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教育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docx
《电大《教育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教育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大教育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电大教化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 本文关键词:管理心理学,电大,期末,复习,精华电大教化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 本文简介:【最新】电大教化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名词说明:1教化管理:所谓教化管理是教化管理者通过肯定的组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化活动中教化与社会、教化与教化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视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探讨者对教化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电大教化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试小抄(精华打印版) 本文内容:【最新】电大教化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考
2、试小抄名词说明:1教化管理:所谓教化管理是教化管理者通过肯定的组织管理手段,合理配置管理资源,处理教化活动中教化与社会、教化与教化活动中的人员、物资、信息、时间、任务等各种关系,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2.视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探讨者对教化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安排的视察,从而了解和分析教化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3.试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限制肯定的条件或创设肯定的情境,认为地使肯定的心理现象发生,从而对其进行分析探讨的方法。4.调查法:是指在教化管理心理学的探讨中,所探讨的现象在不能干脆视察的状况下,探讨者实行多种方法获得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
3、心理活动的方法。5.测验法:是指在教化管理心理学的探讨中,采纳标准化的测验工具,必要时也可采纳精密的测量仪器作为协助,测量被试的有关切理特质的方法。6.教化心理学探讨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化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提高教化管理水平供应心理学依据。7素养:所谓素养有两种说明:狭义的素养是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主要是脑和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方面的特点,这种素养上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广义的素养不仅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且更指人在肯定的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品质,即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对教化领导
4、者与管理者来说,即指领导意识、领导实力、领导品行和领导风度。8.信度:指的是测量的牢靠性,即多次测量同样的内容,所得结果的一样性。9.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本身的有效性,即对所欲测量的特性或目的是否测得正确。10.广义的教化: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学问、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11.狭义的教化:是指学教化,是教化者依据肯定社会(或肯定阶段)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化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安排、有组织的传授学问、技能、培育思想品德,发展智利和体力的活动。12所谓管理:就是管理者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肯定条件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指引和影响个体或组织目标的过程。13.管理现
5、代化:是将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探讨成果广泛运用于管理的过程。14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缘由进行分析探讨,以便调整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效率。15.霍桑试验:美国哈佛高校教授梅奥于1927年冬应邀参与了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关系的试验,包括照明、福利、看法与看法调查和团体行为的视察探讨等一系列试验,结果发觉,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力气,不在于物质因素或经济因素,而在于工人心理的或社会的因素。16.所谓心理的本质就是怎样正确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上弄清晰什么是心理,心理现象时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人的心理究竟时怎样产生的,这是
6、心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根据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现代科学成就的论证,人的心理时在社会实践中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的本质原委时什么呢?这里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是人脑,这是反映的器官,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基础,另一个是客观显示,这是放映的内容,是心理活动放映的源泉。人的心理活动就是在实践活动中这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17.经济人的假设:经济人也称为理性经济人,也有人译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种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意自己的私利,都想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酬劳。被称为X理论。18.社会人的假设:有人译为社交人。这一人
7、性假设起源于闻名的霍桑试验。社会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主动性只有次要的意义。人们还有社会性需求,人际关系对于社会行为有重要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主动性的确定性因素。19.自我实现的人的假设:又称为自动人的假设。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除了物质需求、社会性需求外,还有一种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在他们心目中,最志向的人就是自我实现的人。自我实现就是指人都须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20困难人的假设:是20世纪60年头末至73年头初提出来的。由于长期实践的结果证明,前三个种人的假设,虽然各有其合理
