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主备人:指导教师:审查人:时间:项 目 内 容 教 学 反 思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用具 达标教学 前提检测(多媒体显示)新课引入 目标展示(小黑板显示)分层教学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本文写的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一事,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行为,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表现出对东方艺术、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充分尊重。要调动学生参与并融入课文的氛围中,为作者的强烈感情所感染。1.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
2、思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体味雨果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学习文章讽刺的语言风格(反语),体会其作用。小黑板 多媒体 1.字词默写 烧灼 匍匐 地窖 鞠躬 瓦砾 永垂不朽 2.蜡烛的体裁是什么?与消息有什么不同?1简介背景:1856 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2圆明园:在北京海淀附近,清代名园之一。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周约十余公里。园内凿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仿照国内外名胜
3、四十景,有建筑物 145 处,艺术价值甚高,被誉为“万园之园”。3雨果:1802 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本文是 1861 年 11 月 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1.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题思想。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和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一检查预习(多媒体显示)1.检查字词 赃(z ng)物 箱箧(qi)制裁(c i)给(j)予 恍(hu ng)若 琉(li)璃(l)珐(f)琅(l ng)眼花缭
4、(li o)乱 惊骇(h i)晨曦(x)瞥(pi)见 劫(ji)掠 2.解词:赃物:贪污受贿或盗窃的来的财物。箱箧:箱子。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生第一遍朗读课文。2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并朗读。3指名学生找出文中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朗读。4说说你读了课文后的整体感受。(学生可能从以下两方面说感受:英法联军的罪行令人发指,使人愤恨;雨果对中国的巨大同情受人尊敬。)5师生第二遍朗读课文,认真品味感情。三整体感知:1.文章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明确:两
5、大部分。赞美圆明园,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a、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辛辣讽刺。b、对被侵略者和被掠夺者表示巨大同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3.中国被掠夺,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是很自然的,而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这样说,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正直、公正、人道,是非分明,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结,胸怀博大。四合作探究:1.雨果用哪些词语称呼、评价圆明园?“世界奇迹”(总称)“巨大的典范”“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恍若月宫的建筑”“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四 小学教育 小学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