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音乐的理解.docx





《我对音乐的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音乐的理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对于音乐的理解,自己想最先表达的,是那些常态的生活状况中零零星星的感性体验。比如自己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无论骑车还是漫步校园,都带上耳机,让舒缓或激烈的旋律与吟唱给自己 与周围的环境铺陈一段距离,于是在路上的时候有音乐相伴,每一刻时光都似乎变成了电影般的影像存留 在记忆的河流中;喜欢在琐碎充斥的生活里留一点安静的时间给自己,听听旧歌、找找新歌,期待新的触 动自己的纯粹的旋律或是歌声;也喜欢和一些音乐的邂逅,比如遇见coldplay便是自己中学时一件难忘的 经验:某天,像平常一样走进常去的一家音像店,在外国歌手区转悠,无意中发现了黑色简洁封套的 parachutes, 一阵悸动,便在对它毫不了解
2、的状况下买回了家,而从音乐飘出的霎那,便深受感染与触动 由此便几乎决定了这之后几年来对于这(一)个乐队所有作品的持续关注;还喜欢这学期辅修的高级综合英语课程的年轻老师,在每周一次她的课堂里 的间隙,总会听到不同的音乐,有些是熟悉的,比如曾经的小红莓乐队,而有些则是自己不知道但是跟着 喜欢上的,比如乡村民谣风的the weepies,在她的课上,便总有着小小期待和对课间音乐的敏感。有些音乐像诗或是散文,只需预留一定的安静时光来静静阅读品味,带有一丝休闲的意味;而有些音乐却 更有学术的气质,体现的是音乐表现力的宽度和特别味道,需要聆听者耗费脑力去感受与解读,或许有些 费力和不随意,但是过程却也颇具
3、趣味(这一感受的明晰来自于在第一堂课上聆听老师播放的刘索拉以醉 酒杨贵妃为主题的现场声音表演)。毫无疑问,音乐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随着自己聆听音乐的经验的积累,已不再是无 意识地寻求和聆听不同的音乐来作为耳膜多样的刺激,有意识的对于音乐的思考成为新的内容。也唯有如 此,音乐对于自己还会展开新的空间与可能,自己也不会因为听得音乐类型过于单一或是由于在数量上的 泛滥而致厌倦乃至丧失对于音乐的感受与鉴别、鉴赏的能力。而关于音乐,所能谈论的,也只能全来自于自己聆听音乐的所有经验。(二) 可能由于自己所接触到的音乐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流行音乐,而其中歌者自己创作并自我演唱的类型占绝 大多
4、数。所以,在自己看来,音乐首先是一种方式,一种记录和自我表达的方式。它是由有限的音符和各 式人声串接出的无限精彩。旋律和歌唱营造情境,烘托心境,价值之处在于它的表现力。从这个角度来看, 音乐的功能似乎无别于文学、摄影,或是绘画等其他表现方式。因为这种便利与表面的平凡性,当今的音 乐流行与普及的程度或许是以往任何时代都无可比拟的:有条件学习音乐、创作音乐、发表音乐,与音乐 有关的演出和各层次的交流也似乎是前所未有的繁荣,音像市场和日益发达的网络里还有海量的音乐资源 供你选择。许许多多的创作型歌手出现,唱着自己的感伤与生活,然后许许多多的人们循着这些唤起共鸣 或是给予了美好内心体验的音乐作品形成自
5、己的交流圈,以聆听到的音乐专辑刻度自己的情感与逝去的时 光。(三)在笔者看来,这样普及和大众化的音乐引向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在当下,从未像现代这样普及的音乐创作与交流为每个喜欢、欣赏甚至自我创作的人提供了拓展自 我表达空间的巨大可能性,同时也间接为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自我谱写音乐的听众们提供了在茫茫的 音乐之海里攫取那些打动着自己心灵的音乐的海贝的机会。而这两方面又恰恰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 音乐创作者们以自己的作品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与信念,同时需要知晓自己的作品被他人、被很多人所聆 听和喜爱至少被聆听。由此,他创作的意义才算达成。而另一方面,许许多多因为各种原因没能有机 会或是意愿自我
6、创作的人们通过邂逅和搜集他人的音乐以另一种方式构建出属于自我的音乐世界,并意外 地以音乐为通行证结识新的朋友,拓宽了自我的情感体验。顺着这样一条思考的路径,我想自己至少找到了一条(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之所以必要的原因:音乐之于 每个儿童都意味着可能性,每个儿童面对音乐都具备一种可能性。每个健全的孩子,有耳,可以听;有嘴,可以吹唱;有手,可以弹奏;还有一颗心,能够体验、感悟和想 象这是每个儿童面对音乐的可能性,需要通过音乐教育好好挖掘与塑造。同时.,音乐之于他们来说不 仅仅是可供欣赏和陶冶情操的材料,而它本就可能内化为他们自身用以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这是音乐对 于每个儿童意味着的可能性,至少可以期
7、望通过好的音乐教育在孩童身上播下这样一种创造力的种子。有 时想想,总会很憧憬这样一种简单但富有创造力的生活:一天下来,除了记记日记,可以以诗歌、散文或 是小小说的形式记录印象深刻的人、景还有事,可以画幅小画聊表彼时心境,又何尝不可谱曲一段。由此, 自我生活的丰富被不断以各种方式记录,有了这些积累,还怕什么年老没有可供回忆和整理的东西吗?当 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还在于学前儿童的成长阶段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关键性,这也是它不同于学 龄后儿童乃至成人音乐教育的关键之一。由于笔者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在此便不做深入的论证或是分析 了。其次,它的普及与泛滥也让人(尤其对于那些只是欣赏音乐而不会创作的人
8、来说)至少对于笔者自己 产生这样的困惑:麻木的困惑泛滥的表现着个人独特但同时也可称为“小心情”、“小日常”的凡俗的 音乐作品究竟能被欣赏多久呢?以时间、时代的大视野来看,这些作品大多是个人化的、阶段性的、感伤 性的,这注定它是不会长久的(当然除去那些把握住了现实与时代脉搏的强有力的作品),只会在前进的音 乐浪潮中被逐渐遗忘。对于听众个人来说,听过了过多个人化的作品,在新鲜感和刺激感消退之后便不得 不期望觅寻到更新的、有冲击力的旋律和声音。就这样不断循环,最终可以预见寻找的匮乏和听觉的麻痹。 虽然有些通俗意义上的表现日常生活的音乐小品具有它的独特性,但是日常生活的琐碎与片段经验的短暂 也在某种程
9、度上决定了这类作品的平凡,如果一个人走不出这样的音乐,是否又反过来说明了这样的听众 面对生活已出现问题呢? 人们总归应当在渴望着那些具有永恒特质与超越性的作品吧,以期跳出这凡 俗的纷杂,在更为圣洁和广阔的天地释放心灵,感受作为生命的自由。而那些经受住时间乃至文化差异考 验的古典音乐杰作或许就具有这样的特质吧。而笔者关于音乐的谈论也只能暂时止于此了。对于古典音乐,自己缺乏欣赏的素养和有关的背景知识,这 些将大大影响着自己对于“音乐是一门艺术”的理解和对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之必要性的深入理解。关于音乐,有所想,先能写下的只有这些而已。思绪翻飞、纷乱。留待自己在音乐中有新的体验、收获与 成长后,再进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音乐 理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