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禅推拿探源梳按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docx
《一指禅推拿探源梳按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指禅推拿探源梳按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指禅推拿探源梳按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关键词:一指禅探源 推拿一说,争名世纪。若源歧淆,谬贻后学。外讥术混,内耗乏术。余阅诸文,探推拿源,略有所悟,以作共识。 读1980年7月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推拿学术论文资料汇编,见首篇曹先生所撰“一指禅推拿流派介绍”,在第一页开首阐曰:“一指禅推拿有较长的历史,但究竟起于何时,尚缺乏可靠的资料。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有河南人李鉴臣,擅长一指禅推拿,因客居杨州,授艺于丁凤山,以后就代代相传,直至现在,上海的一指禅推拿即由此而来。” 文意阐述一指禅推拿之源而言明:“一指禅推拿有较长的历史”,是“相传在清朝同治年间”,但“起于何时,尚
2、缺乏可靠的资料”。传人是“河南人李鉴臣,擅长一指禅推拿。因客居杨州,授艺于丁凤山”。便由此“代代相传,直至现在,上海的一指禅推拿即由此而来”。这就是“相传”的上海一指禅推拿到目前150余年的历史和源头。 又阅1991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针灸推拿学史,在251252页的“推拿流派介绍”说:“一指禅的按摩术,据说创自梁武帝时的达摩,清朝同治年间,一指禅推拿已流行,到民国时期,经丁凤山、钱福卿等人的传播推广,进一步得到发展,并在江浙一带流行,如当时的上海黄汉如医师即精通此术”。 此文与上文相综合,可梳理分析如下: 相同方面: 1、源头的“相传”与“据说”的“历史”概念,几乎一致。 2、“一
3、指禅的按摩术,据说创自梁武帝时的达摩”。把历史推前到南北朝的南朝梁武帝(公元502556)时期。约向前推进了15个世纪。 3、经丁凤山等人传播推广,并在江浙一带流行。 不相同方面: 1、针灸推拿学史中“创自梁武帝时的达摩”“一指禅的按摩术”与自文中及前文中的“一指禅推拿”在文字上的有“按摩术”“推拿”之不同的混淆之辞,为何不同无依据。 2、将“一指禅”前面加上“达摩”二字,使“禅”神化,合乎当时社会背景在思想意识上、精神追随或寄托方面的“情理”。用现代语言是“适应社会”或“赶时髦”。它与“易筋经”加上“达摩”成为“达摩易筋经”同出一辙,是历史特定时期的产物。 “按摩”名词,内经中早有记载,是不
4、争之事实。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之专著,虽佚传而遗憾,却为古今中医共尊认。文中先“按摩术”后“推拿”的“跨世纪变化”,是对中华民族医学的创始者及后学者们不负责任,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歪屈。 3、文中提示“如当时的上海黄汉如医师即精通此术”。 黄汉如何许人也?据有关资料介绍,他是被辛亥革命革掉了他在“皖垣”为官的仕途,转而为医之属。再参读2006年在杭州召开的推拿学术会议的论文汇编,在“推拿人物与学术思想”栏目中第303页“介绍王松山、钱福卿、沈希圣三位一指禅推拿前辈”和第307页“中医一指禅推拿传承正源”的两篇文章(均系钱福卿的孙子钱裕麟所撰)后,他对前面的论述以及现今学术、学科上的讹
5、误谬导等,予以重梳解导: 钱文在307页第八项中指出:“关于一指禅推拿学术流派的创始人,民国早期的黄汉如(丁风山的再传弟子)的专著一指禅推拿说明书上所托名达摩。这仅仅是传说,历代脉络相承袭尚无具体文字记载”。 钱文以“传说不能代替历史”的科学求实态度,不仅在这里对黄汉如“专著”中的达摩创造手法之说作了否定,其实也是对其他的类似之说的否定。钱文还在308页的第十四项中述明:“自李鉴臣丁凤山王松山、钱福卿、沈希圣、丁树山等,都是口口相传,缺乏系统文字记载”。 如实的肯定了口传三代情况,是80余年的口传且无文字记载的“并在江浙一带流行”的“医疗技术”。 这两篇文章比较清晰的将一指禅推拿发展历史界定为
