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_1.docx
《《爱莲说》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学设计_1.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爱莲说教学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气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操; 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德,培育“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 教学内容 一、 导课 幻灯放映莲花的图片引入 导语:同学们,刚才图片中的是什么花(莲花),它美不美,宠爱不宠爱(宠爱)。宋代有一位哲学家叫周敦颐,他不仅宠爱莲花,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短文爱莲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熟识一下他。 二、作
2、者及文体学问介绍:(出示图片) 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老师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 了解文体“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谈论,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一)同学自读课文,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出示图片,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二)老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三)同学再读,找出文中
3、描写莲的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生长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体态 香远益清 香气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风度气质 这些描写不仅写出了莲美丽的外表、芳香的气质,而且对莲高洁的品德、奇妙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来朗读这段文字) (四)作者宠爱莲花仅仅是宠爱她的外形吗?书中把莲比作什么?(君子)他们之间有哪些相像之处呢?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质朴自然,不显媚态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 ,行为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
4、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莲花是为了赞美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就是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做一个像莲一样品德高洁的君子。 作者借莲来表达自己的志愿,想一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托物言志 托莲花形象,言君子之志 现在我们真正了解了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深意,让我们将这一段再大声的朗读一遍,留意读出对莲的崇敬之情。 (五)作者写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写莲是为了赞美像莲一样的君子,质朴正直、志洁行廉;将菊比隐逸者,虽具高洁品质却超凡脱俗,不愿没有滞留在世俗之中;将牡丹比富贵者,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六
5、)对于花的宠爱是由人的思想感情来准备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宠爱,那么作者对宠爱菊、宠爱莲、宠爱牡丹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 提示:菊-惋惜 牡丹-鄙视 四、课堂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也不悄于像世俗之人那样贪慕富贵、追逐名利。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以莲自喻,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是难能宝贵,让我们在大声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阅读.感悟.实践”(二) 2、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爱莲说教学设计2 语文版七班级下册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陆草木之花,可爱的有很多很多,你宠爱哪一种
6、呢?为什么宠爱它呢?说说看。(同学众说纷纭)有人说,宠爱花的人,都有一颗和善的心。我很欣慰今日看到了这么多和善的心。 二、作者简介 师: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人。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在周元公集。 师:要留意“颐”字左边的写法。 三、解题 “说”是谈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四、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叫一位同学上黑板注音) 甚蕃(fn) 淤泥() 濯(zhu
7、) 清涟(lin) 枝蔓(n) 亵玩(xi) 隐逸() 颐() 噫() 鲜有闻(xian) 师:一同学带读 2、全班朗读课文 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留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书很有韵味,得意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较舒缓。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阅历,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去读。 3、老师范读 五、理解重点字词 1、蕃 (多) 独 (只有) 甚(特殊) 而不染( 表示转折)( 沾染污秽) 濯(洗涤) 清( 清水) 妖(美丽而不庄重) 不蔓不枝(长藤蔓)( 长枝节) 属于词类活用 香远益清(更加)
8、( 芳香) 亭亭净植(矗立的样子)( 立) 焉(呢) 予谓菊(第一人称我)( 认为) 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陶后鲜有闻(少) 宜乎众矣(应当)(多) 中通外直 (畅通 挺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是蕃和鲜。) 2、了解两个古今异义 植 宜 3、一词多义: (1)“之”字用法 水陆草木之花 之: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无丝竹之乱耳 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 何陋之有 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2)清:清亮(濯清涟而不妖);芳香(香远益清) 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不行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
9、而不行亵玩焉) 4、词类活用: 1.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例句:不蔓不枝 2.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杈。例句:不蔓不枝 3.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例句:香远益清 4.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例句:香远益清 5、翻译全文 六、分析课文 1、周敦颐宠爱什么样的花,大家知不知道?(莲花) 师:莲花的别称还有(荷花、芙蓉等) 2、写独爱莲的缘由是什么?课文中哪些句子是着重写莲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3、写莲是从几个角度写的?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味道 香
10、远益清 姿态 亭亭净植 气质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4、这几个角度各写出了莲花的哪些品德? 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哗众取宠) 外形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豁达大度,内心通达,行为正直) 味道 香远益清 ( 美名远扬) 姿态 亭亭净植 (志洁行廉或独立高洁) 气质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自尊自爱令人敬重) 师: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美丽,令人敬重。我们知道了作者爱莲,不仅由于莲花姿态美丽,而且更由于莲的品德高尚。 师:那么我们知道了莲品德高尚,作者把它比方成什么?(君子) 5、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隐逸者
11、、富贵者。 6、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其用意是起衬托作用。 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德,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宠爱之情。 7、刚才我们知道了菊比作隐逸者 牡丹比作富贵者。为什么? 隐逸者呢?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情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就像陶渊明一样(陶渊明一生清廉,为官多年,最终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他从简洁的宦海中摆脱出来后,回到家乡,躬耕垄亩,过起了闲适得意的隐居生活,并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和饮酒诗系列),但躲避现实,隐居起来。 师:作者宠爱吗?(赞美惋惜) 师:你是从哪
