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 篇: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 6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生动讲解并描述他的感人事迹对群众有爱心有耐性有责任心叙永县群工局原局长:王仕桂对群众特殊有爱心,始终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筅对群众特殊有耐性,始终带着真情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疾苦筅对群众特殊有责任心,始终坚持群众利益至上,有着大义担当的为民情怀晓刚是我多年的同事。我在水尾镇当镇长,他是书记;我当县群工局局长,他是分管副县长。他常说:“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的情就有多深。”过去的水尾,全镇有60多名五保老人,散居在各村。有一次,晓刚到村走访,了解到平安村80多岁的五保老人王永清无人照看,生活不能
2、自理,常常饱一顿饿一顿,感到非常心酸,自责没有做好困难群众的工作。为了让全镇五保老人能安享晚年,晓刚在办公会上提出修建敬老院,但个别领导不赞成:财政穷得叮当响,县上又没硬性要求,何必没事找事干?晓刚说:“假如我们的父母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怎么想?”一句话说得大家张口结舌。在他的努力下,一座占地5亩、投资150万元的敬老院建成,全镇五保老人实现了集中供给。1 搬进敬老院那天,王永清老人紧紧握住晓刚的手:“没有敬老院,我们可能一辈子住在山旮旯里,死了也没人晓得。”当晓刚因病去世的消息传到敬老院,王永清老泪纵横,哭着喊着,要看他最终一眼,送他最终一程。在晓刚眼里,群众的事,都是大事。他办公室的门恒久都
3、是开着的,群众找他办事,总是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不要慌,渐渐讲,我好给你做笔记”。这是他接待群众的第一句话。“平安村不通马路,肯定要去看看”,“王小强的儿子考上高校,学费还差2000元”晓刚的“民情日记”记录了群众的点点滴滴。在水尾工作5年,他写了40多本笔记、100多万字,困难群众的事,没有他不知道的。2023年4月,两河镇老沟头煤矿,拖欠近200名江苏籍民工工资,民工要到省进京上访。分管信访的晓刚副县长热忱地接待了他们,慎重承诺给他们协调解决。晓刚给工作组提出要求:“民工背井离乡不简单,我们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拿到被拖欠的工资。”由于业主极不协作,民工又认为政府可能会袒护企业,为避开事态扩
4、大,晓刚与工作组的同志,一边劝导上访的民工,一边要求相关部门督促企业兑现工资,两天一夜没合过眼。当民工拿到工资,坐上政府组织的免费大巴,即将返乡时,大家连声道谢、热泪盈眶,而晓刚却累得站不稳了。第一个爬上大尖山的爱民书记叙永县水尾镇平安村村委会主任:高泽友他说,大家一起努力,争取明年把路修到大山顶上去筅他说,群众的事没有小事,肯定不能打马虎筅他说,不用谢我,这是我该做的我们村坐落在水尾四大高山中的大尖山、牛心山和鸡罩山。大尖山四周都是悬崖绝壁,村民下山,全靠抓住祖辈们用錾子凿出来的“手扒窝”,踩着崖壁上冒出来的石头一点一点往下移。有村民因为突发急病得不到刚好救治,死在了下山的滑竿上,加上摔下悬
5、崖死亡的,不下10人。当时,其他村都通了马路,唯独我们村一寸马路都没得,更不要说把满山满岭的竹木运出山去卖钱。2023年秋天,一些村民带着怨气找到杜书记,“你们政府原委还管不管我们的死活,这条路究竟要哪辈子才修得起?”了解到群众对修路的渴望,杜书记说:“老乡你们受苦了,我肯定尽全力帮你们修通这条路。”接下来一个月,杜书记白天上岩考察,晚上组织大家开会协调。2023年底,马路破土动工了,经过4个多月艰难的施工,平安村祖祖辈辈盼星星、盼月亮,做梦都想到的马路,最终修起了通车那天,村民都争着向杜书记说感谢的话,连平常都不大出门的80多岁的老人也拄着拐杖、眼泪巴沙地拉着杜书记的手。杜书记却说,“不用谢
6、我,这是我该做的,你们村的条件还很差,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争取再用一年时间,把路修到大山顶3 上去。”说话算话,2023年11月4日,他定好去勘察最难啃的硬骨头大尖山马路线路。早上7点多,我们刚进山不久,就下起了大雨。山上滑得很,稍不留意就有可能滚下悬崖。他踩着脚下的乱石头,扒开比人还高的藤藤网网,艰难地往上爬。在一个叫雷打岩的悬崖,七八层楼高的崖壁上,根本连下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最终,是山上的群众把粗麻绳甩下来,捆在杜书记腰上,连拉带扯,磕磕碰碰地才爬了上去。下午4点多,就在大家争论纷纷的时候,这个浑身湿透、满身是泥、第一个爬上大尖山的镇党委书记,出现在了他们面前。村里一个老人拉到我说:“这个就
7、是你说的书记?你莫豁我的不是,哪有当官的像他这副农夫样?”在他的关切下,我们村2023年社社都通了马路。现在,大山里的竹笋、竹材、水果被大车小车拉出了山,单是竹子一项的收入,少的有两三万,多的有十多万,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援藏两年,他越来越像乡城人叙永县旅游局局长:余胜久初到藏区,他在宿舍为思乡的援藏干部做家乡菜筅一个多月,他跑遍了全县12个乡镇,学藏语、学骑马筅结对认亲中,他主动联系全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一般村杜晓刚是我们第一批到乡城援藏时的领导和战友。4 2023年5月,全省首批“千名干部援藏行动”拉开了帷幕。在得知县委举荐的一名县级干部因身体缘由不能参与援藏时,晓刚主动请缨到藏区工作。他
