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本文关键词:下册,七年级,教案,苏教版,音乐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本文简介: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倾听、歌颂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开心的心情。2、培育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爱好和热忱,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主动的情感体验。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同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苏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本文内容: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倾听、歌颂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开心的心情。2、培育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爱
2、好和热忱,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主动的情感体验。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同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欢乐,乐于参加表现创建“春”的音乐活动。二、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改变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2、相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改变音的唱法。三、课前打算:观赏春天在哪里,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学生从无意留意到有意留意,在不经意间领会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课前创设适当的艺术环境,突出音乐艺术美的氛围,为音乐课创建一种闲适、松弛的心情
3、。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当特别的熟识,能告知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渐渐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识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师:同学们表现的特别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漂亮的春天是多么的酷爱。1、倾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观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宗明义的方法,干脆让学生观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识旋律,熟识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体会歌
4、曲明朗、开心的心情)生:我感受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等。师:刚才个别同学谈了自己感受,那么我想那些没有举手的同学肯定还在回味当中。你们能不能给这首歌来添一个歌名呢?生:渴望春天2、简洁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诞生地、诞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莫扎特创作师:关于他你们了解多少呢,在课前我请同学们去查找了一些关于莫扎特的资料,我们一起来共享。生:他是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师:同学们找了特别多的资料,现在我们也初步的了解了一些有关莫扎特的东西。让我们走进他的歌曲中,去领会一番。3、复听渴望春天师:下面请再次观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索以下问题:A、歌曲的演唱
5、形式: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B、歌曲的心情:1、热情激烈2、明朗开心3、低沉愁闷C、歌曲的拍号:1、3/42、6/83、3/8(六拍子是由两个三拍子组成的)D、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第一遍带着问题听音乐,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其次遍跟着录音小声哼唱,最终一题同桌互答)4、学唱歌曲师: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不同的画面,那么不知道用歌声描绘出的画面是不是也一样的美呢?先听老师把这首歌演唱一遍。听完这后我想你们肯定也很想来学唱这首歌。(1)师边弹奏歌谱,生轻声学唱,找出自己认为最难唱的一句。讲解升号,装饰音、休止符、不完全小节、连音线。师:在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的休止符,必需要
