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看物体,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看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依据视图推断观看者的位置。 2、通过观看、比拟、识别、想象等活动,进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观看照片,激活相关的生活阅历 1、谈话引入,观看照片。 小朋友,你们喜爱拍照吗?教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哪儿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生进展识别,认真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想一
2、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3、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 观看实物,亲身体验从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视图 1 、给小熊“拍照”。 (1) 指导“拍照”方法:请小熊“坐”在课桌中心,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小熊“拍照”,看清晰了就“拍”下来。 (2) 实地“拍照”:先自己选一个喜爱的角度给小熊“拍”一张照片,想一想这张照片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再变换角度,从小熊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想一想这些照片拍出
3、来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们都 “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 识别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在小熊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推断是在什么位置拍的,就站到相应的位置去。当学生识别左、右两边拍的照片消失困难时,引导学生到小熊的左、右两边再次进展观看,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特殊提示学生留意看清小熊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看和比拟,让学生重新做出推断,并站到相应的位置去。 2、给小猫“拍照”。 (1)出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猫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生推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3、观看茶壶。 (1)请组长拿出一把茶壶,按教师指
4、定的朝向放在课桌中心。 (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真观看,并把每次看到的样子记在脑子里。 (3)在屏幕上打出四位同学分别从前、后、左、右观看茶壶的场景,并出示四种不同的视图,请学生推断它们分别是谁看到的,在书上连一连。 (4)小组内沟通,全班评议并核对结果。 4、观看茶壶和茶杯 (1)请组长再拿出一个茶杯,放在茶壶旁边。 (2)引导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观看它们的位置关系。 (3)在小组内相互说说从自己的位置看,茶杯在茶壶的哪一边。 (4)请一组学生汇报观看结果。争论:4个小朋友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会不一样? 5、反思总结,加深体会 (1)刚刚我们一起观看了一些物体,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进展观看的
5、? (2)在观看物体的过程中,你发觉了什么? 三、观看图片,想象不同角度看到的视图 1、出示一张大楼的照片,说明:这是一幢长方体的大楼。 2、引导学生想象:从大楼的前、后、左、右去观看,分别会看到什么样子呢? 3、在小组内相互说说想象的结果。 4、出示四张图片,请学生推断分别是在哪个位置看到的。 四、拓展延长,引导学生课后连续观看 你还想观看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看,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沟通沟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二 分类与整理: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造作力量,观看力
6、量,推断力量,语言表达力量。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 4、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感知分类 出例如1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提醒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2、稳固进展体验分类 按外形来分一分,怎样记录分的结果呢? 争论汇报。 板演分法。 还可以怎么分? 二、稳固提升发散创新 1、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2、开放练习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沟通 三、课堂小结 今日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学问?这些学问对你有什么帮忙?
7、 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教案 篇三 一、熟悉图形(二) 单元学情分析 这局部内容是在上学期“熟悉物体和图形”的根底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根底上简洁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熟悉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外形拼搭一引起好玩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熟悉,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
8、”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外形,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区分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育学生初步进展想象力量和创新力量。 3、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重点:熟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单元难点: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第一课时:熟悉图形(1) 教学内容:熟悉图形(1)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外形和边的特点。 2、通过折一折、摆
9、一摆、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熟悉,能区分、区分这两种图形。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让学生明白长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依据各自的特点进展简洁区分与推断。 教学方法:观看法、操作法 教学预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剪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长方形,请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两条长边相等,两条短边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请学生说一说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 二、新课。 1、拿出每人事先预备好的长方形、正方纸,师生共同操作。 (1)引导学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对折,边要对齐,看上下两局部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两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
10、右对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纸的两个斜对着的角对齐,折后观看折痕两旁的局部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连续对折一次,观看折出的几局部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条边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 (2)用长方形纸折一折,看一看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 要求学生先思索:怎样折长方形的纸,就能使分成的两局部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动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组进展争论,再翻开课本进展核对。 (3)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预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的一边与正方形边长相等)先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让学生观看:两个图形的边有什么关系?如图: 2、小结:今日我们学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获? 3、学
11、做风车。 (1) 先出示一个风车,将风车绽开,让学生观看风车是由什么图形剪拼成的。 (2)拿出预备的长方形纸,同桌相互商议,想一想要折一个风车该怎么做。 学生动手操作。(先将长方形纸剪成一个正方形,再动手做成一个风车) 教学反思: 其次课时:熟悉图形(2) 教学内容:熟悉图形(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等方法,加深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感性熟悉。 2、初步熟悉这些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初步进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展推断 教学难点: 图形的分解与组合 教学方法:引导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