8、说:“援藏是省委的重大部署,是县委的重要任务,藏区条件艰苦,我在班子里比较年轻,就让我去吧。”当时,他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儿子即将高考。5月12日,我们37名泸州援藏干部向乡城进发。当汽车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雪山上来回回旋时,高原反应向大家静静袭来,我们到达乡城后,不同程度出现了头晕、头痛、心慌、胸闷等症状,思乡的心情也特殊剧烈,一些同志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晓刚也常常流鼻血,整晚整晚睡不好觉。作为泸州援藏工作组的副组长,他一方面激励大家要克服困难、坚持下来,另一方面,他想方设法地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在宿舍里为大家做家乡菜,使我们远在千里之外也感受到了家的暖和。乡城位于甘孜州的最南端,紧邻云南和西
9、藏,平均海拔3000多米,县城到乡镇的道路非常险峻。晓刚挂任乡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就跑遍了全县的12个乡镇。一路下来,他的脸晒黑了、人累瘦了,但笔记本上记得满满的。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与当地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学藏语、学骑马,习惯了喝酥油茶、吃糌粑举手投足之间,晓刚已烙上了高原印记,脸蛋上透着“高原红”,与藏族同胞交谈后娴熟地把右手向上摊开说“拖切拉,拖切拉!”(翻译成汉语就是:感谢)。为了推动乡城旅游发展,晓刚叫上我和其他同志一同前往水5 洼乡考察七湖景区。汽车行驶到马路终点时,海拔已上升到4200多米,到七湖还要步行两个多小时。我劝晓刚打道回府,但他摇了摇头,坚决地说:“
10、我肯定要到七湖看一看,不然怎么指导这里的旅游开发呢?”我们只好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艰难前行。因高寒缺氧,晓刚脸色苍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但他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我们到达七湖后,看到圣洁的雪山、澄澈见底的湖水,大家都欢呼雀跃,但晓刚却瘫坐在地上,很久才站起来。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带着病痛爬上山的。棚户区改造,他是“舍命三郎”叙永县东城改造指挥部干部:郭乡没想到,一共用去30多支蜡烛,直到凌晨两点会议才结束筅没想到,他隐瞒的病情竟然这么严峻,身患绝症还在硬撑筅没想到,在生命的最终阶段,他牵挂的仍旧是东城改造东城位于叙永县城乡接合部,是县城最大的棚户区,这里房屋破烂,设施陈旧,群众生活条件很差。县委
11、、县政府确定对其实施棚户区改造。2023年,晓刚县长援藏回来后,担当这个项目的指挥长。发觉晓刚县长生病,是在一次指挥部会议上。当时,我负责会务工作,在为晓刚县长添加开水时,猛然发觉他的茶杯里不是茶,而是浓浓的药汤。后来,在多个场合,我又发觉,晓刚县长利用工作间隙,静静找来开水,将随身携带的中药烫热后喝。他6 始终没有声张,始终带病坚持工作。为了项目顺当推动,我们白天跑现场,晚上“斗状况”。记得有一次,又到例会召开时间,那时已是初冬季节,连续几个月超负荷工作,大家都很疲乏,正逢当晚又全城停电,我猜想:今晚该不会开会了吧?就在这时,晓刚县长给我打来电话:“小郭,你打算好蜡烛,通知大家按时开会。”晚
12、上8点,会议在昏暗的烛光中照常进行。会上,晓刚县长咳嗽得厉害。那次会议一共用去了30多支蜡烛,直到凌晨两点会议才结束。2023年9月,全市项目建设流淌现场会在叙永召开。当时,植入他体内的胆管支架已过了更换时间,晓刚县长却一拖再拖,迟迟不去更换。县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准备让别的同志代替,但他执意亲自上阵。讲解时,尽管身体非常虚弱,但声音仍旧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讲解结束后,他整个人都累虚脱了,干脆被送进了医院。自此,他再也没能回到他酷爱的工作岗位在生命的最终阶段,晓刚县长牵挂的仍旧是东城改造。2023年春节前夕,他打电话给我:“小郭,要过年了,我想了解一下东城项目的进展状况,你和绍林指挥长来我
13、家中一趟”当我们到达晓刚县长家中时,他还在医院输液。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才望见他在妻子和儿子的搀扶下,喘着粗气,拖着沉缓的脚步进门。此时的晓刚县长,已做了15次手术!他整个人都脱了形,身体瘦得皮包骨头,说话都很吃力。考虑到他身体虚弱,汇报时我们尽量简短,但他硬要深挖细问,仍7 然不忘做笔记,尽管握笔已经很吃力,写字的手也抖得厉害,但他却打趣地说:“一段时间没写字,手都生了”见我们难过,他还劝慰我们说:“别担忧,我的手术很胜利,现在就是体虚,等养好了身体,我就回来跟你们一起工作。”沿着爸爸的踪迹踏实前行杜晓刚之子:杜骋爸爸不把爱挂在嘴边,用实际行动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筅爸爸承受着常人不可思议
14、的苦痛,却没哼过一声筅我要不断努力,沿着爸爸的踪迹前行爸爸9岁时,我爷爷就过世了,是奶奶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爸爸三姐弟拉扯大。爸爸工作后,无论有多忙,都要抽空给奶奶打电话、陪奶奶吃饭、逗奶奶快乐,让辛苦几十年的奶奶有了华蜜的晚年生活。爸爸深爱着妈妈,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爸爸在弥留之际还记忆犹新妈妈的生日,特地叮嘱我,在妈妈生日那天帮她买一个蛋糕,买一束她最喜爱的花,要静静地做,不能让妈妈知道。当妈妈接过爸爸的生日礼物,一边兴奋,一边不停地抹眼泪。在我小时候,家里还没有空调,我人小吹不得风扇,爸爸就手摇蒲扇为我送凉,一扇就是一两个小时。爸爸不是一个把爱挂在嘴边的人,他用实际行动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
