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认识的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认识的教案7篇.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5认识的教案7篇 15熟悉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看、操作、沟通等活动中感知并熟悉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让学生在活动进一步积存熟悉立体图形的学习阅历,增加空间观念,进展数学思索。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例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充分感知的根底上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局部名称。 教学具预备: 配套课件、一些圆柱和圆锥外形的实物,学生四人小组预备好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例1情境图及自拍图片(茶叶罐、薯片罐、
2、蛋筒、铅笔长方体、正方体等) 2.师:这些物体的外形是各式各样的。其中哪些物体外形我们比拟熟识?你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形体吗?(生答) 3.除了长方体、正方体还有些形体你熟悉吗?(学生随便说说) 4.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叫出这两个新朋友的名字了。今日我们就近距离的接触新朋友,充分的了解他们。板书:圆柱和圆锥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究 1.教学圆柱的熟悉 (1)观看例1中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柱吗?(生答,课件显示) (2)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时圆柱形的?(学生举例) (3)熟悉圆柱的面 课件出示讨论题: 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这样的面吗? 上下两个面都是什么外形?大小
3、相等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拿出预备好的圆柱,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圆柱上下一样粗吗?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讨论题,教师巡察倾听学生的意见。 全班沟通反应。情各小组代表发言。在学生发言的根底上,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小结: 圆柱有3个面围成。(课件显示红色)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这样的面。教师讲解: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课件上显示名称)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大小相等。(学生演示自己的验证方法,教师课件演示上面的圆形往下移动,和下面的圆形完全重合) 用手摸的感觉是底面是平的,侧面是弯曲的。 圆柱上下是一样粗的。(明确课本上所说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4) 熟悉圆柱的高 教
4、师:圆柱的高在哪里呢?是指哪一段的距离?(同桌相互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柱的高) 指名上台指给全班学生看。明确:圆柱的高是上底面到下底面的距离。(课件显示) 你能找到几条这样的高呢?(明确圆柱的高有很多条) (5) 练习 下面的物体,哪些是圆柱?为什么?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2.教学圆锥的熟悉 课件显例如题1中的圆锥物体。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物体吗?(学生举例说说) 拿圆锥又有哪些特点呢?请你们观看自己带来的圆锥 物体,完成以下表格。 物体名称 底面 侧面 顶点 高 圆柱 两个底面是圆形,大小相等 一个侧面是曲面 很多条 圆锥 (3)沟通圆锥具有哪些特征?学生答复,教师课件配着演示。 圆锥由几
5、个面围成? 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点?底面呢? 什么是圆锥的高? (4)把自己圆锥上各局部名称指给同桌看。 (5)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测量一下,教师巡察辅导。 指名上台演示,教师课件演示。 3. 比拟圆柱和圆锥 问:圆柱和圆锥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呢? 三、稳固深化,拓展运用 1.课本第19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理由。 2.推断说理: (1)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2)圆锥的高有很多条。( ) (3)圆柱两个底面直径相等。( ) (4)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曲面叫侧面。( ) 3.书本第20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教师讲解: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看
6、物体,看到的图形画下来都应当是平面图形。 4.操作题 (1)拿一张长方形纸卷一卷,看能卷成什么外形?有几种卷法? (2)拿一张正方形纸卷一卷,卷成什么外形? 5.书本第20页第5题 (1)猜一猜,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外形? (2)转一转,看一看,验证猜测。 四、课堂总结,梳理学问 这节课上你获得了哪些新学问呢?和同桌沟通一下。 五、作业 圆柱和圆锥的熟悉教学反思 圆锥的熟悉和圆柱的熟悉在讨论内容上有其相像之处。熟悉圆柱后我准时地引导学生进展回忆:“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展讨论的?”通过沟通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直观图、高等几个方面进展讨论的。我准时设问:“你准备从哪些方面来讨论圆锥?
