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报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docx
《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报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治疗小儿泄泻34例临床报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推拿治疗小儿泄泻例临床报道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报告(经验交流) 关键词泄泻.小儿推拿治疗 小儿泄泻是临床上的儿科常见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如水样及有不消化乳食等为特征,由外感六淫,内伤乳食,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常所致。本病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见。在小儿推拿中,腹、脐、龟尾、七节骨四穴在临床上常配合应用以治疗小儿腹泻,其程式和套路被人们习惯称为传统小儿推拿止泻四法。本人运用此法为主,配合其他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共34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3岁;病程1周内23例,1周至1个月
2、的9例,超过1个月的2例;每日腹泻次数最多10余次,最少3次,超过每日3-4次的17例,4-5次的15例,6次以上的2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及腹胀等症。 1.3中医辨证分型 1.3.1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臭,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 1.3.2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
3、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 1.3.3伤食泻:腹痛腹胀,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则安,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有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 1.3.4脾虚泻: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既泻,舌淡苔薄。脉濡。 2治疗方法 2.1治疗原则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疗原则,兼顾消食、清热、化湿等。 2.2基本手法操作 2.2.1患儿取仰卧位:推左脾经:脾经位于拇指末节罗纹面,旋推或将患儿拇指屈曲,循拇指桡侧边缘向掌根方向直推200-300次。推左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桡侧缘,至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从食指尖直推向虎口200-3
4、00次。摩腹,用掌根在患儿腹部作摩法3-5分钟。揉脐,用中指端或掌根揉脐100-200次。按揉左天枢,用拇指或食指端由轻到重按揉左天枢60-100次。 2.2.2患儿取腹卧位:揉龟尾,龟尾位于尾椎骨端,用拇指或中指端揉龟尾50-100次。推上七节骨,七节骨位于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下向上作直推50-100次。捏脊,脊柱在大椎至长强成一条直线,用双手拇指和食中二指自下向上操作30-50次,每捏3下再将脊背皮肤提一下。 2.3辨证加减伤食型加揉左板门,左板门穴位于左手掌大鱼际平面,用指端揉板门50次;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到中指根横纹约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推拿 治疗 小儿 泄泻 34 临床 报道 课题 论文 开题 中期 报告 经验 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