15、天。8 去年3月,爸爸的病还没确诊,医生劝他住院视察,多次警告他要重视治疗、千万拖不得。但他不顾医生的劝阻,依旧是白天到单位上班,晚上到医院输液,硬是不愿耽搁工作。在重庆手术后回叙永,爸爸只休息了一个周末,就匆忙回到单位上班。妈妈和奶奶都劝他好好养病,一家老小还要靠你呀。但他总说叙永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一点儿都延误不得。他常常熬更守夜地加班工作,连回家喝药的时间都没有,只好把中药带到办公室喝。爸爸先后做过15次手术,全身插满各种管子,身上留下多处刀痕,手背上几乎找不到输液扎针的地方。他承受着常人不可思议的苦痛,却没哼过一声,没吃过一粒止疼药,还反过来劝慰我们:“全部的苦难,我一个人承受了
16、,你们以后就平安了。”在爸爸去世前两个月,他还不忘给县委王波书记发短信,深表因自己病重增加了同事们工作的歉意。但是爸爸连发短信的力气都没有,是他一个字一个字口述,由我代发的。在爸爸做完手术后,我在想,为什么爸爸会如此忘我工作,是什么样的力气支撑着他在整个胸腔化脓,胆管已完全堵塞的状况下还能工作?莫非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健康还重要,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直到有一次我问他,爸爸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你爸从一个农村孩子走到今日,要感谢的太多,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好,这是最基本的。”为了不给大家添麻烦,爸爸在弥留之际,还不忘反复嘱咐后9 事肯定要从简,绝不能收受礼金,也不要给组织上提任何要求。一颗公仆心,
17、一片群众情泸州日报记者:谢蕤重走他走过的路,无法想象他当时“飞渡”悬崖的情景筅再看他的办公室,喝中药忙工作的场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筅到援藏的乡城,透过泪眼感受外乡人对他的深情惦念采访杜晓刚事迹,我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寻常的工作任务。但谁知道,从水尾镇“抠”住悬崖上凿出的“手趴窝”,爬大尖山,到远赴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找寻一名援藏干部的生活点滴;从50多位受访者眼里看同一个人,到诸多泪光的包围中完成采访全部难忘的集结,是这名党员干部带给我的震撼和仰慕。采访第一站,我们去了叙永县水尾镇大尖山。言语不多的村民佘成良喃喃地反复说:“当年有多难,你们看了就知道了。”硬是带着我们重走当年杜晓刚勘测马路选址的路途
18、。山路,杂草丛生,带刺的野草割得人发痛;裸岩,陡峭嶙峋,稍不留意就会掉下山崖。时常从树林里传来野生动物逃走的“梭梭”声,更让人心里发紧。佘成良指着20多米高、90度的峭壁对我说:“当年杜书记就是从这里爬上去的。”仰视着陡峭的崖壁,我真的无法想象杜晓刚当时“飞渡”悬崖的情景。采访叙永县住建局局长钟溱的一个小时,钟溱不停地点烟、抽烟,他试图通过烟雾来平复无法安静的内心。他说他已经记不10 清有多少次,和杜晓刚一起探讨旧城改造工作到半夜;不知多少次,和杜晓刚一起冒着寒冷酷暑叩开群众的门说到激烈处,钟溱的声音和拿烟的手都在不停地颤抖,我能感受到,他多么希望能在有限采访时间内,告知我们他心中那个完整的杜
19、县长。 离开叙永前,我们推开了杜晓刚办公室的大门。办公室里有一个简易的小冰箱,里面放着一袋中药和几包无糖小饼干。直至我坐上离开的汽车,杜晓刚因错过饭点吃小饼干、喝中药忙工作的场景仍在我脑海无法散去。到海拔近3000米的乡城县采访,高原反应除了爬坡上坎、快走快跑会呼吸急促外,还让人流鼻血、夜里难眠。一位援藏干部坦言:“这里的条件,人能留下来就已经很不简单,更不要说干事。”杜晓刚不但留下来了,而且干了许多群众期盼的事。乡城县城区小学学生赵雨洁,是杜晓刚“一帮一”的联系对象。一见到我,小雨洁如数家珍地给我讲杜叔叔给他买的文具、玩偶,她说杜叔叔常常来学校探望她,就像爸爸一样关切她。今年4月中旬,赵雨洁
20、从姑姑口中得到杜叔叔逝世的消息,她把自己关在房间,用被子捂住头哭了很久很久。小雨洁小声地说:“我不敢哭大声了,姑姑听到了会来劝慰我,那样姑姑会难受,我会更难受。”第2篇:学习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生,是一种担当,死,却是一种无奈。杜晓刚,原叙永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及乡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就这么恒久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深爱的广阔人民群众,但他的精神永不磨灭。杜晓刚是一个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坎的好党员。毋庸置疑,杜晓刚同志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党和人民的宏大事业,是恒久值得的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的群众路途,给予了党的群
