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山林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
《资源型山林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型山林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docx(10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卷首语江源民风淳朴、山谷幽深、森林密布、溪水潺潺、云烟缭绕,人文自然条件优越,小城恬淡安谰,城市整体外部印象良好;虽然目前县城经济条件一般,城市建设水平相对落后,生活品质欠佳,致使内部环境有待提高。因而城市化力度不大,却因此为保持良好的自然与地方人文风貌准备了条件。可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作为资源特色相对明显的小城,保护和利用好资源特色,发挥资源优势是根本思路。江源长留淳朴天然之风景,必将带来引人入胜之盛情。进入江源地界迎面扑来的是清新之气,尤其是雪后的江源,空气清新、山谷清新、河流清新、人面清新,这是我们最大的感受,也是江源特色之所在。因此如何长留清新,特别是塑造城市清新是我们的规划重点,因
2、此将山、水、溪、谷、林融入城市,将城市融入山、水、溪、谷、林之中,打造溪谷小城之自然。利用长白山风景区之要道和白山市之休闲基地的区位优势,在城市注入乡景民情、小资雅韵,用“雅”别于“山”、“乡”别于“市”,打造山林驿站之人文。 江源塑造清新雅韵之格调,可将获得另辟溪径之美誉。资源型城市决定了城市对资源的依附性,资源消耗型产业是江源目前的主导产业,但随着目前产业资源的耗尽,江源优势将不再保持,同时也带来相关资源的破坏,发展何去何从,是严峻的问题。幸好资源的多样性是江源的特色,也使我们意识到,江源的产业飞跃,应该是优先依附新陈代谢型资源开发,只有这样才可持续发展,城市特色也能延续且不断积累深厚。绿
3、色是具有生命,生态是得以繁衍的保证,因此着眼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是首选之道,而城市发展也就可依赖并围绕它们良性发展,逐步替代传统产业。同时江源作为长白山风景区组成部分,将给景区注入新鲜血液。江源首立绿业仙踪之优产,定将尽显承上启下之泰势。纵观目前中国各大城市,其管理者很强调城市特色,希望通过此树立自己城市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因而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这本是一件好事。但由于发展心切,苦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管是否是自己城市的优势所在还是是否适合,只要在别的城市做得好的,便刻意模仿或借鉴相对发展城市的建设,往往落入建设趋同的状态,使得城市特色又慢慢丧失而千篇一律。再加上地域
4、与发展的差异,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未曾获得同等的效果。另外城市市场经济条件的不完善,使政府很容易屈服于经济制约而丧失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耐力,使得规划实施走样。江源作为经济不算优越的小城市,显然没有条件也不能按照上述方式去发展,扬长避短是精明的做法。风景与生态资源是江源的优势,但目前却缺少精心的维护和系统的管理,使得资源处于破坏和闲置的状态,尚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利用和营造,而资源的培育和养护需要一个相对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能从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摒弃短期利益,沉下心,练好内力,不攀比不羡慕,按照量身定制的形象方案,一步一步实施,走自己特色之路。俗语云,谁笑得最后,谁笑得最好。我们要
5、树立“规划一时建不起,但要长期控得住”思想。严格按照我们的规划实施,江源有条件也一定能实现后发优势。淳朴天然(引人入胜)立足资源清新雅韵(另辟溪径)景观先行绿业仙踪(承上启下)绿色战略宁静致远(厚积薄发)沉着应对江源志存宁静致远之心胸,必会有厚积薄发之前程。目 录精要1前言2一、背景2(一)规划修编的动因2(二)规划修编的依据2(三)规划期限2(四)规划指导思想2(五)工作方法3(六)本次规划重点3二、历年总体规划的回顾及城镇建设现状3(一)白山市总体规划纲要(2003-2020)白山市城镇体系部分31城镇化水平32城镇等级43城镇发展方向4(二)江源县总体规划(1997-2010)41城镇性
6、质:42城镇规模43总体布局44工业用地规划布局45仓储用地规划56居住用地规划57公共设施用地规划58道路交通规划59城区道路交通规划510园林绿地系统规划6现状篇7一、规划条件7(一)宏观条件7(二)微观条件7二、发展条件分析(swot)7三、概况8(一)地理位置8(二)行政区划8(三)历史沿革8(四)地形地貌8(五)气象9(六)资源91土地资源92矿产资源93水资源94旅游资源10(七)总结10战略篇11一、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1(一)社会经济现状发展水平111总体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112一产发展条件欠缺,产业优势不明显113二产发展速度迅猛,初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但集聚程度不高1
7、14三产发展相对稳定,相关资源开发潜力大115各项社会文化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11(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21接轨白山战略122大力发展旅游产业123城市景观形象战略124提升二产战略12(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31“十一五”计划目标132社会发展主要量化指标13二、城镇体系规划14(一)县域城镇发展现状141现状城镇等级142现状职能结构153现状空间分布15(二)城镇发展存在问题15(三)城镇发展战略151城区主导、中心突出152城乡协作、合理分工163充实基础、贯通内外164发展旅游、繁荣文化16(四)城镇化水平分析161县域人口现状规模162县域人口预测173县域城镇化水
