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产业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区域产业政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区域产业政策篇一:论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以区域产业为干脆对象,通过对有关产业的爱护、扶值、调整和完善,参加对有关产业的爱护、扶植、调整和完善,参加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活动,以及通过干脆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方面的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来影响区域布局和发展政策的总和。 区域产业政策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是靠主导产业来带动的,区域实行什么样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是至关重要的。 一、区域产业政策的特征和作用 (一)区域产业政策的特征 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范围是区域产业,是为实现区域产业布局、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合理
2、化或优化的,其特征是: 1.区域产业政策具有系统性。区域产业政策是一个困难改变的大系统,对该系统实行限制和调整的产业政策也必需具有系统性。区域产业政策的系统性不仅表现为他是一种完整的和综合性的政策体系,而且在于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和分层次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具有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是区域经济政策的核心,他与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区域经济调控政策等各方面政策相协作,共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体系,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2.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区域性。区域产业政策是从一个区域的角度动身考察问题的,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构成了区域产业政策的内在要求。区域产业政策要在全国产业政策和总体布
3、局的要求下,从区域实际动身,正确确定自己在全国地域分工总格局中的地位,在区域多因素包括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经济基础等综合限定的范围内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战略设计以及布局模式的选择,以形成区域特色。 3.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倾斜性。同国家产业政策相比,区域产业政策更具有倾斜性,也就是更强调要优先发展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是内外开放的,各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要求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通常实行非均衡的发展方式,从来没有不倾斜某些产业的区域产业政策,当区际交换能比区域自己经营有更大利益时,就可以放弃自己的某些行业、产品,通过
4、区际交换、区际协作来满意自己的要求,而不是强调自我平衡,强求区域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应当是重点倾斜、适度协调的政策,他必需是倾斜的或有重点的。 4.区域产业政策具有动态性。区域产业结构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断改变之中,区域产业政策必需适应并且促成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系统实行有效的动态调整和限制。为此,区域产业政策要指示区域产业结构将来改变的规模或趋势,认清区域产业结构所处的现实环境和阶段,从长远考虑,往大处着眼,在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前提下引导并促进本区域产业结构从低加工向高加工过度,从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学问密集型转化,从低级到高级,沿着产业结构演化
5、的方向不断发展。 (二)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 任何政策都是为了解决特定的社会问题和实现肯定的目标而制定的。区域产业政策是针对区域产业结构问题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区域产业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中发挥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聘请网 着重要的作用。 1.实现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合理布局生产力,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力布局合理,须要充分发挥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在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和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区域布局关系极为亲密,从某种意义上说,二者的运动是同一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事实上意味着生产力区域布局的调整,因为产业是坐落于肯
6、定区域内的,而生产力区域布局的改变,势必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化。区域产业布局是区域产业运行在空间上的实现,从原则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与生产力区域布局调整的经济效益是可以统一的。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主要是解决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内各产业空间组合的最佳形式即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以求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求得最大的区域效益。 2.实现区域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区域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促进资源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效配置而制定的政策,其基本作用在于弥补市场机制在区域配置资源中的缺陷,实现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化和效益的高度化。无论是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还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都是为了调整不合理的产业
