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docx(7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规划背景1第二章 现状分析评价2第一节 XX市概况2第二节 规划范围2第三节 区位关系3第三节 现状用地构成及布局特点4第四节 现状人口分布6第五节 建筑质量及城市空间环境评价6第六节 道路交通评价8第七节 公共设施配套状况9第八节 景观风貌特色评价11第九节 历史保护评价12第十节 问题总结13第三章 规划依据14第四章 发展定位15第五章 规划重点问题研究17第六章 规划构思21第七章 用地布局24第一节 居住用地规划24第二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25第三节 绿地系统规划28第四节 景观系统及空间形态规划29第五节 道路与交通规划30第六节 河道水系规划34第七节 历史文化风貌
2、要素保护规划35第八章 市政设施规划39第一节 平面定位39第二节 竖向规划39第三节 给水排水规划39第四节 电力电信规划41第五节 燃气供热规划42第六节 环境卫生规划44第七节 消防规划45第九章 规划实施措施46附录一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第一章 规划背景随着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上海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其对周边的影响与带动作用将更强、更大。XX作为地处浙北地区,接轨上海的前沿和上海向外辐射的第一圈层,无疑是接受上海辐射的前沿阵地。同时,嘉兴市的加速发展使得具有独特优势资源条件的XX市,在未来嘉兴市域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带动整体城市化
3、水平提高的前沿阵地和重点区域。由于XX地缘优势明显,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其城市建设的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政治、商业、文化中心,又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大量低层低质高密度的生活居住区,其用地结构和物质实体构成,已难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将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功能疏解出去,调整中心城区的用地功能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升城市中心的文化品位、环境品位,优化城市建设形态成为必然。目前,中心城区正在进行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但是缺乏统一的规划及管理,基本上是自主行为,就事论事,建设的风格与传统空间形式颇多矛盾。而总体规划只具有宏观上指导意义,缺
4、乏对整个旧城区的理解,对传统空间形态和市民生活组织缺乏统筹的安排,基本上没有科学的统一的又便于管理操作的旧城改造指导原则规定,其直接后果是影响城市面貌的更新以及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深化城市总体规划对中心城区建设的要求,指导城市中心区建设、旧城改造,加速城市化进程,完善城市中心区功能,急需对中心城区进行控制性规划编制。正是基于上述因素,XX市政府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对城市中心区进行更新改造,这一措施必将加快XX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第二章 现状分析评价第一节 XX市概况一、自然资源条件XX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缘,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嘉湖平原东部,东北靠上海,西倚嘉兴,东南濒杭州湾,西北与嘉善县接壤,
5、西南与海盐县交界,处于东经1205040,北纬304030。XX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南缘,地势平坦,略呈东南向北倾斜,平原海拔东南部2.63.6米,北部2.22.6米。河网稠密,地表水源充沛。XX河道大多为河沟型,属太湖水系。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区,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冷暖温差不大。XX市历史悠久,始自明代建县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而且自然资源条件优越,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在其产业结构中,工业特别是以服装、箱包、光机电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特色突出。二、城市性质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明确城市的性质为: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现代化工业、港口城市