6、留意休止。(2)生随琴轻声的用“啦”来模唱。(3)学唱歌词并且能有感情的演唱。师:这首歌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那我们唱的又是怎么样呢?跟磁带中唱的心情是一样的吗?(增加了学生对音乐作品心情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心情应一样、和谐。)5、歌曲创编: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形式给歌曲进行创编。6、课堂总结师:你看今日春光明媚,空气清爽,现在真是个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的季节,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吧第2课小小的我课时目标1,发觉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澄澈透亮,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培育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妙情感.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亲密关系和自尊,骄傲
7、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教具,学具电子琴,录音机,VCD,光盘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二、倾听体验三、学唱歌曲四、观赏五、课堂小结1、听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1、播放录音,让学生细致听辨各种水声.2、通过图片,观赏不怜悯境中的小水滴.3、配乐诗朗诵两条小溪有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它们都跑了很远很远的路.一条小溪从冰雪覆盖的山间跑来,另一条小溪从沼泽缓缓地爬行过来,它们都那么细小,好像只能飘起一片树叶.如今,这两条小溪在这儿汇合了.它们变成了一条河,再也分不出你和我.它们的脚步更快了,歌声也更洪亮.它们能浮得起小小的船儿,把它们送向远方.它们再也不分手,恒久一
8、起向前流.人们早已遗忘它们曾经是两条小溪.1、初听歌曲提问:歌中将“小小的我“比作哪些事物你对“小小的我“还有哪些不同的赞美之词2、听老师弹奏歌曲旋律,请学生说出各种出现最多的是哪个音感受,唱出歌曲旋律重复的乐句.3、学生跟琴轻声哼唱旋律.4、学生跟录音完整演唱歌曲.5,思索探讨1)你认为“小小的我“是小还是大2)一滴水可以汇成小溪,江河,大海,那么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位同学是重要还是不重要作为集体的一分子,你应当怎样做6、完整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1、观赏舞蹈小溪,江河,大海1)引导学生从音乐,动作,队形,道具等方面,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验.2)你认为这个舞蹈最美的是什么3)给你印象最
9、深的是什么3,观赏学生舞蹈蓝色畅想1)感受舞蹈表现的对大海的深情2)两个舞蹈给你带来什么样不同的感受1、观赏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2、在歌声中出教室.创设音乐情境,为上好音乐课作铺垫.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意境美.体会歌曲中唱到的“我与集体“的亲密关系和自尊,骄傲的情感,懂得要成就大业,须从点滴小事做起的道理.感受舞蹈作品中音乐,人体动作,舞蹈队形,道具的形式美感.作业设计把歌曲小小的我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演唱.2、搜集关于大海的歌曲.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3课八孔竖笛演奏方法教学目的1、通过竖笛启蒙教学,培育学生学习竖笛的爱好,建立起学习竖笛的信念。2、使学生初步了解竖笛的构造,
10、学会演奏姿态及驾驭基本呼吸方法。3、学会5、6、7、三个音的奏法及其三个音以类的练习曲,并能够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洁的音乐创作,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教学重点驾驭竖笛“缓吹”的方法并学习5、6、7三音及以内的练习曲。教学难点全闭音孔“按指”的技巧并用所学的三个音进行简洁的音乐创作,培育学生的创建性。教具打算八孔竖笛一支、八孔竖笛多媒体课件介绍、构造及演奏姿态图、竖笛演奏曲音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律动练习3、检查出勤及学生带竖笛状况二、导入新课1、听一首由竖笛演奏的音响作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长笛、竖笛)师:同学们也能用竖笛演奏那多好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学习竖笛的
