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5篇.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5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巴西经济进展的历程,分析现在工农业特征,进一步理解当今世界的进展中国家建立健全独立经济体系的必要性。 2、分析亚马孙雨林现状和患病破坏的缘由,找到爱护森林的相应措施,帮忙学生树立爱护意识。 3、通过巴西迁都事例的学习,熟悉到当今世界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及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巴西经济进展的历程,分析现在工农业特征 难点:熟悉热带雨林的生态作用,找到爱护环境的措施。 教学过程 巴西面积85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五大国,人口2亿,也是世界第五大国。同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一样,有着丰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优越的自然条件,那么,巴
2、西的经济进展如何呢? 今日我们连续学习: 其次节巴西 二、新课讲解: (一)、进展中的工农业 1、农业: (1)、地形气候: 出示PPT,总结巴西的地形气候特点: 两大地形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相对应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出示PPT,介绍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冲积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大局部在海拔150米以下。 总结: 地形和气候都有利于农业的进展。 (2)农业进展 出示含动画的PPT,学生了解巴西农业的进展。 出示PPT,总结巴西农业的进展: 耕地面积广阔,约有可耕地3、7亿公顷;丰富的水资源。 盛产咖啡、甘蔗、柑橘、木材、自然橡胶 巴西农作物大量出口(仅次于美国
3、,居世界其次位) (3)、咖啡王国 出示咖啡生产的PPT,总结: 咖啡王国”巴西是世界上最大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2、工矿业: 出示PPT,学生了解巴西自然资源的丰富。矿产口出口量很大。 学生从书中找出描述工业进展的语句,总结: 自巴西独立来,工业进展快速,现已建立了部门齐全、生产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体系,其中钢铁、汽车、飞机制造业等工业都居南美洲首位。 指出,巴西是南美洲经济最兴旺的国家,是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之一。但是,仍旧是进展中国家。和俄罗斯、中国、印度、南非
4、,合称“金砖国家”。(特点是经济增长快)。 3、巴西利亚 出示PPT,熟悉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 巴西利亚,是巴西的首都,位于巴西高原海拔1158米处。该城市以飞机状的大胆设计及快速增长的人口而闻名。巴西利亚气候宜人,四季如春,人均绿地100平方米,是世界上绿地最多的都市。 虽然是首都,但不是最大城市。最大城市是里约热内卢。指出,年奥运会,在里约热内卢进行。 活动: P86页活动。 (二)、热带雨林的开发和爱护: 1、亚马孙河: 出示PPT,学生熟悉亚马孙河 世界其次长河,流向大西洋。流量是尼罗河的100倍,是世界第一大河。 争论:亚马孙河水量丰富的缘由是什么? 结论: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
5、脉,流经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是全年多雨区,流域内全年降水丰富,大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在2023毫米以上,干流水量极大。亚马孙河的河面相当宽广,流域以内平原宽阔,流域面积大,洪水季节流量极大,河口地区一片汪洋,有“河海”之称。 2、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是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在亚马孙流域也分布着地球上最广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为什么呢? 出示PPT,学生理解: 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汲取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量,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应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热带雨林,除了供应氧气,还有
6、什么作用呢?学生看书总结: 3、热带雨林患病破坏: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广阔的热带雨林,它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储量占森林总储量的30%以上,植物种类和鸟类各占世界的一半,河里还有2023多种淡水鱼,是人类特别宝贵的生物资源宝库。惋惜的是,这个宝库目前正患病着前所未有的破坏,这个“地球之肺”功能正在减弱,这是怎么回事呢?请看下一个话题雨林危机 n原始农业:印第安人,原始的种植方法,砍倒树木,开开荒地。不断的迁移,破坏雨林,但人口少,破坏较小。 n开拓牧场,进展畜牧业,使得越来越多的雨林消逝。 n进展矿业:巴西热带雨林中大路旁的铝矾土加工厂正冒着滚滚浓烟。 n开拓农场,种植大豆,向国外
7、出口,猎取高额的经济利益。 总结: 非法采伐是森林消逝的主要缘由。 在亚马逊地区,农业开垦也吞噬着宝贵的原始森林。由于国际市场对大豆和牛肉需求的增长,这片地球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正在渐渐被大片的大豆种植园和牧场所替代。大豆种植者唆使农夫砍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然后大规模种植单一物种的大豆。这些大豆成熟后,又被运往欧洲等地区作为鸡、猪等养殖场的饲料。最终,这些动物的肉品被供给快餐店作为食物的原料。 同样,牧场的过度开垦也是亚马逊地区雨林破坏的重要缘由。这些大型的牧场也在蚕食着大面积的原始热带雨林。 总的来说,是人极端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结果。在这一点上,我们也需要吸取教训,调整心态。追求人与社
8、会、自然的和谐融合。 热带雨林遭到严峻的破坏。 热带雨林的生态意义,远大于经济利益。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我们不能放弃,转身追求其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篇2) 地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育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力量,使学生领悟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把握地图学问和技能,也是今后建立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学问和力量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根底学问。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推断地势凹凸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
9、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推断地势起伏凹凸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力量。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区分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区分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 导入新
10、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图的根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猎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需熟悉和熟识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根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方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沟通记忆的好方法。教师赐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
11、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现各种图例,让学生识别,也可用课前预备的“图例卡片”,进展“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嬉戏。 4、组织学生进展绘制自己居住房间平面图的竞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现若干学生绘制的平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当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把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标准精确,特殊是注记,应当字体清楚匀正,大小适宜,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12、。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根本要素,只有娴熟把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猎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猎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精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争论沟通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习小组争论沟通,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依据学生发言状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
13、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大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依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一般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一般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依据特地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特殊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消失了很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奇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精确地传输和猎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 依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
14、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习惯。特殊是地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争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争论沟通地图在自己学习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近形、近义的地名要多写。 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猎取的信息,要擅长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展画图
15、练习。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应练习 1、电脑展现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安排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依据以下电脑展现,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根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习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平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将来的学校建立方案;或以
16、“我铺张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精确、最美观。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篇3) 天气 课题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天气 课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区分“天气”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洁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目标 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分,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初步熟悉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洁的天气图。(重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各种途
17、径感知身边的天气现象,并形成地理表象; 初步学会依据供应的地理信息,通过比拟、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人类活动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爱护大气的重要性分析,增加环境爱护意识和,逐步养成关怀爱惜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模式 目标导学 教学方法 讲授法、活动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 教具预备 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预备 收看中心电视台天气预报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天气与气候是世界自然地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天气与生活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包括天气与生活、看图识天气、让天空更蓝三局部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特点,如何描
18、述天气、常用的天气符号,简洁分析天气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面气温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的气候类型、影响天气的因素、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底。 依据皮亚杰认知进展理论,初一学生位于认知进展详细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具备肯定依靠于详细事物或形象的规律思维力量,是智力进展和力量培育的重要阶段。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感受着天气的变化及天气对其生活的影响,亦在小学阶段通过其他学科了解到一些天气谚语。 本节课我主要采纳了讲授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考虑到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学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 程中以讲授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联系实际生产、生活
19、,设计多处角色扮演情景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熟悉有关概念和根本原理,初步学会一些根本的技能和力量。 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了一个教学课件。多媒体直观性和交互性,能帮忙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地理问题,从而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依据该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学习内容,采纳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角色扮演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体验获得学问,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及合作沟通力量。 板书设计 简洁天气符号、卫星云图 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分 七年级上册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教案(篇4) 地球的运动 一、教学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地理 大洲 大洋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