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3篇)[00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3篇)[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3篇)[00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详细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2、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并在活动中增加主动参加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育勤俭节省的优良品德。 教具、学具预备: 教师预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米大米、实物投影 学生预备计算器、练习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谈话:(出示100000000)大家熟悉它吗?(指名答复) 教师在100000000上面板书“一亿”。 谈话:大家都会读会写一亿,但是这一亿究竟有多大呢?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实践操作 1、数
2、一数 (1)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地数,数到100本告知教师,教师马上告知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沟通数100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 (2)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谈话:假如照这样的速度,我们数1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 出示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可以把90秒、900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展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 小组反应,指名读最终的得数。 (3)进一步探究问题。 谈话:9千万秒(或学生推算出的其他秒数),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明显不适宜
3、,你认为应当采纳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 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 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2、排一排 谈话:刚刚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呢! (1)实际测量长度。 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出长度。(可能会消失测量的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 (2)列表进展推算 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呢? 出示表格,依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刚测量的数据列个表填一填,并反应推算结果。 (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
4、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 指名读出推算出的长度。 谈话: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毕竟有多长,还可能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 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 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什么了?(指名说一说) 3、称一称 谈话:通过数一数,排一排,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教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熟悉,所以能够想到“称”)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 (1)实际称一称。 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 (2
5、)列表进展推算,解决两个问题。 解决第一个问题 提问:13亿人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让学生明确表中推算出的是1亿粒大米的重量,13亿粒米,就是13个1亿粒米,所以只能用1亿粒米的重量乘13) 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 解决其次个问题。 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察指导。 指名沟通反应。 提问: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 说什么呢?(在这里不仅让学生说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应当节省粮食) 三、全课总结 谈话: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以“一亿究竟有多大”有熟悉了吗?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 让学生确有“感受一亿有多大案例反思 熟悉一亿有多大,对于学生来说确难度,
6、因此本课着重突出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这三个环节,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充分感知一亿的大小,同时注意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在相互沟通中进一步丰富一亿有多大的熟悉。 闻名数学教育哲学家郑毓信先生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怎样熟悉数学,我们就会怎样教数学。”数学是一种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争论、猎取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学问,更有学习讨论的方法,合作探究的愉悦,体验到胜利的乐趣。 1、注意实践在活动中感知。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三个环节创设了详细操作情境。如,分组以循环方式一本本数,数到100本,并记录下时间,当推算到数一亿本需两年多时,孩子们都震动了,在小小组都沟通开了,有一孩子说,“如用两
7、年多数完那得连续不断,实际用时将后更多。”孩子们不由得感慨一亿真大。 2、关注合作在沟通中提升感悟。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总是在一个群体中进展,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学数学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作用。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展沟通合作。在活动中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共同争论,从而自主地,制造性地运用已有学问阅历去解决排一排,称一称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仆人,他们能很好的进入学习情景,都急迫的想知道1亿个小朋友究竟有多少,1亿粒米、13亿粒米的重量等等,每一步的探究都是一次,体验真实感知一世有多大。 学习不是一种简洁的“告知”,而是学习者的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假如一亿多大把
8、几个结论直接呈现给学生,不敢想象,那会是多么枯燥的一堂课,学生对一世有多大能否像本课尾一样,学生能结合详细事物娓娓道来。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实践关注合作,在活动中促使学生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欢乐。 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0610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和“说一说”的实践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一亿的大小。 2.使学生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培育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并在活动中增加参加意识和合作意识,培育勤俭节省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预备 1.学生每人预备计算器1个,大米25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1 一亿有 多大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