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年).docx
《2023年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年)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2023年),供大家参考。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讲话同志们:我们利用一天半时间召开全省扶贫产业体系建设现场会。这是2023年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在庆阳召开后,再次在庆阳召开产业扶贫的现场会。开这个会,主要有四点考虑:一是对比看成效,2023年省里产业扶贫系统设计基本形成以后,2023年开始,我们拉开了产业扶贫三年大会战的序幕。三个年头过去,我们选点在贫困程度较深的环县,实地感受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零散状、碎片化到成链条、成体系的巨大变化,以及显而易见、有口皆碑的带贫益贫效果。这次开会也
2、是想让大家实地看一看,看近三年我们产业扶贫工作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实际效果。二是对标看方向,就是围绕产业振兴的要求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从我省贫困地区一步一步实实在在做出来的产业样板中,看到各自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路径和方式,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的重点和路子,找到加速构建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方法和点子。三是对照看差距,三年前全省各地的产业发展水平基本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经过三年多的培育,虽然都很有起色,不过水涨船高后,也在螺旋上升中拉开了新的差距,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希望通过现场观摩,找到自身在产业培育、链条打造、体系完善等方面的弱项和不足,努力加固底板、补齐短板、锻长长板。四是对账看遗漏,
3、这几年我们压茬推进产业扶贫,从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为主体,“五小”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到构建完善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个体系”,部署安排了一系列项目化、清单化的重点工作,任务完成得怎么样?环县在发展产业和体系构建上创造的经验比较典型,很多做法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环县在抓产业扶贫方面有这样几个突出特点:一个是打造了一套好链条。依托6家龙头企业和368家合作社,建立起了良种繁育、技术支撑、标准化规模养殖、饲草料生产加工、屠宰加工仓储、产销对接、品牌营销、金融保险支持的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循环链,形成了闭环的羊产业链条,最大限度获取了超额利润。二是探索了一
4、个好机制。深化以“三变”为核心的“331”产业扶贫模式,集聚了政企研社村户及金融、保险等要素,把党组织、村集体、贫困户全部嵌入到产业链上,形成了多方联合、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贫困户通过劳务、产业得到了稳定的收入。环县木钵镇殷家桥村6万只商品肉羊标准化生产示范场,以“三变”改革为引领,采取“轻资产”模式建办,吸引51个村集体入股7140万元,形成了一级纯种选育、二级杂交生产、三级集中育肥的“三级二元”生产体系,用他们的话说,“一只配一万、一天配一千、一扫三二一、一变三十六”,他们还建立了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三支技术平台力量,省农科院驻点开展技术指导,在资金、政策和政府引导下,也有了用武之地。
5、所有这些环节,最后都落到建立了较大规模的产业体系。三是建立了一支好队伍。围绕羊产业引进了高层次专家人才,培养了大学生和职业农民,很好地解决了不会养养不好、农业后继无人的问题。丁掌村万只湖羊标准化示范合作社,就有15名大学生参与管理运行,形成了很大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四是干出了一种好作风。环县的同志一心扑在羊产业发展上,从引进龙头企业到组建合作社,再到完善政策体系,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抓,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这种苦干实干、久久为功的作风值得肯定和学习。在此强调三个方面的意见。第一,三年产业扶贫成效怎么看两年多前,我在庆阳召开的全省产业扶贫现场推进
6、会上讲过,“我们面临的形势之紧、任务之艰、时限之急不言而喻,惟其艰难、方显担当。”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当时的情况,我们刚刚从四川学习考察回来。那时候,我们脱贫攻坚进程事实上是严重滞后,产业扶贫更是基础薄弱,有的地方甚至还是一片空白,而四川的产业扶贫通过之前两三年的发展,已经成气候、成规模,特色鲜明、如火如荼,当时很多同志看了后都很受震撼、很是羡慕、也很有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紧盯主攻方向,制定了六大产业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六年任务三年干,三步并作两步跑”,从大力构建生产组织、投入保障、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个体系”入手,在三年多的时间里,砸锅卖铁投入155.6亿元,初步搭建起了产业扶
