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县XX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32说明书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3一、规划缘由3二、规划区范围3第二章 上位规划解读3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3二、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3第三章 发展条件分析4一、区位及交通条件4二、自然条件4三、规划区人口现状4四、现状用地概况4五、现状建筑质量评价6六、基础设施条件分析6第四章 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7一、规划依据7二、规划原则与目标7第五章 功能定位与建设方针8一、功能定位8二、发展规模8三、建设方针8第六章 总体布局与用地规划8一、总体布局与功能结构8二、用地布局规划8第七章 道路交通与竖向规
2、划9一、道路系统9二、静态交通设施10三、道路竖向规划10第八章 住宅区规划11一、住宅区用地规划11二、居住组团建设指导11第九章 公共设施规划12一、行政办公12二、教育设施12三、文体科技12四、医疗保健12五、商业金融12六、集贸市场12第十章 绿化景观规划13一、绿地系统规划13二、景观规划13第十一章 控制指标体系14一、地块细分14二、用地分类14三、土地使用兼容性及建筑适建性14四、土地开发强度控制15五、建筑控制16六、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控制17七、控制指标汇总表18第十二章 四线管制规划19一、城市绿线19二、城市蓝线19三、城市黄线19四、城市紫线19第十三章 镇区风貌设计
3、20一、建筑设计20二、环境设计20第十四章 市政工程规划21一、给水工程规划21二、雨水工程规划22三、污水工程规划22四、供电工程规划23五、通信工程规划23六、燃气工程规划23七、工程管线综合23第十五章 环保环卫规划25一、环卫设施规划25二、环境保护规划25第十六章 综合防灾规划26一、消防规划26二、防洪规划26三、抗震规划26四、人防规划27第十七章 规划强制性内容27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27二、控制性详细规划强制性内容实施27第十八章 规划实施策略及措施28一、规划实施措施28二、规划实施策略28XX县XX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第一章 规划背景一、规划缘由国务院关于
4、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加快重点小城镇建设,支持赣南苏区以大规模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契机,推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壮大小城镇人口规模。全面落实土地、资金等各项优惠政策,加快推动城市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向小城镇及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了统筹安排镇区配套服务设施,科学有序地指导规划区开发建设,促进规划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XX县XX镇人民政府特委托XX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XX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二、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区位于XX镇区,具体范围为西起XX林场,北起XX中学,东至XX王家村,南至文水河。规划区总用地面积110.78公顷。第二章 上位
5、规划解读一、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形成“一心三区,一轴两翼”的整体空间发展布局。 一心:中心城区(禾川镇、埠前镇)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并以其为中心形成县域高效经济经济增长圈,带动三经济片区的发展。 三区:在县域划分三个经济区。即以里田和XX带动的西部农贸经济发展区;以龙源口为中心的南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区;以中心城区为主、高桥楼和怀忠为辅的东部工业经济发展区。 一轴:沿国道 319、泉南高速、省道 228、分文铁路向东拓展的的县域空间发展主轴。这一轴线上位于禾山和禾河之间的丘陵平原地区,是承担县域工贸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主要轴线。 两翼:西翼,即沿国道 319、泉
6、南高速、分文铁路的县域空间发展次轴,拉伸县域西向发展,是县域农贸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翼。南翼,即沿老国道 319,以龙源口为发力点,三湾为主要羽翼,对接井冈山的南部旅游开发轴线,这条轴线上拥有丰富而集中的自然人文资源,城镇发展的需求较大,是优化县域城镇空间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对XX定位:以羽毛加工、铁矿、贸易、苗木等为主的工贸型一般乡镇。二、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 1、规划期限:(1)近期规划期限: 20082012年 (2)远期规划期限: 20132020年2、城镇性质:XX县西部的次中心城镇,XX县的边际性工贸城镇。3、规模及发展方
