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docx





《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化学反应速率一、单选题1(2023春安徽高三芜湖一中校联考阶段练习)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某一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仅有M、N,其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B0t2,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N)=4molL-1min-1Ct3时,反应达到平衡Dt1时,N的浓度是M的2倍2(2023全国高三统考专题练习)在某催化剂作用下,乙炔选择性加成反应C2H2(g)+H2(g)C2H4(g)H200D向容器1中通入氦气,容器中压强增大,可以加快反应速率14(2023春浙江高三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期中)一定条件
2、下,在体积为的固定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时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BX曲线表示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C,的平均反应速率D,的平均反应速率二、非选择题15(2023春广东肇庆高三德庆县香山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2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min后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回答下列问题:(1)=_,02min内C的反应速率=_。(2)达到平衡时B的浓度为_,A的转化率=_。(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消耗3m
3、olA的同时生成2molDb、物质D(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16(2023春广东广州高三广州市白云中学校考期中)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人们除了选择合适的化学反应以实现新期特的物质转化或能量转化,还要关注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程度,以提高生产效率。(1)控制条件,让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用传感器测得不同时间NO和CO的浓度如表。时间01234510.04.502.501.501.001.003.603.052.852.752.702.70前2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从表格看,已达化学平衡的时间段为:_。(
4、2)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气体后,发生反应,已知是红棕色气体,是无色气体。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时,反应未达到平衡,浓度在减小b时,反应达到平衡,反应不再进行c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d各物质浓度相等e,浓度增大f反应过程中气体的颜色不变(3)在压强为条件下,与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自发放热反应生成甲醇:。为了寻得合成甲醇的适宜温度与压强,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的实验设计表中。表中剩余的实验数据:_,_。实验编号()1800.153505(4)比较相同浓度的溶液和不同浓度的溶液反应的反应快慢可通过测定_
5、来实现。(5)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生成氨气的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_ABCD17(2023春四川遂宁高三四川省蓬溪中学校校考期中)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一定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可发生下列反应:。下表为反应在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050010001500(mol)10.007.044.964.96请回答:(1)从反应开始到500 s,生成的平均速率_。(2)温度下,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的转化率_。(3)NO和NO2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_,在此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
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4)对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不可能100%转化为C该条件下当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可以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E.200时,转化率几乎为0,可能原因是能量不足以破坏的分子间作用力(5)若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请解释正反应速率如图变化的原因:_。氮的另一种氢化物肼(),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键能是指破坏1 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下列共价键的键能信息如表所示:共价键N-HN-NO=OO-H键能(kJ/mo
7、l)391161498946463关于反应,则32g 与完全反应将放出热量_kJ。18(2023春福建南平高三统考期中)近年来甲醇用途日益广泛,越来越引起商家的关注,工业上甲醇的合成途径多种多样。现有实验室中模拟甲醇的合成反应,在2L密闭容器内,400时反应:,体系中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时间(s)012350.0200.0110.0080.0070.007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表示的变化的曲线是_。(2)用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a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生成的同时消耗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4)已知与的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工作原理
8、如图所示,图中从_(填A或B)通入,a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试卷第9页,共10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A在时,N的物质的量为4mol,减少了4mol,M的物质的量为4mol,增加了2mol,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项正确;B,物质N的物质的量减少4mol,该时间段内平均反应速率,B项错误;C时刻后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正确;D时,N的物质的量为6mol,M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N的浓度是M的2倍,D项正确;故选B。2D【详解】A由表可知,010 min内,A正确;B根据平衡状态的特点,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K=。
9、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而升高温度,速率常数增大,由此推知,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B正确;C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开始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随着反应进行,净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最终等于0(平衡),C正确;D15 min时达到平衡,c(C2H2)=0.2 mol/L ,c(H2)=0.2 mol/L ,c(C2H4)=0.3 mol/ L,故K=7.5,15k逆=2k正,D错误;答案选D。3C【详解】A由于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故30秒时,的浓度大于0.2mol/L,所以的浓度大于,A正确;B1min内生成为,所以消耗0.8mol,质量为62.4g,故反应
10、速率为62.4g/min,B正确;C由数据可知2min、3min时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说明2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的速率可知此时消耗的物质的量为:,剩余为:,C错误;D生成物中只有氨气和二氧化碳,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一个定值,所以的体积百分数保持不变时,与是否达到平衡没有关系,D正确; 故选C。4D【分析】由题意得:。【详解】A用A表示平均反应速率为,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等,反应后压强变小,故B错误;C恒容充入He,各物质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2min末B的浓度为,故D正确;故选:D。5A【详解】;,则;,则;,则;所以反应速率最快,故A项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1、6D【详解】AZn+2H+=Zn2+H2,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Zn2+):v(H+)=1:2,A错误;B若实验用了10s,标准状况下112m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05mol,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1mol,溶液中的H+的物质的量为0.04L1mol/L=0.04mol,氢离子有剩余,则用H+来表示的速率为,B错误;C该实验所需要的主要仪器除以上装置中的仪器,还需要秒表,C错误;D组装好仪器后,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段距离,若活塞能恢复原位,则装置气密性良好,D正确;故答案为:D。7C【分析】由第二组和第四组数据,A浓度相同,B浓度不同,速率相等,可知n=0,再由第一组和
12、第二组数据代入可得,可知m=1;将第一组数据代入,可得k=6.410-3,则。【详解】A根据数据分析,A错误;B由分析可知,速率常数,B错误;C存在过量的B时,反应掉75%的A可以看作经历2个半衰期,即,因此所需的时间为,C正确;D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缩小容积(加压)不会使k增大,D错误;故选C。8C【分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t1时n(CO2)=0.60mol-0.20mol=0.40mol,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可知,n(H2)=0.40mol=1.20mol,故t1时n(H2)=1.80mol-1.20mol=0.60mol,故t1时反应达平衡,t2时n(CO2)=0.20mo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精品资料 新高考化学精品专题 高中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学案 高考化学新题型 高考化学冲刺 高中化学试卷 高考化学解题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