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案_2.docx
《《狼和小羊》教案_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和小羊》教案_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狼和小羊教案狼和小羊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有意、借口、温顺、弄脏、可怜、靠近、厌烦、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
2、、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狠、残忍 羊:温顺、胆小、温存 2凶狠的狼遇到温顺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毕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其次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概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留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靠近:留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章。 D嚷:留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玩耍:摘苹果 2找好伴侣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当怎样应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同学通过阅读
4、,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同学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同学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狼和小羊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熟识狼狡猾、凶残的本性,读懂狼找的第一次借口。 初步懂得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小羊、狼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创设情景: 播放flash森林音乐会,你听到了什么?(小鸟在唱歌,小羊在奔跑) 是啊,小动物们在这座美丽的大森林里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小
5、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的时候,一只凶狠的大灰狼走来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好玩的寓言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留意听仔细。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初步生疏课文的内容。 大家想读吗?那好,请放开声音读一读吧!留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同桌相互检查一下生字。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同学自由读课文,然后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狼有意找借口要吃小羊。) 2、再读课文,划出狼找的三次借口。 (1)狼有意找了什么借口?找了几次借口?请小伴侣们再轻轻地读读课文,画出描写狼找借口的句子。(老师巡察提示
6、) (2)都画完了吗?谁情愿来说说你画出的句子? 可提示同学,你画出了这一自然段 老师相机出示描写狼的三个段落 3、感情朗读三次借口。 小伴侣们真聪慧,一下子把狼找的三次借口都画出来了,老师信任你们读起来也确定很棒! (1)请同学们合上书看大屏幕上狼说的三次话,先自己读读。 (2)指名三人读,评一评。再指名三人读。 (3)师引读。说说从狼找的三次借口中你有什么发觉?(一次比一次蛮横无理,一次比一次凶狠。) (4)同桌对读,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与同学沟通一下。 我们全班来沟通一下,好吗?(指名)(上游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狼是有意找借口?狼为什么要气冲冲地说?“安的什么心”是什么意思?) 看来
7、同学们都认真读书了,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接下去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小溪指的是山里的小河沟。)(狼是在小溪边与小羊相遇的。)(板画“小溪”,贴狼、小羊图) 2、齐读。 五、学习课文其次、三段(第一次借口) 1、学习其次段。 (1)狼观看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其次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特殊。)对!狼特殊想吃小羊。谁能把“特殊”换成别的词儿?(特别、很) (2)你怎么看出来狼特殊想吃小羊?(看图说话)(口水都流出来了,馋涎欲滴,它心里想)用“由于所以”说一说。 (连起来说:狼观看小羊正在
8、那儿喝水,心里想:我饿得肚子咕咕叫,恰好遇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要是捉住他,我确定能饱餐一顿。想着,想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滴,两眼直盯着小羊。) (3)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特殊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特殊残忍的家伙。可是小羊在溪边喝水,根本没得罪狼。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狼有意找借口吃小羊。) 什么叫找借口? 有意找借口呢? (有意地找毛病,有意编造理由。) (4)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的借口读一读? (生有感情地读狼说的话。)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打的什么方法,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打的什么方法,
