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论“直”蕴含的微言深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论语》孔子论“直”蕴含的微言深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孔子论“直”蕴含的微言深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孔子论“直”蕴含的微言深旨 解读孔子思想要在领悟其微言大义.而争论孔子思想的最牢靠的文献资料,当首推论语.论语中所言五常之事甚详,然孔子重直,则论者鲜矣.唯钱穆在所着论语要略一书有论直一节,对此有所阐发.后此节被冯友兰收入其所着中国哲学史书中.然钱、冯二先生虽重视孔子论直,但尚未深化探讨.论语中言直,共二十二处,涉及凡十一章.今以此为据,综论论语孔子论直所蕴含的微言深旨,略陈管见,以就教于海内方家. 一、孔子所述直之含义 论语中所载孔子言直二十二处中,其含义随语境不同,含义也各有侧重.有时为刚直不阿之义.如卫灵公载: 子曰: 直哉史鱼! 邦有道,如矢; 邦无道,如矢.朱熹注云: 史鱼自以不
2、能进贤退不肖,既死犹以尸谏,故夫子称其直.1127韩婴云: 昔者卫大夫史鱼病且死,谓其子曰: 我数言蘧伯玉之贤而不能进,弥子瑕不肖而不能退.为人臣生不能进贤而退不肖,死不当治丧正堂,殡我于室足矣.卫君问其故,子以父言对,君造然召蘧伯玉而贵之,而退弥子瑕,徒殡于正堂,成礼而去.生以身谏,死以尸谏,可谓直矣.2265卫灵公其人昏庸无道,宠信小人而斥退贤臣,谏之无益,然史鰌,临终时嘱其子勿在正室治丧,等于是给卫灵公尴尬,后果难料,这种一心为国,不计利害,不畏权势,置死后名义、家人安危于不顾的做法,可谓是中心耿耿、刚直不阿,孔子用疾射出的利箭为喻,特殊生动形象. 有时指朴实真诚.如颜渊载: 子张问:
3、士何如其可谓达之矣?子曰: 何哉? 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朱熹注: 达者,德孚于人而行无不得之谓.子张务外,夫子盖已知其发问之意,故反诘之,将以发其病而药之也.闻与达相像而不同,乃诚伪之所以分,学者不行不审也内主忠信而所行合宜,审于接物而卑以自牧,皆自修于内,不求人名之事.1101刘宝楠云: 质直而好义者,谓达者之为人朴质正直,而行事知好义也.3508可见,孔子此处论达是针对子张图虚名不务实而做出的表述.此处的直有朴实真诚之意.表明白孔子尚质直恶虚浮的思想. 有时则有坦诚直率之意.如公冶长载: 子曰: 孰
4、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有人向微生高借醋,微生高家中本无此物,但为了面子,却向邻居讨借来转借给人.有沽名钓誉之嫌.故孔子称其人不直,朱熹注云: 夫子言此,讥其曲意殉物,掠美市恩,不得为直也.又引范氏曰: 是曰是、非曰非、有谓有、无谓无,曰直.142此处的直明显有坦诚之意. 有时则指忠于内心的真实感受.如子路篇载孔子说: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说的是父子之间互为对方隐瞒过错,直亦在其中.此处所说的直,乃是一种内心的真实,人性的真实,而非法律和社会公理上的是非.亲亲之爱是人的天性,是情感和人性上最高的真实. 有时则有公正无私之意.如宪问载: 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5、 何以报德?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注: 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1121以直报怨是相对以德报怨与以怨报怨的第三种态度.即以公正无私的态度来对待仇怨.孔子既不主见用恩惠来对待仇怨之人,也不主见以怨恨的态度来对待怨恨之人.否则那将是一个恶性循环.报怨以直,即以坦荡磊落的态度面对,这才是珍贵完善人格的体现.如左传载解狐推举于己有仇怨的祁黄羊,并不是为了感化其人,而是由于祁黄羊的确是合适的人选.可谓一以至公而无私. 综上所述,论语孔子所述之直,大致有刚直不阿、公正无私、坦诚直率、忠于内心的真实等义项.其核心要素是一种坦诚磊落的真性情. 二、孔子论直 综观孔子在论语对直的态度