8、平预测17(五)城镇体系规划171等级规模结构规划172城镇职能规划18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18(六)县域基础设施规划181县域综合交通规划182县域给水工程规划183县域污水工程规划194县域电力工程规划195县域电信工程规划196县域广电工程规划197县域旅游服务设施规划197县域社会设施规划208环境保护规划201、大气保护:202、水体保护:213、噪声控制:214、固体废弃物处理:21(七)重点优先发展城镇建议211江源县城发展建设意见212石人镇发展建设意见223湾沟镇发展建设意见22三、生态安全条件分析与规划23(一)县城生态基础设施的现状231现状地形分析232山体现状分析233
9、水体现状分析244县城绿地系统现状分析24(二)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及应用241生态基础设施理论242生态基础设施理论应用24(三)县城生态基础设施的原则281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点、线、面”结合原则282统筹布局与分期建设原则28(四)县城生态格局与生态建设规划281县城生态格局:282县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8(五)生态景观视线分析30布局篇32一、县城发展目标、性质与规模32(一)县城发展目标321富有竞争力的旅游县城:322高度节点功能的县城:323适居性的小城:324多样化的县城:325创新型的县城:32(二)县城性质分析321城镇性质定位的框架思路322城镇性质定位的理论基础333县城
10、主要职能分析354县城性质的确定35(三)、县城人口规模351常规人口推断法352生态容量控制法363综合协调法37(四)县城用地规模37(五)县城规划区的确定381划定原则382划定界限38二、用地布局分析38二、用地布局分析39(一)现状用地分析391现状用地布局392存在问题40(二)规划布局分析40三、发展方向分析41(一)县城用地沿革41(二)目前影响因素411地形因素412产业布局因素413发展需求因素414其他因素41(三)发展方向比较41四、规划原则42(一)生态基础设施优先原则42(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同时发展工业的原则42(三)改善城市环境的原则42(四)节约土地、有序发
11、展的原则42五、县城空间布局规划42(一)城市用地发展方向421 用地发展的制约因素422用地发展的影响因素423用地发展方向42(二)空间结构431空间结构发展模式432空间结构形式43(三)城市发展方向43(四)空间发展策略431总体空间发展策略432空间发展时序433分区空间发展策略43(五)产业布局44(六)功能分区44六、县城建设用地布局规划44(一)、规划用地平衡44(二)居住用地布局451居住用地现状452存在问题453居住用地规划45(三)公共设施用地布局451公共设施用地现状452存在问题453公共设施用地规划45(四)工业和仓储用地布局461工业和仓储用地现状462存在问题
12、463工业仓储用地规划46(五)特殊用地471特殊用地现状472.特殊用地规划47七、县城综合交通发展规划47(一)县城对外交通471现状概况472存在问题473规划原则474对外交通规划47(二)县城道路交通471现状分析472存在问题473交通规划48八、县城绿地系统规划48(一)现状绿地系统格局48(二)绿地布局原则491县城建设绿地与生态保护绿地相联系的原则492公园溶解于县城的原则49(三)规划布局491布局结构492布局规划49(四)绿化广场49(五)规划指标49(六)实施措施50九、景观形象规划51(一)城市形象策划511山林驿站512溪谷小城51(二)景观规划基调51(三)景观
13、规划原则51(四)景观规划具体措施51(五)景观体验51(六)城市景观控制511点:为城市景观的节点512线:是构成城市景观的轴线523面:城市景观各要素的提炼和综合52十、 县城旅游规划52(一)县城旅游发展现状52(二)县域旅游资源评价521自然旅游资源522人文旅游资源53(三)旅游发展策略与目标541旅游发展策略542旅游发展目标54(四)旅游发展规划541旅游经济的空间布局规划542旅游发展序列543旅游路线规划544旅游建设重点545旅游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55十一、县城基础设施规划55(一)给水工程规划551现状概况552水资源分析553用水量预测564给水工程规划565配水管网规
14、划576水源地保护规划57(二)排水工程规划571现状概况572规划排水体制573雨水工程574污水工程58(三)供电工程规划581供电现状582负荷预测583供电规划59(四)电信邮政工程规划591电信、邮政现状592电信、邮政规划59(五)广播电视规划59(六)供热燃气工程规划601供热工程规划602燃气工程规划60(七)环卫规划611环卫现状及存在问题612环境卫生规划措施613垃圾处理站点规划62(八)其他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规划621公共加油站622火葬场623、物流园区62十二、县城综合防灾体系规划63(一)防洪规划631现状概括632防洪标准633规划原则634规划措施63(二)抗震
15、规划631抗震设防标准632抗震规划措施63(三)消防规划641现状概括642消防规划64(四)人防规划651现状概况652人防规划65十三、城市近期规划项目65(一)近期规划内涵与原则65(二)近期启动项目65十四、城市远景规划66精要 着眼点淳朴天然(引人入胜),清新雅致(另辟溪径)绿业仙踪(承上启下),宁静致远(厚积薄发)。 城市形象山林驿站、溪谷小城 形象特征山林溪谷、炊烟流水、笛鸣天籁 城市性质江源县城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以制药业、旅游业、工业为先导的资源型山林城市,是长白山生态旅游经济带上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规模人口规模江源县城近期规划(2010年)