7、”通过沟通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展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看、讨论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熟悉。然后,通过适时地沟通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熟悉。 15熟悉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观看比拟,熟悉球体和圆柱体,知道它们的特征。 2、培育观看力量和比拟、区分力量。 教学预备: (认知预备)事先熟悉了圆形、长方形 (材料预备)手表、1圆硬币若干、钥匙圈、皮球、木珠、画有圆形的纸、电池、小鼓、杯子、药瓶、胡萝卜、图画纸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球体: 1、出示手表、1圆硬币、钥匙圈,让幼儿观看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圆形) 2、转转将1
8、圆硬币竖起在桌上快速转动思索:这圆圆的硬币在转动时象什么?(象球) 重点:3、摸摸硬币:平平的木珠:鼓鼓的 4、滚滚将硬币扔在桌上,发觉它不会滚动将木珠、皮球扔在桌上,发觉它会滚动 5、说说小结,归纳:平平的圆是圆形;立体的圆,会滚动的圆,从任何方向看都是圆形的是球体。 6、找找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哪些是球体?哪些是圆形? 7、添添画画出示画有圆形的纸,引导幼儿思索,添画几笔,看看象什么?其中几个圆形变成球体了? 二、熟悉圆柱体: 1、叠叠出示1圆硬币,引导幼儿说出其外形 将硬币叠起来,让幼儿观看硬币叠起来后像什么外形?(圆柱体) 2、看看圆柱体是怎么样的?让它躺下,会怎么样?(滚动)
9、u小结:两端是两个一样大小的圆形,中间局部一样粗,是圆柱体。 3、找找教师出示全部实物,让幼儿查找哪些是圆柱体? 重点:争论:药瓶和胡萝卜是圆柱体吗?(不是,由于它们两端不一样大,中间局部不一样粗。) 4、说说日常生活中见到、用到的东西中,哪些是圆柱体? 5、做做出示长方形的图画纸,引导幼儿思索:能把它变成圆柱体吗?(争论) 幼儿动手操作:引导幼儿留意将它制成两头一样大小,中间一样粗的圆柱体(望远镜)。 三、完毕活动。 15熟悉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 进一步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2) 进一步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 进一步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过程与
10、方法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受总结归纳学问的过程,体验数学学问的内在联系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复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深的熟悉。 难点: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力量。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授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预备: 练习课中的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谜语引入 启发谈话: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认真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钟表) 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熟悉时间。 二、复习几时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
11、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教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应。 并引导学生小结: 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答复: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教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做
12、一做 (1)教师拨时刻(7:45、 10:50、 11:15、 1:35),学生在纸上写一写,说一说。 (2)教师说时刻(3:45、 1:25、 4:05、 6:55),学生拨钟面。 强调:表示分的数要占两个位置,不满10分的要用0来占位。 四、复习经过的时间 (1)4时再过5分是( )。 (2)10时30分再过10分是( )。 (3)8时45分再过5分是( )。 (4)5时56分再过( )分是6时。 五、稳固练习 (1)完成教材101页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评议。 六、总结提升 这节复习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晰的吗?提出来我们一起
13、解决。 15熟悉的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运用多种感官熟悉“1”和“很多”。 2、熟悉“1”和“很多”,知道“1”和“很多”的关系。 3、培育幼儿观看、分析和口语表达力量。 4、喜爱数学活动,愿意参加各种操作嬉戏,培育思维的逆反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熟悉1和很多 活动预备: 创设嬉戏宫情景(停车场、红灯笼、供应数量是“1”和“很多”的物体)小兔胸饰每人一个,鼓一面。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日天气真正好,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到嬉戏宫去玩一玩,看一看。我们开着汽车动身吧!” 二、熟悉“1”和“很多”
14、1、发门票 “嬉戏宫到了,可嬉戏宫不能任凭进去,要有门票才能进去。”师问:“你们有门票吗?”(没有)“那妈妈有票吗?”(有)“有多少?”(很多反复说三遍) 提出要求:现在妈妈把票发给宝宝,你们要告知妈妈你拿到了几张票?票发完后问:“妈妈手中有票吗?有几张?还有的票呢? 小结:很多的票可以分成一张一张的票,也就是很多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2、进嬉戏宫 提出要求:进嬉戏宫时不拥挤,请宝宝们把票交给嬉戏宫的教师后才能进去(待幼儿全进去)。师问:“宝宝们,你们的票呢?”(全都交给嬉戏宫的教师了)有多少呢?(很多) 小结:一张一张的票收起来放在一起就变成了很多张票,也就是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很多。 (1)观
15、看停车场 师问:“停车场里有什么?(一辆大汽车,很多辆小汽车) (2)观看灯笼 你们看,嬉戏宫上面挂着什么?他们一样大吗?有几个大的?有几个小的? 三、区分“1”和“很多” 请小朋友找找看嬉戏宫里什么东西只有一个,什么东西有很多? 四、嬉戏:兔妈妈和小兔子 师:妈妈要看哪只小兔子最能干,看看妈妈跳几下?再听一听妈妈敲几下鼓? 现在妈妈要看看那只小白兔听的清做的对,妈妈敲一下鼓宝宝就挑一下;妈妈敲很多下宝宝就要跳很多下。(幼儿反复练习)接着妈妈说:“你们看,菜地里有多少个萝卜?(很多个)现在请宝宝每人拔一个萝卜”(强调每人拔一个)。问:“你们手上有几个萝卜?”(1个)师:“请兔宝宝把萝卜放进篮子
16、里。”(待萝卜全放进篮子)问:“篮子里有多少萝卜?”(很多个) 小结:很多萝卜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萝卜,一个一个的萝卜放在一起又成了很多很多的萝卜。 五、活动完毕 师:今日我们在嬉戏宫里玩了嬉戏,还学了本事,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成了很多,很多个可以分成一个一个。宝宝们都很能干,现在我们抬着大萝卜开着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根据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通过猴子摘桃嬉戏给幼儿参加互动,教师分发头饰给每个小朋友,让他们了解1的意思,又通过猴妈妈带小猴摘桃子,然后放回大篮子变成很多,这样小朋友可以理解什么是很多,很多可以分1个1个,1个1个也能和起来成很多。我用生活中的东西让他们去描述1和很多
17、,这样反复练习,使孩子的语言力量有所提高 15熟悉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的熟悉(一),在课本的25页。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熟悉圆,并熟悉到“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看、操作、想象等活动,熟悉圆及圆的一些特征,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详细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相关,能用圆的学问来解释生活中的简洁现象。 教学重点: 在观看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直径和半径的概念。 教学难点:
18、用圆规画圆。 课前预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圆 师:我本想让大家做一个套圈嬉戏,但对于大家站在什么位置参加嬉戏更公正,教师始终没有想好,请大家帮我参谋一下。(课件出示三种嬉戏方式,触控笔画出同学与小旗标志之间的距离。) 导入:为什么圆会有这么大的优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圆的神秘吧! 板书课题:圆的熟悉 学生对于三种嬉戏方式进展评价,并说缘由。 二、互动探究熟悉圆 1.观赏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同时用触控笔“抽”出圆形) 师: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出示以前学过的图形) (出示一个椭圆和一个凹凸不平的圆)问:这是圆吗?为什么? 2.尝试画圆。 (1)(实物投影
19、仪出示学生画出的失败作品和胜利作品)师:猜一猜,为什么有些圆会“咧着嘴”呢? (2)(实物投影仪)教师示范画圆。 3.熟悉圆各局部的名称。 教师在白板上用圆规、直尺等工具演示画圆、圆心、半径、直径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圆的特征。 (1)画:在刚刚自己画的较胜利的一个圆中连续画3条半径、3条直径。 想:a.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b.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怎么发觉的? (2)画:a.以点a为圆心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b.在另外一个地方画两个半径都是2厘米的圆。 想: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5.首尾照应 师:在刚上课的套圈嬉戏中,小
