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分析.pdf
《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分析.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5 年 7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一项重大的金融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这次改革出其不意,却又在情理之中。人民币突然在这一天升值出乎大家的意料,然而在紧迫的国内和国际背景下,中国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又是情理之中的事。这场让世界瞩目而又酝酿已久的改革对中国产生的影响非常值得研究和探讨。一、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 1 国内动力 长期的贸易顺差。影响我国出口强劲增长的主要因素有外商直接投资的不断增大、加工贸易的作用日趋发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出口退税政策,同时人民币币值低估也是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出口为我国 GDP 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贸易收支长期不平衡不利于我国
2、经济持续增长,如引起外汇储备增长过快等 我国外汇储备持续高速增长。至 2005 年 6 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 7109.73 亿美元。中央政府作为我国外汇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发放的本币数量随着购买大量外汇而增多,导致货币供给的不合理扩张,从而加大了通胀的压力。2004 年外汇储备同比增长竟然高达 51%,外汇储备增长势头如此迅猛,部分是贸易顺差的结果,另一部分原因是国际社会预期人民币升值,大量的“热钱”涌入中国进行投机。如果人民币再不升值,“热钱”将会越来越多,升值的成本将更大。国内通货膨胀初见倪端。我国物价水平持续地上升,如果按照直接标价法表示汇率,实际汇率=名义汇率CPI*/CPI(CPI
3、*和 CPI 分别代表国外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国内消费者价格指数)。根据公式所阐述的理论,国内CPI上升就能降低实际汇率,即通货膨胀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可是通货膨胀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且并不符合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看来,通胀并不是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长久之计。我国经济增长前景看好。我国 GDP 以每年 8%以上的速度增长,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高,这种高增长态势促成了人民币的升值趋势;由于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外资大量投入中国,促使人民币升值。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以及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决定了人民币必将在国际舞台占有一席之地。2 国际压力 日本是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200
4、2 年,日本把世界的通货紧缩归咎于中国输出的廉价商品,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提出议案,提请七国集团通过“与 1985 年针对日本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国在人民币汇率之争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美国将其经常项目赤字降罪于人民币币值低估。另外,美国国会议员已经提交法案,动议向所有在美出售的中国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27.5%,除非人民币做出相应金额的升值。美元持续贬值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国自 1994 年以来一直采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随着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持续贬值,人民币对西方主要货币也跟着贬值,各西方大国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也纷纷呼吁人民币升值。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容 这次
5、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1 人民币对美元当日升值 2%。人民币汇率由 1 美元兑换 8.27 元人民币变为 1 美元兑换 8.11 元人民币,即人民币升值 2%。这一调整幅度主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结构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时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结构调整的适应能力。2 实行更富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次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核心是由盯住美元变为参考一篮子货币。一篮子货币是指选择与中国贸易和投资密切的若干主要货币,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国家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
6、行管理和调节。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动会影响人民币汇率,同时市场供求关系也是汇率形成的又一重要依据。三、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国的影响 1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1)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缩小贸易顺差,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2)不利于我国发挥劳动力禀赋的相对优势,失业率可能上升我国在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中最大的禀赋优势就是充足和廉价的劳动力。如今,人民币升值首先减少了外贸企业的出口,其次增加了外资企业付给员工的工资成本,减员增效可能成为他们的选择。因此,人民币上升带来的结果将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分析2005年汇率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的分析是失业率上升。(3)缓解国内通货膨胀 (4)
7、外汇储备缩水 我国外汇储备主要由美元、欧元、日元、英镑构成,其中美元占大部分。至 2005 年 6 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 7100 亿美元。人民币升值 2%后,外汇储备立即缩水了 1136 亿元人民币。(5)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改善国际关系 美国和日本一直想依靠人民币升值来解决本国贸易逆差和通货紧缩问题,通过国际组织三番五次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议案。如今,中国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让各国双赢的决定,原本紧张的国际关系因此得到大大改善 2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影响 (1)有利于中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及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主要国际货币相互之间的
8、汇率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参考一篮子货币”显然比“盯住美元”更加利于人民币综合汇率(与各种主要货币之间汇率的加权平均)的稳定。随着我国贸易伙伴的增多和贸易份额的相对分散,“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形成机制能使人民币与各种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要小于各种主要货币相互之间汇率波动的幅度,有助于避免人民币投机;可以避免或减轻美元过度波动而影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更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2)能够更好的适应国际货币“多极化”趋势 20 世纪末欧元的诞生标志着国际货币“多极化”趋势进入了一个新的加速发展阶段。现阶段,欧元的强势地位、英镑的坚挺和美元的疲软都证明了这一事实。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也
9、决定了国际货币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美元的独霸地位有一天会被国际货币多极化取代。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举措又一次迈出了与国际前沿接轨的新步伐,又一次为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做出了努力。(3)有助于提高中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 蒙代尔曾提出的“三元悖论”指出,固定汇率、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资本自由流动这三者不能同时成立。随着金融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及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扩大,对资本自由流动的管制日趋困难,“热钱”的不断涌入及其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就是佐证。因此,从中长期看逐步实现资本相对自由流动是必然选择。这样,在“三元悖论”中就只能选择前两者中的一个。如今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货币政策的
10、独立性就能发挥其在宏观调控中的有效性。四、改革后仍面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原因 汇率水平的决定因素包括经济、制度和市场等多个反方面。经济因素包括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生产率状况、国内消费需求、国内通货膨胀差异等,制度因素是指所选择的汇率制度类型、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市场因素则涉及一国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状况、外汇市场发展程度和价格形成机制等。经济增长因素对一国汇率的长期变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经济增长会在长期中引起本币实际汇率的升值。需求也会影响到汇率的面东。如果一国的消费需求长期过低,则会压低本国非贸易价格水平,从而本币低估。而一国与世界通货膨胀率差异、国际收支状况都会影响到该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5 汇率 改革 人民币 美元 汇率变动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