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生物复习知识点_中学教育-高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上生物复习知识点_中学教育-高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生物复习知识点_中学教育-高考.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上生物复习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1.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大多生活在水中。单细胞藻类植物有衣藻、硅藻等,多细胞藻类植物主要有紫菜、海带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没有输导组织。2.苔藓植物没有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地钱等。3.蕨类植物不仅具有真正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有羽状叶片,在叶片的背后有褐色的块状隆起孢子囊。如石松、蕨等。4.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不像藻类植物那样必须生活在水中,但它们的生殖都离不开水,因此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种子植物是能够
2、产生种子的绿色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6.裸子植物主要包括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等。我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是水杉。7.被子植物一般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不同环境中的被子植物有其特定的适应方式:生活在陆地上的被子植物一般根系发达,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生活在水域中的被子植物体内通常有气道,以运输氧气,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8.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程度 最高 的一个植物类群。如玉米、水稻、小麦、白菜、茄子、葱、向日葵、苹果、板蓝根等都为被子植物。9.苔藓植物可以作为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的指示
3、植物。煤 主要是由埋藏在地下的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的。10.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植物。植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人类生命活动需要的氧气。植物在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11.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水杉、桫椤、银杉、珙桐、金花茶、人参五加科、秃杉、望天树。二级保护植物有荷叶铁线蕨、龙棕、红桧等。12.动物根据脊椎骨的有无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占动物种数的 95,脊椎动物占动物种数的 5。13.蚯蚓、蚂蝗、沙蚕等都是 环节动物,它们的身体是由许多 形态相似 的体节构成。1
4、4.大多数软体动物在身体腹面有块状肌肉足,体外被覆坚硬的 贝壳,贝壳能保护 柔软的身体。如珍珠贝、蜗牛、枪乌贼等都是 软体动物。15.节肢动物 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种数超过 100 万,占动物种数的 4 5 以上,同时也是无脊椎动物中 最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类群。1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头部有眼、口、触角等器官。节肢动物包括甲壳纲动物:如蟹、虾等。蛛形纲动物:如蜘蛛。多足纲动物:如蜈蚣。昆虫纲动物:如蝴蝶、蝗虫、蜻蜓、螳螂等。17.现存的脊椎动物主要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身体背部有脊柱。1
5、8.鱼类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身体两侧大多有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19.两栖类 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群。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生殖过程还不能完全离开水,只能生活在潮湿近水的地方。20.两栖类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鳃 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 肺呼吸。两栖类的 皮肤 裸露,具有 辅助呼吸 的作用。21.爬行类 由于能在陆地上生活和繁殖而成为真正的陆生动物。爬行类的体表一般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产卵,卵的表面具有坚硬的卵壳。22.鸟类因适应空中飞翔而产生了与其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身体大多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等。鸟类的卵一般较大,胚胎发育过程在
6、卵内完成。23.哺乳类的体表一般有体毛,胚胎发育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幼体以母乳作为营养物质。(胎生哺乳)哺乳动物大脑发达,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与人体基本相似,是生物界中 最高等 的类群。24.我国的珍稀动物,除了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外,还有蒙古野驴、金丝猴、白鳍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等。这些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5.细菌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的 最小 生物),而研究病毒的结构则要通过 电子显微镜。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6.病毒没有 细胞结构,一般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27.细菌虽然具有细胞结构,但是 没有成形的
7、细胞核。细菌的细胞一般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物质等部分组成。有些细胞还有荚膜和鞭毛等结构。荚膜位于细胞壁外,起保护作用。鞭毛有助于细菌的运动。(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28.多数细菌都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从活的生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营养方式叫做寄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来获取营养方式叫做腐生。29.根据细菌的不同形态,可以把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种类型。30.大多数细菌对人有益。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31.真菌种类繁多,酵母菌、霉菌是个体微小的真菌,而木耳、灵芝、花菇、草菇和鬼笔鹅膏等则为大型真菌。其中鬼笔鹅膏是有毒真菌。32.真菌的共同特点是细胞都由细
8、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 没有叶绿体,一般营寄生生活或营腐生生活。生殖方式通过无性生殖或有性生殖。33.生物学家依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在进化上的亲疏远近关系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最 主要 的依据是形态结构特征)34.在对生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物之间的“异”来加以区分,根据生物之间的“同”来加以合并。生物的种类是根据它们之间的差异程度来区分的。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35.种,又叫物种,是生物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6.在自然条件下,通过 同种 生物的有性生殖可以生育 有 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同种 生物之间
9、一般 不能 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37.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相似程度越小,则亲缘关系越远。38.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9.对生物多样性 最直观、最基本 的认识是物种多样性。40.生物多样性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4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主要体现为物种灭绝速度的加快。42.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 最主要原因。此外,环境污染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 重要原因。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原因之一。4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为因素
10、举例:森林的过度量开发、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草场的过度放牧、野生经济动植物的乱捕滥采等。4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此外还应重视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 就地 保护的 主要场所。45.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 有机小分子 的。46.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大气(水蒸气、氮气、氢气、氨、甲烷等)第一步 有机小分子(氨基酸等)第二步 有机大分子(蛋白质、核酸等)第三步 原始生命(能生长、生殖、遗传)原始单细胞生物 47.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直接的 证据。科学家们还通过比较解剖、细
11、胞研究等方法找到了生物进化的其他证据。48.化石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如恐龙骨骼化石)、遗物(如恐龙蛋)和遗迹(如恐龙的足迹)。49.辽西鸟、始祖鸟、孔子鸟这些化石的发现显示了鸟类可能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50.科学家发现,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51.生物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52.达尔文在考察中仔细地观察所到之处的地质和生物,深入地比较了化石动物和现存动物的相互关系等,在吸收前人进化思想的基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复习 知识点 中学 教育 高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