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最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育人的视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备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一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长安城拥有三处大型宫城,即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其中的大明宫,因为规模最大、制度完备、被看作是大唐帝国的统治中心和国家象征。 大明宫的布局特别讲究,它严格根据中轴线对称法配置建筑,从南至北依次为: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
2、宸殿、太液池、玄武门、重玄门等重要建筑,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丹凤门遗址。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共有五个门道,上面建有高大的门楼。丹是红色,代表热情、兴盛,而凤是中国神话传闻中的神鸟,曾被历史上许多部族甚至王朝用作图腾。丹凤合起来就是红色的凤凰,代表的是大吉大利、大祥大瑞。 丹凤门为古代城门中最高等级五门道制的杰出代表,丹凤门的五个门道,每个门道宽8.5米,五个门道总计达51米多,比现在天安门的门道都要宽。丹凤门门阙墩台总长74.5米,南北宽33米,它的建筑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创下中国古代皇宫的宫门之最。 丹凤门是一个交通通道,皇帝由正中的门洞进出;其它官员只能由两侧的门洞通行,右进左出,直
3、到今日,我们的交通规则还是沿用这种“靠右前行”的方法。 丹凤门不仅仅是交通通道,更是唐代最高统治者与民众沟通的最佳场所。每逢颁布赦令、登基大典、重大宴会、献俘等活动时,皇帝会出现在门楼上,供万民瞻仰。每逢皇帝宣赦时,丹凤门前一侧就立一根高杆,上面悬一只金鸡,另一侧放一面大鼓,待皇帝登楼,被赦免的囚犯在鼓声中引至门前,赦令宣读完毕后当场释放,唐人杨巨源有诗道:“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杆下鼓千声”,说的就是宣赦;此外,唐玄宗还曾两次在丹凤门门楼上实行宴会,款待突厥首领和使节。丹凤门在唐代的作用,就类似于今日的北京天安门,或者说,丹凤门就是唐代的天安门。 请大家随着我进入丹凤门,留意脚下的台阶,我们现
4、在看到的是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它是20xx年进行的考古发掘,外侧的雄伟建筑,是依据复原探讨和模拟设计而构筑的爱护性展厅。它将真正的遗址罩在大厅内。为了达到既爱护遗址又不影响参观视线的目的,博物馆由三层框架结构组成,其建筑结构距离遗址的边沿约为60厘米,博物馆外墙的色调全部选用淡土黄色,为的就是要使这座建筑既能体现唐代皇宫正门的形制、尺度、建筑特色和雄伟端庄的风格气派,又有别于其它仿古建筑。 今日,它作为唐文化的代表,带我们领会了一个统一大国的政治权威。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二 李系,又将张皇后囚禁于别殿。四月十八日,肃宗听到这一消息后,惊吓而死。程元振当即将太子接至九
5、仙门,与文武百官相见,并行监国之礼。四月二十日,太子在长生殿肃宗灵堂前即帝位,是为唐代宗。不久,越王李系和张皇后相继被杀。“凌霄门之变”至此结束。 12、银汉门 我们现在所在的是银汉门. 通过1957的考古发掘,探明白它的位臵,确定此门位于玄武门东385米处。20xx年考古发觉,遗址南北长约14米,东西宽2.2米,中间过道仅宽0.9米,门道中间铺有方形石块,门道两侧各砌有0.35米厚的砖壁。细心的挚友可能会问,皇家宫城的大门怎么可能这么窄哪?从遗迹现象分析,此处遗址可能非银汉门遗址本体,更似一处底部铺砖、两侧砌石壁的过水涵洞。 13、重玄门 我们现在又来到了宫城之外的北夹城城门重玄门,它位于玄
6、武门北156米处,仅有一个门道,宽约5.2米,考古发掘表明,门道内横臵三道石门槛,为宫门之独例,为什么这样设臵,专家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希望大家可以说明这个现象。门址保存较好,现残存的夯土阙台仍有5米多高,门址基座东西长33.6、宽16.2米,基座内侧东西各有马道,总长约30.16米,呈曲尺形。 重玄门门外即禁苑,皇帝常入禁苑狩猎、游宴,此门乃必经之地。门旁边还有饲养禁马的“飞龙厩”和“骥德殿”,以及宦官限制的“北衙”禁军,是大明宫的军事重地。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挚友们: 大家好! 唐大明宫是东方园林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大
7、明宫遗址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确定的具有世界意义的重大遗址爱护工程,是丝绸之路整体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是西安城市建设、大遗址爱护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心公园”,使大明宫遗址区爱护成为带动西安领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将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最重要的人文象征,并成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进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大明宫遗址作为盛唐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西安城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文化符号,爱护好大明宫遗址就是爱护盛唐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大明宫的范围很大,东西1.5千米,南北2.