20、旗标志在圆的什么位置?每个同学站在圆的什么位置?小旗标志与同学之间的距离是什么?能解释为什么设计成圆形的队形比拟公正吗? 三、稳固练习拓展圆:(闯关练习) (第一关用白板遮盖的方式逐一呈现练习题,在学生答复出结果时,用触控笔准时给出结果。其次关演示圆形、正方形、椭圆滚动过程及中心点留下的痕迹。) 四、史料再现升华圆 (调用电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课总结理学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感受圆的历史。 六、课后思索; 假如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很大的圆,你有什么方法吗? 谈收获。 板书设计: 圆心 o 位置 半径 r 圆的大小 直径 d 15熟悉的教案篇6 教材分析: 这局部内容是熟
21、悉钟表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第一个例题先让学生熟悉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晰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再以熟悉7时为例,熟悉钟面上的整时,使学生感悟到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接着安排试一试让学生熟悉几个钟面上的整时数。其次个例题教学熟悉接近整时的时间,在学生表述7时不到一点和7时刚过一点的根底上,指出这些都是接近7时,可以说大约7时,从而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 想想做做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立时间观念,并留意通过观看和操作,稳固钟面上整时数和大约几时的熟悉。还让学生通过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思索,了解一天中有两个10时,渗透一天有24个小时。最终还安排了电子表和电视机屏幕
22、上整时数的熟悉,熟悉几时的另一种表示方法(6:00)。 设计理念: 数学课堂情境有效创设的讨论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有兴趣,才能参加到数学课堂中来,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学问。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在课的开头阶段就能一下子将学生的留意力吸引住,使他们进入到教学内容中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详细的活动中,初步熟悉钟面,知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熟悉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看、操作、概括和沟通的过程中,进展数学思索力量,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育疼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悉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点:熟悉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预备: 1、多媒
23、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了解: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每天的8时、12时、4时在干什么。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谈话:很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我们精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刚的声音,你知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道,刚刚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提醒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很好。想不想看一看,这时的钟面是什么样的?(出示钟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熟悉钟表。(板贴课题) 二、 探究 (一) 熟悉整时的时刻 1.熟悉钟面。 谈话:我们常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认真观看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关于钟面上的学问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
24、动,教师参加学生的活动。 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学问。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谈话:刚刚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家跟着教师一起来读一读。 2.熟悉7时。 谈话:再认真看一看,这时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说一说。 沟通:钟面上是几时?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启发谈话:假如想拨5时,应当怎样拨?指名答复,然后师生一起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
25、是指着12。 谈话: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沟通拨的过程。 4沟通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认真观看这几个钟面,谁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以及一开头熟悉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准时稳固: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学生操作。 全班沟通,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 熟悉接近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
26、谈话:这是几时? 提问:连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教师拨到6:45的时候,连续提问:到7时了吗? 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现在到7时了吗?追问:为什么? 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似乎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到12,就不能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教师连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现在是7时吗? 教师连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谈话:哎呀,教师一不当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现在还是7时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提问:超过得多吗?(一点点) 谈话:现在,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
27、辨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数学熟悉钟表教学设计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熟悉钟表教学设计二出示教材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什么?(分针都不指着12。) 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似乎指着7,但是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正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近7时。像这样接近7时的状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2准时稳固: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谈话:请小朋友观看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相互说一说。
28、 (4)全班沟通。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有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状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教师想问问大家,这节课我们一起熟悉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答复。 3.谈话:你觉得哪种时刻简单识别?哪种时刻比拟难识别?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4.谈话:其实,不管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示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喜爱祖国,好好学习。 过渡:下面,教师就想了解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否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三、 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谁来说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
29、几时睡觉? (2)指名答复后小结:小朋友应当按时起床和休息,这样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仆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我们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答复。提问:每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4)沟通后小结:假如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取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考考大家。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认真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答复。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的缺少分针,有的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示大
