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docx
《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编(共226题).docx(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心理学考试:社会心理学真题模拟汇(共226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单选题)A.交换性原则B.平等性原则C.强化原则D.相互性原则试题答案:C2、年轻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种社会化类型称之为()。(单选题)A.发展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试题答案:C)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单选题)3、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A.低程度的畏惧B.中等程度的畏惧C.高程度的畏惧D.任何程度的畏惧试题答案:B试题答案:D35、奥尔波特之后,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出现了多种具有一般方法意义的专门技术,以下哪种选项 不是专门的技术?()(单选
2、题)A.态度测量技术B.角色扮演技术C.社交测量法D.相关性研究试题答案:D36、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单选题)A.个体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B.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C.观察学习的经验D.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他人进行的相互作用试题答案:D37、“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体现出态度构成要素中的()。(单选题)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行为倾向成分D.偏见成分试题答案:A38、社会作用力基本法则不包括()。(单选题)A.社会作用力乘积法则B.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C.社会作用力加法法则D.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试题答案:C3
3、9、()既指阻碍个体达到目标的情境,又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单选题)A.动机受阻B.焦虑C.需要D.挫折试题答案:D40、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 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模式被称为()。(单选题)A.简约模式B.概括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中心品质模式试题答案:D41、你也许有过这样的经验:在从事一些需要动脑筋的活动时,例如口解数学题、背单词等,有 他人在场和没有他人在场相比,前者会花费你更多的时间。社会心理学将这种作用称为()o(单选题)A.社会影响B.社会促进C.观众效应D.社会干扰试题答案:DA.
4、主我B.客我C.镜我D.社会自我试题答案:C43、根据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单选题)A.改变认知B.消除认知C.增加认知D.改变行为试题答案:B44、在成败归因中,失败时个体很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倾向于外归因。失败时外归因,减少 自己对失败的责任是一种()策略。(单选题)A.隐藏自我B.自我抬高C.自我防卫D.自我暴露试题答案:C45、失眠者往往认为失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造成的,比如自己神经衰弱、焦虑、紧张等等,因而 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模式来使失眠程度得到缓解。(单选题)A.睡眠B.生活C.归因D.治疗46、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
5、象,叫()。(单选题)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利他D.从众试题答案:A47、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单选题)A.个体站在外界观察者位置,依据外部线索去推断个人的内在状态B.将自身状态与他人状态进行对比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C.观察学习的经验D.在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与他人进行的相互作用试题答案:D48、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单选题)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试题答案:D49、对畏惧与态度转变关系的研究表明,()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单选题)A.低程度的畏惧B.中等程度的畏惧C.高程度的畏惧D.任何程度的畏惧50、社会心理学
6、家()1981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作用心理一文,阐发了他的社会作用力理论。(单选题)A.拉特纳B.班杜拉C.洛伦兹D.威尔逊试题答案:A51、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比后来获得的信息的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单选题)A.定向作用B.第一印象C.首因效应D.印象管理试题答案:C52、态度改变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新态度与原先态度之间的差异程度和态度改变 量的关系可以大致上表示为下图中的哪种线形关系?()(单选题)A. AB. BC. CD. D试题答案:B53、研究发现,报偿与喜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阿伦森的“增-减理论”,一般来说, 我们最喜欢下列哪种人?()(
7、单选题)A. 一贯喜欢我们的人B. 一贯不喜欢我们的人C.对我们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D.对我们不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试题答案:C54、挫折-侵犯理论认为,侵犯强度同目标受阻强度之间是()的关系。(单选题)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很复杂试题答案:A55、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 ()o (单选题)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B.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C.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试题答案:C56、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等三个阶段。(单选题)A.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B.哲学思辨、实证分析
8、与经验描述C.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D.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试题答案:A57、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单选题)A.情感成分B.行为倾向成分C.认知成分D.动机成分试题答案:A58、有益于他人,需要或接受报酬的行为属于()。(单选题)A.利他行为B.助人行为C.道德行为D.亲合行为试题答案:B59、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就更可能做出内部原因的归因。(单选题)A.特异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B.特异性高、共同性低和一致性低C.特异性低、共同性高和一致性高D.特异性高、共同性高和一致性低试题
9、答案:A60、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单选题)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 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试题答案:CA.信息B.情感C.物质D.意识试题答案:A6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单选题)A.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要注意密切联系社会现实B.不仅要把所研究的对象纳入系统进行考察,而且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C.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要采用一
10、些手段控制情境或被试,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 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D.研究者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客观事实不能歪曲和臆测试题答案:C63、群体的一致性特点与相符存在关联,以下对这二者关系叙述错误的是()。(单选题)A.假设韩某不赞同群体的一致性意见并且感受到巨大压力,如果此时群体中的刘某也对这种一 致性意见提出异议,那么这很可能会降低群体相符的程度B.不论A答案中的刘某是一名权威还是一个无名小辈,他的支持力量都可能起到作用C.无论先前韩某对刘某是否抱有好感,韩某都可能受到刘某的鼓舞D.如果刘某的意见不仅与群体的一致性意见不同,而且与韩某的意见也不同,那么对群