8、5千米,略呈楔形,共有11座城门。大明宫正门名丹凤门,正殿为含元殿。含元殿以北有宣政殿,宣政殿左右有中书、门下二省,及弘文、史二馆。此外,有别殿、亭、观等30余所。自高宗咸亨元年以后,大明宫成为朝政活动的中心。 含元殿是当时唐长安城内最雄伟的建筑。殿前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二阁和通往平地的龙尾道。实测殿夯土台基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在台基东西两旁各有一条廊道遗迹,分别伸向东边的翔鸾和西边的栖凤二阁。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是皇帝召见贵族亲信、接见外国使臣和实行盛大宴会的地方。实测殿址南北长130多米,东西宽70
9、余米。 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导游词 西安明城墙导游词篇四 1、丹凤门遗址 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它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沿用历史长达240余年,是唐朝皇帝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丹凤门上部建有丹凤楼,是皇家颁布赦令,实行宴会等大典的重要活动场所。丹凤门北对大明宫主殿含元殿,东西为顺城街,直南为长安城南北长1500米,宽176米的丹凤门大街,与唐大雁塔遥相呼应,构成了唐长安城的重要景观轴线,展示了盛唐皇室的无上威仪。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曾改“丹凤门”为“明凤门”,约四年后复原旧称。丹凤门作为皇帝宣赦的固定场所,每逢宣赦日,门前一侧立高杆,上悬金鸡,一侧臵鼓,百姓聚集门前广场,待皇
10、帝登楼,囚犯在鼓声中被引至门前,赦令宣读完毕,当场释放,唐人杨巨源有诗为记:“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杆下鼓千声”。 现在的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自强东路道北地区,20xx年经考古发掘揭露,丹凤门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考古之最。发掘出的残存门址由墩台、门道、隔墙、马道、城墙等部分组成,均为夯土结构。实测门阙墩台东西总长74.5米、南北宽33米,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均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墩台两边宫城内侧各筑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城。丹凤门的考古发觉对探讨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2
11、0xx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项目启动后,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担纲,是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馆为三层框架结构,内部空间用于爱护展示丹凤门遗址,城楼上用以开展各种仪式活动。为实现爱护展示建筑的可逆性和达到文物爱护的要求,建筑结构与遗址边沿距离大于60厘米,城台与城墙部格外表建材为城砖肌理。丹凤门遗址博物馆外墙色调全部选用淡棕黄色,目的是使这座建筑既能体现唐代皇宫正门的形制、尺度、建筑特色和雄伟端庄的风格,又有别于其它仿古建筑。色调上采纳浑然一体高度抽象的手法给予遗址爱护展示建筑有如雕塑感和现代感。 唐李益曾有诗: 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 大明曈曈天地分
12、,六龙负日升天门。 凤凰飞来衔帝箓,言我万代金皇孙。 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 宸居穆清受天历,建中甲子合上元。 昊穹景命即已至,王事乃可酬乾坤。 升中告成答玄贶,泥金检玉昭鸿恩。 云亭之事略可记,七十二君宁独尊。 小臣欲上封禅表,久而未就归文园。 2、含元殿遗址 含元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南起第一座殿宇,属皇宫前朝三大正殿之首,规制雄伟,地位尊崇,与北京故宫太和殿地位相当。 含元殿建成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自建成起,就成为都城长安的主要标记建筑,称著当时,传名后世。关于含元殿的殿名,按唐人李华含元殿赋所说:“含元建名,易乾坤之说,曰含弘光大,又曰元亨利贞,括万象以为尊”。说明含元二
