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00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001].docx(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人数22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2人。班上大局部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局部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局部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力较短,依据这些状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身,留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试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
2、、比一比、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的熟悉、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材设计了一个“漂亮的校园”情景,一方面帮忙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另一方面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体会数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看和语言表达力量状况,为以后教学做好预备。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使学生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数数。 其次单“比一比”是学习认数、计算和量的预备性学问,重点是初步感知“多少、长短、高矮”的含义。难点是学会比拟物体多少长短高矮
3、的方法。关键是把握比一比的方法。 第三单元“15的熟悉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根底的学问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头。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第四单元“熟悉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学问的开头,主要是从外形这一角度使学生初步熟悉物体和图形。重、难点:把握图形特征,建立空间观念。关键:通过直观操作,感受图形特征。 第五单元“分类”力量的进展对于将来理解、承受和把握系统化的学问,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很有好处。重、难点:确定分类标准,把握分类方法。关键:把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第六单元“610的熟悉和加减法”是学生进
4、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根底。重、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把握610的加减法。关键: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沟通。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熟悉”为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做预备。重、难点:熟悉数位和计数单位,把握数的组成。关键:通过直观操作,逐步形成数概念。 第八单元“熟悉钟表”主要是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熟悉钟面。重、难点:会看整时和半时。关键:把握看整时和半时的方法。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根底,也是进一步学好数学必需练好的根本功之一。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洁的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领悟加减法的含义,又可
5、以为以后发觉和解决稍简单的问题打下根底。重点:把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洁的问题。关键:把握一种20以内进位加法的方法。 五、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六、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拟的结果,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局部学问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头,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进展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切实把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
6、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熟悉,比拟多少、长短和高矮,简洁的分类,以及初步熟悉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试验状况,从学问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经受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能比拟数的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
7、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3.结合详细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局部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熟悉符号“”、“周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第01周 9.1 得意的校园 1 第02周-第03周 9.3-9.14 一、生活中的数 8 第04周-第05周 9.17-9.28 二、比拟 4 第06周 10.1-10.7 国庆放假 第07周-第10周 10.8-11.2 三、加与减(一) 17 第11周 11.5-11.9 整理与复习 3 第12周 11.12-11.16 四、分类 3 第13周 11.19-1
8、1.23 五、位置与挨次 4 第14周 11.26-11.30 六、熟悉图形 2 第15周-第16周 12.3-12.14 七、加与减(二) 8 第17周 12.17-12.21 数学好玩 3 第18周 12.24-12.28 八、熟悉钟表 1 第19周 12.31-1.4 总复习 5 第20周 1.7-1.11 期末工作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规划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依据儿童进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育学生自主探究的力量。重视以学生的已有学问阅历和生活阅历为根底,供应学生熟识的情景,帮忙学生理解数学学问。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
9、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3、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沟通与自主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进展,适当改良评价学生的方法,比方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根本状况分析 (一)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有学生53名。一年级学生由于进校时间短,且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泼,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力量差,留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剧烈的求知欲,所以我将有层次、有急躁的进展辅导,使每个学
10、生顺当地完本钱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教材状况分析 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局部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力较短,依据这些状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身,留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班上大局部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局部学生已能计算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娴熟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
11、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7、初步熟悉钟表,会人士证明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
12、局部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加操作、观看、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争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学问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伐。 七、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内容 1 8.26-8.30数一数比一比 2 9.2-9.6 15的熟悉和加减法 3 9.9-9.13 15的熟悉和加减法 4 9.16-9.20熟悉物体和图形 5 9.23-9.27熟悉物体和图形、分类 6 9.30-10.4分类 7 10.7-10.11 610
13、的熟悉和加减法 8 10.14-10.18期中复习 9 10.21-10.25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 10 10.28-11.1 610的熟悉和加减法 11 11.4-11.8 610的熟悉和加减法 12 11.11-11.15 610的熟悉和加减法 13 11.18-11.22 1120各数的熟悉 14 11.25-11.29 1120各数的熟悉 15 12.2-12.6熟悉钟表 16 12.9-12.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7 12.16-12.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8 12.23-12.2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 12.30-1.3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0 1.6-1.10
14、期末复习 21 1.13-1.17期末复习 22 1.20-1.24期末测试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规划6 一、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汉语拼音”“识字”和“课文”四个局部组成。为了便利识字和阅读,生字和课文全部加注了拼音。 1、“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共两局部,主要通过图画让初入学的儿童把握正确的读书、写字的姿态,重视用眼卫生并在实践中养成“姿态不对不读书”、“姿态不对不动笔”的良好习惯,另外就是使学生从小学会疼惜学习用品。 2、汉语拼音,稳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忙识字、阅读、学习一般话。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识字,
15、分2组编排,每局部每课都配有一幅情景图,这样按排不仅能使学生情景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忙学生熟悉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课文,共安排14篇课文,分6组编排,每篇课文均由图、文、生字表、练习、笔顺图、描红六局部组成。14篇课文中随课文教学识字305个,写字168个,课文局部具有头绪简、篇幅短、内容新、插图美、作业准的新点,详细表现在:(1)入选课文篇幅短,而且题材广泛,内容生动活泼,插图新奇好玩。(2)每篇课文均为全文注音,这样安排既可复习汉语拼音,帮忙学生识字,也有利于进展朗读、背诵、训练、培育阅读力量。(3)课后练习都是两次,一次是朗读,背诵或复述,一次是有关汉字根本笔画的学习和按笔
16、顺描红。另外,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一个练习,练习的内容包括认读生字,稳固汉语拼音,复习笔画、笔顺,进展词、句训练和说话训练。6个练习自成系列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班级概况: 全班学生入学不久,活泼好动、天真烂漫,每个人的思想,品德都不成熟,处于形成的初步时期。对于学校班级的各项纪律、规定都不了解,心中集体主义观念还未形成,对于学习更说不上什么“勤奋、钻研、细心”的精神,学习目的还未明确,学习习惯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 三、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把握正确的读书姿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把握正确的写字姿态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疼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汉语拼音: (
17、1)认对、读准声母、韵母。 (2)能精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熟悉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识字写字: (1)培育写字兴趣和良好写字习惯,精确认读305个生字。 (2)说出根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四字格里书写、默写168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标准,姿态端正、卷面干净。学会根据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口语交际: (1)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名连贯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2)能根据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洁的大事。 (3)能用一般话进展口语交际,声音清晰,态度大方。 5、阅读: (1)能联系课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和句
18、子弟兵的意思。 (2)熟悉句号、问号、感慨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慨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连、轻重。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分出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一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规划7 一、本册教材的三维达标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预备课,位置,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图形(一),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熟悉,数学乐园,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一)学问方面。 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
19、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物体的位置关系,培育观看力量和空间想象力量。 7初步熟悉钟表,会熟悉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力量方面。 1、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培育学生
20、具有独立思索、自主学习、合作沟通的力量。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规律思维力量、观看力量和合情推理力量。 3、培育学生初步的数感、符号感和初步的数学思想。 4、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简洁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奇怪心,能积极参加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舞和帮忙下,能克制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胜利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念。 3、经受观看、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索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觉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准时改正。 5、体会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1 一年级 数学 教学工作 计划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