11、体的相 符程度不会构成明显影响试题答案:D64、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对()的知觉。(单选题)A.自己B.社会C.自然D.环境试题答案:A65、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单选题)A.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B.人们面对面的交流C.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D.双向沟通试题答案:A66、()不是基本的人际需要。(单选题)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感情需要D.认知需要试题答案:D67、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叫()。(单选题)A.印象形成B.第一印象C.总体印象D.刻板印象试题答案:D68、在竞争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而把他人的失败内归因,有明显的
12、使自己 处于有利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向,这种倾向叫()归因偏差。(单选题)A.空间性B.情境性C.特异性D.动机性试题答案:D69、群体规模影响从众行为,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一般在()影响最大。(单选题)A. 1人3人B. 3人4人C. 4人6人D. 10人以上试题答案:B70、美国心理学家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有不同的解释。(单选题)A.态度B.原因C.控制源D.行为试题答案:C71、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单选题)A.社会地位B.社会认知C.社会情感D.社会意识试题答案:A72、折扣原则是归因理论的主要研究者()提出的。他
13、发现,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会打折扣。(单选题)A.海德B.凯利A. 1879B. 1897C. 1908D. 1924试题答案:C5、以下哪一项是利他行为的主要特征?()(单选题)A.以帮助他人为目的B.不期望有精神或物质的奖励,例如荣誉或奖品C.自愿的D.利他者可能会有所损失试题答案:B)o (单选题)6、根据安德森的研究,影响人际吸引的最重要的人格品质是(A.智慧B.真诚C.热情D.幽默试题答案:B7、人际沟通与大众沟通的最重要区别是()。(单选题)A.有无情感的交流B.有无态度的交流C.有无媒体的中介D.有无言语的出现试题答案:CA.社会促
14、进反应B.社会惰化反应C.优势反应D.弱势反应试题答案:C75、根据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A.改变认知B.消除认知C.增加认知D.改变行为试题答案:B76、社会作用力基本法则不包括(A.社会作用力乘积法则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不包括()o (单选题)(单选题)C.琼斯D.戴维斯试题答案:B73、()不是社会化的载体。(单选题)A.家庭B.大学C.杂志D.观念试题答案:D)o (单选题)74、已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的动作,不假思索即可做出的反应,称为(B.社会作用力心理社会法则C.社会作用力加法法则D.社会作用力分散法则试题答案:C77、利他行为是指()。(单选题)A. 一种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B.
15、 一种自觉自愿、对别人有好处的行为C. 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行为D. 一种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试题答案:D78、性别与从众之间的关系是()。(单选题)A.女性更容易从众B.女性更不容易从众C.男性不容易从众D.没有确定性的关系试题答案:D7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的研究内容。(单选题)A.个体层面B.人际层面C.群体层面D.社会层面试题答案:D80、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单选题)A.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 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B.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
16、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C.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D.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试题答案:B81、下列理论由贝姆提出的是()。(单选题)A.自我知觉理论B.归因理论C.控制源理论D.社会知觉理论试题答案:A82、在没有外在压力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现象,称为 ()o (单选题)A.社会促进反应B.模仿C.社会感染D.暗不试题答案:B83、()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形成,使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符合自我的期待。(单选题
17、)A.印象输入B.印象输出C.印象管理D.印象形成试题答案:CA.费力最小原则B.符合需要原则C.社会交换原则D.道德原则试题答案:A85、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倾向。(单选题)A.自我暴露B.自我防卫C.自我抬高D.自我价值保护试题答案:D86、F.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的学科”。(单选题)A.社会心理B.社会意识C.社会知觉D.社会观念试题答案:B87、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单选题)A.报复性侵犯行为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C.亲社会的侵犯行为D.被认可的侵犯行为试题答案:DA. 1879B.
18、 1897C. 1908D. 1924试题答案:C89、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态度,这是态度的()功能。(单选题)A.工具性B.自我防御C.价值表现D.认知试题答案:A90、社会心理学认为,人际沟通是()。(单选题)A.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B.人们面对面的交流C.人际关系的表现形式D.双向沟通试题答案:A91、根据科尔曼的态度改变三阶段论,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 致叫做()。(单选题)A.认同B.内化C.服从D.从众 试题答案:A92、根据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将“结果归因于那样一种事物,只有当它出现时结果才出现,它 不存在,结果便不出现”,这属于()。(单
19、选题)A.稳定性信息B. 一贯性信息C. 一致性信息D.区别性信息试题答案:D93、协变原则认为人们归因时如同科学家在科研中寻求规律,试图找出一种效应发生的各种条件 的()协变。(单选题)A.共同性B. 一致性C.特异性D.规律性试题答案:D94、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表明的是下列哪种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单选题)A.原有经验B.价值观念C.情绪状态D.积极偏见试题答案:C95、从众是一种()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单选题)A.被动的B.主动的C.积极的D.有效的试题答案:A96、加权平均模式指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 出各种特征的(),
20、然后将其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单选题)A.权重B.联结C.数据D.均值试题答案:A97、利他行为中有一现象称为“旁观者效应”,其意思是()。(单选题)A.他人在场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B.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有负面影响C.他人在场,会激励助人者D.他人在场,使助人者体会到社会赞许,增进助人行为试题答案:B98、传播者的特性是影响劝说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容易接受其他 青年人的劝说,同其他人取得一致性的看法,这突出表现了传播者哪种特性的作用?()(单选题)A.专家身份B.可信赖性C.吸引力D.相似性试题答案:D99、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是()。(单选题)A.
21、 F.H.奥尔波特B.勒温C.特里普利特D.麦独孤试题答案:A100、研究发现,报偿与喜欢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阿伦森的“增-减理论”,一般来说, 我们最喜欢下列哪种人?()(单选题)A. 一贯喜欢我们的人B. 一贯不喜欢我们的人C.对我们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D.对我们不喜欢程度逐渐增加的人试题答案:C101、社会心理是()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单选题)A.社会认知B.社会意识C.社会规范D.社会刺激试题答案:D102、父母使用体罚的方式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这一行为属于()。(单选题)A.报复性侵犯行为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C.亲社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心理学 考试 社会心理学 模拟 汇编 2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