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详细知识点整理(2023秋).doc
《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详细知识点整理(2023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全册详细知识点整理(2023秋).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详细知识点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第1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促发展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实现伟大飞跃的历程是怎样的?(是什么)(1)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站起来了。(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是什么)(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2、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二】中国腾飞谱新篇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伟大成就?/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是什么)(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
3、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4、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第2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一】改革进行时5、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什么)(1)主要矛盾: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
4、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3)现实挑战: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4)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鮮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6、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怎样做)(1)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不断把时代改革
5、开放推向前进。(2)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4)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才能走向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7、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是什么?(是什么)(1)内涵: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
6、理体系的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共享发展成果8、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3)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9、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怎样做)(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7、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只有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保障。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一】感受创新10、怎样正确认识创新?(是什么)(1)生活处处有创新。我们常常会为一个别出心裁的点子而 激动,为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而兴奋,为一个独具匠心的构 思而得意生活中的
8、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 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 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5)
9、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二】创新引擎11、为什么要坚持创新?(为什么)(1)历史纵向: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2)现实横向: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3)我国现状: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
10、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12、改革开放和创新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什么)(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正走在通往国强民富的创新路上。第2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一】创新强国13、怎样正确认识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什么)(1)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2)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
11、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3)差距: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14、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该怎么做?(怎样做)(1)谋未来就要谋创新。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2)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3)建设
12、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1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为什么)(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怎样的发展?(是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17、国家对教育
13、提出了怎样更高的要求?(是什么)(1)到 2035 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二】万众创新18、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为什么)(1)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 都可以在创新中实现
14、自我价值;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19、建设创新型国家,个人、企业该怎么做?/怎样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怎样做)(1)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2)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是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
15、突破。(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4)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20、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是什么)(1)表现为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2)表现为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3)表现为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4)表现为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21、我们怎样做到保护知识产权?(怎样做)(1)学习相关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2)未成年人也拥有知识产权。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由
16、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3)拒绝购买盗版产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4)对自己的发明创造成果及时申请专利保护。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第1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一】民主的足音22、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是什么?(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以百姓心为心”等民本思想,是中国民主价值追求的重要思想源头。23、现代社会,民主在价值上的要求是什么?它是靠什么实现的?(是什么)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24、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是
17、怎样的?(是什么)(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2)回溯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历史进程,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不惜献出生命,但这些艰辛尝试并没有实现“还权于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愿望在近代没能实现。(3)俄国十月革命给追求民主进步、救亡图存的中国人带来新的希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从江西瑞金的“红色苏维埃”到延安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民主实现形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
18、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4)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5)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二】新型的民主25、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为什么)(1)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
19、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具有强大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2)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征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3)从人民民主的真谛和形式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又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4)从我国社会主义民
20、主的制度保障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2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1)人民的意愿得到充分反映,人民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实现,人民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民的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
21、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27、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有哪些?(是什么)(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28、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是什么)(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3)民族区域自治制
22、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第2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一】行使民主权利29、怎样理解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是什么)(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3)要求: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30、我国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有哪些?(是什么)(1)民主选举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
23、的一种重要形式。形式:民主选举的形式有多种,如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等。原则: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2)民主决策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要求: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形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等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有力保证。(3)民主监督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道德 法治 部编版 九年级 上册 详细 知识点 整理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