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南春色教案(四篇).docx
《2023年江南春色教案(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南春色教案(四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江南春色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苦的人民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当怎么制定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春色教案篇一 1、朗读古诗,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诗歌的内在节奏美。 2、入情入境,读中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背诵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古诗语言和意境的美。 三、教学过程 四、实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 1、以地
2、名入手,向学生提问:江南是指哪个地方? 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 2、师提问:“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 学生诵读学习过的关于描写春景的古诗。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 3、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 过渡: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板书课题:江南春杜牧 五、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 1、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比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依据须要进行探讨探讨,合作式学习),学生读通古诗后,师抽读,后再齐读。 3、师提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
3、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让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 4、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的春天吗?(生说理解)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内容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5、师提问:表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江南地域宽阔,春景繁富。“千里”之内,到处杂花生树、红绿相映、黄莺歌颂;“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到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重,楼台隐现。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 6、请大家用自己最喜爱或是最擅长的方式来展示
4、这首诗所表达的意境,想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爱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爱画画的可以画一画。 在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莺的啼叫。百花开放、山青水绿,在邻近水边的村镇酒家的酒幔子在风中飘扬。 南朝的各代皇帝所建很多寺庙。 佛寺中的这亭台楼阁在蒙蒙的春雨中留着。 7、学生分组练习、展示并进行评价。 八、理解诗意,诵读古诗 1、学生说说对这首古诗的理解。 2、生有感情的再次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背诵古诗。 九、绽开想象,拓展学习 1、依据这首诗,结合插图,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2、说说自己喜爱的词或句,为什么? 3、把收集到的诗写在读书笔记本上。 十、课堂小结 江南春色教案篇二
5、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默写江南春。 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分析诗歌中景物的特点,思索作者是如何将景物的特点呈现出来的。 4.读中感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诵读,感知诗歌中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3.体会诗人借景所传达的情感。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背诵古诗,共享诗词积累。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刘禹锡的浪淘沙,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上节课,我还给大家布置了一些课外积累的作业,大家能共享一下你们的积累吗?可以是描写黄河的诗词,也可以是刘禹
6、锡的其他诗作。大家在共享的时候要留意朗读,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学生共享积累的诗词。) 2.自然导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观赏了黄河的磅礴气概,那首诗的整体感情基调是豪迈的。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的两首诗风格则迥然不同,我们来看看这首江南春。 二、学习古诗,驾驭方法 1.揭示诗题,简介作者。 (1)老师板书诗题:江南春,学生探讨题意。(江南的春天。) (2)简介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诗文都写得很好,以七绝最为精彩。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2.出示江南春天的美景图,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图片。 (学生
7、自由发言,说出词语。) 过渡:春天是美妙的,是生气勃勃的,假如让大家只用几个词语来描绘春天,大家确定会觉得不够全面、不够客观。那么,诗人杜牧是怎样用几句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生动形象的江南春景呢?请大家自由诵读全诗,感受诗中的春景。 3.初读感知,读出诗味。 (1)老师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自由诵读研讨,老师巡察,并相机指导。 过渡: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做到读准字音,且读出感情。 (3)检查学习效果。 指名分行朗读,相机正音,直到读正确为止。 指名读全诗,进行比较评价。在读中体会如何把诗读出节奏来。(语调的轻重、语音的延长以及停顿等。) 4.再读古诗,明意悟情
8、。 过渡:这首诗假如要读得更有意味,我们还必需了解诗歌的意思。大家平常在读懂诗歌意思方面有什么高招吗?(学生探讨:抓住重点字词、查工具书、了解相关背景等。)同学们的方法都很棒,请大家借助工具书读通读懂全诗。实在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标注。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勾画诗中描写的景物,标注难点。 (2)四人一组,沟通学习。 学习前两句诗晴景,写今。 沟通对词语的理解,集体订正。 千里这里的“千里”并不是真的有千里,而是虚指,指的是宽阔的江南地区。 绿映红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 水村山郭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 酒旗风酒旗迎风招展。 说说这
9、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 明确:听觉莺啼视觉绿,红,水村,山郭,酒旗触觉风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 (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衬托;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 (明媚、绘声绘色、充溢朝气。) 学习后两句诗雨景,怀古。 体会情感基调:这两句诗中诗人的心情还是愉悦的吗? 老师刚好补充背景学问: 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
10、生活雪上加霜。 杜牧生活的时代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慢慢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 沟通后明确: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 理解背景学问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 示例:诗人可能在想:希望通过建立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行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 引导学生带着感情重读全诗。 过渡:同学们,你们能尝试
11、读出作者的赞美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自己先试试。(再指名读。) 5.熟读成诵,吟出诗韵。 过渡:在诗人杜牧的笔下绽开的是千里江南春天的漂亮画卷,寄予的是对江南春景浓浓的爱和淡淡的愁。学到这里,你们是否已经感受到了作者那份独特的情感了呢?就让我们再一次带上对江南春天的宠爱之情去观赏江南春景吧! (1)播放视频。(观赏谱曲的江南春。) 提示:古代的很多诗歌都可以用来谱成曲,这样也便利了传播。吟吟唱唱也是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可以跟着一起哼一哼,唱一唱。 (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读出江南春日的美妙和作者的悲伤。 江南春色教案篇三 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江南 春色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