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98-2011 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DB37∕T 1898-2011 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37∕T 1898-2011 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13.080.05B11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18982011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Determinationofpyraclostrobinresiduesinsoil2011-06-16发布2011-08-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7/T1898201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招远市农业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先学、刘传德、鹿泽启、姚杰、姜好胜、王志新、于波、段小娜、姜蔚、徐维华、李晓亮。IDB37/T18982011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
2、测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本标准方法检出限为0.01mg/kg。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3原理土壤中的吡唑醚菌酯经乙酸乙酯和丙酮提取、氨基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4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均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4.1甲醇(色谱纯)。4.2乙酸乙
3、酯。4.3丙酮。4.4氯化钠:140烘烤4h。4.5提取液:(乙酸乙酯:丙酮)=75:25。4.6净化预处理小柱:氨基柱(500mg,6mL)。4.7吡唑醚菌酯标准品:纯度98%。4.8吡唑醚菌酯标准溶液的制备:用甲醇(色谱纯)配制成100mg/L标准贮备液,保存于-18以下的冰箱中。使用时用甲醇(色谱纯)稀释成1.0mg/L的标准工作溶液。5仪器和设备5.1液相色谱仪:配有紫外检测器。5.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和0.01g。5.3恒温水浴振荡器:不低于200r/min。5.4旋涡混匀器。5.5氮吹仪。1DB37/T189820115.6离心机:转速不低于2500r/min。配备1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DB37T 1898-2011 土壤中吡唑醚菌酯残留量的测定 DB37 1898 2011 土壤 吡唑 醚菌酯 残留 测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