6、;凸现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三、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XX市中心城区(当湖镇)2001年现状人口114575人,2005年规划人口12万,2020年规划人口30万人。2用地规模现状建成区9.2km2,近期规划25km2左右,2020年用地规模控制在50km2左右。四、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总体规划明确了中心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多方位协同共进:城市服务功能东进,环湖发展;城市居住功能南下为主,与乍浦发展对接;城市工业依托高速公路,北上西拓;城市用地各个方向留有余地,增强弹性。第二节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的城市中心区范围西起XX市主要交通干道XX大道,东至东湖风景区,南到当湖路,北至连接XX
7、东区的城市环路东臻路。总面积657.5万平方米(如图所示)。第三节 区位关系规划区范围西北临工业区,南靠城南生活区,东依东湖风景区并通过绿心与东湖高档生活居住区隔湖相望,包括老城区、城西居住区、城市绿心和城北生活居住区的一部分。因此,考虑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结构及城市发展态势,其与周边区块关系分析如下:一、与工业区关系1、安居才能乐业为工业区就业人口提供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居住空间。2、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充分利用老城区商贸服务,旅游文化休闲等活动带来的丰富信息资源,为工业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3、共同促成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区为中心区现有的的工业用地土地置换提供空间支撑,通过用地结构调整,中心区
8、与工业区协同发展,顺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与城南片生活区的关系1为城南生活居住区提供商务、休闲文化等市级综合服务。2城南生活居住区为中心区教育产业和行政办公向外迁移拓展,发展XX市教育产业和提高行政办公效率提供发展空间。3与城南片生活区构成XX市主要的生活居住商务、休闲、活动空间。三、与东湖生活居住区的关系东湖生活区作为依托良好自然环境条件兴建起来的以度假居住,配有较齐全服务设施的生活居住分区,是XX富而美的集中展现区。而老城区则依托现有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展现XX的小而特的空间意象。两区隔湖相望,与东湖一起共同构成XX独具魅力的城市形象。四、与东湖绿心的关系XX市绿心包括东湖两岸的区
9、域,集中体现了XX生态环境优美的环境特征。规划范围与东湖风景区唇齿相依,老城区是东湖风景区最重要的景观界面,而东湖景区则是中心城区重要的景观要素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处理好中心城区与东湖风景区的关系,是本次规划的重点。这几个区块协同发展,共同构成经济实力雄厚,江南水乡文化凸现,生态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并共同承担以机电、服装、箱包等四大产业为支柱产业,兼有商贸、服务、都市旅游功能的综合型城镇以及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职能。第三节 现状用地构成及布局特点ACBDFGE一、现状用地布局从现状用地功能布局来看,可分为A、B、C、D、E、F、G七个区块(如图
10、),布局特点如下:A区西起新华中路、东至城东路,南到南河、北至城北路。为老城核心区。主要集中了XX市的行政、商业、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条件较差、但风貌良好的南河头历史保护街区及散布在各公共服务设施之间的多、低层相混杂的三至四类住宅。B区:西起环城西路,东至新华中路和东湖景区,北至环北二路,南至城南路和城北路,形态似“”形。主要布置有不同时期建造的低层、多层混杂、居住条件良莠不齐的二类、三类、四类住区,中小学大部分布在该区,兼有少量的工业。C区:西起XX大道,东至环城西路,北到城西路,南达嘉兴塘。形态似“长方形”,主要用地有工业、居住、村镇用地及农田,兼有少量生活服务设施。土地利用和建
11、筑景观呈现城乡结合部特征。D区:西起松枫港,东至东湖、南到环北路,北至规划的东臻路,形态上似“长方形”,该区主要布置着工业,兼有居住、村镇、农田、仓库等。E区:西起城东路、东至东湖,南至当湖路,南北长、东西短,形态呈“|”字形带状,现状主要有北部正在建设的商业大厦、中部的绿地广场休闲活动区和南部以大片水面为核心,以及报本寺塔为标志景观,周边兼有文化娱乐、三类居住、农民新村,呈现水乡城镇的城郊结合特征的文化娱乐生活居住混合区。F:西起规划的如意路,东至新华路,北起城南路,南达当湖路。形态似“方形”,主要用地有二、三类居住、医院、邮政、兼有少量沿河城中村用地。G:西起新华路,东至南市路,北起南河,
12、南至当湖路。主要用地为二、三类居住用地、仓库用地以及沿当湖路的金融、酒店等用地。现状用地构成表表2-1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分类面积(万平方米)百分比(%)1R居住用地211.5232.2其中R2二类住宅用地99.15R3三类住宅用地44.19R4四类住宅用地28.86R22中、小学用地24.19C/R商住混杂用地15.132C公共设施用地71.06510.8其中C11市属办公用地14.33C12非市属办公用地1.65C21商业用地12.99C22金融保险业用地4.28C23贸易咨询用地0.1C24服务业用地2.959C25旅馆业用地5.74C26市场用地2.87C31新闻出版用地1.19C32文化
13、艺术团体用地1.03C33广播电视用地0.23C34图书展览用地0.54C35影剧院用地0.73C36游乐用地1.2C41体育场馆用地4.47C51医院用地5.97C52卫生防疫用地0.076C62中等专业学校用地6.67C63成人和业余学校用地0.99C65科研设计用地0.52C7文物古迹用地0.47C9其他公共设施用地2.063G绿地10.671.6其中G11公园绿地4.910.7G12街头滨河绿地5.530.8G2生产绿地0.234M工业用地63.739.7其中M1一类工业17.65M2二类工业28.59M3三类工业17.495S道路广场用地78.3411.9其中S1道路用地77.12S
