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杜甫专题:《阁夜》《旅夜书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件】杜甫专题:《阁夜》《旅夜书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杜甫专题:《阁夜》《旅夜书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爱国忧民:春望、三吏、三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2、写景咏物: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秋兴、登高、登岳阳楼等。3、思乡怀人:月夜、月夜忆舍弟、梦李白二首、不见等。4、咏史怀古:蜀相、琴台、八阵图、咏怀古迹五首等。5、即事感怀: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6、题画论诗:画鹰、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戏为六绝句等。杜诗的主要内容2023/8/2 临河三中 陈静 2D杜甫P36分清类型解题旅途之夜所见的景物 书写自己的情怀写景抒情诗 五言律诗诗题往往反映诗歌的基本内容或基本结构,结合注释“旅夜书怀”的字面意思。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
2、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哪些诗句与标题相对应?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首联,借助 和 两个意象,表现诗人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抒发孤寂悲凉的心情。孤舟细草 借景抒情近景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着孤舟。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颔联,通过、等意象,营造 的意境。雄浑开阔首联写孤舟,写出了孤寂,颔联却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诗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前两联运用对比反衬,表现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的心情。动
3、静结合以乐景写哀情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因非名声哪是因我文章好呢?官倒是因年老多病而罢退。颈联,表面说声名竟因文章显著(实非本心),休官是因老和病(实为被排挤)。反语、直抒胸臆诗人用反语自嘲,借此表达自己的不满。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主旨:通过描写旅途之夜所见之景,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飘泊无依的感伤。飘然一身像什么?茫茫天地间一只小小沙鸥。尾联.以“”自况,用广阔天地反衬自身渺小孤单,照
4、应“”字,表达内心漂泊无依的感伤。比喻/设问/对比/反衬/以景结情沙鸥独2023/8/2 临河三中 陈静 7D2)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景物写起,“危樯、夜舟”,暗暗呼应“旅”字,而“独”字更兼容情、事,表达出眼下特定的一种心绪意态。B颔联继续描写,仰观俯察,皆为“旅夜”所见。“垂”因地势“平”方显出原野之“阔”,造成星辰下“垂”的感觉。C颈联尽吐胸中积郁,以一个“岂”字作结,清楚昭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充满深刻的悲剧意识。D尾联中的“一沙鸥”是诗人借物自喻,表达作者从此寄身“云水生涯”,自由自在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
5、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功业未成、飘泊无依的慨叹。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本诗是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舟经渝州、忠州的途中写的。流露了诗人奔波不遇之情。B、前两联远近结合,首联通过写景展示其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颔联写景雄浑阔大,写出诗人喜悦之情。C、后两联书怀。颈联反语,实为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也揭示出政治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D、尾联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
6、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飘泊无依的慨叹。3)对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B、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C、此诗以乐景写哀情,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诗人的孤苦怜仃的形象。D、尾联借景抒情,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表现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由近及远,由上及下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
7、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由三峡初次出蜀,作此诗。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代宗永泰元年(765),友人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诗写船行江上,纵览沿途两岸山川景象,视角多变,远近结合,俯仰相连,虚实相生。B杜诗前半写“旅夜”,由远及近,两联产生强烈反差,更加凸显危樯、独舟的渺小脆弱。C李诗将故乡水拟人化,以乡水有情万里送别,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之情。D杜
8、诗后半抒怀含蓄,以反语倾诉心中不平,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即景自况,感人至深。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旅夜书怀 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诗颔联并称名句,句式相同,意象类似,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表情达意上有何不同?渡诗颔联,化静为动,通过群山与平野位置的变换推移,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物描写中蕴藏着诗人心情喜悦开朗和蓬勃朝气。旅诗颔联,以乐景写哀情,描写平野辽阔、大江浩荡、星月灿烂,反衬作者孤苦伶仃的形象和凄苦心情。杜 甫作者寓居
