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微课程设计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微课程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微课程设计方案.docx(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微课程设计方案县(市、区)犍为县学校清溪高级中学姓名 税巧红 学科 历史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良渚古城遗址和黄河流域偃师二里头遗址,认识国家产 生的标志以及中国早期区域性国家的特点。2、通过了解夏商周国家组织形式变化以及管理制度的发展,认识家国一体。3、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特点。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良渚古城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两个文化遗 存,认识中国早期区域国家起源的表现及特点。2、时空观念:将早期国家的特点、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等知识点纳入 到中国早期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来学习,建立知识
2、时空联系,认识人类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创新性。3、历史解释:以说文解字、考古遗存、历史传说等史料为依据,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形 成的特点。4、家国情怀: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特点,培养热爱祖国历史文化 的情感,增强文化自信。重难点重点: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成标志及特点;商周家国一体国家组织管理形式的强化。 难点:认识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用途课中教学课中观摩,具体知识讲解和变化演示,调动学生知识,提升课堂效率。知识类型理论讲授型制作方式EV录屏剪映剪辑预计时长5.5分钟微课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一一教师引导学生读书认识中国早期国家。二、认识中国早期区域性国家1、了解
3、“国”字的演变,理解“国”字的含义。(1)视频演示“国”字演化过程;(2)解释“国”字含义:说文解字“圜 邦也,从口 (wei, 向“围”)从或(gu6, “或”“阈”为古今字)J ”或,邦也,从口,戈 以守其一. 一,地也J意为“执戈以保北城邑L2、了解古代城邑(1)良渚古城遗址一一距今5300-4300年,由外城、内城、宫殿构成, 拥有发达的水利系统。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 济支撑、并存在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它通过教师读书引领,引起学生 注意力集中。从“国”字演变和含义入手讲解 国家起源,利于学生利用形象思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中国早期国家 认识 中国 早期 国家 课程设计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