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桃花源记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1桃花源记选自,作者,又名,字,号,浔阳柴桑人,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生活在一个 战乱频繁、生灵涂炭 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2 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二、解释下列词语 1、缘 溪行()2、芳草 鲜美()3、落英缤纷()4、欲 穷 其林()5、林尽水源()6、才 通人()7、平 旷()8、屋舍 俨然()9、桑竹之 属()10、悉 如()11、黄发垂髫()12、阡陌交通()()13、乃 大惊()14、便 要 还家()15、咸 来()16、率 妻子()17、绝境()18、遂 与外人(
2、)19、乃 不知()20、无论()21、延 至其家()22、不 足()23、便 扶向 路()()24、处处 志 之()25、及 郡下()26、诣 太守()27、遣 人()28、寻 向 所 志()()29、规 往()30、未果()31、寻 病终()32、遂 迷()33、问 津()34、豁然开朗()35、怡然自乐()三、原文填空 1、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4、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的句子是:,。5、表明桃花源与外界间隔之久的句子是:,。6、表明桃花有人甘愿过隐居生
3、活,不希望被外界打扰的句子是:。7、与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8、表现桃花源人安居乐业的句子是:,;,。9、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生活和平快乐的句子是:,10、“”这一成语出自本文的原句是后遂无问津者 四、问答题 1、桃花源记一文以时间为线索。以 为顺序,从 到,再到,到 一线贯之,串连全文。2、第一段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3、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5、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6、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7、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8、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桃花源社会?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理想?答:9、文中第三段写“桃源人”初见渔人,“乃大惊”有何用意?答:10、你学过本文之后,如何评价渔人?答:1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能否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答:12、作者在对桃源的描写中,从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民生活的恬适来写,请分别指出其内容。答:备注: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本文概括
5、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二解释下列词语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林尽水源才通人平旷屋舍俨然桑竹之属悉如 守遣人寻向所志规往未果寻病终遂迷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三原文填空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 诗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陋室铭复习要点 一、填空题
6、1 陋室铭中的“铭”是指古代 用来 或者 的文字,其特点是用 的。2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字,代洛阳人,著名,。二 解释下列词语 1 有仙则 名()2 有龙则 灵()3 斯 是陋室()4 惟 吾 德馨()我()5 鸿儒(鸿,儒,)6 白丁()7 调 素琴()8 阅 金经()9 无 丝竹 之乱耳()10 无 案牍 之 劳形()()三 原文填空 1、用类比起兴,引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2、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3、写主人清闲自在,不受世俗羁绊的句子是:,。4、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5、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中心句是:,。6、本文的点睛之笔是:?7、读了 福楼拜家
7、的星期天,让我们想起了刘禹锡 陋室铭 中的两句话:,。8、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四、问答题 1、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答:2、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3、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答: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有什么好处?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5、本文写作上有哪些特点?答:6、文章结尾有何特点?答:个战乱频繁生灵涂炭的时代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本文概括而成的成语是现在用来比喻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美好的世界二解释下列词语缘溪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欲穷其林林尽水源才通人平旷屋舍俨然桑竹之
8、属悉如 守遣人寻向所志规往未果寻病终遂迷问津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三原文填空描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前见到的自然美景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的句子是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表明桃花源人与见渔人乃大惊的原因 诗句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答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请根据本文内容拟一幅对联 志雅趣雅陋室雅 8、历史上有许多像作者一样具有高尚情怀的人,请举出一例。答:9、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意境隽永而脍炙人口
9、,那么它的主题该如何概括?答:爱莲说 一、填空题 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 性文体。本文作者,是 代人,字,家 二、解释下列字词 1、甚 蕃()2、濯 清涟而不 妖()()3、中 通 外直()4、不 蔓 不 枝()()5、香远 益 清()6、亭亭 净 植()()7、亵 玩焉()8、花之 君子()9、鲜 有闻()10、宜 乎众矣()三、原文填空 1、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2、讽刺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3、表明莲花庄重而高雅的语句是:,。4、最能概括莲花高洁品质的语句是:,。5、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语句是:,。6、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盛行的语句是:,。7、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第五 单元 文言文 要点 小学教育 小学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