9、怀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一同学重读狼说的话。) (5)大家一齐把其次小节读读。(生有感情地读其次小节。) 2、学习第三段。 (1)为什么说狼是在有意找借口呢?我们来读读小羊说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什么意思? (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小羊为什么不会把水弄脏? (了解“上游”一词)请小伴侣上台指着说并板书。随机完成课后4的(1)。 (2)谁情愿来把小羊的话读一读。(指名读,评论) 留意看看小羊讲理时心情怎样,态度怎样。(吃了一惊,温顺地说。) 谁做个“吃了一惊”的表情让大家看看?(一个同学面对大家做“吃了一惊”的表情。)做得很像!“温
10、顺地”说,是怎样说? (态度很亲切、声音很严峻地说。) 谁用“温顺”的态度和口气再读读小羊说的话?(一同学读小羊说的话。)读时声音要低些,速度要慢些。女同学试试。(女生齐读小羊的话。) 3、感情朗读第一次对话。 1、分角色朗读。 好,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看谁能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组,评) 2、师生分角色朗读。 3、小结:我们通过朗读知道了狼第一次找的借口被小羊讲的道理反对了,那它会善罢甘休吗?结果又怎样呢?咱们下节课再学狼找的是其次、三次借口。 六、配音表演 1、看动画。 今日小伴侣们表现得特别棒,陆老师要送一份礼物给你们。好看吗?为什么? 2、制作动画片的叔叔知道我们二(4)
11、班的小伴侣是又聪慧,又能干,所以想请你们当一次配音演员,给动画片配上声音,那么情愿吗? (先小组预备,再指名上台配音。) 狼和小羊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深化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的凶狠、狡诈、不讲道理;小羊的天真、和善的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推理,进展思维。 3领悟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狠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当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反馈:A:(凶狠、凶残、残忍、不讲理、狡猾、爱吃小动物) B:(温存、温顺、和善、可爱
12、、柔弱、有礼貌、可怜) 2今日我们来连续学习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过渡:一只凶狠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二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请小伴侣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沟通体会:狼要吃小羊了,危险吗? 3自由读:请小伴侣在读读这句话,把当时紧急、危险的味道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4抽读:谁的朗读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小羊。 5齐读(配乐)。 三体会特殊 1狼观看小羊就想把它吃掉,想到了怎样的程度?课文其次自然段里有一个词,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特殊) 2谁能把特殊换个词语?出示句式:
13、狼(真、可、极、特别)想吃小羊。 3你们能看图说说狼当时的样子吗? 4从狼的这副嘴脸我们可以猜想,它在想什么? 5好,现在谁能看图,把狼当时的样子和它的心理连起来说说。 四体会借口 1小羊已经处在危险中,但他并没有做得罪狼的事情,那狼怎么可以吃小羊呢?(找借口-板书) 2什么叫找借口?(找理由、找刺儿、找麻烦) 3是啊,狼有意找毛病,有意编造理由,说明狼不仅凶残,还特别狡猾。 4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请你找一找,课文那几段是写狼找借口要吃小羊?(三次)请小伴侣用自己宠爱的朗读方式自由读读课文第2、4、6三个自然段,看看狼找了哪些借口,有横线划出有关句子。 5反馈: (1)你把我喝的水弄脏
14、了!你安的什么心? (2)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 (3)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的爸爸,反正都一样。 是这三个句子吗?请你们轻轻地读读,你发觉了什么? 那应当加上什么标点呢?能用朗读来告知大家分别加什么吗?其他同学要仔细听。 狼特殊想吃小羊,所以语气一次比一次急,一次比一次凶,在把这三个句子连起来读读。 老师引读。 6那你们认为狼找的借口能成立吗?请小伴侣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想为什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仔细争论一下,为什么这些理由不成立? 7全班反馈沟通: A:(出示句子)经过争论,你们信任小羊会弄脏狼喝的水吗? 理解上游,引出下游;从图上看,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所以,我