13、字源于易经。武则天时曾改成“大明殿”,使殿名与宫名相统一,至唐中宗即位后才复原旧称。 含元殿殿堂坐于三重高台上,台基高3.5米,东西长77米,南北宽43米。东西两侧有翔鸾、栖凤两阁和供大臣登殿的龙尾道。殿、阁之间有飞廊相接,两阁之下有南北排列的东西朝堂、肺石和登闻鼓、钟鼓楼、左右金吾杖院。殿前至丹凤门间有广场和专供皇帝出入宫城的御道。这一建筑组群,构成了唐代大明宫内规模雄伟、礼制庄重的外朝听政区域,是唐王朝的皇权象征和国家标记。 含元殿作为外朝场所,主要用来实行元日、冬至大朝贺仪式,及一些特别活动。唐朝的元日大朝贺源于古代的朝贡制度,是通过贡物和朝觐的方式来规范中心与地方、宗主国与藩属国之间关
14、系的一种礼仪,而日本、天竺(印度)等远来之国的朝贡,则属于友好往来与文化沟通的意义。唐朝冬至大朝贺始于开元八年,唐玄宗时起先施行,此后各代皇帝照行冬至朝贺,仪式规模则参照元日朝贺。每逢朝会日,含元殿场面热情,皇太子、文武百官、地方朝集使分别向皇帝拜贺新岁;还有少则数国,多则十国,操着不同语言,穿着不同服饰的外国使节或首领,列队登上含元殿,依次觐拜。每逢此时,含元殿都成为各民族政权开展外交和文化沟通的大舞台。据日本史籍载,曾有日本遣唐使因朝列位次不及新罗(今朝鲜半岛),提出抗议,玄宗特许将日本使节调至东列第一,新罗则调到西列其次,留下千古佳话。 唐代诗人每每被含元殿的恢宏气概和大朝会的盛大场面所
15、震撼,留下了很多咏颂含元殿的篇章,如王维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崔立之的“千官望长至,万国拜含元”,张祜元日仗诗:“文武千官岁仗兵,万方同轨奏升平。上皇一御含元殿,丹凤门开白日明。”更有李华做含元殿赋,洋洋三千言,颂尽含元殿乃至大明宫的气象万千。 惋惜的是,至唐朝末年,天下纷乱,硝烟四起,大明宫多次遭受黄巢、朱玫等军阀战乱损毁,含元殿也最终毁于兵祸之中,存世220余年。 现今的含元殿遗址位于今西安市东北部自强东路以北,唐朝灭亡后,历代都有史地探讨者亲临考察。上世纪初,日本人足立喜六第一次拍下了含元殿遗址全景。 解放后至今的多次考古发掘表明,含元殿遗址整体保存状况基本完整,遗存有主
16、殿的夯土殿基,栖凤阁、翔鸾阁的夯土基址,及部分残损的建筑构件。含元殿址依龙首塬南缘而建,殿基高15米多,雄踞于全城之上,前景开阔。殿身主体东西面阔十一间,75.9米,南北进深4间,42.4米,高3.5米。面积3210平方米,与北京故宫太和殿近似。殿外四周有宽约5米的“玉阶”三级,建有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顶,左右外接东西向廊道,与翔鸾、栖凤二阁相连。此二阁为三重子母阙形式,下方为高大的砖砌墩台。由于破损严峻,仅存长约28米的斜坡道,为原龙尾道遗址。含元殿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宽约200米,气概恢宏,是最能反映盛唐气魄的物质体现,也充分反映了大唐盛世的建筑艺术水平。 1998-20xx年,联合国教科文
17、组织、中国、日本三方对含元殿实施了遗址爱护工程,形成了现在游人可以看到的含元殿遗址台基。 3、龙首渠支渠遗址 清唐两京城坊考中有记载:“龙首渠,一名浐水渠,隋开皇三年开。西北,分为二渠,东渠北流,经通化门外至京城东北隅,折而西流,入东内苑为龙首池,余水经大明宫下马桥下。”龙首渠支渠遗址位于含元殿遗址一层大台南沿以南130米处,为。 大明宫考古发掘后,在含元殿遗址一层大台以南130米处发觉一道东西向的一条人工渠道,已探知区域长度400余米,渠道口宽3.6米,深约1.6米,渠道两壁较陡直,局部有砖砌护岸,渠上又建筑有3座间隔几乎等距的桥梁,中心桥址正对含元殿遗址,东西宽17米;东、西侧桥址正对东、
18、西朝堂,西侧桥址东西长6.85米,中心桥梁应为御桥,东西桥梁则为文武百官上朝前的下马桥。水渠的这种规格建制对后世宫室制度的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20xx年大明国国家遗址公园整体爱护工作中,对龙首渠及其上御桥进行了展示复原。 4、东朝堂遗址 大明宫内有两座朝堂,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四月重修大明宫时,分臵于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是含元殿建筑组群的一部分,为百官候朝的场所,太子和宰相也在此会见百官。据考古发掘,东朝堂位于含元殿翔鸾阁遗址南面30米处,遗址坐北朝南,曾经改建和扩大,早期建筑简洁,包含一座大型庑殿和一道东西向墙垣,基台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73米,南北宽12.45米,晚期向东移16余
