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5篇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他们既奇怪又困惑,既向往又可怕,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力较短,但他们都有剧烈的求知欲。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学问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依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急躁的指导他们,真诚的鼓舞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忱,鼓舞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熟悉,从而到达教学的目的。 (一)通过教学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 数学学问源于生活而最终效劳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识的生活世界动身,选择学生身边的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
2、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学以致用。教学元、角、分,我就结合实际让他们去发表他们的意见,在解决自身的数学问题的同时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这时的教学已不再是单纯的“把握学问”,而是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教学意义已大大超越了教材本身了。 学学问是为了长本事。在位置中,教学完前后、上下、左右时,我消失了“去火车站”一题,请学生们试着用方位名词告知叔叔去火车站的路,当一当小小导行员。很多孩子跃跃欲试,不仅说得很具体,还给了建议走哪条路比拟近?可见孩子们是特别愿意呈现自我的。 (二)思维的训练应从一年级开头。 数学课其实是思维训练的场所。老一辈人
3、经常认为数学学得好的人往往比拟聪慧,这并不无道理。由于数学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展思维训练的重任,一套好的数学教材不在于它的封面设计得多么漂亮,也不在于设计得多么新奇,关键是是否能给学生们宽阔的思维训练空间。在加减法(一)5的加减法一课中,小鸡吃米的数学故事是这样设计的:5只小鸡吃米,有两个盘子都装有米,同学们猜猜看,小鸡吃米时会消失什么状况?和以往的教材“5可以分成几和几”相比,无疑前者给了学生一个更大的思维想象空间,更有利于学生的进展。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与教材的新思想靠拢。在上前后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装扮成不同的小动物,依次是小熊、乌龟、公鸡、兔子、大象、小狗。请他们说说大象现在排在第几?假如我
4、想让大象排在其次,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固然学生们的方法不肯定都很好,但是实现了数学课的价值,进展了思维的熬炼。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日复一日不断的教给学生新学问,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学问、解决新问题。在新教材中,加强心算、允许估算,计算上,像58要求敬重学生的想法,鼓舞学生独立思索,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有的学生发觉了58其有用85来想更好,把5拿来分成2和3;有的学生认为刚学了95用它来推算出结果更简洁;更有学生掰起手指头一手比8,一手比5,重叠的是3,那就是13。在我们看来有的好像不行以理解,但在学生的应用中它们却很自如
5、,缘由源于这些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多样化的学问由此产生。 (四)仔细钻研教材,备好课。 要教好书,首先要了解教材。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的根本思想、根本概念、每句话、每幅图、每个符号都弄清晰,了解教材的构造,重点与难点,把握学问的规律,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材料,怎样才能教好。依据教材与学生的年龄特征,仔细拟订好教学规划。依据每节内容,仔细确定好教学目标。此外,还要了解学生原有的学问技能质量,他们的兴趣、方法、习惯,猜测学生在学习新学问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困难,并结合教材,仔细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做到有备而上,不打不备之战,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精彩完成。 (五)仔细组织课堂教学。 虽然一年级
6、教学内容少、浅,但要组织好一节课,须得下一番苦功夫。由于学生中大局部都读过学前班,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是旧学问,因此课堂上如何把“旧学问”变为“新学问”,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使教法新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反应。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有意留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教学时采纳直观教具演示,让学生看得见,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口说一说动手的过程与结果,从而到达动口、动手、动脑的目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课堂提问面对全体学生,讲练结合,练习中多以嬉戏形式进展,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制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如教学数的组成时,
7、以“对口令”、“拍掌”、“出手指”等嬉戏进展练习,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以“开火车”、“对口令”、“抢答”等嬉戏进展练习。这样,学生不仅感兴趣,而且记得牢。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学得乐,乐于学。 (六)、准时作好教后反应,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动力量,有些学生课堂上常开小差,对教师教的学问把握不够,针对这种状况,我对每节课的作业准时批改,仔细反应,准时发觉,准时辅导。对学困生除了学习上多辅导,同时多关怀他们的生活,多与他们交谈,把师生的距离拉近,渐渐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念,帮忙他们进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一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少,
8、理解力量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培育,因此,我还会在教学中要不断摸索,不仅提高教学效率,更主要是培育学生的力量。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篇2) 通过对2-5的分与合这一内容的教学活动,我深有体会:这一节课,我觉得学生学得很好玩,学生都 “动”起来,思维都“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问,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欢乐。首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引出活动内容,引发学生兴奋感,营造积极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桃子,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供应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看
9、与思索、发觉、表达的时机,激发了学生的参加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育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力量。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觉,去再制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思维。动手摆一摆自己喜爱摆发,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小组动手操作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楚好玩的串了起来。 在采纳新的教学手段的今日,学生是学习的仆人。教学中彻底转变了学生被动承受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改,学生听”、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做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敢于探究,使获得学问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现将我个人在
10、教学活动中的所获如下: (一)、 在操作实践中,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数的分与合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实际大小,数与数的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把握10以内的加、减的根本计算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培育思维的敏捷性。 (二)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加,培育迁移力量。 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需提高学生的力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的参加,不仅学会了学问又学会了迁移,利用迁移力量学习后边的学问,从而培育了学生的迁移力量。 (三 )采纳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孩