7、向 人口规模:近期(2012年)镇区人口规模为6130(人),镇域人口规模为18530(人); 远期(2020年)镇区人口规模为8780(人),镇域人口规模为19439(人)。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9.38平方米,总建设用地为104.82公顷。发展方向:确定XX镇镇区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为重点向西、东发展,控制整个镇区向南、北方向无序发展。4、镇区定位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XX镇区是镇政府所在地,镇域内的大部分基础设施都设在镇区,并拥有完善的商品交易市场,是全镇的农林产品集散地。5、功能布局城镇总体布局采用“三轴、三组团”的组团状布局结构,即:充分利用影响城镇布局的各种因素,形成富有
8、特色的城镇布局结构。以现有的镇区为中心,以“组团状”模式主要向东和向西发展,适度向南发展,形成三个组团。“三轴”: 横轴为XX大道和滨河路,纵轴为石田街。“三组团”:是指镇东组团、镇西组团以及镇北组团,其中:镇西组团为以新开发的集贸市场和镇政府搬迁为核心,形成镇区主要的飒行政组团,镇西组团原有的老镇区与及东站路形成镇区的生活组团,镇北组团则结合中学用地形成镇区北部的科教居住组团。6、总体规划的优缺点评价优点:制定了较合理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较为合理;完善了镇区内外交通系统;丰富了镇区整体景观风貌。缺点:部分基础设施选址不够合理,沿国道规划商业无绿带缓冲,易引起交通拥堵。7、实际操作中的不足未制
9、定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的划拨与出让无据可依;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总体规划的实施力度不大;资金短缺,影响政府对镇区各项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的投入;管理不当及居民规划意识的相对薄弱,部分道路的实施与总体规划不符,重点建设项目与总体规划有出入,需调整镇区用地布局。第三章 发展条件分析一、区位及交通条件XX镇位于XX省吉安市XX县的西部,分文铁路的终点,处于两省三县交界地带,毗邻萍乡市莲花县和湖南的茶陵县,是XX的西大门。319国道东西向横穿镇区。二、自然条件1、地形XX镇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规划区范围内地势平坦,地形起伏较小。2、地质XX镇境内属华南褶皱系的一部分,构造变动较为强烈。中部以河流冲积土
10、系为主;境内地层发育良好,出露较全,除缺失震旦系、志留系及第三系以外,自寒武系至第四系均有出露,总厚度2万米以上。3、气象气候XX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较长等特征。历年平均气温为17.8,七月为最热月,历年平均为28.8;一月为最冷月,历年平均为6.3;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6.3。历年平均实照数1656.9小时,年辐射量为每平方厘米107.035千卡。年平均无霜期285天。降水:全境年平均降水量为1530.7毫米。三、规划区人口现状规划区面积110.78公顷,常住人口1949人,通勤人口3100人,总人口50
11、49人。表3-1 规划区人口统计表序号名称自然村人数(人)1XX村上街550垅里屋4172龙源村山下1323石田街道社区8504合计1949四、现状用地概况1、用地总体概括本规划区现状用地较为平整,地形起伏较小,属典型低山平原地貌。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319国道南侧,319国道北侧一排为沿街商业和集贸市场。规划区内以住宅用地为主,涵盖少量行政、教育、医疗设施及生产、生活服务设施用地,建设用地布局相对集中。其余为农林用地及少量未利用地。2、居住用地现状居住用地主要为XX村、龙源村和石田街道社区住宅用地。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引导,加上受当地地形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居住用地呈带状及点状分布,不利于土地
12、的集约化利用及公共设施的合理分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规划区的发展。现状居住用地总面积为24.84公顷。3、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行政管理用地、教育机构用地、文体科技用地、医疗保健用地、商业金融用地及集贸市场用地。总用地面积15.86公顷。(1)行政管理用地现状行政管理用地面积为2.34公顷。现状行政管理用地主要包括XX镇人民政府、派出所、地税所、林业局、粮管所、财政所、工商所等管理用地。各管理机构布局较分散,占地规模偏小。(2)教育机构用地现状教育机构用地面积为4.09公顷。现状教育机构用地主要为中、小学和幼儿园用地。现状中小学均缺乏必要的运动场地。(3)文体科技用地现状文化站位于政
13、府内部,无独立的文体科技用地。(4)医疗保健用地现状医疗保健用地面积为0.11公顷。现状的医疗保健用地主要为XX卫生院,占地1100平方米。现状卫生院占地面积偏小,被居民住宅包围,无拓展空间,且紧邻319国道,噪音干扰严重,交通拥堵,卫生用房与居民建筑间距过小,相互污染严重。(5)商业金融业用地现状商业金融业用地面积为7.79公顷。现状商业主要集中在319国道和石田街两侧,以商住楼形式为主。从总体看,商业金融业设施较多,以简单的沿街商业为主,缺乏大型的集中超市,不能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6)集贸市场用地现状集贸市场用地面积为1.53公顷。现状集贸市场紧邻319国道,每逢节假日,易造成交通拥堵,
14、且无拓展用地。4、工程设施用地现状工程设施用地面积为0.44公顷。现状本规划范围内有独立用地的工程设施主要有加油站、邮政所。5、绿地现状绿地面积为0.08公顷。现状规划区只有一处街头绿地,位于政府门前。绿地严重缺乏,公共绿地、园林绿地、公共广场设施少。由于基础差,大部分绿化发展处于见缝插绿的状况,而且各种绿地功能混杂,性质不明确,无法满足居民生活、休闲、游憩的需要。6、道路广场用地现状道路广场用地面积为7.58公顷。规划区内现状已建成道路主要有三条,319国道为东西向主路,路面宽14米;文高路为新修南北向主路,北接319国道,南至高溪镇,路面宽9米;石田街为现状南北向主路,路面宽9米,两侧建筑