7、结构,实现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在地区间的充分自由流淌,以提高生产力布局的空间效益和宏观结构效益,从而促进生产力水平和整个国民经济效益的提高。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不仅关切区域内各产业的均衡增长问题,而且更重视区域产业结构的成长问题。对一些关系长期发展和动态进步的重要产业的扶植、支持和救济是区域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胜利的区域产业政策总是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产业发展的。所以,区域产业政策对于当前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有利于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各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只有因地制宜从各区域实际状况动身,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发展战略
8、,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产业政策以正确选择区域主导产业为中心,尽量满意本区域人民的最大需求,促进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区域比较经济利益,保证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政策从区域经济的供应方面入手,亲密联系区内外需求,力求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区域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必将带动区域各产业的相应发展,区域经济的大局就可运筹帷幄。 二、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 (一)区域产业结构政策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依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而制定的,为促进区域产业结构接近志向状态而实施的政策措施。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可以刚好淘汰落后产业,支持新兴产业,并有效促进区域
9、产业结构高度化。假如没有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完全由市场机制来调整,则落后产业可能得不到刚好淘汰,而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政策就可以克服这些缺点。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有明确的目标,即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结构高度化是总的动态目标,针对肯定区域的肯定时期,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有其详细的静态目标,不同时期的静态目标相连接,就构成动态的总目标。所以,区域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体系中最高层次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聘请网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中主要突出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区域产业结构政策通过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及促进其成长、发展的措施,进而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通过供应结构的
10、调整来达到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因为资源供应比社会市场需求对于一个政府部门来说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资源供应结构不同,其支持的产业结构也不同,因此实行肯定的资源供应结构,可以促使区域产业结构向规划目标变动。同时,供应结构也可以通过安排结构改变趋势的预料和收入弹性分析,与将来需求结构相适应,增加市场需求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引导作用。 (二)主导产业发展政策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状况,技术进步速度,乃至一个区域经济的经济竞争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主导产业,困难不仅在于对主导产业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且运用和推行什么样的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也是一个颇难处理的问题。在市场
11、经济条件下,主导产业的发展,首先应当依靠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这就是“让市场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一语的含义。特殊是,主导产业一般属于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收入弹性较高,因而客观上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所以遵循市场竞争原则,通过优胜劣汰过程,社会资源会不断地转移到这些产业中来,而并不须要政府的特殊支持。从日本的阅历看,确有一些重要的产业,在没有得到政府支持的状况下,不仅自身取得了高速度发展,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主导产业的发展已不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就能完全解决的。在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的时候,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法,就是让政府出面组织经济的运行。即使是主导产业的
12、发展,政府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用恰如其分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来促进主导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 从各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实践状况看,为了促进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需加快这些产业与部门的技术进步与设备更新速度,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技术、质量,集中资金攻克技术难关,提高设备水平,实行进口替代,削减需求外泄,激励大众消费,降低某些产品的价格,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供应广袤的市场空间。不这样,主导产业就仍旧发展不起来,就无法带动经济的起飞。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手段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创建有利的条件。例如,不同的利率政策和不同的税收政策的运用;甚至,在特别状况下,可以通过政府出资的形式,使一些
13、潜在的主导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殊是一些落后区域,资金稀缺或私人资本不足往往使一些重要产业难以得到发展,单纯依靠市场力气并不会自动地使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在市场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时,政府应当用主动的主导产业政策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进步与提高。但是,对于多数主导产业和在主导产业发展的每一阶段上,并非都须要政府的主导产业政策支持。事实上,有些主导产业和在一些主导产业发展的某些阶段上,政府的实惠政策或许不是必需的;况且,胜利的主导产业的实惠政策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不适当的主导产业选择或不适度的实惠政策往往产生很大的消极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