12、一句看出来的?(陶后鲜有闻)富贵者呢?由于牡丹花特别浓艳,花朵硕大,有人评价为“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师:作者宠爱吗?(特别鄙视、厌恶) 师:你是从哪一句看出来的?(牡丹之爱,宜乎众人矣) 师:那么君子是怎样的人? 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 师:莲花这般高洁,在当时宠爱她的人多吗?有何凭证?此话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不多。“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感慨、痛惜) 七、现在我们明白了,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
13、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鄙视!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德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的主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八、小结 本文通过对莲花形状的叙写和评论,借花喻人,阐述自己不慕荣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委婉
14、地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庸俗世风。 九、齐背课文,再次感受作者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 十、结束语:通过今日的学习,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莲花一样的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世俗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德高洁、通达正直的君子,让君子之德传播天下,让君子之名远播,让君子之行引领众生;那么,君子之德就会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成为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爱莲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 理解、学习莲花“亭亭净植”、“出淤泥而不染”的珍贵品质,做莲花一样正直的人!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指导同学自主
15、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德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课时支配:1课时 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这节课,咱们先一起欣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莲花”)。多美的莲花啊!纯净,脱俗,她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 2、请同学们搜寻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比如: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孤独;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3、同学朗读以上有关“莲花”的古诗文句 。 师:同学们平常看的书很多,朗读得也不错,这些诗句都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莲花,赞美了莲花,令人沉醉,令人难忘。今日,咱
16、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宋代哲学家的名作-爱莲说(投影课题:爱莲说) 二、解题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著名的诗人。他很爱菊花,常在诗里写到,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闲适见南山”,始终称为名句。 三、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多媒体.播放图文并茂诗朗诵,同时要求同学给生字注音,并标出难句。 2、让同学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任抽两名同学朗读课文,同时让其余同学留意订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4、全班
17、齐读课文,并结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四、翻译课文 (一)查阅解释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1)。晋陶渊明独爱菊(2)。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7),亭亭(8)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9)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10)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1);莲,花之君子(12者也。 噫(13)!菊之爱(14),陶后鲜有闻(15);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16)众矣! (二)、指导翻译 (1)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18、。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单单宠爱莲花,宠爱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淤泥, 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3)濯(zhu)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的样子,这里指清水。妖,美丽而不端庄。 (4)不蔓不枝:不牵牵连连的,不枝枝节节的。 (5)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越。 (6)亭亭:矗立的样子。 (7)亵(xi)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 (8)隐逸者:隐居的人。封建社会里,有些人
19、不情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 (9)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0)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1)噫(y):叹词,相当于“唉”。 (12)菊之爱:对于菊花的爱好。 (13)宜乎:宜,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三)、译文 水上陆上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单单爱菊花。从李氏的唐朝以来,社会上的人很爱牡丹。我却宠爱莲花,宠爱它从污泥里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气味越远越芳香,它又端庄又洁净地直立在水中,可以远远地欣赏它,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
20、富贵人”,莲花是花中君子。唉!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以后不大听到了;爱莲花的人,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的了! 五、分析课文,品尝语言,领悟课文 1、师: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提示 第一、说明周敦颐和陶渊明一样,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其次、作者赞同陶渊明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但不赞同陶渊明的隐居、躲避现实。连用两个“独”字,特殊鲜亮地阐述了自己还有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2、我们把课文读好了,也翻译了课文,理解课文就简洁多了。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明确 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从体态
21、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的清高。 3、师: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明确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珍贵品质。 4、师: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明确:托物喻人) 5、这篇文章的主体写的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 提
22、示 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6、老师小结:作者之所以能写出“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处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更和他在这一特定的环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关。周敦颐那笔笔传神、句句融情的文笔是不是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要写出有重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仅要贴近生活,有真实的经受,还要体现自身价值的鲜亮的独特的共性。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把周敦颐为什么要借莲花来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缘由阐述清楚了。下面同学们回顾一下,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请同学关怀解决。 六、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1. 读了爱莲说,我们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予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莲说 教学 设计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