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语言文字运用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惯常的印象中,方言常常营造出浓郁的乡土氛围,承载着家长里短和 。然而今天,在流行语聚集的网络上,方言也突然散发出不小的“感染力”。年轻人中间,夹杂不同方言的聊天方式越来越流行;方言发音和用词的“土味”不仅不被避讳,反而博得了年轻人的青睐。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已成为当今“Z世代”日常社交中 的部分。在虚拟空间和公共空间中勇于并勤于使用方言、背后是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某媒体在2021年面向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人明确表示喜欢自己家乡
2、的方言,76%的人会不自觉向身边人“安利”家乡话,近八成“Z世代”表示愿意为家乡话代言。一句方言的身后是多少“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期待。随着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过去的 或坐拥“金山银山”,或发展特色产业,都成了丰衣足食的所在。家乡话的自信也因此底气十足了。更多人对方言的态度转变,可能意味着亿万人对祖籍、对人生来源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亿万人的“小家乡”汇成国人的“大家乡”,这份态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益良多。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句子若改为“人们对方言的态度转变,意味着亿万人对祖籍、对人生来源的坚定自信和强烈认同”,二者的表达效
3、果有什么差别?请简要说明。【答案】18. 陈年旧事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穷乡僻壤/穷山恶水 19. “更多人”能够显示出“对方言的态度转变”的人在数量上的变化,“更坚定自信”“更强烈认同”中的“更”字表示在原有基础上程度的加深。“可能”表猜测、推断,原句中使用“可能”表示后文的结论属于作者的推测,增强了表达的严谨性。【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处,此处是说方言的氛围和承载的内涵,与“乡土氛围”“家长里短”并列,可知填入“陈年旧事”。陈年旧事:已经发生过的,有许多年头的旧事。处,文中强调“带有方言特色的表达”的重要性,已经成为“Z世代”日常社交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可以填“必
4、不可少”或“不可或缺”。必不可少:绝对需要的。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一点。处,语境中强调贫穷,对应后文的“丰衣足食”,可以填“穷乡僻壤”或“穷山恶水”。穷乡僻壤:指贫穷落后、荒远偏僻的地方。穷山恶水:指贫瘠偏僻的荒山;水质不良未曾治理的河流。形容恶劣的自然条件。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改句将“更多人”改成了“人们”,“人们”是一个更普遍的概念,不存在前后的变化;而“更多人”表明“对方言的态度转变”的人在数量上有所变化,比以往要多,从而证明方言的重要性在增强。将“可能意味着”改成了“意味着”,“可能”表示一种推测,原句中使用“可能”表示后文的结
5、论属于作者的推测,是作者的推断,而不是客观事实,“可能”一词的加入,让文章的表达更加严谨。将“对人生来源的更坚定自信和更强烈认同”改成了“对人生来源的坚定自信和强烈认同”,原句中的“更”字表示在原有基础上程度的加深,是通过与过去的对比来表达如今人们对方言态度的变化,从而突出了方言所蕴含的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原句的表达效果要更好一些。江苏省常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庄稼人的心目中,芒种的两头是:有芒的麦子该收了,有芒的稻子该种了。所以芒种时节是“ ”,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 。二十四节气
6、里,芒种应该是最有获得感的日子。麦子收起最后的锋芒,以一颗谷粒的播种,再一次憧憬着未来。这些节气的 ,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时光的老去、流年的斑驳。收获夏粮,播种秋实,对应的是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思想。芒种时节的到来,标志着仲夏时节就正式开始了,同时广袤的乡村也吹响了抢收抢种的号角。已成熟的地里小麦要收割,只要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麦秆容易倒伏,饱和的麦穗就会霉变、发芽、落粒。为了尽快收割麦子,乡人必须抓住短暂的晴好时候,抢割、抢运、抢脱粒。夏熟作物在芒种时节收获,秋收作物也在芒种时节播种。人们就在“收”与“种”之间迅速转换着。对于他们来说,生命的丰厚来自于耕作,耕作的过程必定繁忙, 地辛勤劳作才是
7、这个时节的主旋律。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亦稼亦穑 反应 更迭 快马加鞭B. 春稼秋穑 反映 更新 马不停蹄C. 亦稼亦穑 反映 更迭 马不停蹄D. 春稼秋穑 反应 更新 快马加鞭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地里已成熟的小麦要收割,只要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麦秆容易倒伏,饱和的麦穗就会落粒、发芽、霉变。B. 地里已成熟的小麦要收割,如果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麦秆容易倒伏,饱满的麦穗就会落粒、发芽、霉变。C. 已成熟的地里小麦要收割,如果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麦秆容易倒伏,饱和的麦穗就会落粒、发芽、霉变。D. 已成熟的地里小
8、麦要收割,即使碰到连续的阴雨天气,麦秆容易倒伏,饱满的麦穗就会落粒、发芽、霉变。20. 文中“芒种”一词有“谐音之妙,别有深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8. C 19. B 20. 妙:“芒种”即“忙种”,谐音双关,指要忙于播种有芒的稻子;深意:这个词在文中是提示人们赶紧播种,不要错过时节,蕴含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朴素思想和中国人辛勤劳作的传统美德。【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亦稼亦穑”指有的种植,有的收割。“春稼秋穑”指春天种植,秋天收割。结合语境“芒种的两头是:有芒的麦子该收了,有芒的稻子该种了”可知,此处是说芒种时节既有收割,也有种植,使用