14、2广场用地0.67S3停车场0.556U市政设施用地8.451.3其中U11供水用地0.06U12供电用地2.36U29其它交通设施用地0.26U3邮电设施用地2.91U42粪便垃圾处理用地0.19U5施工与维修设施用地1.31U6殡葬设施用地0.4U9其他市政公用设施用地0.967W仓储用地20.563.1其中W1普通仓储20.568E水域及其他192.13129.2其中E2耕地28.33E6村镇建设用地37.07E1河流84.63E4林地0.201空地41.99D特殊用地0.28其中D1军事用地0.2810规划用地面积657.5100.0第四节 现状人口分布规划范围总居住人口约88100人
15、。其中城市人口8.06万人,村镇人口约7500人。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新华路两侧;村镇人口主要在环城西路以西、环北二路以北的地域。其中老城区居住人口约13000人。见表2-2。现状人口分布表表2-2位置人口数(人)备注老城区13000其中三、四类住宅7000人新华路以西、解放西路以北20400其中村镇人口1400人新华路以西,解放西路以南18600其中村镇人口2600人新华路以东,城北路以北15600其中村镇人口2000人新华路以东,南河以南20500其中村镇人口1500人总计88100其中村镇人口7500人第五节 建筑质量及城市空间环境评价一、建筑质量评价本次规划对旧城区现状建筑质量进行了调查
16、,为了便于对规划范围内建筑质量进行较为准确评价,根据建筑建造年代、结构、材料、外观等条件将建筑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一类建筑:建筑质量及外观形象较好,一般为1990年代后新建的多层建筑或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二类建筑:建筑质量及结构尚可,部分略有损坏,外观稍旧,但经修复、整治仍能长期使用的建筑。三类建筑:形式简陋、损坏严重、以一、二层为主的砖木结构建筑。按建筑风貌、历史保留价值对核心区域各类建筑进行分类,经现状建筑质量与历史风貌保存价值评价综合评分,规划中一类建筑一般予以保留,二类建筑可适当改建,三类建筑则基本更新改造。同时对具有历史风貌的传统建筑根据其保留价值不同,规划采取保留、修缮及慎重改造等不
17、同的对策。(一)住宅建筑质量评价一类住宅建筑主要有凤凰新村、松枫新村、金湖小区、城北小区、杨家浜小区、鑫龙公寓、雨花新村、园丁小区、如意小区、绿乐小区、新洲阳光城等小区的多层住宅建筑以及沿新华路、解放路、人民路、城北路、梅苑路的多层商住楼和水洞埭步行街西侧的新建住宅建筑等。二类住宅建筑大部分零星地分布在老城区街坊内,或老城区西侧、北侧与工业企业相邻分布的组团式小区或村镇住宅。三类住宅建筑大多集中在老城区街坊内外的低层住宅或少数多层住宅以及老城区西北两侧的低层住宅。另外,在建的南阳新村、山水房产、银都景苑、滨湖小区等建筑都列入一类。(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质量评价行政办公建筑质量普遍良好;商业金融
18、业建筑质量良莠不齐,有的建筑质量良好,如关帝庙商城,水洞埭步行商业街两侧建筑以及沿新华路的工商银行、沿解放路的中百商都,长红商厦、供销大厦、沿人民路的中央广场、国商大厦,沿当湖路的建设银行、市信用联社、圣雷克大酒店,以及沿环城北路和新华路的农贸市场,沿解放路、新华路的沿街多层商住楼;有的建筑质量一般,如沿建国路、人民路、环城北路、城北路的部分商住建筑,而一些依托老建筑及巷弄开放的商业建筑质量较差,如城隍弄商业街。文化娱乐设施建筑除经修整作展览用的莫氏庄园,陆氏宅邸以及书画院、书堆、图书馆等建筑质量较好外,现有的文化馆、电影院、电影公司等建筑已显陈旧,建筑质量一般。医疗卫生设施中红十字医院、眼科
19、医院和中医院建筑及中心医院两幢多层医疗大楼建筑质量较好,其余建筑质量均较差。教育设施中,师范学校、技工学校、电大、城关中学、XX中学、百花小学、当湖中学、艺术小学、师范附小、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的建筑质量较好,其余2所职业中专、党校、2所小学及幼儿园建筑质量相对较差。(三)市政公用设施建筑质量评价现有的邮政、供电、消防中队、垃圾站等市政设施因大多新建,质量良好。(四)工业建筑质量工业建筑大多建于19801990年代初,一般为低层建筑,有些已显陈旧,建筑质量一般或较差。二、城市空间环境评价1居住空间环境总体质量较差:其中几个新建小区如凤凰新村、新洲阳光城、鑫龙公寓等虽建筑质量良好,但建筑密度偏高
20、,空间略显压抑,不够亲切,沿河空间缺乏足够宽度的绿带,环卫设施不够完善;1980-1990年代建成的金湖小区,松枫新村、城北小区、杨家滨小区、百花小区、园丁新村建筑空间单调,绿化质量不高,周边环境较差;其它零散分布的多层住宅楼基本上都严重缺乏绿地或与低层住宅混杂,或与工业建筑、商业建筑相邻布置,外观陈旧,内外交通不便,空间压抑,建筑密度过高、缺乏开敞空间,且缺乏环卫设施,部分地段呈现脏、乱、差现象。密布老城区及其周边的低层住宅建筑空间环境一方面具有良好的空间尺度和风貌,尤其是南河头历史环境很有特点的文化保护区,两带夹一河的水乡格局,亲切宜人;另一方面表现出建筑密度较高,建筑质量差,管线设施横穿
21、各条街巷,缺少绿化,濒临的河道水质较差。2其它建筑空间环境评价:大体量的办公建筑因临近南河头历史文化保护区,对历史风貌环境破坏较大。商业建筑环境良莠不齐,其中关帝庙商城、中百商都、长虹商厦、水洞埭步行街等,都属新建商业建筑,又紧临环境与尺度宜人的解放路,因而其建筑、步行道路配套设施、环境均较佳,但绿化空间与停车空间不足,以及临河空间过于拥塞。位于环城北路的农贸市场虽建筑质量较好,但因缺乏绿化、停车空间、环卫设施,建筑形象不佳,显得空间局促,空气质量不好,总体环境较差。另外依托传统街巷发展起来的城隍步行商业街虽空间尺度好,但存在消防隐患,建筑质量与设施较差或缺乏,环境质量总体较差。文娱设施建筑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中心区 控制性 详细规划 说明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