16、人口为8.3万人,远期规划(2025年)人口为9.4万人用地规模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10年)为8.71km2,远期(2025年)为9.40km2 布局模式和结构山、水、绿、城相间、有机生长的布局模式,“一核、两心、三区、四带”的布局结构 发展策略突出中心、开发沿河、拓展两翼,形成“一心带两翼”的发展模式,即:行政中心城区为绿色工业和旅游产业这两大先导产业服务。 绿地结构“绿心、绿环、放射状绿地”形成的整体连续生态绿地结构模式 水系结构“一主河、两支流、数溪渠”的景观水系格局 发展思路抓住一个机遇(振兴东北),促进两个转变(由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突出三个重点(结
17、构调整和产业重组、发展民营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四大战略(可持续发展、科技兴县、城市化、开放带动),建设三大产业(绿色产业、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强县、绿色经济强县的步伐 布局要点窄于六线的车道,大于四排的障林,低于树冠的建筑,小于百米的广场,轻松柔和的界面;随处可见的溪谷,枝干清秀的道树,人文生态的栖居,绿色环保的产业,融入山林的城市前言一、背景(一)规划修编的动因江源县原为白山市三岔子区,1995年12月撤区设县,命名为江源县。经过“九五”、“十五”两个五年计划江源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原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19972010)已不能满足现代江源县的发展步伐,迫切的需要
18、对全县的各项建设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因此,2005年3月受江源县人民政府和建设局的委托,对吉林省城乡规划院编制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制定新世纪后的第一个总体规划,指导全县的各项建设。(二)规划修编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办法4. 城市用地分类及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 白山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6. 白山市旅游总体规划(2000-2020年)7. 江源县城区总体规划方案评审(2004.10)8. 江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992003年)9. 城市(县城)建设统计年报(2004年)10. 村镇建设统计年报(2004
19、)11. 关于江源县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5年计划安排(草案)的报告12. 江源县老工业基地发展接续产业规划纲要13. 江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14. 源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15. 江源县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资料(三)规划期限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拟将规划期限分为三个阶段:近期阶段:20052010年远期阶段:20112025年远景阶段:2050年左右(以城镇用地环境容量控制) (四)规划指导思想前期研讨会照片立足新世纪、新江源的规划思想,应具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操作性的特征,实现新观念适应新形式在21世纪的城市中充
20、分融合。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坚持规划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创造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空间,科学的驾驽好城市发展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提高江源县发展竞争力落实合理发展空间。1、坚持县域一体化的思想,把江源放在白山市域经济、“长白山旅游生态经济带”中统一布局,充分考虑江源县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2、坚持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的平衡,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生态旅游城市,生态环境的营造应居城市发展的首位,依此原则江源县城工业区的安排应重点考虑其内容、性质与位置;3、城市用地布局中应重点考虑城市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的结合,按照时空顺序合理计划发展时序;4、保护人文生态
21、环境与树立现代化城市形象相结合,发挥优势产业,结合城市建设,创造新的发展前景,塑造特色城市景观,进一步挖掘研究城市的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6、强化规划和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好的规划必须体现在实际建设和城市管制中;7、结合产业发展战略,解决人口就业和内外交通组织问题;8、加速城市发展与保护耕地、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五)工作方法1、以问题为导向如城市产业发展问题、城市结构转型的动力问题2、以创新为灵魂如城市生态规划方法的引入、公众参与等3、以特色为追求如生态文化旅游城市的塑造4、以规范为依据5、注重比较研究和战略思维。(六)本次规划重点1、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的总目标和城市性质;2、调整城市发展规模、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 山林 城市 总体规划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