8、的一方面,但并不适合于一切人,是各有其片面性的。60年头中期,薛恩考察了这三种人性假设,认为人类的最大需求不行能都是一样的,而是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不行能有纯粹的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的人。实际存在的只是在各种状况下不同反应的困难人。73年头初,依据困难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变权理论。被称为超Y理论。21.人的自然属性: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人属于自然,另一方面是人统治自然。首先,人作为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人来自自然,人属于自然。其次,人为了生存、种族持续和发展,就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把自然作为索取和改造的对象,这就是人统治自然。22.人的社会属性反映了人和社会的关系,
9、是人的本质最重要的方面。作为社会的人,任何个体都处在肯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生活的一切表现,都是社会生活的表现。总之,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23.人的意识属性: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反映,而是具有自觉性,是主动能动的反映,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分。24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认知反映,是指主体对他们的行为、对社会交往和对集体组织间的关系的认知。25.认知: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26第一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27.光环效应:在社会认知中,将知觉对象的某种印象不加分
10、析地扩展到其它方面去,这种现象叫光环效应。又称为晕轮效应或成见效应。28.近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中,新近得到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一个人的整个印象会产生更剧烈的作用。也称为系列位置效应29.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中,人们经常受以前阅历模式的影响,在其头脑中形成有关某人或某类人的固定印象,这种固定的刻板印象将对随后的反映活动产生肯定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刻板印象或定势效应。30.情感效应:在人际关系中,视察已有的心情情感对社会认知的影响,从而造成对人推断或评价上的偏见。31.特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意识倾向性和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32特性差异:特性具有意识
11、倾向性,它是人对事物的肯定看法、看法和趋向,可以确定一个人的看法的选择性和主动性的表现,制约着一个人全部的心理活动的方向和行为的社会意义。这种倾向性表现为个体的爱好、爱好、须要、动机、信念、志向社世界观。特性还具有显明的特性差异性,它体现在个体之间实力、气质和性格方面的不同。3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别反映形式。它不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看法,它是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须要而产生的看法的体验。34.意志:是在相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依据目的的动机调整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35.爱好:是我们力求相识某
12、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36.实力:是干脆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当完成所必备的特性心理特征。37.气质;是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的、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强度、速度、敏捷性等动力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38.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看法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愿义的特性心理特征。39.所谓行为:是在外部刺激的影响下,经由主体内部的折射而产生的反应活动。40.须要:是有机体缺乏某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主观心理状态,它是个体客观需求(包括人体内部的生理需求和人体外部的社会需求)的主观反映。41.动机:是推动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动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行动以实现肯
13、定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42.目标:是一种期望,是人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与肯定须要的满意度相联系的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超前反映43.教化目标:是指培育人才的规格和标准,它是社会对教化的要求和期望在教化工作中的反映,这个目标要依靠详细的教化教学工作来实现。44.管理目标:是为实现教化目标而制定的工作目标,是教化目标的详细化。45.所谓激励,作为心理学的术语,指的是持续的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其心理过程始终维持在一种主动的兴奋状态之中。简言之,就是调动人的工作主动性。46.目标激励:就是设置适当的目标,使其成为诱因,以激发人的正确动机,调动人的主动性与创建性。47.嘉奖激励:即利用嘉奖与惩处的手段进
14、行嘉奖。48.竞赛与评比的激励:社会主义的竞赛,历来被认为是能激发人的动机、推动人们主动向上、克服困难、努力学习或争取完成工作任务的有效手段之一。竞赛既有比较、角逐的成分,又有合作、互助的成分。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竞赛对调动人的主动性具有重大意义,。评比条件对引导竞赛的方向有着重大的作用。49.榜样激励:榜样是一面旗帜,使人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它适合人的仿照心理须要。50.领导行为激励:;在调动教化工作者主动性中,领导行为起着很重要的激励作用。它主要表现在领导者对被领导者工作的支持、关怀和领导自身的以身作则等方面。51.生理须要: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干脆与个体生存和种族持续发展相联系的须要。包
15、括饥渴性排泄和休息等。52.平安须要:是要求平安、避开危急的须要。53.敬重的须要:这里有两种,即内部敬重和外部敬重。内部敬重是希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得到自我敬重,产生自足胜任独立和自信。外部敬重是希望达到别人敬重,由此产生地位威望和信任等。54.爱和归属的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对社会交往、爱与被爱的须要。55.自我实现的须要:是个人的志向理想实力得到充分发挥的须要,目的是完善自己,最大限度地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浅能。56.激励因素:使职工感到满足的激励因素主要是富有成就感,工作成果能得到社会承认,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工作中负有重大的责任以及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和成长等。57.保健因素:造成职工特别不