14、聘请网 三、我国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选择了主导产业是哪些部门与产业,关键是要实行政策与措施培育这些部门与产业的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主导产业,发挥主导产业的作用。过去被选择为主导产业的部门之所以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缘由很困难。有的是技术档次低,不能符合国内生产的须要;有的是因为区域产业政策有问题,不利于主导产业的成长。由于我国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时间不长,从总体上看,还没有走上成熟阶段,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探讨只能说是刚刚起步,缺乏阅历,往往是走一步看一步,缺乏长远准备;顾此失彼,缺乏系统性,而且加上种种客观缘由,在实施过程中,或缺乏连续性,或相互掣肘,相互冲突。任何政策起作用的
15、程度和方向都是以肯定的条件为前提,区域产业政策也不例外,假如前提条件不具备或不完善,不仅其政策的效能难以发挥,甚至还可能产生消极的作用。认清并设法创建出这些条件,对于制定和实施区域产业政策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制定和实施区域产业政策,应当随着经济和技术结构的改变而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在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时,必需考虑区域各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不同产业技术进步的快慢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把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具有改造传统产业作用的新兴产业放在优先地位赐予重点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外经济环境的改变,将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
16、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区域产业政策也应当随之不同。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特殊是要使正确、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精确、刚好、全面地贯彻下去,这并非易事。把握好区域产业政策重点,协作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刚好调整与修改不合理和过时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证。从来不应有固定不变的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时要通过肯定的区域经济运行机制来实现。现在,我国资源配置是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的,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需适应市场机制作用的要求,为此,要加快培育市场体系。培育市场体系包括理顺价格关系,发展商品市场特殊是要素市场,改造区域市场,建立统一、开放、竞争
17、、有序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等,以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增加区域产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推动力。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区域产业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看企业对他反应的灵敏程度,通过企业的详细活动,实现区域产业政策的目标。 制定正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各方面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响区域产业政策制定的因素许多,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必需充分考虑必要的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区域产业关联、技术进步、创汇作用、经济效益等因素,支配好区域产业发展序列并制定相关的各项政策,明确支持什么,限制什么。 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的目的,就是调整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充分发挥
18、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利用区域产业优势,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政策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聘请网 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假如这方面不取得突破,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有了明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政府就可通过一系列手段加以调整。财政部门可利用投资、折旧、转移支付等手段加快对落后区域重点产业的扶持,尤其是财政支出全部制结构、地区结构、产业结构、税种选择、税率凹凸以及税收实惠导向等对投资预期利润的多少有着确定性的影
19、响;税务部门可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序列对产业税种和税率进行必要的调控,发挥差别税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对须要扶持的产业,可在肯定时期内减税或免税,对须要限制发展的产业可增加税种,提高税率;银行可依据区域产业发展序列要求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并对各产业分类排队,区分对待,限劣扶优。通过规定和调整产业贷款投向、条件、数量、偿还期及产业利率,对须要扶持的产业可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产业实惠利率。对需加以限制的产业不予贷款;就是赐予贷款,也应对贷款数量进行严格限制或高利率贷款,资金从限制的产业中抽回投入到支持发展的产业中去;物价部门可采纳不同产业区分价格的方法发挥他的产业政策作用,中心和地方
20、政府利用自己驾驭的一些产品、劳务、服务、贸易的定价权,通过提高价格和降低价格的方法来调整各产业之间的利益格局,从而达到扶持和限制产业发展的目的。此外,外资外贸部门等都可为区域产业政策实施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韩国为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制定振兴条例、振兴法的做法,制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法,从法律上加以扶持和规范。 【参考文献】 1周叔莲.产业政策问题探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1017. 2马洪.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1013. 3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1019. 4马洪.中国地区发展与产业政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