7、贫的“四梁八柱”,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逐步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一是特色产业形成“小气候”。我们着力培育“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地方优势产品,逐步形成以“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主导产业为主,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特色产业为补充的产业格局。从规模来看,我省产业增长的势头十分明显。2023年与2023年相比,全省牛存栏量、羊出栏量分别增长8.2、10.4,蔬菜产量增长8.5,苹果产量增长41.3,马铃薯产量增长28,中药材产量增长5.5。其中,2023年和今年上半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均增长5.8,增幅居全国第1。从区域来看,全省农业产业串点成线、
8、以线带面,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明显的“产加销”一体化区域产业体系。比如,肉牛产业形成了以张掖为核心的河西肉牛产业带,以平凉为核心的红牛产业带,以临夏、甘南为核心的农牧交错繁育一体肉牛产业带;又比如,肉羊产业形成了以临夏为核心的农牧交错肉羊产业带,以环县、靖远、会宁为核心的陇中陇东肉羊产业带,以凉州、民勤、金塔为核心的河西肉羊产业带;还有,蔬菜产业有河西走廊、陇东南、中部沿黄灌区3大优势产区;苹果产业有平凉、庆阳富士苹果产业带和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带。从产值来看,蔬菜产值超过了700亿元,培育了5个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的蔬菜产业大县;中药材产值达到450亿元,有4个播种面积超过30万亩的中药材产业大
9、县。苹果产值达到了400亿元,百万亩苹果大县1个,30万亩苹果大县8个,果品保鲜和贮藏能力达到260多万吨,原果加工能力达100万吨以上,我省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苹果优势产区和苹果第二大省。肉牛产值达到了380亿元,有存栏30万头以上的肉牛产业大县4个;肉羊和马铃薯产值都超过了250亿元,有百万只肉羊大县9个,百万亩马铃薯大县2个。值得一提的是乡村旅游,目前全省已建成30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田园综合体,推出6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各市县打造的乡村旅游点、农(牧)家乐、特色民宿等更是遍地开花。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1.27亿人次、实现收入340亿
10、元。今年3月乡村旅游重启以来,“游甘肃”成为网络上频频可见的热词,已经实现收入接近100亿元。二是新型主体开始“挑大梁”。这两年,我们推广“庄浪”“宕昌”等模式,坚持“轻资产引进”“混合型自建”,在贫困县新引进龙头企业752家,组建合作社2173个,实现了龙头企业对贫困县、合作社对贫困村的全覆盖。同时,持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1070亿元,下达扶持合作社资金近6亿元,实施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目前来看,这些新型经营主体至少带来了3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是生产主体变强了,全省2904家龙头企业,带动1.02万个合作社从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
11、,全过程、全链条深度参与,带动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养、产业化经营,总产值超过了千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极大改变了过去农户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让农业生产从“传统”开始走向“现代”。其二是综合效益变大了,引进的中盛农牧、蓝天集团、中天羊业、康美牛业、前进牧业等本地“正规军”和北京德青源、海升集团、福建圣农、四川希望集团及泰国正大、新加坡益海嘉里等省外境外“王牌军”,让农业产业效益从亩产“百元、千元”增值到了“万元、百万元”,特别像民乐县的海升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示范项目,年产彩椒、串番茄等果蔬达到5600吨,都卖向国内高端市场,让农业亩产均值达到了创纪录的百万元,相当于全县17
12、0万亩农业用地全部种植小麦的经济收益总和,这种效益变化可以说是革命性的甚至颠覆性的。其三是农户收益变多了,构建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生产组织体系,探索出了带贫益贫的“蓝天模式”“中盛、中天模式”“海升模式”“德青源模式”,通过订单收购、入股分红、生产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把200多万农户嵌入了产业扶贫大链条,带动人均增收4000元,比2023年增长了40以上。三是产销对接连通“大市场”。围绕解决“闷头干”的问题,着力完善产销对接体系,从根本上扭转了“丰产不丰收”的困境。我们创建了抱团走市场的产销路子,组建省农业产业扶贫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特色产业产销分会,扶持建
13、设安定区马铃薯、定远高原夏菜2个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初步构建起了连接产地与终端大市场的销售网络体系,填补了农户和市场之间巨大的信息鸿沟,有力提升了农产品的议价能力。我们开辟拓展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我省农产品在京津沪、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终端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获得了举足经重的一席之地。加强与知名电商合作,去年实现网上销售额162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额77亿元,同比增长6.9。特别是陇南市,在大山深处搞电商,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商扶贫示范市,电商扶贫成效位居全国第一。同时,静宁苹果、秦安蜜桃、陇南橄榄油、环县羊肉、敦煌红枣等纷纷走出国门,走向了海外市场,特别是静宁苹果,