6、,似乎很简洁,非一言可以说尽,然而,细思则一以贯之.请试言之. ( 一) 直为基本的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 孔子极力推崇直.如他赞扬史鰌尸谏卫灵公,用了感叹的口吻直哉! ,明显是表达了对史鰌为国尽忠,不计私利的品德的由衷鄙视.又如雍也载孔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朱熹注: 引程子曰: 生理本直,罔,不直也.而亦生者,幸而免尔.149邢昺疏: 此章明人以正直为德,言人之所以生于世而自寿终不横夭者,以其正直故也. 罔,诬罔也.言人有诬罔正直之道而亦生者,是幸而获免也.42480罔与枉同义,与直相对应.说明孔子认为正直的人胸怀坦荡,心底无私,尽管有时也会受人误会,但终究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敬重和爱
7、戴; 而满脑子私心杂念,蝇营狗苟,专走歪门邪道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终究会人们所不齿,为社会所抛弃. 在孔子看来,直乃个人与群体相处之道,直者得生天经地义,罔者得生乃是侥幸.所以孔子认为与人交当择直者.季氏载孔子曰: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其中友直与友便辟正相对.朱熹注: 友直,则闻其过.( P135)又引马融云: 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3657与为人正直真诚坦荡之人为友,不但可得闻己过,还会激励自己. 而结交谄媚逢迎之流则于己有损无益.学而子罕篇中孔子曾两次说到无友不如己者,可知孔子的交友之道是择贤于己者而友之.而伴侣对自己最
8、有益的品德就是直. 孔子认为直的品德还可以弥补愚、狂之失.泰伯载: 子曰: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朱熹注: 侗,无知貌.愿,谨厚也.悾悾,无能貌.吾不知之者,甚绝之之辞,亦不屑之教育也.又引苏氏曰: 有是病而无是德,则天下之弃才也.168可知,狂侗悾悾,皆人之大缺陷.但若有直愿信之品德,尚可补救,否则,实在是无可救药之人.狂,诸家所译稍有不同,朱熹注云狂者,志愿太高.1143钱穆译为粗狂; 杨伯峻、李泽厚皆译为高傲; 李零译为狂放.总之是自视过高. 此处直字诸家译为直率或直爽.也就是说,一个人自视甚高,假如是出自真性情,尚可劝导,使之调整心态,而且,出自真性情的狂,含有一
9、种乐观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所欣赏的.子路载: 子曰: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邢昺曰: 狂者,进取宜直.42487但若是原来就知道自己有半斤八两,却照旧假作清傲岸慢,则其人无可救药.阳货载孔子论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与此意相近.同篇又载孔子言; 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朱熹注: 愚者,暗昧不明.直,谓径行自遂.诈则挟私妄作矣.1143也就是说,一个人智商不高,是其缺陷,但是若能以真情真意为人处世即便是做了错事,亦可以谅解,假如这样的人还要耍弄心计,欺世盗名,那可就危险了.邢昺疏引宋翔凤云: 狂也,矜也,愚也,皆气质之偏,古所谓疾也.有肆以救狂,有廉以救矜
10、,有直以救愚,是不失为古之疾也.3696为人率直.狂而直,愚也直,后者可补前者之失,若两者皆失,则一无是处. 有时孔子还将尚直作为一种执政的理念.如为政载哀公问孔子曰: 何为则民服?对曰: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颜渊载樊迟向孔子请教何为知( 智) .孔子答曰知人,樊迟未解其意.孔子又说: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还是未理解孔子的意思,于是去问子夏.子夏说: 富哉言乎!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两处直字诸家皆译为正直之人,枉译为邪枉之人,枉曲之人或邪恶之人.错字,释文引: 或本作措.3511若此,则孔子答樊迟何为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孔子 蕴含 微言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