16、满足的保健因素主要是由于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以及工作平安、工作环境等方面处理不当引起的。58.效价:也称诱发力,是指目标的价值,即对所从事的工作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对于满意个人须要的价值,也就是个人对行动的结果或目标的偏爱程度。59.期望值:是指期望的概率,是依据个人的阅历推断肯定行为能导致某种结果和满意须要的概率,是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60.期望: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与1964年提出的。它的基本观点是,人们只有在预期其行为可以有把握达到某种结果并且这种结果对他有足够价值的状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61.投入: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条件个估计,如学历、毕业学校、
17、毕业年限、工龄长短、实力大小、甚至年龄、身体状况等都是一种投入的资本。62产出:是指一个人所得到的酬劳。63.所谓挫折:是指当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一时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意时的心情状态。64.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遇到挫折时避开行为失常的实力65.所谓挫折的自我防卫机制: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后,为保持心情的稳定与心理平衡,自发产生的适应性的行为与心理活动。也称心理防卫机制。66.攻击:是个体受到挫折后行为表现的一种形式,即个体受到挫折后,引起生气的心情,对构成其挫折对象的人或物进行指责、驳斥或反击。67.冷漠:指个体在受挫折后表现的对挫折情境冷眼旁观麻木不仁
18、的行为反应。68.倒退:也可称为退化退行或回来,这种状况是指受挫后内心冲突无法解决时出现的返童行为。69固执:通常是指明知挫折不行避开,偏按原来动机重复某种无效的动作,尽管反复进行某种动作并无任何结果,但仍要接着这种动作。73.躲避:是指一个人受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情境,而是从构成挫折的情境中退却,躲避到幻想或现实中的平安地带,尽量避开同挫折有关的人或物接触。73.合理化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指在某种状况下,当个人的动机或其表现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价值标准,无法达到其追求的目标时,为避开心理冲突、维护个人尊严起见,总是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赐予一种合理的的说明,或将自己行为的不合理性,尽量说明唯
19、事实上的须要,目的在于使别人感到有“不得不这样做”的苦衷,以次既获得别人的宽恕,又维护个人的自尊,从而保持与社会的适应。73.压抑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为防止苦痛阅历时时发生,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苦痛阅历和烦躁心情,解除于记忆和意识之外,以适应社会生活。74.代替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个体对某一对象所保持的动机、感情和看法,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忖将遭受到困难时,将次种感情与看法转向其他对象以取代之,称为代替作用。75.投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个体把自己的行为失当,工作失误,推委与别人身上,以减轻自身的担心,从而维护自尊。这种将己之过强加于人的倾向,就
20、叫投射作用。76.表同作用:表同作用是与投射作用完全相反的表现。它是把他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艳羡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把自己比拟(表同)于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心理倾向。77反向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的一种方式。指个人行为的方向和动机所驱使的方向是相反的。个体为了防止某些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呈现于外,仍实行与动机相反方向的行为,即想以相反的看法与行为,掩盖自己内心的不良动机。78.心理卫生:是使人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手段,是一种为爱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保持人类对环境的良好适应,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的综合学科和实践技术。79.心理健康:所谓心理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对内、外环境的良好适应。80.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
21、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谓健康,不仅在于没有疾病,而且在于身体、精神、社会各方面的正常状态。81.心理询问:心理询问是心理学家帮助人们治疗心病的方法。82.心理治疗:也是爱护人类心理健康的心理卫生手段。83.看法:是指个体对待某种社会事物所持的主观评价与行为倾向。社会事物是应有尽有的,如人、事务、物、集体、制度以及代表详细事物的观念、思想等,都可以是看法的对象。84.教化工作者工作看法:教化工作者的工作看法是人们在教化工作中对于工作本身工作环境,以及对自己和其它人的主动或消极的心理倾向或评价。85.职业适应性:是指行为与职业要求保持协调一样。随着教化改革的深化,教化手段的现代化,其职业适用性也是
22、在不断发展和改变着的。86.看法的语言表现:当教化工作者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时,人们就可能看出他的看法。87.价值:是指客观对象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或效用。88.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的观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看法与评价。89.看法的情感表现:情感成分是看法的核心成分,因而看法在情感上表现得最为充分和最为经常通过表情即可看出,这是了解教化工作者看法得重要线索。90.看法得行为表现:看法所激起饿行为反应与看法是一样得,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反应了解一个人的看法。91.听从:是指个体在他人的影响下,做出同他人、社会的要求相一样的行为。即公开表示接受某种看法,但内心并
23、不肯定接受。92.认同:是指人们起先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与行为影响,使自己的看法与他人或群体的要求相一样。93.内化:指把他人的看法完全溶化汲取,使之转化为自己的看法与价值体系,在情感体验上也完全融合一样,并产生坚决不移的意向。94.看法的变更;使指信任并接受他人的观点而转变自己已经形成的看法。95.嵌入程度:嵌入也译为陷入、卷入。一般认为是指心理上的认同感,嵌入程度是指个人在实践一种观点种认同的程度。96.预报:是指预先警告将有劝服性信息到来,这会增加对劝服的抵制。101.分心:是指分散受信者的留意力,以便减弱他对劝服的抵制,从而有利于劝服。101.工具性功能:也称功利性功能。是指我们须要选
24、择那些能为自己供应最大利益的看法,并尽可能发展和形成这些看法。101.价值表现功能:是指看法的形成是为了表达我们内心的价值体系的一种方式,这也是为了我们的自尊督自我形象作出一种确定。101.一样性(原则)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德和坦南包姆提出的,它认为,信息源就某事发表看法时是否会引起受信者的看法变更,涉及三个因素1受信者对信息源的看法2受信者对信息源所评论的事务的看法3信息源就某事所作论断的性质。101.看法变更的中介策略:即在原有看法与要形成的新看法之间设置中介环节,使原有看法在变更时有过渡的桥梁。102.所谓群体:即在详细的社会生活和交往条件下的人群集合体。103.所谓群体动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管理心理学 电大 教育 管理心理学 期末 复习 考试 精华 打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