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毕业设计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双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目录一、设计目的 .二、初始条件: .三、设计要求: .四、设计基本思路 .五、系统原理框图 .六、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七、参数计算 .1. 有关参数的计算 .2. 电流环的设计 .3. 转速环的设计 .七、双闭环直流不可逆调速系统线路图 .1.系统主电路图 .2.触发电路 .3.控制电路 .4. 转速调节器ASR 设计5. 电流调节器ACR 设计6. 限幅电路的设计 .八、系统仿真 .1. 使用普通限幅器进行仿真 .2. 积分输出加限幅环节仿真 .3. 使用积分带限幅的PI调节器仿真 .九、总结 .1 一、设计目的 1. 联系实际,对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进行综合性设计,加深
2、对所学自动控制系统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并掌握分析系统的方法。2. 熟悉自动控制系统中元部件及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3.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自动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系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4. 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并通过设计正确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5. 掌握应用计算机对系统进行仿真的方法。二、初始条件: 1 技术数据(1) 直流电机铭牌参数:PN =90KW, U =440V,NI=220A, Nn=1500r/min,电N枢电阻 Ra=0.088,允许过载倍数=1.5;(2) 晶闸管整流触发装置:Rrec=0.032,Ks=45-48。(3) 系统主电路总电阻:R=0
3、.12(4) 电磁时间常数:T1=0.012s(5) 机电时间常数:Tm =0.1s(6) 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oi=0.0025s,转速率波时间常数:Ton=0.014s.(7)额定转速时的给定电压:Unm =10V(8) 调节器饱和输出电压:10V2 技术指标(1)该调速系统能进行平滑的速度调节,负载电机不可逆运行,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D10),系统在工作范围内能稳定工作;(2) 系统静特性良好,无静差(静差率s2);(3) 动态性能指标:转速超调量n8%,电流超调量i5%,动态速降n8-10%,调速系统的过渡过程时间(调节时间)ts1s;(4) 调速系统中设置有过电压、过电流等保护
4、,并且有制动措施。三、设计要求: (1)根据题目的技术要求,分析论证并确定主电路的结构型式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画出系统组成的原理框图;(2) 调速系统主电路元部件的确定及其参数计算。(3) 动态设计计算:根据技术要求,用Mrmin准则设计转速环,确定ASR调节器与ACR 调节器的结构型式及进行参数计算,使调速系统工作稳定,并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4)绘制V-M 双闭环直流不可逆调速系统线路图(主电路、触发电路、控制电路);2 (5) 对所设计出的双闭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仿真实验,并给出仿真结果图;(6) 整理设计数据资料,课程设计总结,对本课程设计提出新设想和新建议。四、设计基本思路 转
5、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属于多环控制系统。目前都采用由内向外,一环包围一环的系统结构。每一闭环都设有本环的调节器,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系统。设计多环系统的一般方法是,由内环向外环一环一环地进行设计。对双闭环调速系统而言,先从内环(电流环)开始,根据电流控制要求,确定把电流环校正为哪种典型系统,按照调节对象选择调节器及其参数。设计完电流环后,就把电流环等效成一个小惯性环节,作为转速环的一个组成部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转速环的设计。然后通过MATLAB 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情况更改实现方案,对参数进行调整等。五、系统原理框图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既要控制转速,实现转速无静差调节,又要控制
6、电流使系统在充分利用电动机过载能力的条件下获得最佳过渡过程, 其关键是处理好转速控制与电流控制之间的关系,就是将二者分开,用转速调节器ASR调节转速,用电流调节器 ACR调节电流。ASR与ACR之间实现串级连接,即以ASR的输出电压 Ui作为电流调节器的电流给定信号,再用ACR的输出电压 Uc作为晶闸管触发电路的移相控制电压。从闭环反馈的结构看,转速环在外面为外环,电流环在里面为内环。为了获得良好的静、动态性能,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具有输入、输出限幅电路的 PI调节器,且转速与电流都采用负反馈闭环。系统原理图 如下:六、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目前,V-M 调速系统多为带电流内环