11、吹奏方法。2、板书课题:八孔竖笛演奏方法三、新课教学1八孔竖笛简介(1)出示图形幻灯片。(2)介绍竖笛来源。八孔竖笛原名Recorder,起源于意大利,后来渐渐流行于欧美各国,历代皆拥有闻名竖笛演奏家。本世纪以来,八孔竖笛为教化领域所重视,在很多国家中为各类学校的音乐老师所采纳。近年来,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已经将竖笛确定为器乐教学的选用乐器。(3)简介八孔竖笛的构造、发音原理师:视察自己的竖笛,猜猜竖笛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生探讨)师:我们要学习吹奏的高音八孔竖笛,是一种从顶端吹奏的小型哨嘴笛,分为笛头、笛身、笛尾三个部分(观看幻灯片画面上竖笛构造图)。它音色柔软、甜蜜
12、,可随意转调极富有歌颂性。这种笛体积小、重量轻、携带便利。手指指距近,吹奏时气息用量小,很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演奏。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重奏、合奏,大家听高年级学生用竖笛吹奏的独奏、合奏曲(放录音)。(4)吹奏竖笛应当留意卫生。可打算干净手帕,用后刚好擦洗。提示学生不要交换运用竖笛,以防“病从口入”。2、学习吹奏竖笛的姿态(1)持笛方法(出示幻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左手拇指按住笛身背面上方孔为零孔,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1、2、3孔。右手拇指轻抵住笛身背面中间,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4、5、6、7孔。(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2)演奏姿态(出示图影幻灯片)介绍演奏
13、姿态:分坐姿、站姿两种。不论哪种姿态,身体都要自然端正,竖笛于身体的夹角保持40度左右,肩放松,上臂自然下垂。手指、手腕放松,用第一关节的指腹按音孔,指控与音孔平行,开放音孔,手指不易抬得过高。进行按指练习:指名演奏姿态好的学生做示范。要求嘴角微内收,双唇放松而有限制的含住吹口,含入的深度约一公分。3、介绍吹奏的方法气流强弱不同,也能获得不同的音高。如:开同一个音孔,气流强,获得的音则高,气流弱,获得的音则低。所以,同学们要练习好气息限制。依据音高吹气,力气恰当,使发音既轻松又充分,音色圆润光明,全闭音孔必需缓吹,如同在近距离吹一支蜡烛底火苗,使之充分抖动而不熄灭。学生做“按指”、“缓吹”练习
14、,老师辅导。4、课堂练习(1)讲练5、6、7三音吹奏方法发7的时候闭0孔及1孔。发6的时候闭0孔及1、2孔。发5音时,闭0孔及1、2、3孔留意抬指不要过高,缓吹气。(2)指明学生练习发“5、6、7”三个音(3)学生自由练习“5、6、7”三个音(出示练习谱)要求:从5到7逐一发音,并要心想谱,手指按,由5到7,再由7到5。(4)齐吹(5)接龙嬉戏老师吹学生接:师:7|生:6|师:5|生:7|师:6|生:5|老师吹长音(一音四拍),学生吹短音(一音一拍)5|5555|6|6666|7|7777|6|6666|5|通过嬉戏的方法,请学生分组练习,直到驾驭。四、巩固练习视奏练习曲(出示练习谱)曲一1=
15、C3/4765|765|6|7|765|765|6|5|666|7|765|765|6|5|曲二1=C4/4765|765|67|765|765|65|6667|6667|765|65|第一遍老师吹谱,学生持笛无声地按指。其次遍学生齐吹奏把学生的笛声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放给他们听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好。五、创编活动请学生用“5、6、7”三个音进行音乐创作。板书节奏,请学生用学会的三个音进行组合、现奏。2/4XXX|XX|XXXX|X-|选出一首创作较好的乐曲请同学们一起吹奏,并为乐曲配上打击乐伴奏。六、课堂小结1、激励性谈话,增加学生学习竖笛的爱好。2、布置作业,吹奏练习小宝宝要睡觉1=C3/45
16、-6|7-|7-6|5-|5-7|6-5|6-|6-|5-6|7-|7-6|5-|5-7|6-6|5-|5-|其次单元漂亮的山谷第1课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课型:以歌颂为主的综合课教学目标:1、通过合唱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让学生体验用和谐、统一的歌声演唱二声部合唱,增加集体合作精神;2、通过歌曲森林中的回声的教学,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情怀;3、结合歌曲教学,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学问,对学生进行环保教化,使学生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妙的环境。教学重点:精确表达歌曲的真挚情感教学难点:把握歌曲的音色、力度改变。设计意图一、组织教学(课前打算)播放学生在第一节课的合唱录音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让学生
