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于勒是你的叔叔,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标题?那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于勒是谁的叔叔?(学生回答可能:莫泊桑、若瑟夫)这两个人物是同一个人吗?小说中的“我”若瑟夫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作者。 二、感悟标题,初涉小说 同学们在文章中找找和标题相照应的一句话,体会若瑟夫对叔叔的感情。 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句式上的反复强调叔叔是我们家的亲人,更流露出“我”对叔叔的同情,更显示了我内心无比心酸的感受。 我的叔叔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
2、,他和我们一家将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泊桑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 三、走进课文,熟悉小说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说,思考两个问题 1、介绍于勒的命运 2、介绍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 2、小说中的于勒有着怎样的命运?请同学们找出课文的情节来说明一下。 早期放荡(第6段) 中期阔绰(8-10) 有一封被家人视为“福音书”的信我们请卢俊同学念一念。 老年落魄(29段后) 3、菲利普一家是怎样对待不同命运的于勒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赶(第7段)“送”、“打发”表面上用词很客气,实际上暗示菲利普夫妇的狠心,惯例一词更是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冷漠关系。 发了财
3、的于勒让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第8段末,12段母亲的话(赞) 第3、4段,13、14、15段,语意反复,同样的情景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在他们的生活中却出现了无数次,足已写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企盼之情。 朝思暮想的于勒有一天真的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躲)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小结: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可以说是反复无常,然而变化的外衣下,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变的内心:那就是金钱至上的丑恶灵魂。 4、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菲利普一家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家,去感受他
4、们的喜怒哀乐吧!(板书房子及房主菲利普) 哀:生活拮据(jij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课文中是如何具体表现这一点的?(1、2段) 刚刚够生活,父亲很晚从办公室回来,挣的钱不多 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 买减价的日用品,买拍卖的底货 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 小结:用俭省的笔墨通过琐细的小事渲染菲利普一家拮据的家境。 这一家有没有幸福的时刻? 接到于勒的来信 梦想用于勒的钱改善家人的生活 二姐终于结婚了 全家人去哲尔赛旅行 大家有没有发现菲利普一家的幸福有着怎样的特点?全家人将幸福寄托在于勒身上,是一种虚幻的幸福。 怒(分角色朗读21-49段) 于勒败光家产
5、 船上巧遇落魄于勒 若瑟夫多给小费 小结:生活是一部由金钱开动的机器。菲利普一家如同一个个提线木偶,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被一只幕后的手操纵着,这只手就是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法国大文豪左拉曾经这样评价莫泊桑的作品:“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但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窗口,读他的作品,读他笔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这一节课,让我们怀着真诚的心去打开小说中那一扇扇生活的窗口,去欣赏我们心中那一道道别样的风景吧! 二、打开窗口,欣赏风景 艺术起于至微,请大家用心感受,看看你能不能从某个独到的角度来赏析这篇小说。 大家说说你找到了这篇小说中哪些有意思的
6、地方,这些有意思的内容有怎样发人深思的东西?(学生自由表述)老师在学生的基础上示范:如于勒的称呼,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小说独特的视角、小说中的巧合、细节描写、小说的结局等,当然你们也可以自己寻找角度,来品味小说的独到意味。小组讨论 1、对于勒的称呼或评价 菲利普夫妇:恐怖(坏蛋、流氓、无赖)分文不值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贼、讨饭的、流氓 若瑟夫: 叔叔 小结:言为心声,对人物的不同称呼或评价不仅表现了于勒命运的起伏,更像一面镜子照射出菲利普夫妇用金钱来衡量亲情的虚伪自私的个性。唯一没有改变称呼的人是若瑟夫,他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在他心中亲情是多么的美好与重要。 2、景物
7、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美丽的景色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快活和骄傲)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与刚上船时形成鲜明对照,表现菲利普夫妇一家失望沮丧的心情,深刻表现了菲利普夫妇的冷酷无情) 一切景物皆情语,虽然小说的景物描写不多,却很好地烘托了人物前后不同的心情。 3、视角 小说为什么要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现实生活?大家有没有读过类似以孩子为视角展开故事情节的文章?(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等) 以纯真美好的儿童世界讽刺自私冷酷的成人世界,寄寓了作者美好的愿望,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 讨论:若瑟夫长大后会不会成为和他父母一
8、样的人? 4、巧合 起先我们全家都十分盼望于勒会在船上,没有想到于勒果然就在船上,这就是巧合。 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巧合使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令故事更加美丽,增强可读性。 5、 细节 可是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爱慕虚荣,渴望过上上流社会的日子) 吃牡蛎 父亲突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毫无疑义,父亲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位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对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
9、,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菲利普夫妇爱慕虚荣,既怕花钱,又爱面子) 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时一系列的动作神态语言 细节决定成败,莫泊桑用一系列传神的细节为我们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家从刚刚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他们有着怎样的个性特点? 爱慕虚荣、虚伪自私、冷酷无情、贪婪势利 小结:总之,菲利普夫妇是钻到钱眼里去了,他们不是这一家的主人,金钱才是这一家的户主,他们成了金钱的奴仆,在金钱的操纵下,于勒被逐出了家门,“我”也很难融入此家,亲情也随之被拒之门外。(板书:钱、亲情、我等)那么与冷酷无情的菲利普夫妇相比,于勒对钱和亲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青年时挥霍钱,阔绰时不忘哥哥,在他眼中没有用
10、金钱来衡量亲情,但是,在当时的社会中,贫穷一下子击败了于勒。) 三、体验感悟,提炼升华 金钱毁灭了于勒这样没有金钱意识的人的生活,扭曲了像“我”的父母那样视金钱为上帝的灵魂,同时它又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失去对人的真诚的爱心和同情。 四、走近作者,拓展提高 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作者,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走近作者。 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有“短篇小说巨匠”的美称。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充分显示出他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都有独到之处。代表作有羊脂球漂亮朋友米隆老爹项链等。 五、放飞想象,拓展提高 有
11、人说,想象是一切希望和灵感的源泉,这部伟大的作品是否能让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一课的作业。你们可以先在课堂上讨论一下。 续写: 当衣衫褴褛的于勒敲响菲利普家 改写: 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是富翁于勒 六、课文小结 同学们,其实金钱并不像平常所说的那样,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唯有对金钱过分的贪欲才是一切邪恶的根源,它可以成为许多东西的外壳,却不是里面的果实。让我们记住这句话:金钱并不就是幸福,一个人即使贫穷也能成为精神的富翁。(板书:幸福)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巧妙的构思,把握曲折的情节; 2理解通过语言、行动、神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对金钱
12、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重点难点 1、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 2、小说主人公的确定及对金钱关系的正确认识和评价。 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 莫泊桑 于勒:穷富穷 菲利普夫妇:盼赞见躲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师: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板书:我的叔叔于勒) 二、检查
13、预习 1、多媒体展示教学目标。 2、了解作者及主要作品。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代表作: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短篇小说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 3、检查字词,纠正读音。 三、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指名概述故事情节。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 (1)要求把课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圈点出来: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小子、家伙、老流氓、贼、流氓。 (2)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小说前前后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对于勒不同的称呼?
