N 0:S,试管内能完全被水充满,故 C 不选;D、与 N O?可在溶液中发生反应4 N 0 2+()2+2 H Q
10、=4 H N 0 3,试管内能完全被水充满,故 D 不选.故选A.1 0.同温同压下,在 3 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 种气体,它们是N0和0”N02和NH 3 和岫.现将3 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V2V3 B.VIV3 V2 C.V3V2V,D.V3V,V2【解答】分别充满等体积混合的2 种气体,则设每种气体各占LL,组合发生反应:24 N0+3 02+2H20=4 H N03,剩余气体的体积为:L,8第5页(共19页)组合发生反应:4 N02+02+2H20=4 H N0:i,剩余气体的体积为之
11、L,8组合NH:,全部溶于水,剩余此为LL,2所以:V3V2 V1,故选C.11.在相同状况下,将下列四种混合气体:(1)体积比为3:1 的N&和 岫(2)体积比为1:1 的NO和NO?(3)体积比为1:1 的NO2和 O 2(4)体积比为4:3的NO和 分 别 置 于 完全相同的试管里,并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h2,h a、h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 h2h3h,1 B.h1h3h2 h1C.h.1 h1h3h2 D.h2 hIh3 h4【解答】设完全相同的试管的体积为V,充分反应后,液面上升的高度取决于剩余气体的体积,剩余气体越多,液面高度越低,1)体积
12、比为3:1 的N%和Nz 中只有氨气能完全溶于水,氮气不溶于水,则液面高度为W v=h42)体积比为1 :1 的NO和 NO2中,由3 N02+H202H N03+N0可知,NO不溶于水,则液面高度为L v=%33)体积比为1:1 的NO,和0?中由4 N0z+0,+2也 04 H N0:,可知,则液面高度为 V=%;84)体积比为4:3的N0和 a中由4 而+3 02+2比 04 H N03 可知,气体无剩余,液体充满试管,液面高度为V,显然 h.1 h1h3h2故选C.12.将 盛有N?和 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时间后,气体体积减少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和NO,
13、的体积比是()A.1:1 B.1:2 C.1:3 D.3:1第6页(共19页)【解答】设原混合气体中含有x m o l N2,y m o l N02,盛有N?和NO?的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发生3 N02+H 20=2H N()3+N0,则3 NO2+H2O=2H NO3+NO31y工3则(x+Z):(x+y)=1:2,3解得 x:y=l:3,故选C.13.将体积为V m L的试管充满N O气体,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当通入相同条件下4 9 m L时,液面仍在原来位置,则试管体积V为(A.4 9 m L B.28 m L C.3 0m L【解答】通入氧气发生4 N0+3(+2H 20=4 H
14、N0”如N O过量,则体积不可能与原来相等,应为氧气过量,则4 N0+3 02+2H20=4 H N03,4 3v 3 V44 9 -?V=V,4V=28,故选B.14.NO、NO/、0/按照一定比例通入水中,能被完全吸收,无剩余气体,若N0、NO?、O2的气体体积分别为a、b、c、则a:b:c可能为()A.1:5:2 B.2:5:1 C.5:1:2 D.5:2:1第7页(共19页)【解 答】根 据 反 应 后 无 剩 余 气 体,即 全 部 生 成 了 硝 酸,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守恒:n (NO)X 3+n (N02)=n (02)X 4 来判断即可.A.NO、NO?、0?的 气 体 体 积
15、 比 为1:5:2,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1:5:2,B.此 时I X 3+5=2 X4,故A正 确;B.NO、NO?、0?的 气 体 体 积 比 为2:5:1,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2:5:1,此 时2 X 3+5 W1X 4,故B错误;C.NO、NO?、O2的 气 体 体 积 比 为5:1:2,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5:1:2,此 时5 X 3+1W 2 X 4,故C错 误;D.NO、NO2、O2的 气 体 体 积 比 为5:2:1,物 质 的 量 之 比 为5:2:1,此 时5 X 3+2W 1 X 4,故D错 误;故选A.15 .相 同 条 件 下,两 个 容 积 相 同
16、的 试 管 分 别 装 满N0?和N0气 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液体.然 后 通 过 导 管 缓 慢 通 入 氧 气,边 通 边 慢 慢 摇 动 试 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假 设 试 管 内 的 溶 质 不 向 水 槽 中 扩 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B.5:7C.7:D.4:3NO.15【解 答】两 只 试 管 中 分 别 发 生4 N02+02+2H20=4 H N0:i 4 N0+3 02+2H20=4 H N03,则试管体积相同,则 生 成 的 硝 酸 的 物 质 的 量 相 同,且 溶 液 的 体 积 相 同,所以两试管的硝酸的浓度相同。故选A.16 .将
17、标 准 状 况 下NO?和 按 体 积 比4:1混 合 后 充 入 一 干 燥 烧 瓶 中,把烧瓶倒置 于 水 中,瓶 内 液 体 逐 渐 上 升,假 设 烧 瓶 内 溶 液 不 扩 散,最终烧瓶内溶液溶质的第8页(共19页)物质的量浓度为()1A.22.4 m o l*L-1_ 4 C.5 X 22.4 m o l*L-14_ B.Y x 2 2.4m o l*LI_ 4D.5m o l*L【解答】设混合气体中含有4VL N02,1 V L。2,则烧瓶的体积为5V L,4N02+o2+2H,04HN034羡川。】羡m o】c (HNO3)4V,22.4m o l,=l x5VL 5 22.4
18、1-m o l/L,故 选 c.1 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稀HNQ,和金属反应时主要得到氢气B.NHs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C.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D.镂盐受热易分解,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解答】A.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B.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氨常作为制冷剂,故B正确;C.氨气极易溶于水,能够使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气压差,所以能够形成喷泉实验,故C正确;D.镂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故D正确;故选:A.第9页(共19页
19、)18.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NO(H 6 含石蕊)红色喷泉B.NH3(H。含酚麟)红色喷泉C.S02(Na OH溶液)无色喷泉D.HC 1(A g NO:,溶液)白色喷泉【解答】A、NO不溶于水,并和水不反应,烧瓶内压强不减小,不能形成喷泉,故A 错误;B、氨气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压强减小,易形成喷泉,水溶液呈碱性,加入酚献溶液变红,故B正确;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且易被Na OH溶液吸收,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溶液无色,故 C 正确;D、HC 1易溶于水,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HC 1与A g
20、 NO:;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 D 正确.故选A.19.如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 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 鼓胀起来.气体X 和液体Y 不可能是()选项X YAN H3H,0Bso2N a O H 溶液CC 026 mol L H 2 s O 4 溶液DH C 16 moP L *N a 2 s oi 溶液【解答】A.N H:,极易溶于水而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a 鼓起,故A正确;B.S(与N a O H 溶液反应而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小气球a 鼓起,故 B 正确;第 10页(共 19页)c.C O 2 与稀硫酸不反应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 及其 化合物 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