17、听着自己的歌声,在甜蜜的音乐中走进课堂。给音乐课堂创设全员参加的气氛二、学生活动1、唱一唱:歌曲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a、齐唱部分b、合唱部分演唱歌曲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的低声部旋律。演唱歌曲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的高声部旋律。2、用情歌颂,以美动人。结合远足活动,启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合唱表演我们来到漂亮的山谷3、分小组探讨、沟通。说一说:学生联系自己的演唱,绽开联想,山谷中确定有奇妙的回声。学生懂得珍惜自己身边的美妙的环境。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绽开学习。三、教学歌曲1、听一听:森林中的回声2、视唱,组织学生用“la”音轻声跟琴哼唱歌曲主旋律(两遍)3、观赏:森林中的回声组织学生细致倾听童声合唱歌曲
18、森林中的回声师组织学生感受音乐。要求:听歌曲音乐绽开联想,a、体会此歌所表达的情感。b、体会歌曲音乐中强、弱改变的作用,专心体验回声的音响效果。c、体会人声模拟森林中的回声的合唱效果。4、配唱歌词(1)听歌曲主旋律,默看歌词;(2)轻声配唱歌词(3)有感情的合唱以感受音乐,体验情感为主,四、活动与创建1、合唱表演,2、给森林中的回声重新创编歌词(小组探讨,全班沟通)3、现场演唱创作的新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胜利的欢乐五、乐海拾贝观赏:1、混声合唱回声2、美国童谣敬爱的回声培育学生酷爱生活、酷爱大自然的情怀。六、师生小结结合课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自然科学学问,对学生进行环保教化,使学生懂得珍惜
19、自己身边的美妙的环境。学有所获,受益非浅。第2课森林中的回声教学目标:1、感受强、弱不同力度在歌曲中的表现,理解回声的效果。2、训练两声部的合唱,感受合唱的魅力。3、能有感情合唱歌曲。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两个声部音准的把握,以及合唱声音的和谐统一。2、把握好强弱对比的唱法,唱好回声的效果。教学过程:一、律动导入1、同学们,春天充溢着朝气,让我们跳着去大森林游玩吧!2、随音乐做律动3、森林到了,欢乐的音乐课起先了!二、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啦啦歌,强、弱各一次2、同学们,刚才我们的两次问好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f、p)三、综合训练1、下面,我们就用这两种力度来对答,看谁的耳朵灵敏,反应快,听清
20、晰了。fp33433663663今日是星期几?(星期五)pf11217337337这节是什么课?(音乐课)(师生对答)2、同学们的反应真是灵敏,森林也兴奋地吹起了欢乐风,听135-,u(课件播放)来让我们也来当当小树把这阵欢乐风扩散开来吧!(老师分组用“u”把的音高传下去,要求学生轻轻唱准自己组内的音高,并且配上不同音高的动作。老师加以手势指导,让学生的哼唱声溶入到一起,达到和声的效果。)135UUU3、同学们真像传递欢乐的使者,让老师在这大森林中着实地沉醉一番,瞧,老师还发觉了几片好玩的树叶,这叶子上写着什么?121343565(依次认唱,按依次唱,分声部唱,合唱)同学们真不错,老师同时拿出
21、两条旋律,大家也能各自唱好自己的音高。4、咦,反面还有呢,你们瞧,出示33435565(哎,我们虽然是分两个声部来唱旋律,但是森林可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不能相互争吵,来各个声部站好自己的立场,我们团结地把这两条旋律唱和谐。)(唱得真不错,让老师再来感受一下这份和谐。)5、同学们唱得棒极了,老师太兴奋了,我要对着大森林夸夸我们同学:“同学们,你们真棒啊!”(课件:“真棒啊!”)咦,这是什么声音?(回声)课件出示:回声6、那同学们能不能来当当老师的回声,用老师出示的旋律来对答?(出示手中的叶片道具)是谁躲在树林里,33435565(逐个练唱,分声部,合起来)说话和我们一样的?33435565(分声部
22、,合唱)7、“这是怎么回事?回声回声回声”-师总结演唱歌曲中的最终一句。四、学唱歌曲1、倾听旋律师:森林中的回声究竟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课件出示歌谱)2、听了这首曲子后,你有什么感受?3、大家真的是有感而发,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曲子,这一次我们边听边找出曲子中最为温柔的部分?(你为什么认为是这一句?说得真好,希望呆会儿我们学唱的时候也能这么做到。)出示:ppp再见!再见!再见!A好,B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C看这部分要求我们分声部完成,D我们先来熟识一下低声部的旋律,E高声部的同F学要仔细倾听啦!G师弹低声部旋律,H生跟唱。I高声部来同J学们,K留意了最终一个音长一拍就够了,L
23、下面可是休止符。M老师不N弹琴,O你们看老师的手势来唱好,P(分声部-合唱)Q我们两个声部合作的真开心,R好大家看这条旋律除了要唱准两个声部的音高外还应当留意什么?(力度记号)G、对了,那我们唱的时候都要把这些要求作到位,分声部练唱H、我们把歌词代进去,两个声部一起来。我们一起来把歌谱唱一下,这边同学唱的是(高声部),这边是(低声部),好的,我们一起合作吧!14让我们回到森林中去找寻它真正的回声吧!(师生合作念歌词,师强的部分,生弱的部分)15我们一起唱响他吧,大家来当老师的回声,可要留意回声的特点噢!16我们合作得真开心,老师把原声的部分也让你们来完成吧!17男同学的声音比较的粗圹,女同学的
