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3).docx
《《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角和补角》教学设计(3).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表:教学课例格式(教学设计)课题名称余角和补角科目数学教学年级七年级讲课人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七下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一节余角与补角。平行线 与相交线是为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作准备的,而余角与补角是在认识角的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角的相关知识,为研究平行线和相交线作知识铺垫。本节内容通过光的反射 现象,创设了有利于学习补角、余角、对顶角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直观、有趣的情 境中,探索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定义及性质。有助于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激发他 们的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他们借助直观进行推理的能力。因此,在整个几何学习中 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直角、平角
2、,比较角的大小等基础知识,并能用这些知 识解决简单问题2、知识水平和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有一定的学习活动经验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教学目标1 深刻理解互余、互补的概念,验证并应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3,培养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积极主动探索的态度.重点难点角的互余、互补关系及其性质.通过简单的推理,归纳出余角、补角的性质,并能用规范的语言描述性质.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将课堂还给 学生,从比萨斜塔的抽象一一三角板的抽象与操作一一任意角与特殊角归纳性质一一类 比思
3、想总结补角定义、数学语言、性质一一铺设台阶知识升华,教师负责“穿针引线” 工作。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2.探究新知3.例练结合4.课堂小结5.布置作业6.板书设计教法与学法采用启发诱导,自主探究,讲练结合,小组合作等方法。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内容学生行为预设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欣赏意大利披萨斜塔图片,分享比萨斜塔的故事,并能分别观察图(1)图(2)三 个角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从实物到课堂,从直观到抽 象,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图片抽象出学过的几何图形角新课4. 3. 3余角和补角之中,无意识总结角之间的 关系.二、探究新知(-)合作探究归纳:45 +45 =9030 +60 =90同桌之间,运用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角和补角 余角 补角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