15、们可以关怀小羊得出这样的饿结论: 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的, 狼站在上游,小羊站在下游, 所以(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谁再用坚决的语气说说你们得出的结论。 谁能连起来说说。 所以小羊对狼说的第一句话是(课件出示句子),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要这样读?(点评:抓标点、抓提示语、抓理解) 指名读,男女分开读。 B:小羊希望和狼讲道理,但是狼竟然又怒气冲冲地找了另一个借口(课件出示),你们信任小羊在背地里说过狼的坏话吗?你们争论出的结论是什么? 谁能用由于所以替小羊说一句话吗? 是啊,可怜的小羊听到这样的话,都喊起来了,为什么? 这时小羊的话该怎么读? C:狼一次又一次地找借口,结果都被小
16、羊驳回了,我们一起读读第6自然段,想想,你有什么感受? 全班沟通。 五小结拓展 1小结:看来狼凶狠的本性是不会转变的,对狼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2假如你是小羊,你也遇到了这只狼,你会和它讲道理吗?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应付它? 六板书设计: 特殊 狼小羊 借口 狼和小羊教案 篇4 教材版本 浙江省义务教育学校语文第十册第10课 教材分析 狼和小羊是一则寓言故事。文章通过写狼和小羊的对话,告知人们: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假如碰上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地跟他作斗争。 狼和小羊层次清晰,分别写了狼的三个借口以及小羊的两次反对,最终写狼向小羊扑去,留给了小伴侣多维的想象,全
17、文语言生动,内容好玩,寓意深刻,特殊适合低班级小伴侣表演朗读,可以让小伴侣从读中去理解内容,从读中去感悟寓意,所以,课堂教学时适合以读为主。在小伴侣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口头表达训练,训练同学把话说完整,把话说通顺,并训练多种表达方式,最终在小伴侣对生字有了多次感性熟识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指导书写。所以,朗读、语言训练(说话)、生字教学是本课的三个重点,而理解小羊反对狼的话则为教学的难点,由于其中渗透规律思维中的推理训练。 教学目标 1、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靠讲道理是不行的。遇到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机智地跟作作斗争。 2、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小溪、有意、借口、惊异
18、、温顺、上游、气冲冲、家伙、去年、背地里、可怜、先生、争辩、靠近、反正等词语的意思。 3、能给句子加上逗号、叹号和问号。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学习生字。 2、朗读课文。 3、理解狼三次借口的内容。 难点:理解小羊第一次反对狼的理由。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一课时:通读全文,读悟课文13节,学会生字:溪、脏、温。 其次课时:读悟课文46节,分角色朗读全文,学会生字:怜、辨、龇、嚷、反。 第三课时:复习巩固生字,完成课后练习、课堂作业本中练习。 教学预备 1、同学预习课文,熟读课文。 2、老师预备图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 1、出示课题,读题。
19、 2、说说:你印象中的狼是怎样的?小羊是怎样的? 二、初步感知: 听老师读课文,谈谈听后感想。 三、通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音节读2遍,词语读2遍,读通课文。 2、指名分节读,师生共同评谈。在读中理解词语温顺等,理解反问句的意思。 3、自由读全文一遍,提出不懂的问题。 四、阅读13节,学习生字。 1、读懂第2节。 (1)说话:狼为了吃小羊,它是怎么说的?(把你、我换成小羊、狼再说一说) (2)说出狼气概汹汹的样子。 2、读懂第3节。 (1)说话:水是从()流到()的。(指名上黑板写词:上游、下游)。狼站在(),小羊站在()。(指名上黑板贴狼、小羊图)。所以()。 (2)用由于(),所以
20、()说话。 (3)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羊的理由。 (4)理解:找借口的意思,说说狼找的第一个借口是什么? 3、分角色朗读全文。 4、学习生字:溪、脏、温。 五、课堂小结 狼是多么蛮不讲理,对狼光讲道理是不行的,要勇敢机智地跟它作斗争。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选择一题做; (1)找好伴侣分角色朗读; (2)看插图写话。 七、板书: 狼 和 小 羊 狼图 羊图 溪 脏 温 狼和小羊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理解寓言故事表达的感情; 2、反复揣摩寓言故事中人物的鲜亮共性及身份特点,在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询问活动的同时,读好人物的语言,做到既绘声绘色,寓意分明。 教学方法
21、 1、观摩视频,感悟体会 2、以练为主,边练边议; 3、角色朗诵,交互体验; 4、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教学重难点 揣摩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询问活动的同时,读好人物的语言,做到既绘声绘色,寓意分明。 课时一课时。 教具预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故事,导入新课: 前两天我们刚刚学完陶罐和铁罐这课文,你们宠爱它吗?这是一特别好玩的寓言故事,你们知道寓言的特点吗? 出示:寓言,是一种常常被选做诵材的文体。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由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构成,而故事中又常常消逝拟人化的动物,所以总是特别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今日,我们的朗读材料伊索寓言,是大家都很生疏的狼和小羊,故事情节很简洁,但怎样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狼和小羊 小羊 教案 _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