9、“亦稼亦穑”。第二处,“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或显示出来,客观事物所引起的主观感受和看法,把情况或意见等向上级转达、报告。“反应”,有机体受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事物引起的意见或行动。前者强调客观的关照,后者强调对刺激的反应;前者多是主动,后者多是被动;前者可以带宾语,后者一般不能带宾语。由“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可知,此处是对节令的显示,应使用“反映”。第三处,“更迭”,交替更换。“更新”,去掉旧的,新的产;除去旧的,建立新的。此处是说节气的交替,应使用“更迭”。第四处,“马不停蹄”,马不停止地急促向前跑。比喻不间断地进行。“快马加鞭”,对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几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
10、快上加快,加速前进。此处是形容不间断的辛勤劳作,应使用“马不停蹄”。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三处语病:第一处,“已成熟的地里小麦”语序不当,“地里”表领属处所,应放在“已成熟”的前面,改为“地里已成熟的小麦”;第二处,“只要就会”逻辑关系不当,此处是假设的情况,应改为“如果就会”;第三处,“霉变、发芽、落粒”语序不当,应改为“落粒、发芽、霉变”。全部修改正确的是B项。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品味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首先理解评价语的意思。“谐音之妙,别有深意”,“谐音之妙”是说“芒种”使用谐音双关的技巧;“别有深意”是说“芒种”不仅有表层的意
11、思,还有深层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谐音和深意。先看“谐音”。“芒”既是名词,指有芒的稻子,又是形容词,指忙碌;结合“有芒的麦子该收了,有芒的稻子该种了”“夏熟作物在芒种时节收获,秋收作物也在芒种时节播种”可知,“芒种”是说要忙着播种有芒的秋收作物稻子。再看“芒种”一词的深意。结合“有芒的麦子该收了,有芒的稻子该种了”“乡人必须抓住短暂的晴好时候,抢割、抢运、抢脱粒。夏熟作物在芒种时节收获,秋收作物也在芒种时节播种”可知,“芒种”是提示农人们要赶紧趁着这一时节播种;结合“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时光的老去、流年的斑驳。收获夏粮,播种秋实,对应的是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思想”“辛勤劳作才是这个时节
12、的主旋律”可知,“芒种”一词还蕴含着中国人古老而朴素的思想以及中国人辛勤劳作的美德。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的村庄。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13、。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 ;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都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勇气,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
14、练习和 ,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 走南闯北 妩媚多姿 挥汗如雨 19.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 20. 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常山战鼓响起来了,不能没有“高照”的身影。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常山战鼓过渡到下文对“高照”的描写。从表达上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气
15、和发人深思的作用,表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也极具魅力。【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走南闯北:到处闯荡,也形容到过很多地方,见过世面。根据语境“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可知,这里是指张书社带着战鼓队参加过很多比赛,去过很多地方,可以选用“走南闯北”;第二空,妩媚多姿:姿态美好可爱。雉鸡翎又叫“野鸡翎”或“雉毛翎”,是戏曲中的翎子,是用野鸡的尾部最长的羽毛制成的。语境中是形容雉鸡翎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可以选用“妩媚多姿”;第三空,挥汗如雨:抹下的汗就像下雨一样。语境中是形容古老技艺的传承者
16、们艰苦练习技艺,流出的汗就像下雨一样,且前文提到“汗水”,可以选用“挥汗如雨”。【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本题是讲长句转换成短句,原则是先找出句子主干,然后把修饰成分独立成句即可。本句主干:正定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其他成分,如“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确定了地点范围,可以单独成句;“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强调村庄数量,可以单独成句;“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强调战鼓队伍多,可单独成句。最后连在一起,即: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反问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反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