21、出版社,11019. 5朱世安.我国产业政策中主导产业的选择J.江汉论坛,11015,(9). 6江世银.“软着陆”后运用经济手段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探讨,19101,(4). 学习第一网 才能船员聘请网 篇二: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与区域产业政策1 区域产业政策,主要探讨如何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区位开发政策,把产业布局战略与产业结构战略结合起来统筹支配。无论是在农业社会,还是工业社会,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但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始终没有变更,因而,针对农村和农业的区域产业政策成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践中,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各
22、个出不同的特点。国家和地区的区域产业政策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产业政策 (一)产业的含义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伴随人类社会和分工的发展,产业的概念也由此形成。依据词典,产业原指家产,如土地、房屋、工厂等有形财产,同时又指从事物质生产的事业,特指工业。 在经济学中,产业(Industry)是指全部能拥有和运用资源要素在经济学中,产业(并使之转化成为产品或供应劳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集合。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产业的范围已经扩展和延长到包括了基础原材料行业、能源类行业、机电行业、一般消费类生产行业等各个行业。 由于探讨目的与角度不同,人们采纳了多种多样的产业分类法。一般而言
23、,产业分类依据的是产业的同质性与功能。 在各种分类法中,三大产业分类法得到了广泛的采纳。21940年,英国学者科林克拉克(Colin Clark)在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探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三大产业分类法。各类经济活动可分为第一产业(即广义的农业)、其次产业(即广义的工业)与第三产业(即广义的服务业)。 产业还可根据区域产业功能进行分类。产业按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主导性产业,即全部产业中处于主要支配地位,能推动产业结构演化的产业;二是支柱性产业,即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而且关联度较大的产业;三是关联性产业,指干脆协作主导性产业的产业;四是
24、基础性产业,指保证经济活动和社会事业顺当发展的配套产业。 (二)产业政策的范畴 产业政策是指依据本土的国情,规划产业发展演进的目标,并分阶段确定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引导经济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的经济政策。它要求对生产整体活动进行结构性的科学规划和支配,从而求得生产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政府扶持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3 产业政策是一个体系,包括国家产业政策,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产业政策,可以划分为国家的产业布局政策和地区产业政策两个层次。从政策学的角度看,产业政策包括政策目标、政策手段和实施政策的基本原则或规则,即各主要产业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以及各产业
25、之间的联系方1 2 黄小晶.区域产业政策与中国农村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2:34-43. 除了三大产业分类法外,较为流行的分类法还有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部门构成分类法、要素密集分类法,以及下面将要提及的区域产业功能分类法。 3江世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探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5-211页. 式与联系程度、发展的次序与结构模式的选择,实现政策目标的各种措施、手段和工具及其协作状态,产业政策调整的时机与条件、实施过程中的检查、实施效果评价与反馈。从分类学角度看,产业政策包括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贸易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 1、产业
26、结构政策 肯定时期内政府为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所制定的政策。通过有意识的影响或变更现存结构格局,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就是说,政府依据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及本土的国情,通过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方法,限制某些产业,扶持另外一些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朝着政府设定的方向升级换代。一方面,爱护和扶持新兴产业和战略产业,对传统产业和“夕阳产业”进行调整;另一方面,还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制定与实施有关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区域内部和区际之间协调发展的政策,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产业结构政策是产业政策的一部分,而且是最重要的一部分”。4 2、产业组织政策 通过对产
27、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实现企业规模合理化,反对垄断,促进竞争的政策。核心是要妥当解决市场机制下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冲突。国内外阅历证明,合理的产业组织政策是对产业结构政策的必要补充,完全可以在实施产业结构政策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竞争秩序。 3、产业贸易政策 发挥一国或者一个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出口、调控进口和加快产业结构现代化,以增加市场竞争力特殊是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4、产业技术政策 为支持高新技术探讨与开发,激励和引进符合本国国情的先进适用技术而制定的政策。实施产业技术政策的目的是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产业素养,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技术政策实施的过程,就是技
28、术水平提高的过程,也就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 (三)产业政策的制订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整产业发展的意志。从产业政策的性质和作用范围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政府的规制,具有共性,全部的经济主体都必需遵循,例如市场准入标准、竞争规则、关税政策、国际贸易规则等。另一类是带有特别性的、针对个别产业制订的发展规划、投融资和税收等政策。前者属于广义的产业政策,后者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为产业发展供应动力机制和法律法规保障的政府意志。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有不同的产业政策。 1、制订产业政策的目的和依据 产业政策是为产业发展以及政府和市场调整配置资源服务的,是政府为市场调整资源配置服务的。制订
