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6_T 106-2023 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
《DB5306_T 106-2023 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306_T 106-2023 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DB5306ICS65.020CCSB05DB5306/T106-2023昭通市地方标准DB5306/T106-2023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规程2023-05-26发布2023-07-26实施昭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6/T106-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昭通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昭通市农业科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宋维际、胡祚、普春、张清凤、李周、赵洁、王晓娇、吴炳献、余进隆、杨健康、李啟菊。IDB5306/T106-2023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
2、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昭通市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贮藏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昭通市范围内的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18133马铃薯种薯GB/T29377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GB/T29378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GB/T29379马铃薯脱毒种薯贮藏、运输技术规程SN/T1723.1马铃薯金线虫和马铃薯白线虫
3、检疫鉴定方法DB5306/T70昭通市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各级别种薯的定义3.1.1原原种(G1种薯)用脱毒组培苗或试管薯在人工隔离(温室、网室等)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GB18133规定质量、用于生产原种的种薯。3.1.2原种(G2种薯)用原原种(G1种薯,微型薯)作种,在良好自然隔离条件下生产出的,符合GB18133规定质量、用于生产一级种(G3种薯,生产用种)的种薯。3.1.3一级种薯(G3种薯)用原种作种薯,在相对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GB18133规定质量标准的种薯。3.2前作为本地块前季作物。1DB5306/T106-20233.3种薯生理年
4、龄反映种薯所处阶段的外部生理表现,即种薯萌芽期为只有顶芽萌发时;种薯壮芽期为薯块上有1/2芽冒出至0.5cm1.0cm时;种薯衰老期为薯块上有2/3芽冒出至1.0cm以上时。3.4传毒媒介昆虫指传播马铃薯病毒及一些植物病原细菌的介体昆虫,主要为叶蝉类、粉虱类、蚜虫类、蓟马类。3.5生产档案3.5.1栽培档案包括品种名称、产地、种薯级别、栽培密度、种植面积、肥料品种和施用情况、病虫害防治方法和农药使用情况、收获产量等的文件。3.5.2检验测试档案上一级种薯的检验测试报告,本批次种薯生产过程历次检验测试结果的文件。3.6杀秧用机械、农具刈割或化学药剂杀死马铃薯地上茎叶的方法。4生产量目标以生产合格
5、薯块数量超过登记或审定品种单株结薯数的10%以上为目标。5种薯生产主体要求5.1生产马铃薯种薯的生产经营主体需取得相应资质。5.2生产种薯的企业最多只能生产三个级别(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的种薯,但每片基地只能生产一个级别的种薯。5.3每个种薯生产企业均需配备具有专业资格水平的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各2名以上。5.4种薯生产企业应具备种薯冷藏条件,贮藏库按GB/T29379标准建设。6产地要求6.1生产适宜区6.1.1大春季:南部海拔2200m、北部海拔1600m以上地区。6.1.2秋季:南部海拔1500m2200m、北部海拔1000m1800m地区。6.2隔离条件及地块选择6.
6、2.1自然隔离条件:优先选择在有山梁、森林、草地、河流等自然隔离屏障的区域。2DB5306/T106-20236.2.2物理隔离条件:在无自然隔离条件的区域,和低海拔秋季扩繁原种区域,需建造防虫网棚扩繁原种。6.2.3时间隔离条件:2年以上未种植过茄科作物。6.2.4片区、地块选择按GB7331和SN/T1723.1进行检疫性病虫害检测,如无检疫性病虫害,则列为备选繁种片区。繁种地块首选缓坡地,不选低洼地。且前茬未用过马铃薯对其敏感的除草剂,周边200m无污染源,四周100m范围内不能生产商品马铃薯、低级别种薯及种植十字花科、豆科及其它茄科作物。6.2.5土壤条件选择土壤pH值为5.57.5,
7、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的轻质壤土或砂壤土。7播前准备7.1播种前进一步深翻土地30.0cm35.0cm,并打碎耙平,达到细、匀、松、绵状态。7.2种薯质量应符合GB18133的规定。7.3剔除病、烂、失水严重及机械损伤薯块。7.4原原种质量不低于3g/粒。原种尽量采用单薯质量为60g左右的小整薯。7.5种薯播种前处理7.5.1催芽、切块于播种前15d20d研判出芽时间,如不能按预期出芽,需进行催芽。催芽技术、切块操作按DB5306/T70执行。7.5.2播种时用药防治病虫害用含有嘧菌酯ZX、噻虫嗪、中生菌素的药剂按使用说明提前数小时拌种,防晚疫病、黑痣病、早疫病、传毒媒介昆虫。8播种8.
8、1种薯生产季节大春季种薯为1月5月播种。秋季种薯为7月9月播种。8.2密度8.2.1密度设置原则株形高大的品种、晚疫病严重地区、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密度宜小;株形矮小的品种、早熟品种、土壤肥力较差的地块应增加密度。原原种质量3g8g为高密度、8g15g为中等密度、15g的按低密度播种。8.2.2原原种播种的密度:净作密度5000株/6676500株/667,按1.2m下线宽窄双行播种的株距为17.0cm22.5cm。3DB5306/T106-20238.2.3原种播种生产一级种的密度:净作密度4000株/6675000株/667,按1.2m下线宽窄双行播种的株距为22.0cm28.0cm。8.2
9、.4地下害虫防治:对地下害虫、黄蚂蚁发生严重地块,播种时用噻唑膦GR或辛硫磷GR撒施于种薯块周围,或拌在农家肥中施用。8.3其它部分基肥、盖土、覆膜按DB5306/T70中的8栽培执行。9田间管理和田间检查9.1田间管理9.1.1田间管理原则作业顺序由高级别种薯地块向低级别种薯地块依次进行。所有进入种薯生产地块的人员作业前应对外衣裤、手和鞋消毒;操作人员完成在本级别地块的工作后,按前述消毒程序执行后方能进入下一级别种薯生产地块。与土壤、植株直接接触的作业机具使用前必须清洗、消毒。9.1.2中耕、锄草和培土原种生产地块田间可见种薯苗达10%时及时进行第一次小行和株间除草;苗高10.0cm15.0
1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拔草,培土5.0cm左右;第二次培土在苗高25.0cm前进行,形成底部宽75.0cm、高度20.0cm的垄。一级种生产地块按DB5306/T70执行。9.2其它条款追肥、灌溉、排水按DB5306/T70执行。9.3田间检查9.3.1检查时调查路线平行检测:对于面积不大或狭长的种薯地块可以采用此方法,即在可观测整块地的位置,目测规划不串行的检测路线和检测点数。“Z”字形检测:对于面积较大且长和宽相差不大的种薯地块,可以采用此方法,即在可观测整块地的位置,目测规划“Z”字形的检测路线和检测点数。后续检测路线不可以与第一次检测路线重合。9.3.2按高级别地块向低级别地块的顺序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5306_T 106-2023 马铃薯原种、一级种生产技术规程 106 2023 马铃薯 原种 一级 生产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