6、“一指禅推拿术流派确切的第一代师承关系,可上溯到近200年前清嘉庆(1792.21820.9)时期的河南洛阳人李鉴臣”(2006-1820=186年的历史) 曹先生文章介绍“清朝同治年间,有河南人李鉴臣”和针灸推拿学史“达摩,清朝同治年间,一指禅,推拿已流行”之述。在时间、人物、内容等方面相互矛盾,使“口口相传”的“医疗技术”,在历史定位上就令人费解且已误导后学诸众!钱文与之相比,清晰明确的多。 现依据钱裕麟先生的文章数据,综述如下: 第一代:李鉴臣,精少林武术,善一指禅推拿,师承不祥,生卒不祥。传说是“宫中御医”。 按:清朝太医院未设推拿科,怎么会有推拿御医呢!?史料也无此记载! 第二代:丁
7、凤山(18431916),江苏邗江(扬州)西门人,家境贫寒,随父习武,官七品,武秀才,师从李鉴臣,共传弟子11人,换贴学生2人。 第三代:王松山(18731962),江苏邗江(扬州)西门人,自幼家庭务农,少年习武,师从丁风山,共传弟子16人。 钱福卿(18841967),江苏扬州人,幼从父习文,师从丁凤山,共传弟子14人。 沈希圣(18921975),上海市人,名门望(旺)族,圣约翰大学毕业,师从丁凤山。 丁树山(18861931),上海市人,师从丁凤山。 第四代:丁季峰(19141998),丁树山之子。英国教会学校高中毕业。 朱春霆(19061990),上海嘉定人,六代世医,18岁师从丁树山
8、。 第五代:黄汉如,生卒不祥。清末从政“皖垣”为仕,辛亥革命后师从黄海山(丁树山的再传弟子)。(按:前面所说是丁凤山的再传弟子,可能有误)。民国十八年(1929)著一指禅推拿说明书,民国二十二年(1933)著黄氏医话。 以上是清嘉庆时代的李鉴臣传授下,经丁凤山而发展的40余人以上的武术派系的一指禅推拿流派。有突出成就者,根据资料有以上9人(推拿学校毕业者不在其内)。加上所传、再传弟子等,借助部分武术派系基础形象,形成其人数较众,能量较大的“一指禅队伍”,经过约100余年的沉淀,流传于江浙。 钱裕麟先生的两篇文章,比较完全的介绍了一指禅推拿的确切历史、人物和发展过程。其源头和祖师爷是清嘉庆年间的
9、河南洛阳人一李鉴臣,传承方式无文字依据,仅口口相传的武术弟子的师承,换帖方式而流传社会。原因可能是由于有习武者较多,言传身教为主。有文化者较少,故只能“口口相传”。 难得可贵的是现代对达摩创造手法之说,持否定或异议并非钱先生一人,还有如1980年7月,由上海中医学院主编的推拿学术资料汇编,有上海龙华医院金德康撰“国内推拿情况简述”一文在195页中指出:“上海推拿学校的几名第二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收集了一些推拿历史材料,汇集了推拿文献,并对达摩创造一指禅手法提出异议”。这些人在当时来说“人轻言微”,但其学术思维若干年后已证实,他 们的“学术思维超前”。 上述文章中,不约而同的提到“黄汉如”,其人何
10、许?阅一指禅推拿说明书,全文3000余字,其中陈序、曾序、鲍序,及自序占四篇,余1020余字,多含颂己贬他之词,无实际内容的宣传,“说明书”中说:“推拿一术,肇始于岐伯,集成于达摩”,其对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及历代经典等视而不见,何谈“医学理论和学术思想”并予以传播!“黄汉如医师即精通此术”的临床医疗技术就可想而知了! 钱文评其“专著一指禅推拿说明书上所托名达摩。这仅仅是传说,历代脉络相承袭尚无具体文字记载”。这里对黄汉如的所谓“学术”已作了完全的澄清,历史是文化纪实的,如岐黄按摩有文字可查,源于殷商的“甲骨文”和“金文”,成书于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史记有载,隋、唐建按摩为科。按摩医疗比针、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指 推拿 探源 教研 课题 论文 开题 中期 研究 报告 反思 经验 交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