29、产业政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源配置的均衡与效率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追求市场配置资源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市场供求关系与价格机制调整、投资方向和投资规模、竞争机制等因素确定了企业的进退和存亡。产业政策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其作用主要是订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在发展中国家以及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政策还具有实施赶超战略、增加产业竞争力、推动工业化4杨治.产业政策与结构优化.,新华出版社,11019年第1版:第36页. 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 学术界普遍认为,“实施肯定的产业政策,对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解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的问题,爱护无趣产业
30、,形成地区或国家特定产业的发 5展环境,具有肯定的作用” 。概括而言,产业政策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的高度化;二是产业发展的合理化。6 制定产业政策的客观依据,来自于经济发展的目标、可能性边界、客观规律及存在的问题,来自于资源配置的合理方向及应用效率,来自于详细产业某一发展阶段的应有态势等。成熟而开放的市场经济(完全竞争市场),是由市场参加者们共同努力来发觉和改善经济运行的方向和效果的。有效市场的纠错、竞争、选择机制体现出很强的市场自组织实力。主见政府实施较广泛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的学者则认定了市场本身的缺陷和不足,即市场失灵,认为政府或其他权威组织有比市场更可取的产业发展驾驭实
31、力。对此,政府部门应当有比市场更明确深刻的相识及有效对策,这是制定和实施有效产业政策的必要前提。在那些政府管理职能和作用不断弱化的产业领域,应弱化产业政策及行政干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基础性产业如农业,政府则有必要制定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强壮农业产业肌体、机能,增加市场主体参加市场竞争的实力。 2、制订产业政策的原则 当前,制订产业政策和选择战略性产业,须要明确一些相识和方法问题。 (1)把广义产业政策同狭义产业政策区分开来。广义的产业政策,是政府管理经济的普遍行为,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规范经济主体行为和产业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国家利益所必需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
32、产业政策主要是指狭义的产业政策。 (2)把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结合起来。产业政策的重点应当是对那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和国家战略利益但市场作用有限的少数产业实行的发展扶持和产业爱护。这种扶持和爱护也必需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与市场调整的方向一样。 (3)制订产业政策必需有相应的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相配套。产业政策的目标要细化,有明确的针对性,政策措施要详细和有可操作性,同时又要与法律法规相适应。我国在20世纪90年头发布的一些产业政策,多是一些激励或限制发展的产品书目,而没有相应的保障措施。其结果往往是被激励的产品一哄而起,被限制发展的企业“限而不死”;同
33、时也出现了被扶持的产业扶不起来的现象,或者产业发展良莠不齐,机能脆弱。 二、区域产业政策 区域产业政策是指区域地方政府对区域内产业活动及产业间内在联系与比例关系的结构变动进行规划和调整的政策措施的总和,是政府政策意志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表达。区域性产业政策包括:地区产业结构政策、地区产业组织政策、地区产业技术政策和地区产业布局政策。区域产业政策的基本着眼点,主要是如何使各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建立在使各区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并能在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状况、技术水平、经济基础等要素综合限定的界限内,因地制宜地持续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比较优势理论是地区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产业政策制定的
34、重要理论依据。因此,合理分工、协调发展、优势5 6钟阳胜.追逐型经济增长理论,广东高等教化出版社,19101年. 邓伟根.产业经济学探讨.,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 互补、各展所长是制定地区产业政策所应遵循的 最基本的原则。 区域产业政策的作用和特征: 以政府宏观调控为指导、市场微观经济为参照的产业政策,对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扶持优势和特色农业发展,壮大以县域经济为主的区域经济,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家产业布局政策的主要作用是:确立不同类型省区的主导产业和产业发展序列,明确产业推动步骤;划分由中心政府和地方政府干脆管理的产业、产品和主要由市场调整的产业、产品;合理规
35、划基础产业的建设布局;协调区际经济关系与市场边界,削减区际间的冲突和磨擦。 专业性的行业产业政策,主要内容有: (1)依据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产业发展趋势,对产业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或限制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当前国家重点激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书目; (2)规定市场准入条件; (3)规定肯定的国产化率,并依据国产化率,制定进口关税的实惠政策,激励出口政策。 地区或区域是国家的局部,因此,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地区或区域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协调一样,实现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的统一。区域性产业政策制定必需接受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把确保国家产业政策的实施,当作区域性产业政策的首要任务
36、。 区域产业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和倾斜性。在系统性方面,我国在20世纪90年头初,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以梯度推移理论为依据,出台区域产业政策,把中国划分成三大经济地带,并按东部沿海、中部和西部的依次支配产业发展重点沿海地区要“加速发展”;中部地区实施“有重点地发展”;西部地区则“作好进一步开发的打算”。在倾斜性方面,国家赐予东部特区、开发区、开放区以不同实惠等级的实惠政策。从“六五”期间起先,国家在基础建设投资和产业开发投入上,较大幅度地向东部这些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倾斜,使东部地区在财政、税收、信贷、对外开放等多方面得到实惠政策支持,东部地区全民全部制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总数比重达到47.4%
