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含答案).docx
《2023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专业课中国美术史纲要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堪称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之杰作。2、在人和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3、清代木板年画中,杨柳青年画风格,桃花坞年画风格杨家埠年画风格4、清代三大木板年画产地是、 5、“南宋四大家”指的是、。6、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见 7、元代画家以画梅著称。8、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为一种;、 为一种。9、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时代青铜器的杰作。10、“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提出的。二、选择题11、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 A.安济桥
2、B.广济桥C.宝带桥D.安平桥12、明清都城所建坛庙气概最大艺术性最高的是 A.天坛B.地坛C.日坛D.月坛13、明代纯以彩色在熟纸绘绢上作写意的画家是 。A.边景昭B.孙隆C.林良D.吕纪14、黄河流域半坡彩陶纹饰最多的是 A.兽面纹B.凤鸟纹C.几何纹D.鱼纹15、我国第一部绘画断代史著作是 A.历代名画记B.唐朝名画录C.贞观公私画史D.续画品16、突破“黄家富贵”成规的画家是 A.赵昌B.易元吉C.韩假设拙D.崔白17、被称为古代山水画中巨作的是 A.鹊华秋色图B.浮玉山居图C.富春山居图D.春山欲雨图18、秦陵兵马俑三号坑设计的是 。A.主题部队B.混合局部C.军事指挥部D.等兵19
3、、宋代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的画家是 A.李成B.范宽C.许道宁D.郭熙20、马王堆汉墓帛画描绘的主题思想是 。A.天地神话B.引魂升天C.墓主生活D.仙人出行三、名词解释21、风骨22、熟参23、公安派24、熏浸刺提25、曹衣出水,吴带当风26、赋、比、兴27、直寻28、诗话四、简答题29、“观物取象”思想在美学史上的影响30、“扬州八怪”的绘画有何特点?31、简述文心雕龙中“神思论”的主要内容。32、分析唐寅的孟蜀宫使图33 、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34 、如何理解意境?意境与意象的联系和区分。五、论述题35 、试比较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舞蹈纹彩陶盆2、
4、峙峪、山顶洞3、晃残、程正4、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5、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6、折衷东西方7、王冕8、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翠9、战国10 、张珠二、选择题11 、D12 、A13 、B14 、D15 、B16 、D17 、C18 、C19 、B20 、B三、名词解释21 、答:风骨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根本概念和术语。其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文心雕龙风 骨:“是以诏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意谓端直的言辞和
5、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22 、答:熟参是古代诗学概念。语见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诗道如是也。假设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其真是非亦有不能隐者。”“参”谓玄思冥想,明悟道理。原指“参禅”,是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文学批判术语“熟参”从佛学中移借过来,强调对作品熟读深思,以领悟其微妙。23 、答:公安派是明代后期消灭的一个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其中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公安派以“性灵说”作为文学主见
6、的内核,袁宏道认为文学的最高境地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在创作上, 其诗文“变板重为轻松,变粉饰为本色,致天下耳目于一”,他们的诗歌脱离“理”的 束缚能够自由地抒发个人真实性情和表现个人生活欲望,并具有诗人的艺术独创特征,但 也有些作品过于率直浅俗。24 、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小说的文学主见。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缘由,在于小说能够供给 一种的境地,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生疏生活,生疏自身。他将小说 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 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
7、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 自己融入其中。25 、答:中国画术语。北齐画家曹仲达所画人物,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如同刚从水中出来。唐代画家吴道子所画人物,其势圆转而衣服飞扬,富于运动感、节奏感。故有“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之说。26 、答: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它是依据诗经的创作阅历总结出来的。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是平铺直叙,铺陈、排比。相当于现在的排比修辞方法。 “比”是比方。相当于现在的比方修辞方法。“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相当于现在
8、的象征修辞方法。兴就是以情寓于象中,此象乃是意象也,故兴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27 、答:“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直寻”,就是从感物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根本内涵。“直寻”开启了中国诗学的视野、思路,显示了的理论追求。28 、答:诗话是对诗歌及诗人、流派等有关问题进展评论、考索、订正的一类著述。最早得名于宋欧阳修六一诗话。早期诗
9、话多记录诗人铁事,或以资闲谈。随着理论批判的开展,诗话体制亦渐趋严正,笔记特点淡化而理论颜色加强,往往要言不烦,短小精悍, 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批判的根本样式。四、简答题29 、答:一.“观物取象”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影响(1) 易象被看作是艺术制造的法则。(2) “观物取象”包含的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在美学和艺术史上影响很大。二.宗白华指出,“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而这观照法表现在我们的诗中画中,构成我们诗画中空间意识的特质。”30 、答:1风格鲜亮,共性突出。(2) 重视情趣的表现,力图在作品中显示出自己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3) 诗文、书法、绘画、印章
10、,完善结合。创作特点:师造化、抒共性、用我法、专写意、重神似、端人品、博修养。31 、答:“神思”为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是对于艺术构思活动的论述。刘勰在这一章主要从神思的特征、神思的形成方式、神思与外物的关系以及神思与语言的关系几个方面进展探讨。(1) 从本质特征来看,神思突破了艺术表象的局限性,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神思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相统一的特点“在神与物游”的神思过程中,审美青丝具有主导和动力作用,它往往制约着神思的进程, 规定者神思的方向,推动者神思的进展。及神思是“情变所孕”。神思具有虚拟性神思过程是艺术表象向审美意象过度的过程,由艺术表象转化为审美意象。虚构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之一,想
11、象是文学创作不行缺少的要素。神思具有超越时空、自由驰骋的特征艺术家思维不受四周事物和时空范围的制约,思维 任意腾跃,心灵自由驰骛。神思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2) 从神思的形成方式上来看,贵在虚静就构思方式而言,他提出了“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动静说。这一观点是对陆机文赋中“观占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的继承与进展。他认为酝酿文思,贵在虚静,排解杂念,净化心神。就动静的关系而言,静是动的前提,动是静的深入:静是手段,动是目的。在这里首先强调了静在构思中的作用,只有“寂然凝虑”,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即只有心静,构
12、思时才能聚精会神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驰骋丰富的想象力,使思路开阔。其次谈到由静而动的转换,其中“悄焉动容”就是由静而动的开头。由静而动最明显的表现是“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即构思满足了人味觉、听觉的艺术享受;“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即构思满足了人视觉的艺术享受。(3) 从神思和外物的关系看,神思是物我交融,相互渗透在谈到神思与外物的关系时, 刘勰说:“思理为妙,神与物游。”艺术构思的突出特点,在于作家之精神与客观之物象一起活动。实际上,之所以能够“神与物游”,乃是作家之“神”与自然之“物”产生了共鸣,也就是外界景物与引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谓“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没有作者思想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美术史纲要 2023 四川 文化艺术 学院 专业课 中国美术 纲要 科目 期末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