30、家什么吗? (5)指名答复。小结:画时,要先看清晰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当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察。 (7)全班沟通,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扬自己。 5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教师只能考大家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干什么? (3)指名答复。提问:你发觉了什么?追问:怎么会这样? (4)沟通后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6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仔细!下面,我们再来熟悉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
31、、电视屏幕等标有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答复。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方法。 板书: 熟悉钟表 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7时不到一点7时刚过一点 大约7时 15熟悉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把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熟悉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观看、抽象概括的力量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进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1、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
32、一摸画出的图形。教师明确: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全部叫做平面图形。 2、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 教师提问:这些物体是什么图形? 3、引入: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进一步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二、学习新课: (一)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预备的长方体。 教师提问: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请摸一模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教师板书:面、棱、顶点 2、参考争论提纲来讨论长方体的特征。 争论提纲: 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棱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33、? 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小组争论,然后完成p28的表格。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一样。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点:8个。 3、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出示长方体框架观看。 教师提问:框架上的12条棱可以分几组?怎样分?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教师明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二)正方体特征。 1、出示正方体的特征。 教师提问:看一看这个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拟有什么变化? (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2、对比长方体的特征学生自己讨论正方
34、体的特征。 学生争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3、学生争论比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一样点: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一样; 不同点:在面的外形、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一样。 教师提问: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制作长方体。 制作预备: 橡皮泥八小团,细棒十二根(分成三组,每组四根长短一样) 制作过程: 1按下列图的挨次,逐步搭成一个长方体的架子。 2成品如图。 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说一说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发觉。 三、稳固反应: 1、量一量
35、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依据图中数据口答。 (1)(2) (1)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厘米,高()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 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 面的面长是()厘米,宽()厘米,左 边的面长()厘米,宽()厘米,相交 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 3、推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肯定是长方形。()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肯定相等。()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4
36、)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肯定是正方体。() 四、课堂总结: 谁来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 1、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案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熟悉。 教学目标: 1.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局部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绽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熟悉。 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
37、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讨论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设备: 幻灯片、一个正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纸盒、直尺。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幻灯显示) 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熟悉吗?你能从中找出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 生:墨水瓶的外形是长方体 生汇报,教师进展分类。 说诞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外形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牙膏盒的外形是长方体,骰子的外形是正方体的。 生: 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差生。 二 自主探究 1.熟悉面、顶
38、点、棱的特征。 指出面、棱和顶点。 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许多,拿出你预备的长方体,像教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 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 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能指出面、棱和顶点吗? 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 面的特征。 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 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 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 (让学生根据肯定的规律来数) 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师:你用什么方法验证你的猜想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
39、 生用肯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 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 生:我用画的方法 顶点、棱的特征。 师:观看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 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 生: 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根据肯定的挨次来数。 整理特征。 师:刚刚我们通过观看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 名称 面 顶点 棱 正方体 6个面,全部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全部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长方体 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 8个顶点 12条棱,每组4条棱的长度相等。 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沟通。 2.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师:认真观看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别的长方体。 熟悉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