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有关精准扶贫社会调研报告2.docx
《2022年有关精准扶贫社会调研报告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有关精准扶贫社会调研报告2.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有关精准扶贫社会调研报告2 201_年底,市委政研室、市扶贫办、市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化江城区、阳东区,就新时期精准扶贫进行调研。调研组通过入户调查、座谈沟通、察看村容村貌等形式,对贫困村集体经济状况以及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具体了解,并听取了基层干部群众对新时期精准扶贫的看法和建议。现将详细状况报告如下。 一、抽样调查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研抽查了江城区龙湾村、东钵村、华陈村和阳东区石岗村、乌石村以及庐山村共6条村,其中4条是相对贫困村,2条为非贫困村。调研组抽取了60户相对贫困户进行走访调查,其中30户贫困户,18户扶贫低保户,12户低保户(含6户五保户),数据与贫困户总体结构
2、分布基本保持一样,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发放调查问卷共计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55份,有效问卷占92.5%。调查内容涉及贫困户的基本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导致家庭贫困的主要缘由以及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看法等方面内容,同时对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现状也进行了具体的调查了解。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缘由分析 近年来,江城区和阳东区扎实推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农夫收入有较大提高,一些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目前,江城区和阳东区仍分别有贫困户3696户、8376人和5478户、10427人,新阶段的扶贫攻坚任务依旧非常艰难。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贫困村
3、集体经济薄弱。从抽样调查的4条贫困村状况来看,村内的土地、山林、水域、滩涂等大都归属于自然村或农户,村集体可以用来集中发包、出租的资源主要是一些荒山和荒地,简洁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很难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如城西街道龙湾村,由于没有资源可供开发利用,村集体收入几乎为空白,只能依靠上级拨付的办公经费维持运转;白沙街道华陈村,靠承包鱼塘每年集体收入仅0.5万元;新洲镇乌石村,仅依靠旧圩镇周边一些房屋出租和土地承包租金,年集体收入约2.3万元;大沟镇庐山村,根据10元/亩收取近海养殖场管理费年收入约2万元,每年仅够开支村内垃圾处理费。 (二)贫困户自身实力不足。一是文化水平偏低。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文化
4、程度为小学的贫困户比例为48%,初中文化程度比例为39%,中学以上文化程度比例仅为13%。二是脱贫实力缺乏。在对555户贫困人口问卷调查中,主要致贫缘由方面,有188户认为是因病致贫,占34%;有101户认为是因残致贫,占18%;有136户认为是因劳动力缺乏,占25%。因病、因残、因劳动力不足的贫困户占了大部分,这类贫困户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医疗费用的支出还干脆导致债台高筑,造成巨大身心压力,让贫困户丢失了摆脱贫困的信念。如新洲镇石岗村贫困户黄某,家庭人口4人,老婆为越南籍,患有精神病,其大女儿读初中,小儿子刚满2岁,因妻子没有户口导致儿女均无法正常落户,整个家庭因病、因学、因劳动力不足
5、导致贫困。这种家庭在当地贫困户中属于常见类型,生存状况堪忧,帮扶难度较大。 (三)村干部带动致富实力较差。从抽样调查状况来看,贫困村干部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4条贫困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51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占50.7%,大专及以上占7%,年龄偏高,学历偏低。村干部中懂经济、会经营、驾驭农业技能的较少,由于自身都无实力创业致富,更谈不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大部分村干部对于如何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感到力不从心,安于现状,在守业受穷、受穷守业中徘徊不前。 三、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建议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新时期,精准扶贫必需实现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中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有关 精准 扶贫 社会 调研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