24、声音比较的温柔,你们说哪个更适合扮演回声啊?(女生)好的,我们就根据这样的角色安排来唱唱吧!18好的,我们跟着音乐来一遍,同学们可要留意速度。19大家在森林逛了这么一大圈都有什么感受呢?20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得唱起这首歌!4观赏曲子这节课我们学的这首曲子是用分声部来延长的,这样的演唱形式叫什么呢?(合唱),好的,下面我们旧老观赏一首由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合唱团延长的回声,大家闭上眼睛细致倾听感受那美丽的旋律。5课堂小结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美妙的回忆对森林说:“再见再见再见!”(唱,歌曲的最终一句)生分声部对唱最终一句。五、观赏合唱曲目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首歌曲是用分声部来演唱
25、的,这样的演唱方式是(合唱),下面我们就来观赏一首由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合唱团演唱的回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细致倾听,感受那美丽的旋律。六、课堂小结天色慢慢地暗了下来,同学们让我们带着美妙的回忆对着大森林说“再见再见再见”(师生对唱歌曲的最终一句)第3课口琴吹奏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堂课教学让学生家较娴熟驾驭口风琴吹奏的基本技巧.2,通过指导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习歌曲我的小马,提高学生识谱,演奏实力.3,通过器乐与打击乐的紧密协作,培育学生的节奏感并让学生体验合作,胜利与欢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二,教学难点:相识75这三个音的位置三,教材重点:75执法的改变三,教材分析:我的小马是一首德国民歌,是
26、小三段体,但乐曲结构短小不宜过分强调中间乐句与前后的对比关系,要保持音乐心情的集中统一.为了丰富歌曲的内容.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基本练习:复习吹奏闪耀的小星2遍.留意:不屈指,折指手型的正确切忌:肯定要在有问题的基础上再吹(二),相识75驾驭指法1,口风琴的学习实物投影口风琴找到中心c的位置依次找到75两个音的位置(1)7-5-(2)7-5-1-指法的练习每组2遍三二一三(2)22751-三二一五(3)22755531三,新歌教学1,出示歌片我的小马的整个节奏方法:1,按节奏拍目的:驾驭歌曲的整个节奏2,按吹口风琴的方法读目的:学习歌曲演奏的基本方法3,出示歌曲旋律并标出指法目的:从
27、视觉上降低歌曲的难度三,新歌教学老师:你们能不能用口风琴自学一下这首歌,一会我们来合奏好吗学生:好(2)a,随口风琴空琴练指法.b,随口风琴空笛练吐奏.c,自由练习吹奏乐曲.d,随口风琴齐奏乐曲.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看那一组弹得即快又娴熟练好后,生合奏,再次感受歌曲旋律,(3)加器乐双响桶xxxxxx沙锤0xx0xx0xx方法:自己读节奏两个乐器合奏与口风琴合奏练习(4)巩固(1)找个别学生展示,加伴奏(2)集体巩固加伴奏同学们,在音乐之旅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新的学问,我们感受到了学习口风琴的乐趣.惋惜,时间过得真快,今日的音乐之旅又要结束了.好了,同学们,我们下节课再见.第三单元海滨音诗第1课大海
28、啊家乡教学内容:观赏歌曲、学唱新歌大海啊家乡、学习用舞蹈来表现大海。教学目的:1、学习演唱大海啊家乡,学会用优美的歌声,深情地表现歌曲。2、用舞蹈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演绎大海。教学难点、重点:指导学生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演绎大海。教学打算:磁带、关于海的图片。教学过程:一、观赏歌曲二、观赏图片导入1、老师:今日,潘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海的图片,请大家观赏。你认为大海美在哪里?你能用形容词形容大海的美吗?2、大海对我们特别重要,它是我们的挚友,更是我们的家乡,今日,我们就来听这首歌大海啊,家乡。三、新歌教学1、初听这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说一说你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心
29、情?3、复听歌曲,你对哪句歌词印象最深,用你喜爱的声音哼唱出来。4、听歌曲,用声势为歌曲伴奏。感受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5、复习三拍子的强弱规律。6、老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7、学生用lu轻声跟琴唱旋律。8、慢速学唱歌曲。9、指导唱:在高潮处唱出歌曲的情感。四、舞蹈表现1、师:假如你现在是一位舞蹈家,你将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大海?2、生做动作:有的用手臂的起伏表现海浪;有的用双手的挥动表现巨浪。3、师:现在全班分成四组,你们能创作出集体表现大海的样子吗?4、分组尝试。师巡察指导,激励学生好的创意。5、各组轮番表现。一起探讨好的创意。五、总结师:同学们的表演给老师带来了美的享受。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勇
