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xiugai.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xiuga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xiugai.doc(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9.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古诗中字词,诗句的含义。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课文。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收集作者及古诗的材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 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2.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 看图说话:(
2、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 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2. 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3. 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5. 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2. 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3. 体会感情。假如你
3、就是哪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4. 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五、指导写字1. 出示要写的字。2. 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六、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板书:舟夜书所见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孤独、寂寞感:动客情第二课时一、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 指名背诵舟夜书所见2.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温: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二、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1. 根
4、据学习舟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诗。自学步骤:A. 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B.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C.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D.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回指导。三、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1. 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2. 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1. 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 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 引导学生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
5、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4. 学生交流想象的情景,并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2.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六、练写生字,当堂展评。1. 出示生字,读记、组词。2. 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 练写绳子,同座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七.拓展活动1.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2. 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家乡、亲人) 10.风筝 教学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
6、字。正确读写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感,导入学习1.导语: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大家分享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
7、读课文1. 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3. 指导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却、命、丧“的写法。4. 词语解释。憧憬:向往。凌空:升,高出天空。垂头丧气:情绪低落。三、学习课文1. 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句子。2. 交流句子,教师出示。(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2). 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3)我们都哭了(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3.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1. 创造比素氛围,读好第二
8、自然段。A. 在读、评、赛中读通课文。B. 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写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C. 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好课文。2. 想象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A. 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B. 谁想放风筝?大家是怎样放风筝的?C. 出示课文的填空题,填进有关的字和词,然后把怎样放的告诉同桌。D. 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着什么?说给大家听听。3. 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4、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五、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2. 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复习导入1.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谁能说说这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
9、?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 学习48自然段。1. 教师引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画出课文中的句子。2. 教师引导: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画出我们心情难受的句子。3. 交流,教师出示。A.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踪影。B.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4. 朗读这些句子。5. 教师引导: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6. 学生汇报。7. “小小的风筝,你寄托了孩子们多少欢乐,多少向往。”大家能读出这份情怀吗?8. 指导朗读。三、 谈感受1. 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很着急,你们有这样的生
10、活经验吗?2. 学生交流。四、 拓展练习1. 亲手制作风筝。2. 写一写制作风筝的过程。五、 布置作业1. 继续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2. 收集有关风筝资料、图片,互相交流。3.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11.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4. 积累好词佳句。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11、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 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2. 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初步感知课文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2. 出示 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3.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正音。三、 质疑1.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2. 读词。四、 练习写字1. 学习写生字,交流学习方法。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2. 练习写生字。3. 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五.布置作业1. 抄写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12、 背诵喜欢的段落。第二课时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1. 师引述: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她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着奇妙的声音,不信,你们听。2. 播放课件。(课文内容)3. 交流: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4. 师小结: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一齐欣赏这篇诗意的文章秋天的雨。二、 初步感知课文。1. 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头回答。3.选择你最喜
13、欢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还可以进行背诵,然后对你同桌 说说你喜欢这段的原因。三.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教学。1. 教学第二自然段。(1).学生汇报。(2).教师引导:课文描写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什么味道吗?(3)指导朗读。3.教学第四自然段。A. 学生汇报。B. 教师引导: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C. 教师: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D. 指名学生朗读。4.教学第五自然段。A. 教师:秋天的雨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全班同学读第五自然段。B. 齐读第五自然段。四.拓展活动1. 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完这篇课文,你们喜欢秋天吗?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呢?还是写一
14、首秋天的诗?2. 学生自由组合,动手创作。五.布置作业1. 背诵喜欢的段落。2. 继续完成绘画或诗歌。板书: 一把 钥匙 一盒 颜料 丰收的歌11.秋天的雨 藏着 气味 欢乐的歌 吹起 喇叭 12.听听,秋的声音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2.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3.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磁带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享受音乐,发挥想像1. 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磁带)2. 直观感受:同学们
15、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3. 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4. 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听到的是不是一样呢?(揭示课题)二.朗读欣赏,感受诗情。1. 读通诗句: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那种声音?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3. 朗读展示,想象表演。A.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B.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如:大树抖抖手臂(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演哪段。)4. 配乐朗读。A.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乐试
16、读。B. 指名配乐朗读。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1. 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好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来写。2. 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小诗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3. 汇编成诗:几个同学只有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准备展览。四.课外活动: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13.花钟教学目标: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教
17、学重点: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体会花儿开放的美。教学难点: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钟声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自然界的花也像钟表一样能报时呢。有位植物学家还把不同时间开的鲜花栽在一起,组成一个花钟,你们想了解以下吗?2. 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3.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都在课文里藏着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二.初读感知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A. 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B. 同桌互相听读
18、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教师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3. 同桌互相说说课文的内容。三.读读画画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 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3. 各种花在一天之内,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各种花开花的先后顺序来绘制一个花钟,好吗?4. 同桌合作制作花钟。5. 在小组内展示花钟并进行介绍。(要求介绍时用上课文中的词语)6. 小组内推荐一只最好的花钟在全班展示、介绍。四.读读悟悟1. 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先来填一填。2. 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3.
19、最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表达鲜花开放的词语用的特别好。五.课堂作业1. 学习生字。A. 出示生字卡片。B.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C. 同桌提醒楔子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D. 学生书写。2.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新词。六.课外延伸1. 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儿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在花钟上补充的花最多。2. 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 听写词语。2. 指名背、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3. 校舍功能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二.朗读感悟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 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3. 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讲述花钟1. 学生自由读
20、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植物学家修建的花圃。2.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小小讲解员,介绍这个奇妙的花钟。A. 在小组内讲述。B. 每组推荐一人全班讲述。C. 评出最佳讲解员。四.积累语言你还喜欢哪部分课文内容,能把它背下来吗?五.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2. 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3.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4.蜜蜂教学目标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20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3.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4.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
21、蜜蜂的知识。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讨论,明确作者从试验中得到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到的。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法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1. 教师引述。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2. 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 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呢?3.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同桌互读,纠正错误。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标人教版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xiugai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