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六篇[001].docx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六篇[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六篇[00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六篇 一、学生状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 人,尽管人数不多,但存在的问题却不少。主要缘由是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力量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敏捷运用学问的力量。有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审题力量及仔细听题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熟悉,熟悉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熟悉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全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娴熟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
2、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展简洁的估量和沟通。 2.能够比拟娴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熟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
3、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惜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洁规律,初步形成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 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
4、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进展空间观念。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学问理解的同时,强化根本计算力量和归纳的力量。培育其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学问应用的力量,使学生的综合力量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内容有整式的乘除、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综合与与实践
5、。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根底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属于代数的根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展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习的根底。重点是探究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敏捷运用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争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根底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究和简洁的推理熟识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阅历背景。在这章的最终设置了“用尺规作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学问的极
6、好时机,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存作图的痕迹,临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角形:教材供应很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究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究和沟通发觉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供应 积存数学阅历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展简洁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习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究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根底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习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由于函数是一种特别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是
7、在详细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猎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 观看和思索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 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展猜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熟悉和争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 实上,平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根本。重点是讨论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根本性质。难点是从详细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一章,在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根底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非常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概率 重
8、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大事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洁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大事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肯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仔细做好教学工作。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依据新课程标准,扩大教材内容,仔细上课,批改作业,仔细辅导,仔细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仔细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索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问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公平、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共享发觉欢乐的高效的
9、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欢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学问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力量,这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根本途径之一,培育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育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进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缺乏。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顾及好、中、差三类学
10、生。 8、进展个别辅导,优生提升力量,扎实打牢根底学问,对差生补充一些关键学问,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进展铺平道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3 一、班级状况分析 这学期我连续任教一年级(5)的数学。全班79人,其中有4人是刚转学来的。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肯定的观看、比拟和有序思索的力量;积存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阅历,具有肯定的沟通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动性大,课堂纪律不大抱负,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任凭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根底学问,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这册试验教
11、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讨论和使用阅历的根底上进展编排。力求使教材的构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阅历,反映数学学问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供应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阅历、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的同时,进展数学力量,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力量,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念。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熟悉,熟悉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2、,熟悉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把握了20以内各数的根底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沟通,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局部。口算局部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根底,因此,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把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学问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学问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
13、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育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 四、教学目标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娴熟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挨次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展简洁的估量和沟通。 2、娴熟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3、经受从生活中发觉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熟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惜人民币。 5、
1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究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洁规律,初步形成发觉和观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洁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熟悉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依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答复简洁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10养成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1、熟悉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
15、计算,培育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看、书写、思索、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六、教学措施 1、结合详细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展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热忱,多鼓舞学生良好的行为,培育学生 学习数学的热忱。 3、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索,敢于提问,仔细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 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嬉戏、童话、故事、卡
16、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舞和敬重学生的独立思索,引导学生进展争论和沟通。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问。 7、依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制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七、2%后进生进步措施 备课时必需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展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需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需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 拨时必需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需针对学习力量不同的学生进展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缘由,积极实行帮扶转化措施,采纳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 促强,帮忙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念。 八
17、、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例1 3 课时 例2 4课时 例3 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单元练习 1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熟悉(9课时) 数数 数的组成 1课时 读数 写数 1课时 练习 1课时 数的挨次 比拟大小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练习 1课时 摆一摆 想一想1课时 单元练习1课时 (五)、人民币的熟悉(4课时) 熟悉人民币 2课时 简洁的计算 2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
18、课时 整理与复习2课时 (七)、熟悉时间(3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规划 篇4 一、班级状况分析: 一(5)班现有的学生50人,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肯定的观看、比拟和有序思索的力量;积存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阅历,具有肯定的探究沟通意识和根本的学习习惯。大局部的学生在根本学问、技能方面已达学习目标,对学习数学产生了肯定兴趣,能较积极主动参加学习活动。特殊对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比拟感兴趣。虽然上学期期末测试成绩不是特别抱负,但从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参加学习的兴趣等方面可以确定都朝着好的方向进展
19、,从课堂和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表达出来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连续使已根本形成的兴趣保持再接再厉,不断提高积极性,进一步抓好根底学问。同时,本学期重点是培育的学生学习的自办法识,引导的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从自主学习中获得胜利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熟悉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熟悉、熟悉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的学生把握了20以内各数的根底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的学生初步理解数位概念,学会100以内数
20、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沟通,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局部。这册教材消失的是口算局部,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根底,因此,应当让的学生把握好。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学问解决问题的内容,让的学生了解所学学问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育的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力量。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平面几何图形的直观熟悉,熟悉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使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丰富多彩,形成了比拟合理的
21、数学学问构造,而且有利于的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育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熟悉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把握算理和算法,培育的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2.经受和体验学习的过程,进展的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看、书写、思索、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娴熟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10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会比拟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1 一年级 下册 数学 教学计划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