9、的西阁(地点)夜里(时间)“阁夜”,即西阁之夜。题目暗指作者在战乱时节,漂泊在外整夜不眠的感思。解题:写景抒情诗 七言律诗P43 本诗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冬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通过写西阁之夜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怀。当时蜀中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战争中种种骇人听闻的消息时时传来,加之杜甫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适等人相继亡故,杜甫以老病之身仍在不断地迁徙飘荡,他忧时伤乱,深感寂寞悲哀,写下了这首诗。知人论世,背景介绍P43临河三中 陈静 17 2023/8/2D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
10、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以意逆志指日月指冬天日短通“影”,日光。雪停 指夔州指崔旰(gn)之乱徒然、白白的首联点明时间、环境,拟人冬天到了,白天就越来越短;夔州的漫天霜雪在这个寒夜停住了。颔联写寒宵所闻所见。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中的星影,摇曳不定。颈联写拂晓前所闻。倒装句听到战乱消息,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末联由武侯、白帝两庙引发感慨。诸葛亮、公孙述(无论贤愚)都终归黄土;交游、亲朋的慰藉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
11、土,人事音书漫寂寥。2023/8/2 临河三中 陈静 18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首联点明时间、地点、环境,扣题。指冬季。暗含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之悲。催:拟人,写景,也指时光飞逝催人老寒:双关,既指天寒,也指心境凄寒(贫病交加,漂泊天涯)。宵:夜晚,暗示诗人彻夜未眠(忧心重)为下文写听到当地驻军的鼓角声作铺垫。运用 和 手法,借夜雪初霁之景烘托凄凉悲怆之情。为全诗定下凄清悲苦的感情基调。拟人 双关意境凄冷孤寂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2023/8/2 临河三中 陈静 19
12、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颔联中作者听见、看见了什么?上句写听觉,紧承“宵”字,黎明前听到驻军的鼓角,显示当地战争气氛之浓,也暗示诗人关心时局。下句写视觉,写三峡壮丽的夜景。扣霁字,暗写雪后晴夜。诗眼。“声”字写所闻,“影”字写所见,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战鼓声声、动荡不安的情景之中。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颔联运用.等表达技巧,写寒宵所闻所见。意境雄浑悲壮,心情沉郁悲慨。视听结合:前句写听觉,后句写视觉。对偶:五更三峡 鼓角星河 声悲壮影动摇用典:后汉书祢衡传汉书天文志视听结合/对偶/用典颔联营造怎
13、样的意境?表达怎样的感情?(曹操)闻衡善击鼓,召为鼓吏,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蹀躞而前,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后汉书祢衡传 元光元年,天星尽摇,上以问候星者,对曰:“星摇者,民劳也。”后伐四夷,百姓劳于兵革。汉书天文志 联系这两个典故,此联则又有一番深意:悲壮的鼓角是国家失序、民有怨气的表现,星河动摇是百姓劳顿的反映,战乱频仍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不言而喻。这两句诗境界浑厚,格调悲怆,言外犹有深意。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2023/8/2 临河三中 陈静
14、 22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听到战乱消息,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颈联写拂晓前所闻。倒装句暗指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萧杀死气具有地方特色的少数民族歌谣,暗指作者衰病残年仍流落异乡。颔联、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饱受战乱之苦的同情。对比田野生气阁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2023/8/2临河三中 陈静 23以意逆志 置身诗境徒然、白白的卧龙:诸葛亮忠臣。跃马:公孙述逆臣。公孙述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人事:交游。音书:家人、朋友的书信。诸葛亮、公孙述(无论贤
15、愚)都终归黄土交游、亲朋的慰藉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尾联借古人贤愚忠逆都终归黄土,与个人遭遇对比。流露出宇宙永恒,人生无常,寂寞苦闷,伤感无奈的感慨。用典对比阁 夜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短景霜雪 星河野哭夷歌古人自己鼓角所见、所闻、所感凄凉忧惧无奈“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颔联和颈联“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此诗一共写了诗人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事最为忧伤。(课后探究讨论二)感慨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客居天涯的凄寒痛惜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悲哀宇宙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件 阁夜 旅夜书怀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件】杜甫专题:阁夜旅夜书怀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杜甫 专题 人教版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