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消失的猪油.docx
《厨房里消失的猪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里消失的猪油.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厨房里消失的猪油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 西”。虽然现在时代不同,但资本贪婪和残酷的本性是不变的。为了发展国 力,中国选择了拥抱资本,我们有没有驯服资本?还是会成为被资本驱使的奴 隶?我将写一系列文章,来盘点我们中国人被资本改变的传统,正本清源。目录1 .”都说了别再吃猪油了,怎么就是说不听呢? ”12 .第一阶段:豆油成为美国第一大食用油13 .第二阶段:抹黑猪油24 .第三阶段:资本乘胜追击,大豆战争41. “都说了别再吃猪油了,怎么就是说不听呢? ”父母是从老一辈过来的,习惯了吃猪油,也喜欢吃猪油,可是这个坚持了 几十年的习惯却总是引起女儿小张的不满。
2、在小张的眼里,猪油里含有饱和脂 肪,会对身体造成多种损害,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父母虽然没有心血管疾病,但是人老了这些疾病难免会找上门,因此总是 嘀咕让父母少吃点猪油。可尽管小张三番四次地劝导父母,但是很明显都没有什么效果。这不,在 外求学的小张一回家又发现厨房里多出的一小盆猪油,一气之下就将其扔掉, 和父母之间说着说着就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小时候,是家家户户还在吃猪油的时代,猪油很香、很香。长大后,就基 本没有见过猪油了,厨房中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植物油。据说,是因为猪 油不健康,所以植物油就“上位” 了。那猪油真的没有植物油健康吗?其实, 这只是资本做出来的一场局而已。让我们回顾这场长
3、达百年的变化过程,就可 以清楚地看到资本是如何起作用的。2.第一阶段:豆油成为美国第一大食用油大豆的故乡原本在中国。在中国古代社会,我们也吃豆油,但那时候的豆 油属于非主流的油类,通过石碾、撞木等传统技术榨出的初级豆油,有一股子第1页共5页腥臭味儿,没法下嘴。因此,豆油长期是被用来点灯、照明、刷漆、涂料用 的。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战时物资紧缺,油脂优先供应军火 生产,导致民间食用油进入紧缺状态。为了扩大油料来源,美国派人到中国对 高产农作物东北大豆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引种。美国的炼制技术要好于中国的传 统技术,经过精炼的豆油味道虽然还是不好,但已经可以食用了。1941年美日爆发了太
4、平洋战争,切断了美国进口油料的渠道。而当时东 亚和菲律宾的椰子、棕桐、大豆约占了美国战前进口油料的2/3。面对快要见 底的国家油缸,美国政府动员农民种植大豆,榨出来的油难吃不要紧,关键是 大豆亩产远高于同赛道的玉米、花生、亚麻籽,同时价格还不及棉籽油的一 半。于是瞅准机会的油料商人开始尽情地压榨大豆。1943年,美国的豆油产 量增长了 62%,并超过了第二位的亚麻籽油,然后又花了一年的时间超过了棉 籽油,成为了美国第一大食用油。而后,到了 50年代,油料商们通过在豆油中添加金属钝化剂或者惰性气 体来掩盖异味,解决了豆油难闻的问题。战争结束以后,迅速扩张的素食快餐 产业也需要大量廉价的油脂来对食
5、品进行油炸煎烤,便宜无味的豆油无疑是最 好的选择。加上完备的榨油工艺和产业链为豆油在全球的普及化奠定了扎实的 经济基础。在这个阶段,资本创造出了新的物质财富,虽说它的目的还是追求利润, 但资本起到的作用总体上来说是促进人类福祉的。3.第二阶段:抹黑猪油在1940年代,美国开始出现大量因为心脏病死亡的病例,而民众要求政 府对于该现象进行相对应的政策预防。针对心脏病的成因,有两大学派提出了 假说。以英国生理学家John Yudkin为首的一派认为糖类是造成心脏病的主 因,但美国生理学家Ancel Keys认为脂肪才是造成心脏病的主因。1955年起,接受糖业研究基金会赞助的Ancel Keys展开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厨房 消失 猪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