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docx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集合6篇 一、学情分析: 班上大局部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局部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大局部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留意力较短,依据这些状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身,留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 三、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教材分析: 本册试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熟悉和加减法、熟悉物体和图形
2、、分类、6-10的熟悉和加减法、11-20的熟悉、熟悉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拟的结果,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局部学问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头,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根底。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根底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进展必备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必需让学生切实把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
3、几何图形的直观熟悉,比拟多少、长短和高矮,简洁的分类,以及初步熟悉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试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试验状况,从学问技能、数学思索、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经受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挨次,能比拟数的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20各数。 2.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
4、什么意义。 3.结合详细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4.知道加减法各局部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娴熟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5.熟悉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详细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受探究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娴熟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熟悉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详细的情境熟悉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详细物体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熟悉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
5、体。感受并会比拟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熟悉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洁的分类,经受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依据统计的数据答复简洁的问题,能和同伴沟通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看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拟事物的多少,比拟简洁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进展思维力量,如在熟悉20以内数时通过比拟、排列发觉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进展学生的有序思索和分析、推理力量,在“认钟表”时进展比拟、综合和推断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规划 篇5 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
6、个,把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把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局部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拟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熟悉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熟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展简洁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熟悉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9、仔细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
7、生活的亲密联系。 一年级数学教学规划 篇6 (一)教学内容 两局部内容:1120各数的熟悉,10加几、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熟悉“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快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娴熟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三)教材说明 整体构造与义务教材一样,数数读数数的挨次写数通过操作教学不进位加减法。 教科书第84页,从实际生活中学生特别熟识的“过公路”的情境引入,让学生观看情境图,数一数有多少人,为正式教学数20以内的
8、数做好预备。同时教师可对学生进展遵守交通规章等的教育。 教科书第85页,例1教学数数。通过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接着数出另外的10根单根的小棒捆成一捆,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使学生不仅能在10的根底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而且直观地了解到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可以为进一步学习数的读法和写法做预备。 例2教学数的读法。通过操作在数的组成的根底上进展教学。学生在用小棒摆数时,突出10根小棒1捆就是1个十,还有几根小棒,与前面的1捆小棒放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小棒就是二十。 例3教学数的挨次。通过让学生读出直尺上的数,理解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 教科书第86页,例4是
9、利用小棒图和计数器教学数的写法。通过让学生观看计数器十位和个位上每个珠子表示的数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了解进制。由于学生已经把握了1120各数的组成,对每个数左边的1表示1个十能够理解。教师们需要留意的是,这里第一次介绍数位,但只是让学生知道,不是正式教学数位,要到百以内数的熟悉才正式教学数位。这里所强调和突出的是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科书第88页,例5教学十加几及相应的减法,一方面可以稳固1120各数的熟悉,同时也为后面学习进位加法做预备。教师肯定都有印象,义务教材是通过看图,一图四式来进展教学的,现在与原来不同的是加强了操作,通过操作帮忙学生计算。 例6,通过操作帮忙学生把握和在1
10、5以内的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为以后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做预备。在这里第一次给出“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等名称,只是让学生认一认,不要求学生背下来,随着教师渐渐使用,学生会越来越熟识。 这一单元的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加强数感的教学,留意培育学生的估量意识。例如教科书第89页第3题,“你能看出图中大约有多少个辣椒吗?”就是一道不用数而是通过观看来估量一堆辣椒有多少个的题目。教师在教学中也应留意培育学生的数感和估量力量,例如遇到数一数有多少的题目都可以先让学生先估一估,再数一数。 重点课时: 11-20各数的熟悉 教学内容:第84页85页的内容(11-20各数的熟悉) 完
11、成“做一做”及87 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并且知道这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娴熟把握20以内数的挨次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快速地读出1120各数。 3、培育学生操作力量、思维力量、观看力量和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5、向学生进展遵守交通规章的思想品德和安全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1120各数的熟悉以及组成 教学预备:小棒、苹果教具、尺子、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放录音,歌曲欢乐的星期天 (同时)师:欢乐的周末来到了,教师领着假日小队的同学去军属李奶奶家帮好事,
12、这时他们正穿过一条吵闹的公路。(出示主题图) 2、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这幅图有什么? 数一数,他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各小组争论,争论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教师选择性地板书) 3、师:同学们观看地很认真,想像很丰富,那你们再观看黑板上这些数,你们能发觉什么? 生:这些数都没有超过20。 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和1120各数 (板书课题:1120各数的熟悉) 二、操作观看、探究新知 1、数小棒,感知满十 师: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满十根后,捆成一捆放在一边,连续数,又满十根,再捆成一捆,明白了吗?(学生数小棒,教师巡察指导) 指名一学生上台跟全班同学一起数。 数完后,师问:通过刚刚数小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数学 教学计划 范文 集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