37、,“七五”时期则达到了52.0%,到11012年,东部地区仍保持52% 的高水平。 产业政策的理论框架78 由于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干预具有理论的基础和现实的须要,几乎全部的国家都制定了有关产业发展方面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综合起来构成了产业政策体系。同时,产业政策也是产业经济学探讨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须要介绍产业政策的内容、类型、实施方法等概念框架。 (一)产业政策的概念 “产业政策”的概念产生于 20 世纪 73 年头,此后产业政策被许多国家所关注,也成为经济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领域。然而,对于产业政策的含义却有许多不同的见解。归纳起来,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产业政策是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
38、总和。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阿格拉以及日本经济学家下河边淳和管家茂。阿格拉认为,产业政策是与产业有关的一切国家法令和政策。下河边淳和管家茂在其主编的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指出:“产业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实现某种经济或社会目的,以全产业为干脆对象,通过对全产业的爱护、扶持、调整和完善,主动或消极参加某个产业或企业的生产、经营、交易以及干脆或间接干预商品、服务、金融等市场形成和市场机制的政策的总和。”11014 年日本学者新野将产业政策定义为“广义的产业政策是以对各个产业的构造、行动、成果产生影响为干脆目的的政府政策。” (2)产业政策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机制可能造成的失误,而由政府实行的一种
39、弥补政策。其代表人物日本闻名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在 11015年将产业政策定义为“为变更产业间的资源安排以及各产业的私有企业的某种经济活动水准为目的的政府政策。”并将产业政策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产业资源安排有关的政策,包括:与工业用地、道路港口建设、工业用水、电力供应等有关政策;与产业间的资源安排有关的政策。二是与各个产业组织有关的政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部组织相关的政策(产业重组、集约经营、生产及投资的调整等);作为横向的产业组织政策的中小企业政策。上述产业政策中,属于狭义的产业政策。战后日本实施的是的指导理念,也就是防止和解除过当竞争。9 (3)产业政策是为了加强本国产品的国际
40、竞争力的政策。如美国学者查默斯约翰逊在其主编的产业政策争辩中指出:“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取得在全球的竞争实力而准备在国内发展和限制各种产业的有关活动的总的概括。它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补充,是经济政策三角形的第三条边”。10 (4)产业政策是国家系统设计的有关产业发展、特殊是产业结构演化的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的总和。如日本学者伊藤元重、清野一治、奥野正宽、铃村兴太郎四位学者于 11018 年将产业政策定义为“一个国家的产业部门间的资源安排,此外通过特定产业部门的产业组织的介入对该国经济民生产生影响的政策。”详细内容如下:对国家的产业构造产生影响的政策。总之通过介入与国外各国的贸易、干脆投资,加之利
41、用补助、税收等金钱手段,从而爱护扶持先进产业,并从落后产业中将资源调整转移的政策;订正技术开发、信息的不完备等造成7 李劲.日本产业政策探讨.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库.2022.11. 8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高校出版社. 2022年:第460-466 页. 9 日下河辺淳.経済学款待.日本評論社, 2002年版. 10管家茂.现代日本经济事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日本综研出版株式会社),11012 年版. 篇三: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及建议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及建议 摘 要: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2、产业政策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有干脆的影响。由于政策目标与主体目标之间以及区域间动力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弱化了政策效应,所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制定、执行等要建立在主体适应性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政策有效性;利益协调;适应性 困难适应系统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是主体适应性选择下共同作用力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包括中心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事实上形成了一种网状结构,主体就犹如网上的节点,通过犬牙交错的网线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个主体的行为既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行为选择,又受其他主体行为选择的影响。由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各行为主体目标函数中所包含的变
43、量是不一样的,这就确定了他们之间行为上的差异,竞争还是合作、协调还是背离不仅仅取决于对自身行为的利益预期,还取决于对其他主体行为结果的预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实质是基于利益追求的主体在适应性选择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主体基于利益追求的适应性选择成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源动力。 一、产业政策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局限性 产业政策在变更行为主体的预期从而影响其行为选择、协调区域产业布局以及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变动上发挥着主动作用。但是由于政策目标与主体目标之间上的差异、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调整动力结构上的不同,产业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肯定的局限性。特殊是由于以往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并没有把产业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及相互联系重视起来,忽视了作为产业调整主体的适应性、主动性,也导致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实施中的滞后性和作用的有限性。 1.政策目标与主体目标之间的差异 政府制定区域产业政策的目的不是取代市场机制,而是一方面利用政府的功能来弥补市场的不足,从而加强发挥市场机制功能;另一方面体现政府的宏观意 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