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记精选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日记精选8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端午节日记精选8篇 奶奶领着我去逛超市,她问我爱吃什么?我说:粽子,上回你给我做的我还没吃够呢。奶奶说:好吃我再给你做些。奶奶买了些粽叶,称些糯米、葡萄干、红豆。回到家,奶奶把糯米用水泡着,起先整理粽叶。哇!不一样呀,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日记精选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 端午节日记奶奶领着我去逛超市,她问我爱吃什么?我说:粽子,上回你给我做的我还没吃够呢。奶奶说:好吃我再给你做些。奶奶买了些粽叶,称些糯米、葡萄干、红豆。回到家,奶奶把糯米用水泡着,起先整理粽叶。哇!不一样呀,有三角面的,还有四角面的。奶奶手真巧。而且味道也不一样哦。奶奶乐呵呵的说。中午,粽子好了,我解开
2、绳子,剥开粽叶,黏黏的糯米团真是好看,咬了一口真好吃:蜜枣的。我又吃了几个,还有咸的,奶奶,我晚上还要吃。篇二 端午节日记每年一次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起先包粽子。这一天早晨,我一起床,就望见奶奶和爷爷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放在桌子上了。我抓紧洗了把脸,就叫爸爸、妈妈一起起床吃粽子。爸爸妈妈很快来到桌子旁,我们一家一边吃,一边谈论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态很特殊,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态呢?”爸爸没有回答,随口说起了粽子的来历:“传闻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很多闻名的诗“屈原好样的!奶奶,粽子怎么包呢?”奶奶说:“粽子是
3、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洁白的的糯米和鲜红和大枣,假如不包大枣,也可以包肉啊、红豆啊、蜜枣啊等。”啊!端午节不仅让人忘不了,还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篇三 端午节日记端午节的习俗分别是: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在屋檐上插艾叶等等,今日,我们家可喧闹了呢。篇四 端午节日记我最喜爱过家乡的端午节,因为家乡的端午节特殊好玩。记得去年的端午节,一大清早,我就跟在奶奶屁股后面去打算粽叶,糯米,肉块儿,红枣,菜干等包粽子的材料。奶奶忙前忙后的,我想帮忙,乐疯了似的一个劲地问:啥时候包呀?啥时候。奶奶不耐烦地说:看电视去,包的时候叫你。我被哄走了,耳朵边一只想听见奶奶的呼喊声。到了中午,吃完饭后,最终可以包了
4、。奶奶先把粽叶围成圆锥形后,再把掺和在一起的糯米菜干放进去一勺,压扁后,再放肉或红枣,再放一勺,再压扁。这样粽子很饱满。圆锥里面放满了馅后,再把上头的粽叶将露出来的盖住,再把一层粽叶再将它裹起来,系上绳。一个完备而饱满的粽子诞生了。我也尝试做了几个,嘿嘿!我爆出来的都一些丑八怪。虽然不好看,但我很欢乐。端午节还有一个宏大的传闻。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特别酷爱祖国。有一次,国家败亡了,他抱着必死的心,跳进黄河里。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这个时候称为端午节。因此,很多人会把刚包好的粽子扔进黄河,纪念屈原。而我的家乡也有一个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那就是全村乡亲们坐在小剧院里看戏。依依呀呀
5、的,不知道唱些啥玩意。老人们倒听得入迷。我们这些生活在新世纪的人们却有些不满足。我爱家乡的端午节,为了纪念宏大诗人屈原。篇五 端午节日记端午节的早上,我早早地就起来了,穿好衣服就先奔向厨房,此时奶奶已经把厨房的一切都打理好了,白白嫩嫩的糯米盛满一盆,像一粒粒晶莹的珍宝,里面还盛着各种各样的料:花生、红豆、葡萄干、蜜枣。板子上还摆满了竹叶和奶奶裁好的绳子。于是,我和奶奶把包粽子的料都端到客厅的桌子上,等着妈妈、姑姑回来一起包。妈妈、姑姑回来了坐在沙发上和奶奶起先包起了粽子,我坐在旁边看,妈妈不太会包粽子,包的粽子上总是留一个小孔,还算可以。也许包了一个小时,粽子就包好了。然后奶奶把粽子放到锅里开
6、小火煮,一个小时后,粽子煮好了,奶奶捞了满满的一大碗,放到桌子上让我们吃,我还没吃,就闻到竹香的味道,于是我就打开电视,边看电视边和家人一起吃粽子,今日的电视节目是赛龙舟:湖面很宽,每条龙舟上13个人,12个人划桨,一个人打鼓喊口号“一、二、嘿呦,一、二、快快”,十二个皮肤乌黑黑的小伙子动作整齐地划着,几条龙舟你追我赶地向终点线驶去。由于划船的人力度较大,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水花溅着。从电视上看,其他的地方的端午节比我们这里还有喧闹。我真想明年过端午节的时候,让妈妈带我到外地看赛龙舟。篇六 端午节日记今日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包粽子,回到家我叫奶奶跟她说:“奶奶不如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微笑着
7、说:“好啊,现在就起先吧!奶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密密层层的。我起先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洁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慧的我。但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终于到了最终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
8、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特别不简单。不过这次我学会了包粽子,别提有多兴奋了!篇七 端午节日记端午节吃粽子,春节放鞭炮,元宵节吃饺子,清明节上坟等是我国传统文化习俗。每逢佳节倍思亲,无论是远在异乡的游子,还是近在咫尺的家人都要聚在一起,过个团聚节。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买来了一大堆竹叶,把它泡在水盆里,打算明天包粽子。到了其次天,我早早地起了床,闻见厨房里飘出一阵阵香味,馋得我是口水直流三千尺,于是我就走到厨房跟外婆一起包粽子。我先在糯米堆里拿出一些糯米,分别把它摆成立体的三角形,中间放上一个大蛋黄,还在每个角上各摆了一块肉,接下来在水盆里拿出竹叶,把它们包起来,再用绳子捆紧,可我怎么也捆不紧,而外
9、婆却娴熟地包好了。捆到后来,我有点不耐烦了,就问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外婆说:“包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因不得志而跳江自尺,老百姓知道后,纷纷走到江边划船打捞,大家争先恐后的要把屈原救上岸,可打捞了好久,也不见他的尸体,最终大家纷纷拿米团往江里扔,不让江里的鱼、虾、蟹等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于是就有了现在的端午节吃粽子”。听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感动了,于是就专心地包起了粽子,最终胜利了。中华民俗源远流长的传统习俗,我们应当去敬重它,爱护它,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成为民族的和谐。篇八 端午节日记我今日特别兴奋,你知道么?今日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古代楚国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当地居民赶来营救,捞了半天也没捞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喂鱼。慢慢就成了风俗,端午节也就有了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听爸爸说,我们这里的习俗是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和菖蒲剑。我还和爸爸一起在门口挂了艾草和菖蒲剑,听说是驱邪的。奶奶要做粽子了,我赶忙跑去观看。奶奶做的是蜜枣棕,她先打算好箬叶,然后再把糯米放进裹成锥形的箬叶里,再在糯米中间放颗蜜枣,最终把叶子包起来,紧紧地扎上线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我就起先耐性等待了。粽子煮好了。我接过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软,真好吃!我吃了好几个,肚子都快撑破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