30、于表现第2课天蓝蓝海蓝蓝歌曲大海啊,家乡天蓝蓝海蓝蓝观赏白帆、海滨音诗【教学目标】1、能用美丽、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海啊,家乡,用坚决有力的声音表现天蓝蓝海蓝蓝2、通过观赏不同的作品感受大海的变化多姿,体验人们酷爱大海的情感3、在丰富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乐形象,体验音乐的表现力【教学重点】教唱歌曲:大海啊,家乡【教学难点】分析、表现歌曲【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天蓝蓝海蓝蓝一、导入1、师:刚刚播放的是一首什么歌曲?听了这首曲子,使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生答:“歌曲将我带进了一片蓝色的无穷无尽的大海边”;“让我仿佛看到了渔民们在大海上与大风大浪作斗争的场面”;“使我仿佛见到
31、了汹涌澎湃的大海,但我觉得大海有时也有温顺的一面,就象慈爱的母亲。)2、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是一首关于大海的歌曲,大海它不仅仅像大家所描绘的漂亮、壮丽,更是宽敞无垠、变化无穷,大家想不想走进大海的世界,去感受一下它的魅力呢?(想)好,那就跟随老师一起走进大海的世界,首先,请观赏歌曲大海啊,家乡,同时还可以观赏到关于大海的诗作。让生在观赏歌曲的同时,看一些关于大海的诗作,为学生课后的诗歌朗诵做好打算。二、演唱比较分析1、大海啊,家乡观赏大海啊,家乡全曲,投影大海的画面与诗句。师解说:歌曲是作曲家王立平创作于11013年,是电视片大海在呼喊的主题歌,歌词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起先,通篇质朴
32、深情,如叙家常,表现了主子公对大海、家乡和母亲的真挚感情。师:这首歌喜爱吗?(喜爱)老师也很喜爱,那我们就一起学吧。播放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和旋律起伏的特点,老师随旋律打出强弱拍子。提问:这是几拍子歌曲?(三四拍)老师用铃鼓随旋律打出节拍时,学生用打击乐也跟着拍了出来,学生的爱好,课堂的气氛一下子高涨起来,比预想的效果好。分析歌曲(投影曲谱)师:全曲音域只有九度,旋律平缓,美丽好听,三四拍,除去反复,前后只有四个乐句:前两个乐句朴实无华,富有叙事性,后两个乐句情深意长,表现出主子公对大海、家乡、妈妈的深切思念感情。(老师边讲边提问)这一环节不须具体讲解,在下面的教唱环节中选重点讲解老师
33、弹歌谱请同学们听清音,用啦的唱法轻声哼唱旋律,同时用右手打出强弱拍。练唱歌曲a、跟琴轻声唱一遍歌词b、分乐句教唱。c、学生自己练唱(师到学生中轻声讲解要点:附点;强弱特点;句末音时值。)d、边用打击乐边唱一遍。让学生边唱边用打击乐敲出强弱拍子,可帮助学生唱足三拍子时值师:课后请同学们结合歌词练唱歌谱。练唱歌谱课堂上练习一下也行谈谈感受,你认为用怎样的声音和心情演唱比较适合?用柔软、连贯的声音深情的演唱全曲,把心中对大海、家乡、母亲的真挚感情表达出来。(多种形式演唱1:听好过门加上反复部分完整唱一遍;2领唱与合唱。)用简洁的舞蹈动作边唱边表演(师:这首曲子这么美丽、抒情,可不行以用简洁的舞蹈动作
34、表现一下呢?请喜爱跳舞的同学到前面来跟老师一起跳,下面的同学可以自己发挥也可以跟我们一起做动作。)(师:为大胆到前面表演的同学鼓鼓掌)到前面跳舞的同学表现很好,但下面的同学没发挥动作,可提示他们不会做就唱出歌词。2、天蓝蓝海蓝蓝出示歌名天蓝蓝海蓝蓝师:这首曲子你们听过吗?(师介绍歌曲:天蓝蓝海蓝蓝是电视剧潮起潮落的插曲,描绘了大海潮起潮落的壮丽景象,表现了渔民们不怕风浪、不畏艰险的精神。)第3课观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教学目标:1、观赏歌曲白帆、海港之夜和交响曲海洋和辛巴德的船,感受大海的改变多姿,体验人们酷爱大海的情感,感受交响曲的艺术特点。2、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尝试用扬长、演奏、舞
35、蹈、朗诵等形式创作、表演大海。教学重点、难点:分析表现歌曲教法、学法:倾听、演唱、感受、表演、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首歌曲大海啊,家乡和天蓝蓝,海蓝蓝,今日,我们将接着观赏一组表现海的音乐,让我们一起来倾听吧。1、童声合唱白帆(1)、先听录音。思索:歌曲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几部曲式?旋律有什么改变?(2)、探讨这是一首天真、优美的童声二部合唱,描绘了白帆在蓝色海面上漂浮的漂亮景色,表达了少年儿童祝白帆乘风远航,又带快乐回到身边的美妙愿望。歌曲为大调式,单二部曲式,前段较为活泼,后段较为伸展。(3)、再次倾听,跟唱旋律。(4)简洁介绍莫奈法国画家,印象画派的创始人之一,毕生
36、追求表现形式,对运用色调、造型有新的创建,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2、男声合唱海港之夜(1)、带着问题倾听A、歌曲的风格B、旋律有什么特点C、描绘了怎样的情景D、分为几个部分E、演唱形式的改变(2)、解答问题A、这首歌具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B、旋律深情流畅,明朗有力,将进行娶与抒情歌曲的特点融合在一起。C、歌曲描绘了海风吹拂、歌声轻吟的安静的海港之夜,表现了即将出征远航的水手酷爱生活的情感。D、E、歌曲为小调式,主部和副部两部分组成。主部用独唱形式,副部第一遍用重唱,以二边为合唱,使人联想起起先时一名海员拉着手风琴在歌颂,后来海员们渐渐加入重唱、合唱的情景。(3)、再次倾听,轻声跟唱(