14、 教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因为于勒当初花了菲利普夫妇的钱于勒到美洲赚了钱,不仅愿意还他们钱,而且还可以多给他们钱破产又失去了钱,又可能要回来花他们的钱。 (3)学生讨论:从上面的这些不同的称呼中,可以看出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 教师引导小结:恐怖希望恐怖、仇恨 (4)归纳本文的情节。(情节的每部分用一个字来概括) 教师引导小结(板书):盼-赞-见-躲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研读课文,归纳主题 1、开头菲利普夫妇如此盼望于勒归来,结尾却千方百计躲避,原因是什么?(结合情节分析)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金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其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
15、至上的社会制度。 2、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教师出示四种主题说(见课件)。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只要言之成理给予肯定。教师点拨: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我们可以概括为: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对“金钱至上”的思想进行了批判。 3、小结:在那样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菲利普夫妇对弟弟反复无常的变化,就是缘于“金钱至上”的观念。对于勒的态度变来变去,崇拜金钱的心理却始终不变。 五、布置作业,学会反思 1如果你身边也有像菲利普夫妇和于勒这样的亲戚,你如何看待他们? 2圈划标记文
16、章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句,并批注出性格特点和描写方法。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分析形象,赏析写法 1说话训练。要求用以下句式:我认识了一个(人物性格特点)的(人物),你瞧,(人物表现),运用了(描写方法)。 菲利普夫妇:自私虚荣、唯利是图、冷酷无情、金钱至上 于勒:花花公子、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自食其力、不拖累人 (以上都要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提示:重点研读第25到38段) 2、讨论: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题目为什么是“我的叔叔于勒”? 明确:于勒的贫富变化是小说的中心线索,故事紧紧围绕他的命运展开,他的暴发和沦落,直接决定了菲利普一家对他的亲疏好恶与喜怒哀乐,从而鲜
17、明地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和社会意义。 3、“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形象: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 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是线索性的人物。 4、赏析手法。围绕以下话题自由发言:曲折多变的情节安排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 二、自主展示 1、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场景:轮船上,人物:“我”、菲利普夫妇、于勒,情节
18、:从菲利普夫妇吃牡蛎到发现于勒直到离开这部分。要求细致分析菲利普夫妇的行动,语言和性格。 2、看了这个“嫌贫爱富”的故事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或启发呢? 学生自由发言。点拨:不要把实现理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应该通过自己去奋斗,去努力,去争取。在亲情和金钱上,应该珍惜亲情,淡泊名利。对弱者应多付出爱心,同情,树立正确人生观。 三、总结课文 作者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形象地揭露了金钱对亲情的腐蚀和危害,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四、布置作业 1、如果菲利普夫妇遇到发了大财的富翁于勒,其表情将会怎样?夫妇间又会进行怎样的对话呢? 请写200字左右的片段练笔。 2、完成补
19、充习题相关内容和一课一练作业。 教学 后记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初中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 2、 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3、 学习通过表情、行动、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教学重点: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 教学准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比较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初二学过的变色龙吗?请同学们回忆小说中的“变色龙”是指谁?作者为何称他为“变色龙”?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
20、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整体感知: 1、 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人物的变化,并以此概述故事情节。 2、 小说刻画的人物主要有哪些? 3、 先由学生以小组形式(两三个人)议论,然后,全班讨论。于勒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明确: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作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来跟哥哥同住,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初中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第一课时。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
21、,重又潦倒落魄下来,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跟讨饭差不多,他又重新成为哥哥、嫂子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4、 分组叙述于勒的生活经历: 以菲利普的口吻来复述哎!我的弟弟于勒。 以于勒的口吻来复述这些年都做了啥! 以老船长的口吻叙述我的可怜的朋友于勒。 三、理清文章的结构: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四、再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注音释义 栈(zhn)桥 牡蛎(l) 煞(sh)白 撬(qio)开 诧(ch)异 褴(ln)褛(l) 拮(ji)据(j):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福音书:文中借指好消息、幸福的信息。 五、引导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的叔叔于勒 优秀8篇 叔叔 优秀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