15、间距21米。其余道路为联系各村的乡道,道路质量较差,等级较低。7、对外交通用地现状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0.21公顷。现状汽车站位于319国道南侧,现已废弃。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为319国道。规划区主要依靠东西向的319国道对外联系,向西往莲花县,东往沙市镇。8、水域和其他用地现状水域及其他用地面积为61.77公顷。现状区内以农林用地为主,包含水田、菜地、荒地等。表3-2 规划区现状用地一览表序号用地性质用地代号面积(公顷)比例(%)1居住用地R24.8450.68 其中二类居住用地R224.8450.68 2公共设施用地C15.8632.36 其中行政管理用地C12.344.77 教育机构用地C2
16、4.098.35 医疗保健用地C40.110.22 商业金融用地C57.7915.89 集贸市场用地C61.533.12 3对外交通用地T0.210.43 4道路广场用地S7.5815.47 其中道路用地S17.5815.47 5工程设施用地U0.440.90 其中公用工程用地U10.440.90 6绿地G0.080.16 其中公共绿地G10.080.16 7城镇建设用地49.01100.00 8水域和其他用地E61.77规划用地范围110.78公顷五、现状建筑质量评价规划区内近年来陆续开发建设的建筑较多,以住宅为主,规划区内散落分布着部分农村聚落住宅建筑,整体建筑质量较好。本次规划将现有建筑
17、分三类进行建筑质量评价,以此作为规划实施过程中对现状建筑拆迁、保留、修缮等措施的依据,各类建筑质量分类标准如下:一类建筑:建筑质量好,建筑外观整洁,一般为近年建成的三层及以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混结构建筑,采光、通风条件好。此类建筑在不影响规划布局结构的情况下属保留建筑。二类建筑:建筑质量较好,建筑造型一般,属于九十年代后建成的2-3层砖混建筑,采光通风条件较好。此类建筑在规划中属于可保留建筑,如有必要也可以考虑拆除。三类建筑:建筑质量差,采光通风条件差的建筑,一般是砖木或土木结构建筑以及临时建筑和违章建筑,此类建筑在规划中属于拆除建筑。规划区内现状各类建筑总建筑面积为323070。现状建筑主
18、要以一类建筑为主,占总建筑量的46.20%,整体质量较好,但建筑之间间距过密,有待改善。现状建筑质量评价一览表分类建筑面积()所占比例()一类14926246.20二类12636039.11三类4744814.69合计323070100.00六、基础设施条件分析1、给水工程现状规划区无自来水厂,区内饮水主要靠居民采用压水井取水。2、排水工程规划区内现状排水采用雨污合流重力自流方式。雨污水随地势沿道路边沟分别排至附近农田和文水河。区内地势较复杂,部分地段向外排水相对困难,且由于长时间缺乏管理,部分排水沟被垃圾、泥土等掩埋,雨季时容易形成内涝。3、电力工程规划区内现状电力线分布纵横交错,电力线由3
19、5KVXX变电站引出。4、电信、邮政工程(1)电信:规划区内现状无电信所。(2)邮政:规划区内现状邮政所1处,位于319国道北侧商业用地内,除日常业务外还包含邮政储蓄业务,占地面积0.16公顷。第四章 规划依据、原则与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镇规划标准(GB50118-2007);3、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4、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97-2003);5、XX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06年;6、城市规划资料集小城镇规划篇;7、XX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14年)8、XX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则管理条例(2008年);9、城市黄线管理办法;1
20、0、城市蓝线管理办法;11、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12、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13、XX县XX镇总体规划(20082020年);14、相关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15、XX镇人民政府有关的意见设想;16、1:1000XX镇区电子地形图。国家其他相关规范及XX县相关部门要求。二、规划原则与目标1、规划原则(1)区域协调原则:规划区的开发建设与周边的村镇发展息息相关,遵照 区域协调原则,在空间布局、道路交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统筹协调,使本区块与周边村镇相互依托、相互促进。(2)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原则:在用地布局和景观风貌规划上突出地方特色、亮点和重要职能,体现高起点、高标准的建
21、设原则,并为未来片区功能转型可能留足余地,同时强调规划的可操作性,合理安排重点设计区域、先期启动区域。通过先期启动项目提升地区活力和土地价值,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3)尊重现状原则:规划应充分尊重现状,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减少拆迁,尽量保证各权属用地的完整性。(4)规划布局弹性原则市场环境及外部政策的影响为规划所面对的不确定要素,故应始终坚持维护规划的前瞻性,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规划的弹性,具体包括控制性指标的刚性与弹性、用地功能的适度混合性、空间布局结构的灵活性和可伸展性等方面。(5)规划延续性与实施可操作性结合原则镇区建设已有许多规划,部分已在实施之中,本次规划设计必须考虑既有规划及建设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控制性 详细规划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