37、4)、作者简介3、刚才我们观赏了白帆和海港之夜,同学们能不能分析比较一下这两首歌曲在内容情感和音乐表现手法有什么不同?曲目大海啊,家乡天蓝蓝,海蓝蓝白帆海港之夜内容表达了人民酷爱大自然、家乡和妈妈的情感描绘了大海潮起潮落的壮丽景象,表现渔民不怕风浪、不畏艰险的精神描绘了白帆在海面漂浮的景象,表达了儿童美妙的祝福描绘了安静的海港之夜,表现了即将远航的水手酷爱生活的情感节拍节奏伸展伸展与密集伸展与密集相间较密集旋律平缓起伏较大多小跳和级进多大跳速度稍慢中速稍快中速缓慢力度柔软较强中强逐段加强调式大调式五声调式大调式小调式音色女声、童声男声童声男声心情美丽深情坚决有力优美、天真深情流畅、明朗有力4、
38、回忆上节课两首歌曲,用分组的形式,每组负责一首歌,分析。5、观赏海洋与辛巴德的船(1)、由一千零一夜故事导入,请同学讲解并描述故事(2)、观赏教学后记:第四单元锦绣江南第1课无锡景教材分析:锦绣江南,风光旖旎、人文荟萃。江南的音乐,犹如江南的山水般秀丽优美。苏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锦绣江南就是结合与江南美景的对话,引领学生较集中地感受我国民族音乐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乐的魅力。歌曲无锡景就是截取的其中的一首。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泛的江苏民间小调。全曲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与特产,为五声宫调式,节奏如轻打的鼓点一般,旋律细腻秀美,旋法曲折,特点显明,衬词亲切温顺,富有地方特色。用吴语演唱,则乡
39、土气息散发得益发浓重。在这初春来临之际,选择这一课不但可以让学生体验江南的美景,而且能够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设计思路: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新课程中“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的基本特征,通过师生间同等互动的沟通,把生活音乐化,音乐问足生活化,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和酷爱,达到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实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软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美丽、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2、实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育学生的创新实力、合作实力以及对唱曲的二度创作实力。3、情感目标:通
40、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对现代华蜜生活的讴歌,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剧烈的爱国主义热忱。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开心的音乐氛围中用甜蜜、骄傲的声音娴熟的演唱歌曲,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教学难点:精确把歌曲中出现的“呀”、“末”等衬词,表现出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教学打算:多媒体课件、古筝、电子琴。教学过程:(课件见配套课件中学四)一、新课导入l、观赏感受,初体江南学生听着江南的民歌走进课堂。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大家好!很兴奋今日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音乐的殿堂!下面请同学们观赏一段音乐。)老师弹奏古筝。弹完后老师提问:师:你们知道刚才老师用古筝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生:茉莉花。(
41、点击课件)师:那它又是哪儿的民歌呢?生:江苏民歌。师:是的。老师刚才演奏的正是名扬海内外的我们的江苏民歌茉莉花。谁能哼唱几句让我们观赏一下?2、听着旋律,跟唱练声师:不错!看来我们的同学对茉莉花这首歌还是特别熟识的。再来考考你们,你除了知道茉莉花是江苏民歌外,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水乡船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姑苏风光、紫竹调、绣荷包、无锡景师:同学们说得可真多,真不愧是我们江苏人,说到江苏的民歌,大家都是朗朗上口。俗话说,说得比唱得好!我很希望你们今日能够唱得比说得好(点击课件)!请看屏幕,依据屏幕上的要求唱出你所听到的旋律。师:老师说的果真不错,你们的确唱得比说得好。今日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学习你们刚才所说到的诸多江苏民歌中的其中一首-无锡景。(设计意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踏出胜利教学的第一步。老师的一段古筝独奏茉莉花,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老师所弹奏的美丽旋律中初步感受江南音乐的风韵,由此引出老师的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引导提问下走进江苏的民歌。“俗话说,说的比唱的好,老师希望你们今日能够唱的比说的好!”通过我的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