19、米,东西缩至68米,南北增至16米。 5、西朝堂遗址 大明宫内有两座朝堂,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四月重修大明宫时,分臵于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是含元殿建筑组群的一部分,为百官候朝的场所,太子和宰相也在此会见百官。西朝堂对应立有登闻鼓,官民若有冤情,可立于肺石下申诉或挝鼓以闻达皇帝,达到昭雪冤情的目的。西朝堂位于含元殿栖凤阁遗址南面30米处,尚未进行考古发掘。 6、宣政殿遗址 是大明宫中的其次大殿宣政殿,也是大明宫前朝中轴线上三大殿之一,属于中朝正殿。这里是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是大唐处理国事的地方,盛大的庆典一般在含元殿实行,宣政殿是真正的权力中心。新帝即位、册封太子、科举殿试、读
20、时令等重要政治活动也在这里实行。大家现在可以看到的宣政殿殿址东西长近70米,南北宽40多米。文献记载宣政殿前院廊南有宣政门、东西有日华门、月华门,院内有钟楼、鼓楼,殿院东西有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等唐朝重要的中心决策、询问机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20xx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这里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官员们到达这里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全部在大明宫上朝的官员,都要登记在册,登记的内容不仅有姓名官职和年龄,甚至包括身高和形体特征,经过一连串严格的确认之后,官员们最终才能到达大明宫中的宣政殿。 在这里曾经实行过一场特别的殿
21、试,主考官就是赫赫出名的唐玄宗李隆基。公元720xx年,唐玄宗刚刚即位就亲自考核吏部最新任命的一批县令,结果一百多位考生当中,只有一人为可造之材,二十多人基本合格,一半之上为滥竽充数之辈,唐玄宗起先下决心改革科举制。 7、紫宸殿遗址 紫宸殿是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主殿,是内朝正殿,为唐代君臣每天议决国事的地方。当时只有五品以上和五品以下的重要官员才有资格被宣召入紫宸殿(称为“入合”)。紫宸殿也曾实行宴见四夷君长、外国使节,庆贺重大军事成功,实行制举考试等活动。殿基南北宽近50米,殿址破坏较多,仅东边残存一部分夯土基,西边仅有片段的夯土。 8、麟德殿遗址 麟德殿是宫内宴会乐舞、接见外国使节、设立
22、道场的主要场所,是大唐等级最高的宴会厅。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所以以麟德命名。麟德殿是唐大明宫内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建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整个宫殿坐落在一万多平方米的大台上,面积达到五千多平方米,建立麟德殿共用了192根柱子,是今日故宫太和殿的3倍。 大家可以看到麟德殿是以前、中、后三殿串联形式布局的,为什么是三殿呢?中国古代建筑由于是土木结构的,梁架的跨度不能太大,这种三殿相连的设计,既解决了梁架的跨度,使宫殿的面积扩大,又解决了建筑的平安稳固和外形的美观。在唐代一千三四百年前建筑一个殿就这么大面积,如此规模拿现在的财力来建筑这个殿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站在这里大家是否可以
23、感受到唐朝的气息呢? 据说在麟德殿大宴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下3000人,并表演百戏,殿前还可以击马球。武则天曾经就在这里接见唐代时期世界各国的来使!公元720xx年,武则天在此会见并设宴款待日本遣唐使粟田真人,唐代宗曾在此一次欢宴神策军将士3500余人。当时,唐代的官员以能出席麟德殿宴会为荣。 唐朝诗人张籍的寒食内宴中这样描述盛唐时期唐大明宫麟德殿的盛景:瑞烟深处开三殿,春雨微时引百官。这座宫殿代表了大唐盛世的奢华与荣耀,见证了唐王朝一步步走向兴盛的踪迹。 9、清思殿遗址 清思殿,是宫内起居便殿,为皇帝游乐、休憩之地。请看,清思殿殿址仅存基台部分,东西33米,南北宽约29米,基台南端东西各有一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最新 西安 大明 国家 遗址 公园 导游 城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