7、的转速控制系统。设计时需增加电流、转速3 反馈滤波五节,以抑制反馈信号中的交流分量,同时在转速、电流给定信号通道中加入两个给定滤波器,其时间常数与相应反馈滤波环节的时间常数相等以平衡反馈滤波环节给定转速、电流反馈信号带来的延滞。相应的动态结构图如下所示,图中,ASR 和ACR 为结构和参数待定的转速和电流调节器。七、参数计算 1. 有关参数的计算 a. 电动机的机电常数U -I R =440-2200.088=0.2804V r-1 minCe =NN an1500Nb. 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滞后时间1T = 1 =0.0017s2mf 2650Sc. 电流反馈系数为b因为允许过载倍数=1
8、.5,故最大允许电流I =1.5IddmU10b= =0.0303V /AimI 1.5220dmd. 转速反馈系数aU =10a=0.0067V r-1 min1500nmnN4 e. 电流给定和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0.0025soif. 转速给定和反馈滤波时间常数T =0.014son2. 电流环的设计 a.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T =T +T =0.0025 +0.0017 =0.0042sioisb.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di5% ,且T 0.012= 2.9ci=3T 30.0017S满足近似条件。小时间常数近似条件w 1 13 T Tcis oi1 1 1= 1wci
9、=161.69s-1 3 T T 3 0.00170.0025s oi满足近似条件。忽略反电势对电流环影响的条件1w 3ciT Tm 111w=86.6s-1cn而=5T 50.0042i满足近似条件。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w 1 13 2T Tcni on1 1 1= 3 2T T 3 20.00420.0141wcn=30.74s-1 i on满足近似条件。e. 计算转速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取输入电阻R =20kW,则07 R =K R =28.320=566kWnn 0tnR 566103C = = 0.112 106 =0.197 Fmnn4T 40.014onm106 =2.8 FC
10、= =onR 201030f. 校核转速超调量因为当h=5时DCmax % =81.2%Cb而Dn =R I = 0.12 220=94.15r/minC 0.2804NNe所以 % =(DC max %) 2I -I Dn T nI n Tddm LNCbNsm=81.2%21.5220-094.150.0224=3.42% ( =27.9s-1),对转速环来说,忽T Tm1cncn略反电势的条件并不成立,所以转速超调量将比上面的计算值更小,更能满足设计要求。七、双闭环直流不可逆调速系统线路图 1.系统主电路图 主电路采用三相桥式整流电路,如下图所示:8 说明: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有如下特
11、点:(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必须有两只晶闸管同时导通才能构成电流回路,其中一只在共阴组,另外一只在共阳组,而且这两只导通的管子不在同一相内。因此,负载电压是两相电压之差,即线电压,一个周期内有六次脉动,它为线电压的包络线。(2)晶闸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 120,关断 240,管子换流只在本组内进行,每隔120换流一次。(3)出发脉冲需宽脉冲或双窄脉冲,共阴极组及共阳极组内各管脉冲相位差为120,接在同一相的不同管子脉冲相位差为 180。晶闸管按顺序轮流导通,相邻顺序管子脉冲相位差为60,即每隔60换流一次。(4)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的电压峰值。2.触发电路 说明: 三相
12、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有如下特点:(1)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必须有两只晶闸管同时导通才能构成电流回路,其中一只在共阴组,另外一只在共阳组,而且这两只导通的管子不在同一相内。因此,负载电压是两相电压之差,即线电压,一个周期内有六次脉动,它为线电压的包络线。(2)晶闸管在一个周期内导通 120,关断 240,管子换流只在本组内进行,每隔120换流一次。(3)出发脉冲需宽脉冲或双窄脉冲,共阴极组及共阳极组内各管脉冲相位差为9 120,接在同一相的不同管子脉冲相位差为 180。晶闸管按顺序轮流导通,相邻顺序管子脉冲相位差为60,即每隔60换流一次。(4)晶闸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变压器二次侧线电压的电压峰值
13、。10 说明:(1)脉冲形成及放大环节 在上图中,晶闸管 V4、V5形成脉冲,V7、V8起放大作用。uk为直流控制信号,当uk0时,V4截止,V5导通,使V7、V8截止,无脉冲输出。此时,电容C3充电(ER9C3V5V6VD10E),uc32E。当uk升高,使V4导通,V5截止,V7、V8导通,经变压器TP输出脉冲电压。此期间C3先放电后反向充电,使B点电位升高,直到uBE,V5又导通,V7、V8变为截止,脉冲消失。脉冲宽度由 C3反向充电时间常数 R11C3 决定。(2)锯齿波形成和脉冲移相环节 锯齿波的形成有自举式电路、恒流源电路等。在上图中由 V1、RP2 和 R3、R4 等组成恒流源电
14、路。电容 C2 的冲放电形成锯齿波,锯齿波通过 V3 组成的设计跟随器输出。锯齿波电压ue3、直流控制电压uk、直流便宜电压up经电阻R6、R7、R8与V4基极b4连接,着三个电压叠加决定V4的基极电位ub4的大小,即控制V4的工作状态。Up 的作用是为了确定 uk0 时脉冲的初始相位。如感性伏在电流连,续三a相全控桥(可逆系统)的脉冲初始相位应定在 90,可通过调节 up 与 ue3a叠加来实现,锯齿波过零变正点,即为脉冲产生的时刻,对应于90,此时变流器输出 Ud0。Uk 与ue3 叠加控制脉冲相位移动(up固定在某值),当 uk0 时,过零点 Na点向左移动,90,电路工作整流状态: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闭环 直流电机 调速 系统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