21、众路途真正内涵,是党的群众路途的活教材。“向杜晓刚同志学习”,这是向党员干部发出的号召,意义深远重大。泸州市“实践党的群众路途优秀党员领导干部”,这不仅是对杜晓刚同志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工作的充分确定,更是对全部党员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我们党是人民的党,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动身点,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干部工作的宗旨,杜晓刚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根本职责,诠释了当代党员的公仆形象。杜晓刚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却是永恒的。担当副县长的以来,杜晓刚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路上,哪里有问题,他就奔向哪里。哪里的工作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始终牢记
22、党的宗旨,爱民、亲民、为民,从群众最关切和最须要帮助的问题做起,()时时到处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时时刻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他视名利如淡水,做为人民服务的模范,做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先锋。杜晓刚的先进事迹,对全体党员干部来说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共勉。群众路途是我们党赢得群众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法宝”。杜晓刚在他的工作中,始终坚持心系群众、为民尽责的公仆情怀,忘我工作、务实进取的敬业精神,克己奉公、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行,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党员干部假如脱离了党的群众路途,就是脱离了党的根本和宗旨,就会与人民群众成为对立的两面,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从而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健
23、康发展。杜晓刚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每个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无疑具有巨大的感召和激励力气。一个人应当怎样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应当树立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怎样履行自己的义务,实践自己的铮铮誓言?杜晓刚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第3篇:学习杜晓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学习杜晓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第一篇:学习杜晓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杜晓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月xx日,叙永县实行杜晓刚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会议宣读了市委关于追授杜晓刚同志为泸州市“实践党的群众路途优秀领导干部”荣誉称号的确定和县委关于追授杜晓刚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确定。(泸州叙永新闻网5月xx日)杜晓刚生前为
24、泸州市叙永县委常委、县人府副县长及乡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他的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先进事迹早已传遍了整个泸州市的山山脚脚,他独创的“三心工作法”更被大众所熟知,他也被大众评为第一个走进大尖山的爱民书记、雪域高原的格桑花、“舍命三郎”,他的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誓言,更是集中反映了杜晓刚同志为民务实清廉的主体形象。杜晓刚用一生的实际行动践行了群众观念的重要性,践行了群众路途怎么走,践行了群众观点怎么树立,践行了怎样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他的精神是无价的,他为全部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珍贵财宝,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回来的。他就是一座人民群众心中不朽的丰碑,就是人民群众心中最满足的好公仆,就是组织和人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晓刚 同志 先进事迹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