11、子都有获得胜利的时机。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时机获得学习的胜利,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因此在教学中采纳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加,去选择,都有获得胜利的 时机。 在此,我认为让学生动手操作应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由于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并渐渐抽象成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因此必需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索空间。 (2)操作活动要适时、适量、适度。适时就是说并非全部的教学环节都适合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所谓适量就是说操作既不是多多益善,也不能浅尝辄止,走走过场;所谓适度就是说当学生的直观熟悉积存到肯定的程度时,教师要使学生在
12、丰富的表象的根底上准时抽象,由直观水平向抽象水平转化。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篇3)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中班数学活动的教授方法与孩子的学习表现,为家长在家里教数学供应依据,依据班级数学活动的课程进度选择了这个活动。让孩子“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把握序数的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俗话说:“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心理学上,这正是幼儿的一个正常年龄特点。特殊是对于数学,如果一味的乏味,只会让幼儿丢失学习的兴趣与各方面的力量。中班的孩子也慢慢开头变得越来越活泼、好动,因此,我结
13、合了幼儿生理、心理的特点,通过数字、数点及各数量的关系等,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 活动目标: 1、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2、将一样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活动预备: 1、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2、材料袋:二种不同颜色、花瓣数、大小不同的花的卡片。 3、神奇箱,19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依据要求摸花,能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1、出示装有花朵图片的神奇箱。请个别幼儿依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摸出相应数量的花朵图片,并数一数摸得是否正确。如,摸3朵、4朵、5朵。 2、这些花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你能把一样的花放在一起吗?数数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给花儿分类,将
14、一样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1、引导幼儿将花朵分类。 2、同伴之间沟通分类的标准,说说自己把什么样的花放在了一起。 3、帮忙幼儿明确:按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摆法。如,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花瓣数分。 各色各样的花 1、出示操作材料各色各样的花,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朵花。 师:请你把一样的花圈起来,数一数有几朵,然后和圆盘中的一样数量的数字或点子连线。 2、引导幼儿按花的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或贴上数字粘纸。 3、引导幼儿熟悉详细物体、圆点与抽象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它们能表示同样的数量。 活动完毕 收取活动材料,并逐一检查批改。 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整个活动
15、表达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加学习,到达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消失了一些缺乏的地方。教师在前面展现图片的时候,有一局部孩子被教师遮挡了,教师没有准时发觉这个问题,假如教师转变提问策略站在左边提问后立刻又站到右边提问照看到幼儿全体那样活动效果就更好一些。 小温馨提示: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看、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念,形成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篇4) 本案例教学以“学生”为本,表达数学是生活所需,实际所需,
16、从而产生要学数学,要学有用的数学;表达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反映数学的价值观而设计的,表达在以下几点: 1.数学呈现要源于生活 总感到现在的小学生学数学学的特殊的辛苦。数学课和数学作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些特别抽象的符号的枯燥运算,很少好玩味可言。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得不常常依靠数学之外的力气(如嘉奖、惩处、竞争等),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其实,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效劳于生活。即便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例如,片断一(我们学习过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外形的?)。假如我们把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作数学讨论
17、的对象,并且鼓舞和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力气,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并且萌发主动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动机。 2.数学教学要超越生活 数学学问虽然源于生活,但与现实的生活还是有肯定距离的,究竟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高度严密的学科。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学问的学习就变的“通俗易懂”了。如本课教学中从“体”到“面”的绽开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充分表达由整体熟悉到局部探究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熟悉与探究的难点
18、。但并不是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公开课”,教学形式“五花八门”,教学过程却没有层次、深度,没有从单纯的“形式”提升到数学的理性分析上来,导致一堂“数学公开课”变成了“生活指导课”。 3.数学学了要反映生活 反映生活要求数学学了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引导学生熟悉到生活中需要数学,启发学生从学习中感受数学思维方式及其力气,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弗赖登塔尔所提出的数学教育的四条教学原则中有一条是“数学现实”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索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它的运算方法和数学学问构造,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
19、直接动身点,并依据学生的思维进展水平把阅历材料“数学化”。这就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有亲近性、现实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详细、生动、直观的数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阅历中感悟数学,学会用数学眼光观看客观世界,增加数学应用意识,可以使学生熟悉到生活中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留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觉者,注意引导他们去发觉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存在。如片断四设计:“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既让学生动眼观看,动手操作,动脑思索,动口表达,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表达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按
20、排了对生活中交通标志外形的识别,既稳固可学习内容,又对学生进展了遵守交通规章的行为教育,使学生的学问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进展。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 2通过观看、猜测等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育学生间合作力量、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索的价值。 教具预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日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
21、叫什么位?(个位)其次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展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由于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假如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连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索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答复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