14、已经出口到了17个国家和地区,光上半年出口额就达到了7782万元。我们基本解决了农畜产品“卖难”问题,把“错峰”销售作为“卖好价”的主要途径,20232023年,我们在48个贫困县贫困村新建果蔬保鲜库1025座、厢式冷藏车222辆,新增储藏能力37万吨,保鲜保值和议价谈判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滞销风险得到了有效化解。四是“甘味”品牌树起“大招牌”。我们实施“甘味”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建起了“省级甘味公用品牌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商标品牌”的品牌营销体系。今年6月,我省举办“甘味”农产品品牌发布会暨消费扶贫宣传推介活动,向社会各界发布了“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包含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地方优
15、势特色产品的50个区域公用品牌和150个企业商标品牌,现场签订购销订单9项,签约总金额12.36亿元。我们高兴地看到,在“甘味”品牌战略带动下,像“陇南油橄榄”“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庆阳苹果”“东乡手抓羊肉”“靖远羊羔肉”“定西马铃薯”“兰州高原夏菜”“岷县当归”“陇西黄芪”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已经享誉全国。五是农业保险兜起“安全网”。为保障贫困群众“不白干”,我们设计开发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基本实现了所有贫困户、所有种养产业、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三个全覆盖”。我们持续“增品扩面”,将保险补贴品种从2023年的69个、2023年的80个扩大到了今年的96个,越来越多的农产品
16、有了保本保收的托底保障。着力“提标降费”,按照普惠和特惠相结合的办法,将18个*和省级补贴险种提高保额、降低费率均达到30以上,对贫困户参保给予缴纳总保费的10的特殊优惠,确保了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保得起”。做细做优理赔服务,全省15788个行政村全部组建农金室,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共同服务农户承保理赔工作,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保险期货”的模式,开发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型保险。2023年以来,全省累计实现签单保费44.4亿元,累计赔付27.4亿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288.79万户次,其中贫困户98.91万户次。特别今年,有34.9万户次受灾的贫困群众得到了保险理赔近3.55亿元。我
17、省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举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随着扶贫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我省产业扶贫从“小散弱”的家庭经营,逐步走上了组织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农业现代化快车道,爆发力和牵引力越来越强。2023年,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1059.3亿元,较2023年增长23.2,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1.8元,较2023年增长23.3。前段时间,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在我省召开,接下来还要开全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现场会,这些都十分有力地印证了我省产业扶贫的这套组合拳确实打在了要害上,打了一场翻身仗,是继续壮大扶贫产业体系,推动衔接产业振兴的不二法门。各地一定要保持
18、定力和信心,按照目前的路子继续下大力抓下去。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产业的培育是有周期的,不可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三年多的时间对产业的培育发展来说还远远不够,我们产业成绩的背后仍然有不少短板弱项需要加快补强。比如,在产业基础上,我们不少地方生产性基础设施薄弱,仓储物流和冷链运输类基础设施还比较滞后,金融配套服务还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在产业培育上,不少地方还缺少叫得响的区域品牌,相当部分还停留在种养的初级环节,第一产业向后端延伸不够,第二产业向两端拓展不足,第三产业向高端开发滞后,小而散、小而低、小而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在经营管理上,部分地区传统的“小农”经营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全省 扶贫 产业 体系 建设 现场会 讲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