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
《《诸葛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诸葛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诸葛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篇1:诸葛亮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t、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
2、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化。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悔改。物:人,百姓。亚匹:同一类人。管、萧:管仲、萧何。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 (2)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释:
3、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翻译: (2)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翻译: 10.文中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诸葛亮的“识治”体现在哪里。(3分) 答案: 8(1)治(1分) (2)释放,赦免(1分) 9(1)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哀叹和遗憾的。(2分) (2)善言善行哪怕再小,也不会不奖赏;为非作歹哪怕再轻,也不会不贬黜。(2分) 10答案示例:希望后主能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知人善任,举荐了一批忠臣良将。(3分) 参考译文: 诸葛亮担任宰相,抚恤百姓,公布礼法规矩,精简官职,(要求百姓)顺从权威和法制,坦诚待人
4、,公正无私。(凡是)忠于职守、有益时事的人,即使是仇人也必定会奖赏,(凡是)触犯法令轻慢无礼的人,即使是亲人也必定会处罚,坦诚认罪、传布真情的人,即使犯了重罪也必定会赦免;说话浮夸、巧言饰过的人,即使只是犯了轻罪也必定会被惩治。善行无论多么小,没有不奖赏的;恶行无论多么细,没有不抑制的。(处理)各种事务精明干练,管理事情着重在它的根本,依照官名(来)要求人尽到职守,(对于)造假的人不予录用。最后全国的百姓都敬畏他,爱戴他;刑法政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人怨恨他,因为他用心公平而且劝戒明白。(诸葛亮)真可以称得上是懂得治国之道的好人才,和管仲、萧何是同一类的人。 1.班超翻译的阅读答案 2.目不见睫阅读
5、答案及原文翻译 3.卖酒者传阅读答案翻译 4.李白清溪行阅读练习及答案翻译 5.女娲补天阅读答案及翻译 6.高山流水翻译阅读答案 7.朱敬则,字少连阅读答案及翻译 8.塞翁失马翻译阅读答案 9.王翦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10.阅读题羌村(其二)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篇2:三国志诸葛亮传比较阅读答案 三国志诸葛亮传比较阅读答案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
6、表)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释章武:三国蜀汉刘备的年号,章武三年即公元2。永安:指白帝城。笃:重。嗣子:继承人,指刘禅。股肱(gng):大腿和胳膊的上部,都是人体的有力部位。比喻辅佐帝王的得力大臣。效:奉献。 1选文乙具体说明了选文甲中的哪一句话?(用原文回答) 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解释下列加
7、点词语的意思: (1)夙夜忧叹(2)庶竭驽钝 (3)属以后事(4)若嗣子可辅 这是一道理解文言文中常用词语含义的题。考查文言文中重要实词的积累。 (1)夙夜:早晚。(2)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比喻才能平庸)(3)属:通嘱,嘱托、托付。(4)辅:辅助,辅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这道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解题时,一是译准句中的重要字词,二是语言表述要通顺完整。 (1)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2)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 4读了这两段文字,联系你所了解的有
8、关知识,谈谈你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评价。(只谈一点即可) 这道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的能力。在借助解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示例:诸葛亮的忠心耿耿集中表现在辅佐后主上。先主一去,后主登基,后主毫无一点治国之能,整个蜀国的社稷都压在诸葛亮的身上,而他无怨无悔。为恢复中原,他两次上表后主,决心出师伐魏,其言可谓感人肺腑。 篇3: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9、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节选) 解释: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先主:刘备。屈致:委屈他枉驾来见。凡:总共。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信:通“伸”,伸张。用,因此。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已:停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亮躬耕陇亩 躬_ (2)由是先主遂诣亮 诣_ 2下面选项中加粗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0、A谓为信然 欣然起行 B先主器之 治水之法 C因屏人曰 因恸绝良久 D而智术浅短 潭西南而望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时先主屯新野 _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_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 5刘备说自己“智术浅短”,你怎么看?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_ 参考答案: 1亲自到,拜访 2C 3时先主屯新野 4(1)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您说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2)只不过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有闲情雅致的人罢了。 5刘备并不是一个“智术浅短”的人(这是他自谦的说法),从“欲信大义于天下”中看出他志向远大;从“三顾
11、茅庐”中看出他求贤若渴;从“志犹未已”中看出他有恒心有毅力。 篇4: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答案 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阅读答案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仪轨:礼仪法度。约:省减,简约。权制:合乎时宜的制度。服罪输情:认罪并表示悔改。物:指
12、人,百姓。亚匹:同一流人物。亚:同类。 17.判断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radic;,错误的打times;)(4分) (1)抚百姓,示仪轨抚:安抚,抚慰() (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益:利益() (3)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亲:亲人() (4)终于邦城之内,咸畏而爱之爱:爱戴,拥戴()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2分) A.诸葛亮之为相国也B.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D.刑政虽峻而无怨者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善无微而不
13、赏,恶无纤而不贬。 20.作者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课文出师表加以说明。(2分) 17.(1)radic;(2)times;(3)radic;(4)radic; 18.C 19.善的(或: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或: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贬黜。 20.答案示例:出师表中诸葛亮请求后主做到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任人唯贤(亲贤远佞),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篇5:诸葛亮阅读答案 阅读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尔来二十
14、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三国志.诸葛亮传) 1选出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 A遂许先帝以驱驰 高可二黍许 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野有麦场。常住机芯其中 C咨臣以当世之事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D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2选出对下列各组划线
15、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A受任于败军之际 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B躬耕于南阳 先主于永安病笃 C先帝不以臣卑鄙 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D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 贤能为之用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_ 4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抄下来。 _ 5诸葛亮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他的人格品质也备受世人推崇。谈谈你心中的诸葛亮。 _ 参考答案: 1D 2B 3只求在乱世间苟且保全性命,不企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贵。 您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够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业。 4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开放
16、性题。关键要有自己的观点,如:我认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超群智慧,是可钦可敬的。或:我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且能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加以评说,意思对即可) 篇6:诸葛亮阅读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诸葛亮传 诸葛亮 阅读 答案 翻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